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2.厨卫间在日常生活中会涉及到高频次的用水,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地漏等滤水工具穿过混凝土结构层的预留洞口,再利用细石混凝土和防水材料填塞到地漏与预留洞口的空隙中。
3.申请号为202010185586.9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型地漏,其包括地漏主体,其外侧与地面现浇混凝土固定,下端与下水管连接;面板,其中部开有与地漏本体上端配合的圆孔,面板的圆孔位置与地漏本体的上端连接,面板下侧面与地面连接;过滤机构,其设置在地漏主体内部,其高度位于地漏本体的开口下侧;盖板,其盖合在地漏本体的开口位置。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设计的生物安全型地漏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的热胀冷缩、受压移位以及管道水压等的影响,地漏主体的外周侧与地面现浇混凝土之间会产生缝隙,水沿着缝隙进行渗透,影响厨卫间地漏的防渗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厨卫间地漏的防渗水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及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层,还包括地漏主体和封堵组件;所述地漏主体包括一体连接的缩口段和扩口段;所述缩口段与所述扩口段同轴设置,且所述缩口段位于所述扩口段上方,所述缩口段的外径小于所述扩口段的内径,所述缩口段裙边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孔,多个所述泄水孔沿所述缩口段的周向分布;所述扩口段顶壁由靠近所述扩口段轴线一端至远离所述扩口段轴线一端由低至高倾斜设置;所述混凝土结构层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缩口段的第一安装孔和用于安装所述扩口段的第二安装孔;所述封堵组件用于封堵所述泄水孔。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厨卫间的水从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缝隙渗透,渗透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倾斜设置的扩口段顶壁上,然后经由泄水孔流入扩口段中;设计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通过顶壁倾斜设置的扩口段便于导流渗透的水,通过泄水孔便于使渗透水流入扩口段中,避免渗透水沿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间隙流
入下层空间中,提高了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防渗透性能。
7.可选的,所述混凝土结构层上方铺设有砂浆找平层,所述砂浆找平层的厚度由远离所述缩口段一端至靠近所述缩口段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砂浆找平层上开设有碗状凹口,所述碗状凹口与所述缩口段同轴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厚度由远离缩口段一端至靠近缩口段一端逐渐减小的砂浆找平层,便于水流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流入地漏主体内,通过碗状凹口便于水流入地漏主体中,减少水在砂浆找平层表面的停留时间。
9.可选的,所述砂浆找平层内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缩口段一端至远离所述缩口段一端先递增再递减,且所述防水卷材与所述缩口段内侧壁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间距由靠近缩口段一端至远离缩口段一端先递增再递减的防水卷材,便于通过重力设计降低水沿缝隙渗透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顶壁与所述扩口段顶壁紧贴设置,且所述扩口段顶壁上连接有止水环,所述第二安装孔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止水环嵌入的环形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止水环和环形槽,可以降低水经由扩口段顶壁和第二安装孔顶壁之间渗透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径由远离所述扩口段一端至靠近所述扩口段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楔形条,所述缩口段外侧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楔形条,且所述第一楔形条顶壁能够与所述第二楔形条底壁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地漏主体与第二安装孔的相对位置关系,使得第二楔形条穿过第一楔形条,然后向地漏主体施力,使得地漏主体绕轴线水平转动,第二楔形条的底壁与第一楔形条的顶壁抵接,直至扩口段顶壁与第二安装孔顶壁抵紧;设计的第一楔形条和第二楔形条,可以对地漏主体进行支撑,提高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