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罐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泄压装置、泄压方法及双压罐车。
背景技术:2.双压罐车是承运炼铁、炼钢、烧结、焦化、冶炼脱硅、脱硫、脱磷剂、高炉、转炉除尘灰等粉尘物料的厂内转运工作。整个装料、运输、排料等过程均在密闭的条件下进行,粉尘不外泄飞扬,现在越来越多的冶金行业都采用双压罐车进行粉状物料的运输。
3.双压罐车卸料时,需将卸料管与排料口进行连接,并接好压缩空气管后,打开气源开关、助吹阀、排料阀进行卸料,利用压缩空气将物料从储料罐内通过管路压送至外部料仓。
4.由于卸料管会经常出现堵料而无法顺利卸料,需要将储料罐内进行泄压后,再将卸料管拆下,并清理卸料管内的堵料。但是在储料罐泄压后,无法确定卸料管内的堵料与排料阀之间是否有余压,若存在余压,当操作人员直接将卸料管从排料口拆下时,在余压的作用下会高速喷出大量粉状物料,使操作人员受伤,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5.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泄压装置和泄压方法,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在拆卸卸料管时物料高速喷出。
6.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压罐车,其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在拆卸卸料管时物料高速喷出,安全性能高。
7.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提供一种自动泄压装置,应用于储料罐,所述储料罐设置有排料口和排料阀,所述储料罐通过所述排料口与卸料管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料罐外侧上的第一泄压件和用于检测所述储料罐内部压力的第一检测件,所述排料阀与所述排料口之间设置有第二泄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泄压件、所述第二泄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均与控制器连接,当所述卸料管发生堵料时,所述第一泄压件对所述储料罐内部进行泄压后,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判断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之间是否存在压力差,且当所述载料内部和所述排料口之间存在压力差,所述第二泄压件进行泄压。
9.作为自动泄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之间存在压力差,所述第一报警器报警。
10.作为自动泄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第一检测件的检测值的第一压力表。
11.提供一种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s100、分别检测储料罐内部和所述储料罐的排料口处的压力值;
13.步骤s200、当卸料管堵料,先将所述储料罐内部进行泄压后,再根据所述压力值判
断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处是否存在压力差;
14.步骤s300、若存在压力差,对所述排料口处进行泄压后再拆除所述卸料管。
15.步骤s400、若不存在压力差,则直接拆除所述卸料管。
16.提供一种双压罐车,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储料罐、与所述储料罐连通的过滤系统,所述储料罐设置有以上所述的自动泄压装置和所述泄压方法进行泄压。
17.作为双压罐车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布袋罐和过滤管路,所述布袋罐包括罐体和设置有所述罐体内部的滤袋,所述罐体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滤袋连通,所述过滤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排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与气源连通。
18.作为双压罐车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布袋罐还设置有清理管路,所述清理管路包括反吹管和排尘管,所述反吹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排尘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19.作为双压罐车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气管、所述排气管、所述反吹管和所述排尘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控制器连接。
20.作为双压罐车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气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排气管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过滤管路断开,所述清理管路连通并清理所述滤袋。
