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7-19  9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炼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


背景技术:

2.高炉煤气放散系统,通常包括上升管、放散管、下降管、多级除尘装置、净煤气管道等。高炉正常工作状态下,放散阀关闭、多级除尘装置中的重力除尘器折断阀抬起,煤气经过上升管转入下降管,再进入多级除尘装置进行除尘处理,得到的净煤气经净煤气管道送入给用户使用。在高炉休风过程中风压降至50kpa~90kpa时,放散阀开启、重力除尘器折断阀放下,高炉内煤气依次经上升管、放散管后排入大气。但是,在煤气经炉顶放散过程中,炉料中粉尘会随着高炉煤气由炉顶放散排出,造成冒黑烟现象。同样,在高炉刚开始送风时,炉顶放散管也呈开启状态,炉内送风也会携裹尘埃排出,导致冒黑烟现象。
3.随着国家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对烟气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烟囱冒黑烟现象必须大幅降低、甚至杜绝。因此,如何解决高炉放散过程中的冒黑烟现象,成为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有效拦截放散煤气中夹裹的高炉粉尘,避免冒黑烟现象的发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放散管,所述放散管的顶部安装放散阀,所述放散管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布置的两组静叶组件、以及用于拦截粉尘的阻尘台;所述两组静叶组件同轴地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并可带动旋转轴转动,所述阻尘台设置在静叶组件的上方;所述放散管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两组固定支架,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与固定支架可转动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每组静叶组件包含六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与水平面呈20
°
~50
°
的夹角。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两组静叶组件的静叶片呈交错布置。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静叶组件与旋转轴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粉尘污染的防尘罩。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外端焊接在放散管的内壁上。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为q235钢制支架。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尘台可拆卸地安装在放散管内,阻尘台与放散管同轴设置,。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阻尘台的宽度为100mm~130mm。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在放散管上增设的两组静叶组件在煤气压力的作用下旋转,形成两道屏障来阻碍部分粉尘上升,同时煤气经过静叶组建后呈旋转运动,由静叶组件逃逸掉的粉尘颗粒在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一方面随煤气上升、一方面在离心力带动下向外围的管壁处扩散,粉尘颗粒在上升过程中被阻尘台所拦截,从而达到避免粉尘逸出、烟囱不冒黑烟的目的。
16.本实用新型静叶组件的旋转完全通过放散煤气自身的动能推动,无需外加动力源,没有其他能耗,清洁环保。
17.本实用新型的两组静叶组件的叶片呈交错布置,既能够扩大双层叶片对高炉粉尘的物理阻隔面积,又能够通过气流的流向变化来增加叶片的旋转速度,进而通过旋转离心力的增强来提高粉尘被阻尘台的拦截率,大大降低了粉尘的逃逸量,降尘效果很好。
18.本实用新型的阻尘台为可拆卸式,便于进行清洁和检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标示煤气流动方向;
21.图中, 1、静叶组件,2、阻尘台,3、旋转轴,4、固定支架,5、防尘罩,6、法兰盘,7、上升管,8、放散管,9、下降管,10、多级除尘装置,11、净煤气输出管道,12、高炉。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3.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上升管7、放散管8、下降管9、多级除尘装置10和净煤气输出管道11。所述高炉12与若干上升管7直接连接,每两根上升管7交汇后连接一放散管8,所述放散管8竖直设置,其顶部安装有放散阀;在两根上升管7的交汇处还连接有一个倾斜向下设置的下降管9,下降管9的末端与多级除尘装置10相连接,多级除尘装置10的出口连接净煤气输出管道11,送往净煤气管网。
24.所述放散管8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布置的两组静叶组件1、以及设置在静叶组件1上方的阻尘台2。所述两组静叶组件1通过竖直设置的一根旋转轴3同轴固定连接,当静叶组件1受煤气驱动旋转时、带动旋转轴3同时转动。所述旋转轴3通过两组固定支架4固定在放散管8内壁上,具体来说,所述两组固定支架4上下布置,固定支架4的边缘焊接在放散管8的内壁上,旋转轴3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支架4的端面、并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旋转轴3可在轴承内自由转动。在所述静叶组件1与旋转轴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粉尘污染的防尘罩5。
25.所述每组静叶组件1包含沿周向均布设置的六个静叶片,每个静叶片与水平面呈20
°
~50
°
的夹角,且每个静叶片的周线为圆滑曲线结构;倾斜的静叶片受到煤气的吹力后发生灵活转动。
