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具体为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2.目前湖泊、河流、人工水景等水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大面积的水体富营养化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因此水处理技术与水体修复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用的水体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其中物理法代价高、治标不治本,化学法易造成二次污染,弊端明显,而生物法具有操作简单、修复时间短、成本低、不产生二次污染、遗留问题少等诸多优点,但现在使用的水体修复装置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修复效率低,不能够在收集水中杂质的同时对水体进行一定的过滤,不能够适应多种水域。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水体修复装置修复效率低,不能够在收集水中杂质的同时对水体进行一定的过滤,不能够适应多种水域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气囊、滤筒、初步过滤装置、吸附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所述滤筒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有充气口,滤筒内部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初步过滤装置包括滤帽、过滤漏斗以及螺栓,初步过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滤芯、滤管以及滤板。
7.进一步的,所述滤筒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滤筒内部设置有底座,底座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滤筒内壁,底座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底座下方与滤筒底部形成密闭的设备室,设备室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锥齿、齿盘以及转动杆。
8.进一步的,所述滤帽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过滤孔,滤帽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滤帽下方设置有过滤漏斗,过滤漏斗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滤筒内壁,过滤漏斗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过滤漏斗上表面所开设的漏斗与滤帽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互相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滤帽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栓,螺栓一端穿过滤帽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后延伸至过滤漏斗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滤管下端固定连接于滤板上表面,滤管上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漏斗底部,滤管外表面套设有吸附滤芯。
11.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下表面固定连接于设备室底部,电机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锥齿上方啮合有齿盘,齿盘上表面设置有转动杆。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保护罩上端贴合于过滤漏斗底部,保护罩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过滤孔。
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于齿盘上表面,转动杆另一端穿过底座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于滤板下表面。
14.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
15.步骤一:操作人员首先根据水体密度,通过充气口将合适量的气体充入气囊,此时承载板上表面与水面齐平,承载板上表面开设有缺口,水流可以经过缺口进入滤筒;
16.步骤二:水流经过滤帽时,水体中的较大杂质会被过滤,过滤后的水体经过过滤漏斗导入滤管;
17.步骤三:操作人员启动电机,电机提供动力带动了锥齿发生转动,锥齿转动时啮合齿盘发生转动,齿盘转动带动了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了滤板转动;
18.步骤四:滤板转动时可以带动滤管进行转动,滤管上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漏斗底部,滤管可以在过滤漏斗底部发生转动,滤管外表面套设有吸附滤芯,吸附滤芯外表面为褶皱方便吸附重金属及其他颗粒物。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1、该发明,通过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水体在流经初步过滤装置时会将水体杂质进行初步过滤,水体流入滤筒后,水体经过驱动装置驱动吸附装置对水体进行离心加速使得水中的重金属或者是其他颗粒物更好的吸附在吸附滤芯表面,有效的提高了对水体修复的整体效率。
21.2、该发明,通过设置于气囊、滤筒、承载板以及充气口,根据水域的水体密度不同以及水况不同,操作人员通过充气口对气囊进行充气,充至适量空气后使得承载板与水面齐平,方便水流流入滤筒,适应了多种水域,有效的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初步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的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的滤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的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气囊;2、滤筒;3、初步过滤装置;4、吸附装置;5、驱动装置;6、承载板;7、充气口;8、滤帽;9、过滤漏斗;10、螺栓;11、吸附滤芯;12、滤管;13、滤板;14、底座;15、保护罩;16、电机;17、锥齿;18、齿盘;19、转动杆;20、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9.参看图1-5: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气囊1、滤筒2、初步过滤装置3、吸附装置4以及驱动装置5,滤筒2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6,承载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气囊1一侧设置有充气口7,滤筒2内部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3,初步过滤装置3包括滤
帽8、过滤漏斗9以及螺栓10,初步过滤装置3下方设置有吸附装置4,吸附装置4包括吸附滤芯11、滤管12以及滤板13。
30.其中,滤管12下端固定连接于滤板13上表面,滤板13转动时可以带动滤管12进行转动,滤管12上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漏斗9底部,滤管12可以在过滤漏斗9底部发生转动,滤管12外表面套设有吸附滤芯11,吸附滤芯11外表面为褶皱方便吸附重金属及其他颗粒物。
31.其中,滤筒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水体从滤孔中流出,滤筒2内部设置有底座14,底座14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滤筒2内壁,底座14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底座14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5,保护罩15上端贴合于过滤漏斗9底部,保护罩15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过滤孔20,底座14下方与滤筒2底部形成密闭的设备室,设备室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16、锥齿17、齿盘18以及转动杆19,电机16下表面固定连接于设备室底部,电机16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17,锥齿17上方啮合有齿盘18,齿盘18上表面设置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一端固定连接于齿盘18上表面,转动杆19另一端穿过底座14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于滤板13下表面,电机16提供动力带动了锥齿17发生转动,锥齿17转动时啮合齿盘18发生转动,齿盘18转动带动了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转动带动了滤板13转动。
