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
背景技术:2.截石位辅助床用于给妇女患者检查身体用,检查过程中通常需要充分暴露术野,来便与医生检查,通常情况下需要用到膀胱截石位即两腿分开呈90度,两腿放置于托盘架上,膝关节弯曲90度,两腿外展呈90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让患者上半身躺平或成一定角度平躺,臀部靠近床体边缘,双下肢外展抬高,使用外部固定装置将抬高的双下肢固定。
3.在这个过程中,腿部的外固定装置固定在床旁会影响患者移动,所以一般腿部固定装置都是外置的,由医生及助手在患者安置在手术床后再另行安装的,并且再架起双腿后,患者臀部以下的多余床体需要再行拆卸,以便给医生留存空间进行手术或检查操作。在检查完毕后,还需要将双腿放平,卸掉腿部固定装置。
4.但是,现有的高截石位辅助床存在以下缺点:1、腿部的外固定装置在实用时需要进行安装和拆卸,而后对外固定装置的角度进行调整,这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2、腿部需要通过医护人员自行搬动患者双腿,搬动双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因为调整腿部固定装置及腿的相对位置而造成患者的腰部、髋部、甚至膝关节损伤,导致患者添加与检测或手术无关的损伤。
5.因此,发明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腿部的外固定装置在实用时需要进行安装和拆卸,而后对外固定装置的角度进行调整,这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腿部需要通过医护人员自行搬动患者双腿,搬动双腿的过程中,都有可能因为调整腿部固定装置及腿的相对位置而造成患者的腰部、髋部、甚至膝关节损伤,导致患者添加与检测或手术无关损伤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包括辅助床框架、上身床板、驱动机构、两个摆动组件、两个下半身床体组件、交叉调整组件、两个移动框架组件和器械放置组件;所述上身床板固定在辅助床框架的内部,所述辅助床框架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辅助床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下半身床体组件与移动框架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框架组件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槽的内部,所述摆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身床板和下半身床体组件连接,所述交叉调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下半身床体组件和上身床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上身床板的底部并与摆动组件连接,所述器械放置组件转动安装在移动框架组件的底部并通过弹
性绳与交叉调整组件连接;形成摆动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下半身床体组件和移动框架组件向外张开,下半身床体组件就会在交叉调整组件长度的限制下中部向上弯曲,且交叉调整组件的交叉点也会跟随下半身床体组件的张开发生移动,从而拉动器械放置组件转动,调整前端的方向。
8.可选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铰接在上身床板底部的l型铰接板,所述l型铰接板远离上身床板的一端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的内部铰接有转动头,铰接槽的内底壁限制了转动头的转动,使转动头只能够顺时针旋转。
9.可选的,所述下半身床体组件包括与转动头固定连接的大腿托板,所述大腿托板远离转动头的一端铰接有小腿托板,所述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管,两个所述小腿托板相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t型头,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时,小腿托板就会向下倾斜,大腿托板就会向上倾斜,组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并随着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小腿托板的倾斜角度就会逐渐加大。
10.可选的,所述交叉调整组件包括两个交叉排列的交叉板和万向铰接在小腿托板底部的铰接头,所述铰接头转动连接安装在交叉板上,所述交叉板的远离铰接头的一端插接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固定在上身床板的底部。
11.可选的,所述交叉板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的交叉位置上下贯穿的插接有滑动头,所述滑动头与弹性绳固定连接,当交叉板发生转动时,就会驱动定位槽的交叉位置发生改变,从而驱动滑动头沿左右方向进行滑动。
12.可选的,所述器械放置组件包括储放箱,所述储放箱的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柱,所述储放箱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绕线头,所述转动柱与绕线头对角设置,形成绕线头在弹性绳的拉动下带动储放箱以转动柱为圆心进行旋转。