封堵组件包括封堵环和用于驱动所述封堵环运动的驱动件;所述封堵环与所述缩口段同轴设置,且所述封堵环顶壁能够与所述缩口段裙边底壁紧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扩口段内侧壁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封堵组件,通过驱动件便于驱动封堵环运动,通过封堵环便于封堵泄水孔,降低地漏主体中因水满导致的水经由泄水孔倒灌后发生渗漏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支撑架、浮力环以及支撑环;所述支撑架一端与所述封堵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环连接;所述浮力环位于所述封堵环下方,且所述浮力环能够沿所述扩口段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浮力环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支撑环与所述扩口段内侧壁连接,且所述封堵环顶壁与所述支撑环顶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封堵环顶壁与所述浮力环底壁之间的间距。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量正常时,浮力环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支撑环顶壁
抵接,地漏主体中水流量过大导致水满时,水克服浮力环、支撑架以及封堵环的重力,使得浮力环沿扩口段的轴线方向朝向缩口段一侧运动,浮力环向支撑架施力,支撑架向封堵环施力,直至封堵环将泄水孔封堵;设计的驱动件,通过支撑架便于安装封堵环,通过支撑环便于支撑浮力环,通过浮力环可以与地漏主体中的水量配合实现自动驱动支撑架运动,进而降低排水量过大时水经由泄水孔倒灌后渗透的可能性。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施工工艺步骤:s1:打孔开槽:根据地漏主体的形状在混凝土结构层中开设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并在第二安装孔顶壁上开设出环形槽;s2:地漏主体安装:调整地漏主体的位置,直至缩口段插入第一安装孔中,扩口段插入第二安装孔中,且止水环插入环形槽中,再使地漏主体绕轴线转动,使得第二楔形条底壁与第一楔形条顶壁抵紧,且扩口段顶壁与第二安装孔顶壁紧贴;s3:砂浆找平层铺设和防水卷材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层上先初步铺设一层砂浆,并使得砂浆厚度由靠近第一安装孔一端至远离第一安装孔一端先递增再递减,将防水卷材铺设于初步铺设的砂浆上方,且防水卷材连接至缩口段内侧壁;再在防水卷材上方二次铺设砂浆并找坡,使得砂浆找平层顶壁由远离第一安装孔一端至靠近第一安装孔一端由高至低倾斜设置,并在二次铺设的砂浆找平层与第一安装孔的接茬处设置碗状凹口;s4:静置后进行防水检测:静置标准时间后,使用常规防水检测方法对地漏防水结构进行防水性能测试。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孔与缩口段的配合、第二安装孔与扩口段的配合、环形槽与止水环的配合,可以提高地漏主体的防渗水性能;通过第一楔形条与第二楔形条的配合,可以提高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砂浆找平从和防水卷材,可以在便于快速排出积水的同时降低水渗透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s2步骤包括:s21:粘接剂涂抹:在地漏主体与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环形槽的相互接触面均涂抹粘接剂;s22:旋转安装:调整涂抹了粘接剂的地漏主体与第二安装孔的相对位置,然后使地漏主体绕轴线水平转动,第二楔形条底壁与第一楔形条顶壁抵接,且扩口段顶壁逐渐靠近第二安装孔顶壁,直至扩口段顶壁与第二安装孔顶壁抵紧;s23:静置凝固:保持第二楔形条底壁与第一楔形条顶壁抵接且扩口段顶壁与第二安装孔顶壁抵紧的状态直至粘接剂凝固。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的接触面上涂抹粘接剂,可以进一步提高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的连接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设计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通过顶壁倾斜设置的扩口段便于导流渗透的水,通过泄水孔便于使渗透水流入扩口段中,避免渗透水沿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间隙流入下层空间中,提高了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防渗透性能;2.设计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通过第一楔形条和第二楔形条,可以对地漏主体进行支撑,提高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设计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通过支撑架便于安装封堵环,通过支撑环便于支撑浮力环,通过浮力环可以与地漏主体中的水量配合实现自动驱动支撑架运动,进而降低排水量过大时水经由泄水孔倒灌后渗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混凝土结构层;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环形槽;2、地漏主体;21、缩口段;211、泄水孔;22、扩口段;3、封堵组件;31、封堵环;32、驱动件;321、支撑架;322、浮力环;323、支撑环;4、砂浆找平层;41、碗状凹口;5、防水卷材;6、止水环;7、第一楔形条;8、第二楔形条。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
