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线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够将大型电缆盘上的电缆快速拉出的装置,属于电缆盘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电缆盘是为工矿企业提供缠绕电线电缆功能的线盘,目前被广泛用于油田矿山、建筑施工、机械制造单位等诸多行业;在施工现场安装电缆时,需要将电缆从电缆盘内拉出,目前都是通过转杆穿过电缆盘的中心,然后吊起转杆,工作人员再手动拖拽电缆的一端,将电缆从电缆盘内拉出,但是这种拉线过程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拉线效率低下;故需要一种放线装置,要求它能够高效地将电缆从电缆盘内拉出,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它不仅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能够提高电缆牵拉效率。
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5.一种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包括旋转部分、控制器、plc和拉线部分;所述旋转部分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电缆盘的两端;所述拉线部分设置在电缆盘的一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下板、上板、提升机构、挂钩和顶转机构;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下板靠近电缆盘的端面上设置有挂钩,且电缆盘两端的下板上的挂钩之间通过钢丝绳拉连接;所述下板的上端面通过提升机构与上板连接;所述顶转机构设置在上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
6.上述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液压缸和导向杆;所述液压缸的壳体垂直设置在下板的上端面上,且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与上板的下端面垂直连接;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分别垂直设置在下板上端面的四角,上板的四角设置有与导向杆位置对应的垂直导向孔,导向杆穿设其正上方的导向孔;所述液压缸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7.上述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所述顶转机构包括滑板、基座、第一电机、转轴、锥形卡块和轴承座;所述上板上端面的两侧沿着电缆盘的轴心线方向设置有凹卯槽,滑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凸榫,且凸榫插接在凹卯槽内;所述基座设置在滑板的上端面,第一电机的壳体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上;所述转轴的一端玉锥形卡块连接,且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底面设置在滑板上;所述锥形卡块直径最小端相比直径最大端更靠近电缆盘;所述上板的上端面的中心沿着电缆盘的轴心线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孔,且插销穿过滑板上的垂直通孔插接在上板的限位孔内;所述第一电机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输出端。
8.上述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所述拉线部分包括底座、u型架、方形架、导线
环、支杆、夹线辊和第二电机;所述底座设置在电缆盘的一侧;所述u型架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上,且u型架的开口朝下;所述方形架设置在u型架的上端面;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且导线环设置在支杆的上端;所述导线环相比u型架更靠近电缆盘;所述夹线辊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均设置在方形架内,夹线辊的上端与方形架内壁上端面轴接,夹线辊的下端与方形架内壁的下端面轴接;所述第二电机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均设置在u型架的下方,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u型架上端的通孔与对应的夹线辊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输出端。
9.上述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所述锥形卡块的外壁上覆盖了一层橡胶。
10.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部分使得电缆盘能够自行旋转,使拉线作业不再费力,避免了以往人工拖拽电缆时电缆盘被动旋转对电缆拉力过大造成的损伤,确保了电缆的质量不受损;还通过拉线部分完成了拉线作业,不再需要人工拉扯电缆,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2.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电缆盘,2.下板,3.上板,4.挂钩,5.液压缸,6. 导向杆,7.滑板,8.第一电机,9.转轴,10.锥形卡块,11.轴承座,12.底座, 13.u型架,14.方形架,15.导线环,16.夹线辊,17.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3.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旋转部分、控制器、plc和拉线部分;所述旋转部分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电缆盘1的两端;两侧的旋转部分分别夹持电缆盘1的两端,然后将电缆盘1提升并旋转;拉线部分能够拉动电缆盘1内的电缆出来;所述拉线部分设置在电缆盘1的一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下板2、上板3、提升机构、挂钩4和顶转机构;所述下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万向轮;旋转部分可以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所述下板2靠近电缆盘1的端面上设置有挂钩4,且电缆盘1两端的下板2上的挂钩4之间通过钢丝绳拉连接;通过钢丝绳将两侧的旋转部分拉紧,使两侧的旋转部分能够夹紧电缆盘1;所述下板2的上端面通过提升机构与上板3连接;提升机构能够使上板 3实现升降功能;所述顶转机构设置在上板3的上端面上;顶转机构能够带动电缆盘1旋转;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由工作人员手持。
14.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液压缸5和导向杆6;所述液压缸5的壳体垂直设置在下板2的上端面上,且液压缸5的活塞杆的顶端与上板3的下端面垂直连接;通过液压缸5的动作,带动上板3在垂直方向上移动;所述导向杆6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分别垂直设置在下板2上端面的四角,上板3的四角设置有与导向杆6位置对应的垂直导向孔,导向杆6穿设其正上方的导向孔;导向杆6 能够确保上板3在垂直移动的过程中不发生偏移;所述液压缸5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