13.可选的,所述移动框架组件包括与小腿托板同步转动的移动侧板,所述移动侧板的内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t型头,所述导向通孔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支撑柱。
14.可选的,所述移动侧板的底部开设有与转动柱适配的凹槽,所述转动柱插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转动柱与凹槽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卷簧,所述卷簧被适配为将不受力的储放箱进行复位。
15.可选的,所述移动侧板远离小腿托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的内部铰接有加长板,所述加长板远离铰接板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动槽的内部,当移动侧板在旋转使就会带动加长板在滑动槽的内部进行滑动并旋转。
16.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身床板底部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头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远离伸缩杆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板,两个所述齿轮板相离的一侧均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固定在l型铰接板上,当伸缩杆在伸缩时就会带动齿轮板移动驱动齿轮旋转,使齿轮带动l型铰接板转动;所述齿轮板上开设有导向通孔,所述导向通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t型头,所述第二t型头固定在上身床板的底部。
1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发明利用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的设置避免了腿部的外固定装置的安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时间,同时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在不实用时与普通病床一样,方便患者的平常躺窝使用,避免在检查使还要更换病床。
18.2、本发明利用l型铰接板带动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向两侧展开,使相邻的两个大腿托板呈现一定角度,同时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在展开时在交叉板长度的限制下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之间的铰接处就会向上凸起,使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连接处的角度降低,将患者的双腿架起抬高,避免医护人员自行搬动患者双腿,同时患者双腿跟随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张开弯曲,从而避免患者添加与检测或手术无关的损伤。
19.3、本发明利用交叉板在小腿托板的张开下,两个交叉板的交叉点就会发生改变,滑动头就会在交叉点的变化移动,并通过弹性绳带动储放箱旋转,使储放箱的取放开口处朝向医生,方便医生的取放。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图4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移动框架组件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卷簧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辅助床框架;2、上身床板;3、支撑腿;4、滑动槽;5、弹性绳;6、l型铰接板;7、铰接槽;8、转动头;9、大腿托板;10、小腿托板;11、限位环管;12、第一t型头;13、铰接头;14、交叉板;15、定位柱;16、定位槽;17、滑动头;18、储放箱;19、转动柱;20、绕线头;21、移动侧板;22、导向通孔;23、滑动支撑柱;24、凹槽;25、卷簧;26、铰接板;27、加长板;28、伸缩杆;29、滑动板;30、齿轮板;31、齿轮;32、导向通孔;33、第二t型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包括辅助床框架1、上身床板2、驱动机构、两个摆动组件、两个下半身床体组件、交叉调整组件、两个移动框架组件和器械放置组件;上身床板2固定在辅助床框架1的内部,辅助床框架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辅助床框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4;下半身床体组件与移动框架组件连接,两个移动框架组件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槽4的内部,摆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身床板2和下半身床体组件连接,交叉调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下半身床体组件和上身床板2连接,驱动机构安装在上身床板2的底部并与摆动组件连接,器械放置组件转动安装在移动框架组件的底部并通过弹性绳5与交叉调整组件连接;形成摆动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下半身床体组件和移动框架组件向外张开,
下半身床体组件就会在交叉调整组件长度的限制下中部向上弯曲,且交叉调整组件的交叉点也会跟随下半身床体组件的张开发生移动,从而拉动器械放置组件转动,调整前端的方向。