32.其中,滤帽8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过滤孔20,滤帽8起到初步过滤的效果,滤帽8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滤帽8下方设置有过滤漏斗9,过滤漏斗9将初步过滤后的水体导入滤管12内部,过滤漏斗9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滤筒2内壁,过滤漏斗9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过滤漏斗9上表面所开设的漏斗与滤帽8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互相对应,滤帽8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栓10,螺栓10一端穿过滤帽8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后延伸至过滤漏斗9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螺栓10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得滤帽8与过滤漏斗9连接。
33.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步骤一:操作人员首先根据水体密度,通过充气口7将合适量的气体充入气囊1,此时承载板6上表面与水面齐平,承载板6上表面开设有缺口,水流可以经过缺口进入滤筒2;
35.步骤二:水流经过滤帽8时,水体中的较大杂质会被过滤,过滤后的水体经过过滤漏斗9导入滤管12;
36.步骤三:操作人员启动电机16,电机16提供动力带动了锥齿17发生转动,锥齿17转动时啮合齿盘18发生转动,齿盘18转动带动了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转动带动了滤板13转动;
37.步骤四:滤板13转动时可以带动滤管12进行转动,滤管12上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漏斗9底部,滤管12可以在过滤漏斗9底部发生转动,滤管12外表面套设有吸附滤芯11,吸附滤芯11外表面为褶皱方便吸附重金属及其他颗粒物。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电机16为现有技术的常用设备,采用的型号等均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定制,且本实用中的用电设备的供电接口通过开关(图中未画出)和导线(图中未画出)连接供电系统,从而实现对其控制,其中涉及的电路以及控制均为现有技术,为当前领域技术公知,在此不进行过多赘述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0.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气囊(1)、滤筒(2)、初步过滤装置(3)、吸附装置(4)以及驱动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6),承载板(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1),气囊(1)一侧设置有充气口(7),滤筒(2)内部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3),初步过滤装置(3)包括滤帽(8)、过滤漏斗(9)以及螺栓(10),初步过滤装置(3)下方设置有吸附装置(4),吸附装置(4)包括吸附滤芯(11)、滤管(12)以及滤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滤孔,滤筒(2)内部设置有底座(14),底座(14)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滤筒(2)内壁,底座(14)上表面开设有通孔,底座(14)下方与滤筒(2)底部形成密闭的设备室,设备室内部设置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包括电机(16)、锥齿(17)、齿盘(18)以及转动杆(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帽(8)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过滤孔(20),滤帽(8)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滤帽(8)下方设置有过滤漏斗(9),过滤漏斗(9)外表面固定连接于滤筒(2)内壁,过滤漏斗(9)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螺纹孔,过滤漏斗(9)上表面所开设的漏斗与滤帽(8)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互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帽(8)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设置有螺栓(10),螺栓(10)一端穿过滤帽(8)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后延伸至过滤漏斗(9)上表面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管(12)下端固定连接于滤板(13)上表面,滤管(12)上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漏斗(9)底部,滤管(12)外表面套设有吸附滤芯(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6)下表面固定连接于设备室底部,电机(16)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锥齿(17),锥齿(17)上方啮合有齿盘(18),齿盘(18)上表面设置有转动杆(19)。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上端固定连接有保护罩(15),保护罩(15)上端贴合于过滤漏斗(9)底部,保护罩(15)外表面开设有若干组过滤孔(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19)一端固定连接于齿盘(18)上表面,转动杆(19)另一端穿过底座(14)上表面所开设的通孔固定连接于滤板(13)下表面。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操作人员首先根据水体密度,通过充气口(7)将合适量的气体充入气囊(1),此时承载板(6)上表面与水面齐平,承载板(6)上表面开设有缺口,水流可以经过缺口进入滤筒(2);步骤二:水流经过滤帽(8)时,水体中的较大杂质会被过滤,过滤后的水体经过过滤漏斗(9)导入滤管(12);步骤三:操作人员启动电机(16),电机(16)提供动力带动了锥齿(17)发生转动,锥齿(17)转动时啮合齿盘(18)发生转动,齿盘(18)转动带动了转动杆(19)转动,转动杆(19)转
动带动了滤板(13)转动;步骤四:滤板(13)转动时可以带动滤管(12)进行转动,滤管(12)上端转动连接于过滤漏斗(9)底部,滤管(12)可以在过滤漏斗(9)底部发生转动,滤管(12)外表面套设有吸附滤芯(11),吸附滤芯(11)外表面为褶皱方便吸附重金属及其他颗粒物。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且公开了一种高效水环境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气囊、滤筒、初步过滤装置、吸附装置以及驱动装置,滤筒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一侧设置有充气口,滤筒内部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初步过滤装置包括滤帽、过滤漏斗以及螺栓,初步过滤装置下方设置有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滤芯、滤管以及滤板。本申请,通过设置有初步过滤装置,水体在流经初步过滤装置时会将水体杂质进行初步过滤,水体流入滤筒后,水体经过驱动装置驱动吸附装置对水体进行离心加速使得水中的重金属或者是其他颗粒物更好的吸附在吸附滤芯表面,有效的提高了对水体修复的整体效率。体效率。体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尊娇 赵只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尊娇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