21.作为双压罐车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报警器,当所述排气管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报警器报警。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第二检测件能够自动检测卸料管与排料管之间的余压,避免在拆卸卸料管时由于余压的作用,卸料管与排料管之间的物料快速喷出而误伤操作人员,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如果直接通过第二检测件的检测数据来判断卸料管与排料管连接处是否存在余压,由于正常的卸料过程中,卸料管与排料管之间具有压力,会导致第二检测件在正常卸料过程误判,通过在储料罐的内部泄压后,控制器自动比对第二检测件与第一检测件的检测数据判断卸料管与排料管之间是否有余压,能够避免第二检测件在正常卸料时发生误判,从而保证第二检测件的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23.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储料罐的正视图。
2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储料罐的俯视图。
2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布袋罐的第一局部剖图。
27.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布袋罐的第二局部剖图。
28.图中:
29.100、储料罐;101、排料口;102、排料阀;103、排料管;104、泄压管;200、布袋罐;201、罐体;202、滤袋;203、第一腔室;204、第二腔室;
30.1、第一泄压件;2、第一检测件;21、第一压力表;3、第二泄压件;4、第二检测件;5、控制器;6、第一报警器;7、过滤管路;71、进气管;72、排气管;8、清理管路;81、反吹管;82、排尘管;9、控制阀;10、第三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如图1和图2所示,双压罐车的储料罐10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储料罐100内部连通的排料管103,排料管103远离储料罐100的一端设置有排料口101,排料管103与卸料管(图中未示出)可拆卸连接,当卸料时,排料管103通过排料口101和卸料管连通,且排料管103内设置有排料阀102,能够控制储料罐100卸料。
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动泄压装置,应用于储料罐100,自动泄压装置包括第一泄压件1、第一检测件2、第二泄压件3和第二检测件4。储料罐100还设置有与储料罐100内部连通的泄压管104,泄压管104上设置有第一泄压件1和第一检测件2,第一检测件2设置在泄压管104位于第一泄压件1和储料罐100之间的部分,以检测储料罐100内部的压力,排料阀102与排料口101之间设置有第二泄压件3和第二检测件4,第二检测件4能够检测排料管103和卸料管连接处的压力,第一泄压件1、第一检测件2、第二泄压件3、和第二检测件4均与控制器5连接。当在卸料过程中卸料管发生堵料时,手动启动自动泄压装置,控制器5能够控制排料阀102关闭,同时启动第一泄压件1,对储料罐100内部进行泄压,直至储料罐100内部的压力为0后,再通过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判断储料罐100内部和排料口101之间是否存在压力差,若储料罐100内部和排料口101处之间存在压力差,则卸料管与排料管103的连接处存在余压,控制器5控制第二泄压件3进行泄压,以将卸料管与排料管103连接处的余压排出。
35.通过第二检测件4能够快速检测卸料管与排料管103连接处的余压,避免在堵料后需要拆卸卸料管时,由于余压的作用导致卸料管与排料管103之间的物料快速喷出而误伤操作人员,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如果直接通过第二检测件4的检测数据来判断卸料管与排料管103连接处是否存在余压,由于正常的卸料过程中,卸料管与排料管103之间具有压力,会导致第二检测件4在正常卸料过程误判,通过在储料罐100的内部泄压后,控制器5自动比对第二检测件4与第一检测件2的检测数据判断卸料管与排料管103之间是否有余压,能够避免第二检测件4在正常卸料时发生误判,从而保证第二检测件4的检测准确性。
36.具体地,第一泄压件1和第二泄压件3为电磁阀或电控气动阀;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包括压力传感器。
37.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泄压件1也可不与控制器5连接,当卸料管发生堵料,手动打开第一泄压件1进行泄压,第一检测件2检测到储料罐100内部的压力为o时,控制器5再自动对比第二检测件4的压力值与第一检测件2的压力值。此设计第一泄压件1能够作为自动泄压装置的启动按钮,无需单独设置启动按钮,简化自动泄压装置。
38.优选地,自动泄压装置还包括第一压力表21,第一检测件2与第一压力表21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压力表21能够直观显示储料罐100内部的压力,有利于操作人员观察和泄压。
39.进一步地,自动泄压装置还包括第一报警器6,第一报警器6和与控制器5连接,当储料罐100内部和排料口101处之间存在压力差时,第一报警器6能够发出警报提醒操作人员。
40.具体地,控制器5包括压力变送器,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均与压力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依次与继电器和第一报警器6连接。压力变送器是一种将压力转换成气动信号或电动信号进行控制和远传的设备,能够将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感受到的压力参数转变成标准的电信号,并通过继电器自动触发第一报警器6工作。