24.该实施例中,利用辅助床框架1的设置能够保证上身床板2的正常安装,同时上身床板2的顶部可以粘结头高尾底的坐垫,以便于患者的躺窝,同时可以拆卸的设置也不会对患者并使的躺窝造成影响;利用支撑腿3的设置能够保证辅助床在放置时的稳定;利用滑动槽4的设置能够保证移动框架组件与辅助床框架1之间的连接,避免移动框架组件在张开使发生滑动从而对器械放置组件的调整造成较大的影响。
25.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摆动组件包括铰接在上身床板2底部的l型铰接板6,l型铰接板6远离上身床板2的一端开设有铰接槽7,铰接槽7的内部铰接有转动头8,铰接槽7的内底壁限制了转动头8的转动,使转动头8只能够顺时针旋转。
26.该实施例中,依靠l型铰接板6的形状能使下半身床体组件在张开使距离辅助床框架1的距离组件边远,降低辅助床框架1对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造成的影响;利用铰接槽7和转动头8的设置能够在保证下半身床体组件稳定的同时还能够保证下半身床体组件能够正常顺时针旋转,实现下半身床体组件能够由平衡状态变为开口向下的v型状态。
27.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下半身床体组件包括与转动头8固定连接的大腿托板9,大腿托板9远离转动头8的一端铰接有小腿托板10,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管11,两个小腿托板10相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t型头12,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时,小腿托板10就会向下倾斜,大腿托板9就会向上倾斜,组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并随着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小腿托板10的倾斜角度就会逐渐加大。
28.该实施例中,利用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的设置避免了腿部的外固定装置的安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时间,同时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在不实用时与普通病床一样,方便患者的平常躺窝使用,避免在检查使还要更换病床;利用限位环管11的设置能够方便患者大小腿的固定,避免患者的大小腿无法跟随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张开,或者在患者手术或检查时发生摆动,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伤和对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利用第一t型头12的设置能够使移动框架组件对小腿托板10起到支撑的效果,并使小腿托板10沿特定轨迹进行移动,同时使小腿托板10与移动框架组件始终接触,避免脱离,对患者造成伤害。
29.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交叉调整组件包括两个交叉排列的交叉板14和万向铰接在小腿托板10底部的铰接头13,铰接头13转动连接安装在交叉板14上,交叉板14的远离铰接头13的一端插接有定位柱15,定位柱15固定在上身床板2的底部;交叉板14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定位槽16,两个定位槽16的交叉位置上下贯穿的插接有滑动头17,滑动头17与弹性绳5固定连接,当交叉板14发生转动时,就会驱动定位槽16的交叉位置发生改变,从而驱动滑动头17沿左右方向进行滑动。
30.该实施例中,利用l型铰接板6带动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向两侧展开,使相邻的两个大腿托板9呈现一定角度,同时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在展开时在交叉板14长度的限制下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之间的铰接处就会向上凸起,使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连接处的角度降低,将患者的双腿架起抬高,避免医护人员自行搬动患者双腿,同时患者双腿跟
随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张开弯曲,从而避免患者添加与检测或手术无关的损伤;利用两个定位槽16交叉点的变化驱动交叉板14移动,同时交叉板14在转动时就会驱动滑动头17移动,使滑动头17远离弹性绳5与器械放置组件的连接处。
31.如图2和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器械放置组件包括储放箱18,储放箱18的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柱19,储放箱18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绕线头20,转动柱19与绕线头20对角设置,形成绕线头20在弹性绳5的拉动下带动储放箱18以转动柱19为圆心进行旋转。
32.该实施例中,利用交叉板14在小腿托板10的张开下,两个交叉板14的交叉点就会发生改变,滑动头17就会在交叉点的变化移动,并通过弹性绳5带动储放箱18旋转,使储放箱18的取放开口处朝向医生,方便医生的取放;利用转动柱19设置能够在保证储放箱18稳定的同时还对储放箱18的旋转点进行确定,以保证储放箱18取放开口的朝向正常调整。
