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18  73



1.本发明涉及肉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


背景技术:

2.肉制品,又称“肉制品碎”,是牛内脏的统称,是发源于老广州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俗称“全牛汤”,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由煮熟的牛头、蹄、肚、肝、肾、肺、百叶、心和肠精制而成。它选料考究、工艺繁杂、制作精良、耐嚼而不坚韧、酥嫩而不软烂、味美可口,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从古到今,肉制品碎一直是在饭馆、小吃摊等地方现场手工调制的小吃食品,要想品尝肉制品碎,食用者一般要到饭馆现场,不便携带,不易储存受到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3.专利号为cn114176382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港式肉制品汤的煮锅,包括外锅体、内锅体、喷泉斗、漏板,所述外锅体包括上部开口的下部锅体、上部锅体,所述上部锅体设置于下部锅体上沿口处并下部锅体连通,所述上部锅体的直径大于下部锅体,所述喷泉斗设置于下部锅体内,顶部伸出下部锅体上沿口至上部锅体内,所述内锅体穿设于喷泉斗上并伸出下部锅体,所述上部锅体两侧分别还设置转动把手。
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现有的肉制品在蒸煮过程中,会漂上来的浮沫或血沫,产生令人反感的气味和外观,且由于浮沫漂浮在水面上,会导致部分调味料被浮沫阻隔,无法撒到肉制品汤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除沫机构配合放料机构将蒸煮锅中肉制品煮出的浮沫聚拢收集,并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内,防止调味料被油沫部分阻隔,无法完全进入至汤中,从而保证了调味料充分被汤吸收,即能够达到准确配料,每次产出的味道基本相同,从而解决了由于浮沫漂浮在水面上,会导致部分调味料被浮沫阻隔,无法撒到肉制品汤内的问题。
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的蒸煮锅,还包括设置在蒸煮锅上方的除沫机构,所述除沫机构包括内部设置为空心状且用于通气对正下方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吹开的主吹筒以及与所述主吹筒外壁相连接且在驱动机构驱动下沿所述主吹筒圆周方向运动的收拢组件;所述收拢组件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油蒸煮锅内壁向中心收拢,并在收拢后配合放料机构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内;所述收拢组件包括:侧吹筒,所述侧吹筒与主吹筒螺纹连接,且所述侧吹筒与主吹筒连接处均开设有若干通孔;
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套设于主吹筒的外壁,且与所述侧吹筒底部转动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连接架的底端,且底部开设有与蒸煮锅筒壁相适配的通槽;布筒,所述布筒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位于蒸煮锅内壁的一侧,且所述布筒内部通过卷簧连接于隔油布,所述隔油布的另一端与侧吹筒固定连接;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布筒的顶部其底部开设有与隔油布相适配的滑槽,且所述导轨贯穿侧吹筒设置。
7.所述固定架与蒸煮锅筒壁接触部分为橡胶弹性材料结构。
8.所述侧吹筒靠近蒸煮锅筒壁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单元连接有球形导轮,且滑动设置于蒸煮锅内壁开设的导向槽内。
9.所述布筒采用吸油材料结构。
10.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于侧吹筒靠近蒸煮锅内壁一侧的配料盒以及通过第五弹性单元与布筒连接且与配料盒相适配的挡门,所述配料盒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
11.还包括设置于主吹筒内部且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进入水面下方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捞出的收集组件。
12.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位于主吹筒上方且通过第二弹性单元与主吹筒的顶端相连接的滑杆、安装于所述滑杆的底部的伞杆、安装于所述伞杆底部的伞架、安装于伞架下表面且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滤布、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外壁且与伞架相适配的滑套以及两端分别与滑杆和滑套连接的无杆气缸。
13.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上方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与驱动单元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滑杆相连接。
14.所述除沫机构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蒸煮锅的两侧,两组所述除沫机构通过第二驱动单元水平切换于蒸煮锅上方。