29.参照图1、图2以及图3,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层1、砂浆找平层4、防水卷材5、地漏主体2以及封堵组件3,地漏主体2包括一体连接的缩口段21和扩口段22,缩口段21与扩口段22同轴设置,缩口段21位于扩口段22的上方,缩口段21的外径小于扩口段22的内径,缩口段21裙边为圆环状,缩口段21裙边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孔211,多个泄水孔211沿缩口段21的周向均匀分布。
30.参照图2和图3,混凝土结构层1顶壁所在平面水平设置,混凝土结构层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缩口段21的第一安装孔11和用于安装扩口段22的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同轴设置,第一安装孔11的孔径由远离扩口段22一端至靠近扩口段22一端逐渐增大。
31.参照图2和图3,第一安装孔11内侧壁上一体连接有多个第一楔形条7,多个第一楔形条7于第一安装孔11内侧壁上沿缩口段21的周向均匀分布;缩口段21外侧壁上焊接有多个第二楔形条8,多个第二楔形条8沿缩口段2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楔形条8的厚度沿顺时针方向逐渐减少,且相邻两个第一楔形条7之间的间隙能够用于第二楔形条8穿过,第一楔形条7的顶壁能够与第二楔形条8的底壁抵接。
32.参照图2和图3,扩口段22顶壁由靠近扩口段22轴线一端至远离扩口段22轴线一端由低至高倾斜设置,扩口段22顶壁上焊接有止水环6,止水环6与扩口段22同轴设置,第二安装孔12的顶壁与扩口段22的顶壁紧贴,第二安装孔12的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止水环6嵌入的环形槽13。
33.参照图1、图2和图3,混凝土结构层1的上方铺设有砂浆找平层4,砂浆找平层4的厚度由远离缩口段21一端至靠近缩口段21一端逐渐减小,且砂浆找平层4与缩口段21的接茬处开设有碗状凹口41,碗状凹口41与缩口段21同轴设置,碗状凹口41的内径由靠近混凝土结构层1一端至远离混凝土结构层1一端逐渐增大。
34.参照图2和图3,砂浆找平层4内铺设有防水卷材5,防水卷材5底壁与混凝土结构层1之间的间距由靠近缩口段21一端至远离缩口段21一端先递增再递减,且防水卷材5与缩口段21的内侧壁粘接,碗状凹口41位于防水卷材5的上方。
35.参照图2和图3,封堵组件3用于封堵泄水孔211,封堵组件3包括封堵环31和用于驱动封堵环31运动的驱动件32,封堵环31与缩口段21同轴设置,且封堵环31的顶壁能够与缩口段21裙边底壁紧贴,封堵环31的内腔直径略大于缩口段21的外径。
36.参照图2和图3,驱动件32包括支撑架321、浮力环322以及支撑环323,支撑架321一端与封堵环31底壁螺栓连接,支撑架321的另一端与浮力环322螺栓连接,浮力环322位于封堵环31下方,浮力环322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浮力环322的外径比扩口段22的内径小1厘米,浮力环322能够沿扩口段22的轴线方向运动,支撑环323与扩口段22同轴设置,支撑环323的外周侧与扩口段22的内侧壁焊接,支撑环323的宽度大于浮力环322外周侧与扩口段22内侧壁之间的间距,且封堵环31顶壁与支撑环323顶壁之间的间距大于封堵环31顶壁与浮力环322顶壁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浮力环322为泡沫材质。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地漏主体2与混凝土结构层1的接触面涂抹上粘接剂,然后调整地漏主体2的位置,将地漏主体2插入混凝土结构层1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内腔中,然后使地漏主体2绕轴线水平转动,第二楔形条8的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的顶壁抵接,直至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紧贴,保持一段时间直至粘接剂凝固;在混凝土结构层1的上方先初步铺设砂浆找平层4,然后将防水卷材5与初步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接触面涂抹粘接剂,使防水卷材5与砂浆找平层4紧贴,并使防水卷材5与缩口段21内侧壁粘接,再防水卷材5上方二次铺设砂浆找平层4,并在二次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与缩口段21的接茬处开设碗状凹口41;使用时,积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砂浆找平层4顶壁经由碗状凹口41内沿流入地漏主体2中,同时,沿地漏主体2与混凝土结构层1的缝隙渗透的水在重力作用下经由泄水孔211流入地漏主体2内腔中;排水量过大导致地漏主体2内水满时,水向浮力环322施力,浮力环322克服封堵环31、支撑架321以及浮力环322的重力,使得浮力环322沿扩口段22的轴线方向运动,浮力环322向支撑架321施力,支撑架321向封堵环31施力,直至封堵环31顶壁将泄水孔211封堵。