33.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框架组件包括与小腿托板10同步转动的移动侧板21,移动侧板21的内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向通孔22,导向通孔2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t型头12,导向通孔2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支撑柱23;移动侧板21的底部开设有与转动柱19适配的凹槽24,转动柱19插接在凹槽24的内部,转动柱19与凹槽24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卷簧25,卷簧25被适配为将不受力的储放箱18进行复位;移动侧板21远离小腿托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板26,铰接板26的内部铰接有加长板27,加长板27远离铰接板26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动槽4的内部,当移动侧板21在旋转使就会带动加长板27在滑动槽4的内部进行滑动并旋转。
34.该实施例中,利用移动侧板21的设置能够对小腿托板10的高度进行支撑,避免小腿托板10过低而对小腿托板10的旋转造成影响;利用导向通孔22的设置能够对第一t型头12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与第一t型头12的配合下进行支撑小腿托板10;利用滑动支撑柱23的设置能够保证移动侧板21的高度,避免摩擦过大影响移动侧板21的移动,也避免了移动侧板21在移动时;利用凹槽24的设置能够保证转动柱19的正常插入安装;利用卷簧25的设置能够在储放箱18不受力时带动储放箱18恢复到初始位置和朝向;利用铰接板26的设置能够保证加长板27的正常安装,使加长板27能够对移动侧板21的一端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移动侧板21的外力的作用下发较大的偏移,从而影响截石位辅助床的正常使用。
35.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身床板2底部的伸缩杆28,伸缩杆28的头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29,滑动板29远离伸缩杆28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板30,两个齿轮板30相离的一侧均啮合有齿轮31,齿轮31固定在l型铰接板6上,当伸缩杆28在伸缩时就会带动齿轮板30移动驱动齿轮31旋转,使齿轮31带动l型铰接板6转动;齿轮板30上开设有导向通孔32,导向通孔3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t型头33,第二t型头33固定在上身床板2的底部。
36.该实施例中,利用伸缩杆28的设置能够推动滑动板29和齿轮板30移动,使齿轮板30正常驱动齿轮31旋转,使齿轮31带动l型铰接板6进行调整;利用滑动板29的设置能够保
证两个齿轮板30同步移动,避免l型铰接板6的张开速度不一致;利用导向通孔32和第二t型头33的设置能够保证齿轮板30的高度,避免齿轮板30在滑动使掉落,同时不会对齿轮板30的滑动造成影响。
37.本发明的工作方法:使用时,患者躺在上身床板2上,将患者大腿和小腿,分别放置在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上,并位于限位环管11的内部,然后启动伸缩杆28,使伸缩杆28带动滑动板29和齿轮板30向尾部移动,并驱动齿轮31旋转,使齿轮31通过l型铰接板6带动大腿托板9和移动侧板21张开;当大腿托板9张开时,就会带动小腿托板10也发生转动,由于交叉板14的长度和交叉板14与上身床板2的连接处不变,而小腿托板10与交叉板14的连接处的位置远离,小腿托板10就会在交叉板14长度限制下以第一t型头12为圆心发生旋转,降低大腿托板9与小腿托板10之间的角度,使大腿托板9与小腿托板10呈开口向下的v字型;同时小腿托板10与交叉板14的连接处的位置转动还会驱动交叉板14发生旋转,这就会导致两个交叉板14的交叉位置就会发生改变,从而驱动滑动头17发生移动;移动侧板21在移动时,就会带动储放箱18移动,使绕线头20与远离滑动头17,滑动头17就会通过弹性绳5和绕线头20带动储放箱18发生转动,储放箱18就会通过转动柱19带动卷簧25蓄力,使储放箱18的取放开口相对于朝向医生,以便医生方便储放手术和检查器械;同时移动侧板21在转动时还会驱动加长板27在滑动槽4的内部滑动;当手术或检查完成后,再次启动伸缩杆28,使伸缩杆28带动滑动板29和齿轮板30向头部移动,同上,l型铰接板6聚会带动大腿托板9和移动侧板21收回,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就会在交叉板14的限制下张开,滑动头17与绕线头20相互靠近,卷簧25就会带动储放箱18复位。
3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床框架(1)、上身床板(2)、驱动机构、两个摆动组件、两个下半身床体组件、交叉调整组件、两个移动框架组件和器械放置组件;所述上身床板(2)固定在辅助床框架(1)的内部,所述辅助床框架(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所述辅助床框架(1)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4);所述下半身床体组件与移动框架组件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框架组件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滑动槽(4)的内部,所述摆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