15.两组所述除沫机构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用于对收集组件进行快速冲洗及吹干;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蒸煮锅之间设置有加料仓,对应的除沫机构在对应的加料仓下方进行补料工作。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除沫机构配合放料机构将蒸煮锅中肉制品煮出的浮沫聚拢收集,并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内,防止调味料被油沫部分阻隔,无法完全进入至汤中,从而保证了调味料充分被汤吸收,即能够达到准确配料,每次产出的味道基本相同,同时将浮沫由外周围向中部聚拢的方式是沿圆周方面依次采用吹气的方式将其抹开,其工作的同时可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定量以及均匀的撒入至汤中,避免调味料成团不易散开,进一步提高调味效果;(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收拢组件和收集组件,将浮沫收拢至中心处捞出,同时将中心的浮沫在主吹筒风口作用下向四周吹散,进而利于收集组件进入汤中,并由汤中打开向上全部捞起集中的浮沫,将其浮沫彻底且快速清楚,从而能够尽可能保证将煮出的浮沫清理的较为彻底,防止煮出的肉制品带有腥味,且能够防止出锅时浮沫粘附在肉制品表面上,导致影响肉制品质量;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两组除沫机构并配合清洁机构对收集组件进行快速冲洗,以及配合加料仓进行补料,两组切换工作,且切换时对未工作的机构进行清洗补料,从而达到工作的持续性。
17.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浮沫清理的较为彻底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肉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19.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除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收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收拢组件沿蒸煮锅内壁转动一圈的状态示意图。
23.图5为收拢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俯视图。
24.图6为收拢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仰视图。
25.图7为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剖视图。
26.图8为滤布张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滤布张开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28.图10为伞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30.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包括底座100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端的蒸煮锅200,还包括设置在蒸煮锅200上方的除沫机构1,所述除沫机构1包括内部设置为空心状且用于通气对正下方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吹开的主吹筒11以及与所述主吹筒11外壁相连接且在驱动机构3驱动下沿所述主吹筒11圆周方向运动的收拢组件12;所述收拢组件12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由蒸煮锅200内壁向中心收拢,并在收拢后配合放料机构2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200内;所述收拢组件12包括:侧吹筒121,所述侧吹筒121与主吹筒11螺纹连接,且所述侧吹筒121与主吹筒11连接处均开设有若干通孔;连接架122,所述连接架122套设于主吹筒11的外壁,且与所述侧吹筒121底部转动连接;固定架123,所述固定架123连接于连接架122的底端,且底部开设有与蒸煮锅200
筒壁相适配的通槽;布筒124,所述布筒124连接于所述固定架123位于蒸煮锅200内壁的一侧,且所述布筒124内部通过卷簧连接于隔油布125,所述隔油布125的另一端与侧吹筒121固定连接;导轨126,所述导轨126安装于所述布筒124的顶部其底部开设有与隔油布125相适配的滑槽,且所述导轨126贯穿侧吹筒121设置。
31.所述固定架123与蒸煮锅200筒壁接触部分为橡胶弹性材料结构。
32.所述侧吹筒121靠近蒸煮锅200筒壁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单元127连接有球形导轮128,且滑动设置于蒸煮锅200内壁开设的导向槽201内。
33.所述布筒124采用吸油材料结构。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除沫机构1配合放料机构2将蒸煮锅200中肉制品煮出的浮沫聚拢收集,保证浮沫清理较为干净,防止煮出的肉制品有腥味,影响肉制品质量,并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200内,防止调味料被油沫部分阻隔,无法完全进入至汤中,从而保证了调味料充分被汤吸收,即能够达到准确配料,每次产出的味道基本相同。
35.详细的说,通过收拢组件12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由蒸煮锅200内壁向中心收拢,并在收拢后放置调味料,其中固定架123先下降与蒸煮锅200外壁卡接,使该收拢组件12不在向下移动,而主吹筒11仍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下降,且主吹筒11与侧吹筒121螺纹连接,所以侧吹筒121开始绕主吹筒11进行圆周运动,侧吹筒121运动时会带动布筒124中的隔油布125在导轨126的滑槽内进行圆周运动,侧吹筒121将靠近蒸煮锅200内壁的油沫向中心吹,并配合隔油布125将油沫留在隔油布125形成的圆环内,使隔油布125与蒸煮锅200内壁之间形成撒料区域,配合放料机构2进行撒料;另外,通过设置第一弹性单元127以及球形导轮128使侧吹筒121能够沿蒸煮锅200内壁开设的导向槽201内进行滑动,保证圆周运动的稳定性,且防止主吹筒11下降使侧吹筒121上升。
