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19  10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


背景技术:

2.电气自动化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例如一条设备怎样运行才能保证它能正常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现代工业不是全人工,靠人来操作,却是由机器来制作,启动机器,就会自己运行下去,机器之所以能自动运行,就是电气自动化,所谓电气自动化,就是利用继电器、感应器等电气元件实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的过程,其他如一些仪表或伺服电机,能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反馈到内部,从而改变输出量,达到稳定的目的,电气工程中需要使用到电气箱。
3.目前现有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无法清理内部的灰尘,会造成灰尘的堆积,会影响电气箱内部的散热效果,也无法对灰尘进行集中处理,灰尘随意飘散会影响周边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导热口(2),导热口(2)内腔的顶部横向安装有挡尘网(3),导热口(2)的内腔且位于挡尘网(3)的底部设置有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两侧的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扇叶(6),箱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腔体(7),腔体(7)内腔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金属网板(8),金属网板(8)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与腔体(7)内腔两侧的底部连接,固定板(9)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座(11),导座(11)的内侧安装有集料框(12),集料框(12)的正面贯穿至箱体(1)正面的底部并安装有拉板(13)。
7.所述的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微型电机(4)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外侧通过螺丝与导热口(2)内腔的两侧连接,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5),箱体(10)的两侧且位于散热口(15)外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导流片,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安装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粘连有防滑垫,拉板(13)的背面与箱体(1)正面的底部接触,拉板(13)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安装有拉手(17),箱体(1)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铰链设置有箱门(18),箱门(18)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把手。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微型电机,微型电机通过驱动转轴带动扇叶对箱体的内部进行吹动,吸附在电气元件上的灰尘落入金属网板上,灰尘会通过金属网板上的网孔落入集料框内,对箱体内的灰尘进行
清理和收集,通过拉手和拉板带动集料框移动,集料框通过导座和导轨的设置,使集料框在向外移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将集料框移出箱体的一侧后,将集料框内的灰尘进行统一清理,不会造成灰尘随处飘散,会影响周边的工作环境。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通过微型电机、驱动转轴和扇叶的设置,与导热口相互配合和外部的气流进行置换,对箱体的内部起到了散热的作用,通过挡尘网的设置,与外部气流进行置换时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可以更好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热口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散热口和导流片的设置,对箱体起到了散热和防尘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内,会影响箱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电气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11.图2为本电气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12.图3为本电气箱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14.实施例一:
1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导热口2,导热口2内腔的顶部横向安装有挡尘网3,导热口2的内腔且位于挡尘网3的底部设置有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两侧的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扇叶6,箱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腔体7,腔体7内腔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金属网板8,金属网板8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与腔体7内腔两侧的底部连接,固定板9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座11,导座11的内侧安装有集料框12,集料框12的正面贯穿至箱体1正面的底部并安装有拉板13。
1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通过驱动转轴5带动扇叶6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吹动,吸附在电气元件上的灰尘落入金属网板8上,灰尘会通过金属网板8上的网孔落入集料框12内,对箱体1内的灰尘进行清理和收集,通过拉手17和拉板13带动集料框12移动,集料框12通过导座11和导轨10的设置,使集料框12在向外移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将集料框12移出箱体1的一侧后,将集料框12内的灰尘进行统一清理,不会造成灰尘随处飘散,会影响周边的工作环境。
17.实施例二:
18.请参阅图1-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微型电机4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外侧通过螺丝与导热口2内腔的两侧连接,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5,箱体1的两侧且位于散热口15外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导流片,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安装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粘连有防滑垫,拉板13的背面与箱体1正面的底部接触,拉板13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安装有拉手17,箱体1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铰链设置有箱门18,箱门18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把手。
19.本实施例中:通过微型电机4、驱动转轴5和扇叶6的设置,与导热口2相互配合和外部的气流进行置换,对箱体1的内部起到了散热的作用,通过挡尘网3的设置,与外部气流进行置换时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可以更好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热口2进入箱体1的内部,通过散热口15和导流片的设置,对箱体1起到了散热和防尘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内,会影响箱体1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
20.本电气箱的工作过程如下:
21.第一步:通过外置控制器启动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通过驱动转轴5带动扇叶6对箱体1的内部进行吹动,吸附在电气元件上的灰尘落入金属网板8上,灰尘会通过金属网板8上的网孔落入集料框12内,对箱体1内的灰尘进行清理和收集;
22.第二步:通过拉手17和拉板13带动集料框12移动,集料框12通过导座11和导轨10的设置,使集料框12在向外移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
23.第三步:将集料框12移出箱体1的一侧后,将集料框12内的灰尘进行统一清理,不会造成灰尘随处飘散,会影响周边的工作环境。
24.上述工作过程也可以是:
25.第一步:通过微型电机4、驱动转轴5和扇叶6的设置,与导热口2相互配合和外部的气流进行置换,对箱体1的内部起到了散热的作用;
26.第二步:通过挡尘网3的设置,与外部气流进行置换时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可以更好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热口2进入箱体1的内部;
27.第三步:通过散热口15和导流片的设置,对箱体1起到了散热和防尘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内,会影响箱体1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其特征是: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导热口(2),导热口(2)内腔的顶部横向安装有挡尘网(3),导热口(2)的内腔且位于挡尘网(3)的底部设置有微型电机(4),微型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两侧的底部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扇叶(6),箱体(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腔体(7),腔体(7)内腔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金属网板(8),金属网板(8)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底部与腔体(7)内腔两侧的底部连接,固定板(9)的内侧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座(11),导座(11)的内侧安装有集料框(12),集料框(12)的正面贯穿至箱体(1)正面的底部并安装有拉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其特征是:微型电机(4)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安装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外侧通过螺丝与导热口(2)内腔的两侧连接,箱体(1)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15),箱体(1)的两侧且位于散热口(15)外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导流片,箱体(1)底部的四周均安装有固定座(16),固定座(16)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粘连有防滑垫,拉板(13)的背面与箱体(1)正面的底部接触,拉板(13)正面的两侧均通过螺丝安装有拉手(17),箱体(1)正面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铰链设置有箱门(18),箱门(18)正面的右侧设置有把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清理内部灰尘的电气工程用电气箱;包括箱体(1),导热口(2),挡尘网(3),微型电机(4),驱动转轴(5),扇叶(6),腔体(7),金属网板(8),金固定板(9),导轨(10),导座(11),集料框(12),拉板(13)。本电气箱通过微型电机、驱动转轴和扇叶的设置,与导热口相互配合和外部的气流进行置换,对箱体的内部起到了散热的作用,通过挡尘网的设置,与外部气流进行置换时起到了很好的防尘作用,可以更好防止外部的灰尘通过导热口进入箱体的内部,通过散热口和导流片的设置,对箱体起到了散热和防尘的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箱体内,会影响箱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会影响箱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会影响箱体内部电气元件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 沈炯 郁佳 沈荣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5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