3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打孔开槽:根据地漏主体2的形状在混凝土结构层1中开设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并在第二安装孔12顶壁上开设出环形槽13;s2:地漏主体2安装:调整地漏主体2的位置,直至缩口段21插入第一安装孔11中,扩口段22插入第二安装孔12中,且止水环6插入环形槽13中,再使地漏主体2绕轴线转动,使得第二楔形条8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顶壁抵紧,且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紧贴;s21:粘接剂涂抹:在地漏主体2与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环形槽13的相互接触面均涂抹粘接剂;s22:旋转安装:调整涂抹了粘接剂的地漏主体2与第二安装孔12的相对位置,然后使地漏主体2绕轴线水平转动,第二楔形条8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顶壁抵接,且扩口段22顶壁
逐渐靠近第二安装孔12顶壁,直至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抵紧;s23:静置凝固:保持第二楔形条8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顶壁抵接且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抵紧的状态直至粘接剂凝固;s3:砂浆找平层4铺设和防水卷材5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层1上先初步铺设一层砂浆,并使得砂浆厚度由靠近第一安装孔11一端至远离第一安装孔11一端先递增再递减,将防水卷材5铺设于初步铺设的砂浆上方,且防水卷材5连接至缩口段21内侧壁;再在防水卷材5上方二次铺设砂浆并找坡,使得砂浆找平层4顶壁由远离第一安装孔11一端至靠近第一安装孔11一端由高至低倾斜设置,并在二次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与第一安装孔11的接茬处设置碗状凹口41;s31:砂浆找平层4初步铺设:在混凝土结构层1上初步铺设一层砂浆,且砂浆的厚度由靠近第一安装孔11一端至远离第一安装孔11一端先递增再递减,静置,待砂浆凝结定型;s32:防水卷材5铺设:在初步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与防水卷材5的接触面涂抹粘接剂,再将防水卷材5铺设于初步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上;再将防水卷材5施工至缩口段21的内侧壁,通过粘接剂将防水卷材5与缩口段21内侧壁粘接,静置,待粘接剂凝固;s33:砂浆找平层4二次铺设:在防水卷材5上方再次铺设砂浆找平层4,且使二次铺设的砂浆找平从顶壁由远离第一安装孔11一端至靠近第一安装孔11一端由高至低倾斜设置,并在二次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与第一安装孔11的接茬处设置碗状凹口41,便于积水沿碗状凹口41内沿流至地漏主体2中。
39.s4:静置后进行防水检测:静置3天后,使用常规防水检测方法,如闭水试验对地漏防水结构进行防水性能测试。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包括混凝土结构层(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漏主体(2)和封堵组件(3);所述地漏主体(2)包括一体连接的缩口段(21)和扩口段(22);所述缩口段(21)与所述扩口段(22)同轴设置,且所述缩口段(21)位于所述扩口段(22)上方,所述缩口段(21)的外径小于所述扩口段(22)的内径,所述缩口段(21)裙边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孔(211);所述混凝土结构层(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缩口段(21)的第一安装孔(11)和用于安装所述扩口段(22)的第二安装孔(12);所述封堵组件(3)用于封堵所述泄水孔(2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1)上方铺设有砂浆找平层(4),所述砂浆找平层(4)的厚度由远离所述缩口段(21)一端至靠近所述缩口段(21)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砂浆找平层(4)上开设有碗状凹口(41),所述碗状凹口(41)与所述缩口段(21)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浆找平层(4)内铺设有防水卷材(5),所述防水卷材(5)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1)之间的间距由靠近所述缩口段(21)一端至远离所述缩口段(21)一端先递增再递减,且所述防水卷材(5)与所述缩口段(21)内侧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2)顶壁与所述扩口段(22)顶壁紧贴设置,且所述扩口段(22)顶壁上连接有止水环(6),所述第二安装孔(12)顶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止水