36.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放料机构2包括安装于侧吹筒121靠近蒸煮锅200内壁一侧的配料盒21以及通过第二弹性单元23与布筒124连接且与配料盒21相适配的挡门22,所述配料盒21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弹性单元23与布筒124连接且与配料盒21相适配的挡门22,且挡门22配料盒21底部有一定的摩擦力,与在初始位置时两者贴合设置,在侧吹筒121开始绕主吹筒11进行圆周运动时,挡门22会由于摩擦力随之运动一段距离,便会通过第二弹性单元23拉回至初始位置,之后配料盒21便会通过底部的出料孔进行撒料工作。
38.如图1、图7和图10所示,还包括设置于主吹筒11内部且在驱动机构3驱动下进入水面下方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捞出的收集组件13。
39.所述收集组件13包括位于主吹筒11上方且通过第三弹性单元132与主吹筒11的顶端相连接的滑杆131、安装于所述滑杆131的底部的伞杆133、安装于所述伞杆133底部的伞架134、安装于伞架134下表面且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滤布135、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131外壁且与伞架134相适配的滑套137以及两端分别与滑杆131和滑套连接的无杆气缸136。
4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除沫机构1将蒸煮锅200中肉制品煮出的浮沫聚拢收集,然后再通过驱动机构3的驱动使收集组件13工作,将聚拢在一起的浮沫进行收集。
41.详细的说,当侧吹筒121顶部与主吹筒11顶部相抵触时,主吹筒11不再继续向下方移动,此时滑杆131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下降,即通过伞杆133连接的将伞架134以及与之下表面连接的滤布135伸直蒸煮锅200中的水面下,直至驱动机构3到达最低值,此时启动无杆气缸136,通过滑套137将伞架134打开,使表面的滤布135张开,当驱动机构3上升时,便可将蒸煮锅200中浮沫捞出。
42.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安装于支架300上方的第一驱动单元31以及与第一驱动单元31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32,且所述连接板32另一端与滑杆131相连接。
43.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启动第一驱动单元31,带动输出端的连接板32上下运动,且由于连接板32与主吹筒11之间的弹簧,使主吹筒11随连接板32上下运动,直至主吹筒11被限位后才会使其内部的滑杆131运动。
44.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除沫机构1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蒸煮锅200的两侧,两组所述除沫机构1通过第二驱动单元400水平切换于蒸煮锅200上方。
45.两组所述除沫机构1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清洁机构4,所述清洁机构4用于对收集组件13进行快速冲洗及吹干;所述清洁机构4与所述蒸煮锅200之间设置有加料仓5,对应的除沫机构1在对应的加料仓5下方进行补料工作。
4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两组除沫机构1并配合清洁机构4对收集组件13进行快速冲洗,以及配合加料仓5进行补料,两组切换工作,且切换时对未工作的机构进行清洗补料,从而达到工作的持续性。
47.详细的说,当除沫工作完成后,启动第二驱动单元400将两组除沫机构1向远离未工作一组除沫机构1的方向推动,使未工作一组除沫机构1移动至蒸煮锅200正上方,进行同样工作,而另一组除沫机构1则通过清洁机构4快速冲洗,并通过加料仓5向配料盒21内加入不同的材料。
48.工作过程:首先,启动第一驱动单元31,带动输出端的连接板32向下运动,且由于连接板32与主吹筒11之间的弹簧,使主吹筒11随连接板32向下运动,与主吹筒11连接的收拢组件12随之向下运动,直至固定架123下方的通槽,完全与蒸煮锅200筒壁相贴合,此时收拢组件12受其限位无法向下移动,而主吹筒11仍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下降,且主吹筒11与侧吹筒121螺纹连接,所以侧吹筒121开始绕主吹筒11进行圆周运动,侧吹筒121运动时会带动布筒124中的隔油布125在导轨126的滑槽内进行圆周运动,侧吹筒121将靠近蒸煮锅200内壁的油沫向中心吹,并配合隔油布125将油沫留在隔油布125形成的圆环内,使隔油布125与蒸煮锅200内壁之间形成撒料区域,同时在侧吹筒121开始绕主吹筒11进行圆周运动时,挡门22会由于摩擦力随之运动一段距离,便会通过第二弹性单元23拉回至初始位置,之后配料盒21便会通过底部的出料孔进行撒料工作,当侧吹筒121转满一圈后,侧吹筒121上部将与主吹筒11上壁贴合,即此时主吹筒11也不会继续向下移动,此时滑杆131在驱动机构3的驱动下
下降,即通过伞杆133连接的将伞架134以及与之下表面连接的滤布135伸直蒸煮锅200中的水面下,直至驱动机构3到达最低值,此时启动无杆气缸136,通过滑套137将伞架134打开,使表面的滤布135张开,当驱动机构3上升时,便可将蒸煮锅200中浮沫捞出,且上升过程中无杆气缸136,会始终保持开启状态,上升完成后,启动第二驱动单元400将两组除沫机构1向远离未工作一组除沫机构1的方向推动,使未工作一组除沫机构1移动至蒸煮锅200正上方,进行同样工作,而另一组除沫机构1则通过清洁机构4快速冲洗,并通过加料仓5向配料盒21内加入不同的材料。