15.所述顶转机构包括滑板7、基座、第一电机8、转轴9、锥形卡块10和轴承座11;所述上板3上端面的两侧沿着电缆盘1的轴心线方向设置有凹卯槽,滑板7的下端面设置有凸榫,且凸榫插接在凹卯槽内;滑板7在上板3上滑动,靠近电缆盘1或者远离;所述基座设置在滑
板7的上端面,第一电机8 的壳体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上;所述转轴9的一端玉锥形卡块10连接,且转轴9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第一电机8能够带动锥形卡块10 旋转;所述转轴9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的底面设置在滑板 7上;所述锥形卡块10直径最小端相比直径最大端更靠近电缆盘1;所述上板3的上端面的中心沿着电缆盘1的轴心线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孔,且插销穿过滑板7上的垂直通孔插接在上板3的限位孔内;插销和限位孔的配合能够限制定位滑板7的位置;所述第一电机8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输出端。
16.所述拉线部分包括底座12、u型架13、方形架14、导线环15、支杆、夹线辊16和第二电机17;所述底座12设置在电缆盘1的一侧;所述u型架13 设置在底座12的上端面上,且u型架13的开口朝下;所述方形架14设置在 u型架13的上端面;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12的上端面,且导线环15设置在支杆的上端;所述导线环15相比u型架13更靠近电缆盘1;所述夹线辊16 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均设置在方形架14内,夹线辊16的上端与方形架14内壁上端面轴接,夹线辊16的下端与方形架14内壁的下端面轴接;所述第二电机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均设置在u型架13的下方,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u型架13上端的通孔与对应的夹线辊16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7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输出端;电缆被夹持在两个夹线辊16之间,且第二电机17带动夹线辊16旋转,从而电缆被夹线辊16拖拽离开电缆盘1。
17.所述锥形卡块10的外壁上覆盖了一层橡胶;因为锥形卡块10插接在电缆盘1侧向孔内并带动其转动,橡胶能够增大锥形卡块10和电缆盘1之间的摩擦力,从而确保锥形卡块10和电缆盘1之间不打滑。
18.实际使用过程:工作人员将两个旋转部分分别推送至电缆盘1的两端,然后使锥形卡块10插入电缆盘1两侧的孔内,然后使用钢丝绳将两端的挂钩 4之间拉紧,使锥形卡块10紧密插接在电缆盘1的孔内不脱离;然后同步启动两个液压缸5使电缆盘1抬高;然后将拉线部分放置到电缆盘1的前方,将电缆的一端穿设两个夹线辊16之间,然后同步启动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 17,使电缆盘1一边旋转一边牵拉电缆,使电缆被高速拉出,从而实现了高效拉电缆的目的。
技术特征:1.一种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部分、控制器、plc和拉线部分;所述旋转部分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电缆盘(1)的两端;所述拉线部分设置在电缆盘(1)的一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下板(2)、上板(3)、提升机构、挂钩(4)和顶转机构;所述下板(2)的上端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下板(2)靠近电缆盘(1)的端面上设置有挂钩(4),且电缆盘(1)两端的下板(2)上的挂钩(4)之间通过钢丝绳拉连接;所述下板(2)的上端面通过提升机构与上板(3)连接;所述顶转机构设置在上板(3)的上端面上;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液压缸(5)和导向杆(6);所述液压缸(5)的壳体垂直设置在下板(2)的上端面上,且液压缸(5)的活塞杆的顶端与上板(3)的下端面垂直连接;所述导向杆(6)的数量为四个,且其分别垂直设置在下板(2)上端面的四角,上板(3)的四角设置有与导向杆(6)位置对应的垂直导向孔,导向杆(6)穿设其正上方的导向孔;所述液压缸(5)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转机构包括滑板(7)、基座、第一电机(8)、转轴(9)、锥形卡块(10)和轴承座(11);所述上板(3)上端面的两侧沿着电缆盘(1)的轴心线方向设置有凹卯槽,滑板(7)的下端面设置有凸榫,且凸榫插接在凹卯槽内;所述基座设置在滑板(7)的上端面,第一电机(8)的壳体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上;所述转轴(9)的一端玉锥形卡块(10)连接,且转轴(9)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轴(9)的中间部分设置有轴承座(11),轴承座(11)的底面设置在滑板(7)上;所述锥形卡块(10)直径最小端相比直径最大端更靠近电缆盘(1);所述上板(3)的上端面的中心沿着电缆盘(1)的轴心线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限位孔,且插销穿过滑板(7)上的垂直通孔插接在上板(3)的限位孔内;所述第一电机(8)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部分包括底座(12)、u型架(13)、方形架(14)、导线环(15)、支杆、夹线辊(16)和第二电机(17);所述底座(12)设置在电缆盘(1)的一侧;所述u型架(13)设置在底座(12)的上端面上,且u型架(13)的开口朝下;所述方形架(14)设置在u型架(13)的上端面;所述支杆设置在底座(12)的上端面,且导线环(15)设置在支杆的上端;所述导线环(15)相比u型架(13)更靠近电缆盘(1);所述夹线辊(16)的数量为两个,且其均设置在方形架(14)内,夹线辊(16)的上端与方形架(14)内壁上端面轴接,夹线辊(16)的下端与方形架(14)内壁的下端面轴接;所述第二电机(17)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其均设置在u型架(13)的下方,第二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u型架(13)上端的通孔与对应的夹线辊(16)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7)的信号控制端连接plc的输出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卡块(10)的外壁上覆盖了一层橡胶。
技术总结一种适用于大型电缆盘的放线装置,包括旋转部分、控制器、PLC和拉线部分;所述旋转部分数量为两个,且其分别设置在电缆盘的两端;所述拉线部分设置在电缆盘的一侧;所述旋转部分包括下板、上板、提升机构、挂钩和顶转机构;所述下板的上端面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下板靠近电缆盘的端面上设置有挂钩,且电缆盘两端的下板上的挂钩之间通过钢丝绳拉连接;所述下板的上端面通过提升机构与上板连接;所述顶转机构设置在上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PLC的信号输入端。本实用新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放线效率。提高了放线效率。提高了放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鑫达钢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