26.所述上下两组静叶组件1的静叶片呈交错布置,一方面提高静叶片的罩覆面积、阻挡粉尘通过,另一方面,交错布置的静叶片会引导煤气的流动方向,增加煤气中粉尘的碰撞几率,增加粉尘沉降效果。
27.所述静叶片采用1mm厚的冷轧钢板炸制而成,表面坚硬光滑,不易变形、不易粘附
粉尘,使用寿命长。
28.所述固定支架4为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外端焊接在放散管8的内壁上;旋转轴3可旋转连接在十字形支架的中央。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4为q235钢制支架。优选的,所述两组十字形支架交错布置,提高与放散管8管壁的连接稳定性。
29.所述固定支架4与静叶组件1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灵活组合,例如,两组固定支架4固定在旋转轴3的两端,两组静叶组件1安装在两组固定支架4内部的旋转轴3上;或者,两组固定支架4固定在旋转轴3的中部,旋转轴3的两端贯穿固定支架4中央、其两个端部分别安装一组静叶组件1;或者,如图2所示的,两组固定支架4和两组静叶组件1交错布置,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组静叶组件1、第一组固定支架4、第二组静叶组件1、第二组固定支架4,可以在确保静叶组件1稳定连接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对煤气的流动方向进行导流,增加离心力。
30.所述阻尘台2可拆卸地安装在放散管8内,阻尘台2与放散管8同轴设置。具体来说,所述放散管8由上放散管8、下放散管8通过法兰盘6对合连接而成,在上放散管8的顶部设置端盖;所述阻尘台2的中部设置与下放散管8同轴的环状圆台部,其外缘设置法兰盘6;先将阻尘台2放置在下放散管8内,再将上放散管8同轴放置,用数根螺栓上紧法兰盘6,实现固定。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取出阻尘台2进行清洗、维修。
31.优选的,所述阻尘台2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避免粉尘在阻尘台2的表面沉积。
32.优选的,当放散管8的管径为600mm时,阻尘台2的厚度为100mm~130mm。
3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34.在高炉休风过程中,当风压减至50kpa~90kpa时,高炉顶压大约10 kpa ~20kpa,此时需先打开炉顶放散阀,再切断煤气外网。
35.煤气通过炉顶的上升管进入放散管外排,在煤气外排过程中,煤气的流动驱动两组静叶组件发生转动,静叶组件的转动阻碍部分粉尘上升,同时煤气被迫做旋转运动,逃逸的粉尘颗粒旋转产生离心力、而向外缘的管壁处运动,同时仍随煤气上升,上升过程中被阻尘台所拦下,在重力的作用发生下落,从而达到降低外排粉尘、尾气不冒黑烟的目的。
3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增加了休、送风过程中煤气的除尘功能,且无需外加能源,高效、快速、便捷。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放散管(8),所述放散管(8)的顶部安装有放散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散管(8)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布置的两组静叶组件(1)、以及用于拦截粉尘的阻尘台(2);所述两组静叶组件(1)同轴地固定安装在旋转轴(3)上、并可带动旋转轴(3)转动,所述阻尘台(2)设置在静叶组件(1)的上方;所述放散管(8)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两组固定支架(4),旋转轴(3)两端通过轴承座与固定支架(4)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静叶组件(1)包含六个静叶片,所述静叶片与水平面呈20
°
~50
°
的夹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静叶组件(1)的静叶片呈交错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组件(1)与旋转轴(3)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防止粉尘污染的防尘罩(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为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的外端焊接在放散管(8)的内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4)为q235钢制支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尘台(2)可拆卸地安装在放散管(8)内,阻尘台(2)与放散管(8)同轴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尘台(2)的宽度厚度为100mm~1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型高炉煤气放散系统,包括竖直设置的放散管,所述放散管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沿高度方向布置的两组静叶组件、以及用于拦截粉尘的阻尘台;所述两组静叶组件同轴地固定安装在旋转轴上、并可带动旋转轴转动,所述阻尘台设置在静叶组件的上方;所述放散管的内壁上还设置有两组固定支架,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座与固定支架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阻挡、拦截随煤气上升粉尘颗粒,从而达到避免粉尘逸出、烟囱不冒黑烟的目的。不冒黑烟的目的。不冒黑烟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吴虹利 李亚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鑫达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55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