4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动泄压装置的泄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步骤s100、提供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分别检测储料罐100内部的压力值和储料罐100的排料口101处的压力值;
43.步骤s200、提供第一泄压件1和第二泄压件3,当卸料管堵料时,第一泄压件1先对储料罐100内部进行泄压,直至压力为0后,控制器5根据第一检测件2和第二检测件4检测的压力值判断储料罐100内部和储料罐100的排料口101处是否存在压力差;
44.步骤s300、若存在压力差,控制器5控制第一报警器6发出警报,并控制第二泄压件3对排料管103与卸料管的连接处进行泄压后再拆卸卸料管,以将卸料管的堵料清除,疏通卸料管;
45.步骤s400、若没有压力差,则直接拆卸卸料管。
46.在卸料管发生堵料时,先对在储料罐100内部泄压后,然后自动比对第二检测件4与第一检测件2的压力值来判断卸料管与排料管103之间是否有余压,能够避免第二检测件4在正常卸料时检测到压力后发生误判而发出警报信号,从而保证第二检测件4的检测准确性。
4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压罐车,包括底盘、设置在底盘上的储料罐100、与储料罐100连通的过滤系统,储料罐100设置有以上所述的自动泄压装置,自动泄压装置采用以上所述的泄压方法进行泄压。应用本发明的自动泄压装置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卸料管与排料管103连接处的压力,并在堵料存在压力时能够自动控制泄压件进行泄压,安全性高。
48.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过滤系统包括布袋罐200和过滤管路7,布袋罐200包括罐体201和设置有罐体201内部的滤袋202,罐体201具有第一腔室203和第二腔室204,第一腔室203和第二腔室204通过滤袋202连通,以过滤气体,过滤管路7包括与第一腔室203连通的进气管71和与第二腔室204连通的排气管72,进气管71远离罐体201的一端与气源连通。当向储料罐100内卸料时,气源能够将空气压缩至布袋罐200和储料罐100内,将储料罐100内的物料通过排料管103压送至外部料仓,而且带有粉料的气体能够流向过滤管路7并经过布袋罐200过滤后,将气体中的粉料沉积在罐体201的底部,以使过滤后的气体符合排放标准。
49.具体地,布袋罐200还设置有清理管路8,清理管路8包括反吹管81和排尘管82,反吹管81的一端与气源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腔室204连通,排尘管82与第一腔室203连通。由于在装料过滤时,气体由滤袋202的外侧流向滤袋202的内部,长时间的使用后,滤袋202的外表粘附的物料会越来越多,导致空气无法顺畅地从滤袋202排出,造成装料速度慢,影响作
业效率,甚至无法正常装料。当需要清理滤袋202粘附的物料时,气体能够在清理管路8流动,以使气体能够由滤袋202的内部朝向外侧流动,将滤袋202外表面粘附的物料吹落,并通过排尘管82排出,避免因物料不同而污染下一次储存的物料。
50.进一步地,进气管71、排气管72、反吹管81和排尘管82均设置有控制阀9,控制阀9与控制器5连接。控制器5能够根据不同场景,控制过滤管路7或清理管路8的通断。具体地,在装料时,过滤管路7上的控制阀9均打开以使过滤管路7连通,清理管路8上的控制阀9均关闭以使清理管路8断开,气体能够从滤袋202外侧流向滤袋202内部进行过滤;在清理滤袋202时,过滤管路7上的控制阀9均关闭以使过滤管路7断开,清理管路8上的控制阀9均打开以使清理管路8连通,气体能够从滤袋202内部流向滤袋202外侧进行清理。
51.示例的,控制阀9为电控气动阀或电磁阀。
52.具体地,排气管72上还设置有与控制器5连接的第三检测件10,第三检测件10能够检测排气管72处的压力,当排气管72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则说明滤袋202的外表面粘附的物料较多,此时滤袋202排气不畅,装料速度变慢,需要对滤袋202的外表面粘附物料较多需进行清理。控制器5能够通过控制过滤管路7断开,清理管路8连通,以使气体反吹并清理滤袋202。当第三检测件10检测到排气管72上的压力小于预设值,
5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件10为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压力表连接;预设值为0.05mpa。
54.优选地,双压罐车还包括第二报警器(图中未示出),第二报警器与控制器5连接,当排气管72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5能够控制第二报警器发生警报,以提醒操作人员清理滤袋202。
55.具体地,控制器5还包括脉冲阀控制仪和延时控制器,第三检测件10依次与继电器、第二报警器、脉冲阀控制仪的输入端及延时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脉冲阀控制仪和延时控制器的输出端均与过滤管路7和清理管路8的控制阀9连接。当排气管72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脉冲控制仪的输出端能够输出设定时长的脉冲电压至清理管路8上的控制阀9,以使清理管路8连通,延时控制器的输出端能够控制过滤管路7上的控制阀9在设定时长内断电,以关闭并停止装料。此时布袋罐200充气,气体能够进入滤袋202的内部并往滤袋202的外侧流动,将粘附在滤袋202外表面的物料清理干净;当通电时间达到设定时长后,清理管路8的控制阀9关闭,过滤管路7的控制阀9打开,恢复装料作业。