4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50.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5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的蒸煮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蒸煮锅上方的除沫机构,所述除沫机构包括内部设置为空心状且用于通气对正下方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吹开的主吹筒以及与所述主吹筒外壁相连接且在驱动机构驱动下沿所述主吹筒圆周方向运动的收拢组件;所述收拢组件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油蒸煮锅内壁向中心收拢,并在收拢后配合放料机构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内;所述收拢组件包括:侧吹筒,所述侧吹筒与主吹筒螺纹连接,且所述侧吹筒与主吹筒连接处均开设有若干通孔;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套设于主吹筒的外壁,且与所述侧吹筒底部转动连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连接架的底端,且底部开设有与蒸煮锅筒壁相适配的通槽;布筒,所述布筒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位于蒸煮锅内壁的一侧,且所述布筒内部通过卷簧连接于隔油布,所述隔油布的另一端与侧吹筒固定连接;导轨,所述导轨安装于所述布筒的顶部其底部开设有与隔油布相适配的滑槽,且所述导轨贯穿侧吹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与蒸煮锅筒壁接触部分为橡胶弹性材料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吹筒靠近蒸煮锅筒壁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单元连接有球形导轮,且滑动设置于蒸煮锅内壁开设的导向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筒采用吸油材料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安装于侧吹筒靠近蒸煮锅内壁一侧的配料盒以及通过第二弹性单元与布筒连接且与配料盒相适配的挡门,所述配料盒的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料孔。6.根据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主吹筒内部且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进入水面下方将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捞出的收集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包括位于主吹筒上方且通过第三弹性单元与主吹筒的顶端相连接的滑杆、安装于所述滑杆的底部的伞杆、安装于所述伞杆底部的伞架、安装于伞架下表面且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的滤布、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杆外壁且与伞架相适配的滑套以及两端分别与滑杆和滑套连接的无杆气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架上方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与第一驱动单元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滑杆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机构设置两组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蒸煮锅的两侧,两组所述除沫机构通过第二驱动单元水平切换于蒸煮锅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除沫机构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用于对收集组件进行快速冲洗及吹干;所述清洁机构与所述蒸煮锅之间设置有加料仓,对应的除沫机构在对应的加料仓下方进行补料工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卤味肉制品自动化生产用预煮设备,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端的蒸煮锅,还包括设置在蒸煮锅上方的除沫机构,除沫机构包括内部设置为空心状且用于通气对正下方肉制品蒸煮时产生的油沫吹开的主吹筒以及与主吹筒外壁相连接且在驱动机构驱动下沿主吹筒圆周方向运动的收拢组件;本发明将调味料沿圆周方向均匀的放置在未有油沫部分投放至蒸煮锅内,防止调味料被油沫部分阻隔,无法完全进入至汤中,从而保证了调味料充分被汤吸收,即能够达到准确配料,每次产出的味道基本相同,从而解决了由于浮沫漂浮在水面上,会导致部分调味料被浮沫阻隔,无法撒到肉制品汤内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薛松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鑫松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7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4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