环(6)嵌入的环形槽(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1)的孔径由远离所述扩口段(22)一端至靠近所述扩口段(22)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安装孔(11)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楔形条(7),所述缩口段(21)外侧壁上连接有多个第二楔形条(8),且所述第一楔形条(7)顶壁能够与所述第二楔形条(8)底壁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组件(3)包括封堵环(31)和用于驱动所述封堵环(31)运动的驱动件(32);所述封堵环(31)与所述缩口段(21)同轴设置,且所述封堵环(31)顶壁能够与所述缩口段(21)裙边底壁紧贴;所述驱动件(32)与所述扩口段(22)内侧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2)包括支撑架(321)、浮力环(322)以及支撑环(323);所述支撑架(321)一端与所述封堵环(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浮力环(322)连接;所述浮力环(322)位于所述封堵环(31)下方,且所述浮力环(322)能够沿所述扩口段(22)的轴线方向运动,所述浮力环(322)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支撑环(323)与所述扩口段(22)内侧壁连接,且所述封堵环(31)顶壁与所述支撑环(323)顶壁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封堵环(31)顶壁与所述浮力环(322)底壁之间的间距。8.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其施工工艺步骤如下:s1:打孔开槽:根据地漏主体(2)的形状在混凝土结构层(1)中开设第一安装孔(11)和
第二安装孔(12),并在第二安装孔(12)顶壁上开设出环形槽(13);s2:地漏主体(2)安装:调整地漏主体(2)的位置,直至缩口段(21)插入第一安装孔(11)中,扩口段(22)插入第二安装孔(12)中,且止水环(6)插入环形槽(13)中,再使地漏主体(2)绕轴线转动,使得第二楔形条(8)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顶壁抵紧,且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紧贴;s3:砂浆找平层(4)铺设和防水卷材(5)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层(1)上先初步铺设一层砂浆,并使得砂浆厚度由靠近第一安装孔(11)一端至远离第一安装孔(11)一端先递增再递减,将防水卷材(5)铺设于初步铺设的砂浆上方,且防水卷材(5)连接至缩口段(21)内侧壁;再在防水卷材(5)上方二次铺设砂浆并找坡,使得砂浆找平层(4)顶壁由远离第一安装孔(11)一端至靠近第一安装孔(11)一端由高至低倾斜设置,并在二次铺设的砂浆找平层(4)与第一安装孔(11)的接茬处设置碗状凹口(41);s4:静置后进行防水检测:静置48小时后,使用常规防水检测方法对地漏防水结构进行防水性能测试。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包括:s21:粘接剂涂抹:在地漏主体(2)与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环形槽(13)的相互接触面均涂抹粘接剂;s22:旋转安装:调整涂抹了粘接剂的地漏主体(2)与第二安装孔(12)的相对位置,然后使地漏主体(2)绕轴线水平转动,第二楔形条(8)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顶壁抵接,且扩口段(22)顶壁逐渐靠近第二安装孔(12)顶壁,直至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抵紧;s23:静置凝固:保持第二楔形条(8)底壁与第一楔形条(7)顶壁抵接且扩口段(22)顶壁与第二安装孔(12)顶壁抵紧的状态直至粘接剂凝固。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及施工工艺,包括混凝土结构层,还包括地漏主体和封堵组件;地漏主体包括缩口段和扩口段;缩口段与扩口段同轴设置,缩口段的外径小于扩口段的内径,缩口段裙边上开设有多个泄水孔;混凝土结构层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设计的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渗结构,通过顶壁倾斜设置的扩口段便于导流渗透的水,通过泄水孔便于使渗透水流入扩口段中,避免渗透水沿地漏主体与混凝土结构层之间的间隙流入下层空间中,提高了精装修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防渗透性能。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防渗透性能。厨卫间地漏防水结构的防渗透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高平 何吕 徐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荣森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0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