56.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59.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自动泄压装置,应用于储料罐,所述储料罐设置有排料口和排料阀,所述储料罐通过所述排料口与卸料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泄压装置包括第一泄压件和检测所述储料罐内部压力的第一检测件,所述排料阀与所述排料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泄压件和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一泄压件、所述第二泄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均与控制器连接,当所述卸料管发生堵料时,所述第一泄压件对所述储料罐内部进行泄压后,所述控制器能通过所述第一检测件和所述第二检测件判断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之间是否存在压力差,且当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之间存在压力差,对所述第二泄压件进行泄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之间存在压力差,所述第一报警器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泄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件设置有用于显示储料罐内部压力的第一压力表。4.一种泄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泄压装置对所述储料罐进行泄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分别检测储料罐内部和所述储料罐的排料口处的压力值;步骤s200、当卸料管发生堵料,先对所述储料罐内部进行泄压,再根据所述压力值判断所述储料罐内部和所述排料口处是否存在压力差;步骤s300、若存在压力差,对所述排料口处进行泄压后再拆除所述卸料管;步骤s400、若不存在压力差,则直接拆除所述卸料管。5.一种双压罐车,包括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储料罐、与所述储料罐连通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罐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泄压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压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系统包括布袋罐和过滤管路,所述布袋罐包括罐体和设置有所述罐体内部的滤袋,所述罐体包括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通过所述滤袋连通,所述过滤管路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进气管和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排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罐体的一端与气源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压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罐还设置有清理管路,所述清理管路包括反吹管和排尘管,所述反吹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排尘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压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所述排气管、所述反吹管和所述排尘管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控制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压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第三检测件,所述第三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排气管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过滤管路断开,所述清理管路连通并清理所述滤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压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报警器,当所述排气管的压力小于预设值时,所述第二报警器报警。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泄压装置、泄压方法及双压罐车,其中,自动泄压装置应用于储料罐,储料罐设置有排料口和排料阀,储料罐通过排料口与卸料管连接,自动泄压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料罐外侧的第一泄压件和用于检测储料罐内部压力的第一检测件,排料阀与排料口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泄压件和第二检测件,第一泄压件、第二泄压件、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均与控制器连接,当卸料管发生堵料时,第一泄压件先对储料罐内部进行泄压,然后控制器通过第一检测件和第二检测件判断储料罐内部和排料口之间是否存在压力差,以判断排料口与卸料管的连接处是否有余压,有余压时能够通过第二泄压件进行泄压,避免在拆除卸料管时因余压而使堵料高速喷出,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赖流永 杨建波 郑粤勇 胡志强 朱少先 黄志宏 曾仕财 王智勇 许青 陈勇至 梁剑锋 侯延辉 刘军 李光敏 邹广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