上身床板(2)和下半身床体组件连接,所述交叉调整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下半身床体组件和上身床板(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上身床板(2)的底部并与摆动组件连接,所述器械放置组件转动安装在移动框架组件的底部并通过弹性绳(5)与交叉调整组件连接;形成摆动组件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下半身床体组件和移动框架组件向外张开,下半身床体组件就会在交叉调整组件长度的限制下中部向上弯曲,且交叉调整组件的交叉点也会跟随下半身床体组件的张开发生移动,从而拉动器械放置组件转动,调整前端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组件包括铰接在上身床板(2)底部的l型铰接板(6),所述l型铰接板(6)远离上身床板(2)的一端开设有铰接槽(7),所述铰接槽(7)的内部铰接有转动头(8),铰接槽(7)的内底壁限制了转动头(8)的转动,使转动头(8)只能够顺时针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身床体组件包括与转动头(8)固定连接的大腿托板(9),所述大腿托板(9)远离转动头(8)的一端铰接有小腿托板(10),所述大腿托板(9)和小腿托板(1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管(11),两个所述小腿托板(10)相离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t型头(12),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时,小腿托板(10)就会向下倾斜,大腿托板(9)就会向上倾斜,组成开口向下的v字型,并随着下半身床体组件张开小腿托板(10)的倾斜角度就会逐渐加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调整组件包括两个交叉排列的交叉板(14)和万向铰接在小腿托板(10)底部的铰接头(13),所述铰接头(13)转动连接安装在交叉板(14)上,所述交叉板(14)的远离铰接头(13)的一端插接有定位柱(15),所述定位柱(15)固定在上身床板(2)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板(14)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定位槽(16),两个所述定位槽(16)的交叉位置上下贯穿的插接有滑动头(17),所述滑动头(17)与弹性绳(5)固定连接,当交叉板(14)发生转动时,就会驱动定位槽(16)的交叉位置发生改变,从而驱动滑动头(17)沿左右方向进行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放置组件包括储放箱(18),所述储放箱(18)的顶部前侧固定安装有转动柱(19),所述储放箱(18)的顶部后侧固定安装有绕线头(20),所述转动柱(19)与绕线头(20)对角设置,形成绕线头(20)在弹性绳(5)的拉动下带动储放箱(18)以转动柱(19)为圆心进行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框架组件包括与小腿托板(10)同步转动的移动侧板(21),所述移动侧板(21)
的内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导向通孔(22),所述导向通孔(2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t型头(12),所述导向通孔(22)的底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动支撑柱(23)。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板(21)的底部开设有与转动柱(19)适配的凹槽(24),所述转动柱(19)插接在凹槽(24)的内部,所述转动柱(19)与凹槽(24)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卷簧(25),所述卷簧(25)被适配为将不受力的储放箱(18)进行复位。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侧板(21)远离小腿托板(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铰接板(26),所述铰接板(26)的内部铰接有加长板(27),所述加长板(27)远离铰接板(26)的一端滑动安装在滑动槽(4)的内部,当移动侧板(21)在旋转使就会带动加长板(27)在滑动槽(4)的内部进行滑动并旋转。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身床板(2)底部的伸缩杆(28),所述伸缩杆(28)的头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29),所述滑动板(29)远离伸缩杆(28)的一侧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齿轮板(30),两个所述齿轮板(30)相离的一侧均啮合有齿轮(31),所述齿轮(31)固定在l型铰接板(6)上,当伸缩杆(28)在伸缩时就会带动齿轮板(30)移动驱动齿轮(31)旋转,使齿轮(31)带动l型铰接板(6)转动;所述齿轮板(30)上开设有导向通孔(32),所述导向通孔(32)的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t型头(33),所述第二t型头(33)固定在上身床板(2)的底部。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涉及到医疗用具技术领域,该极限头低脚高截石位辅助床,包括辅助床框架、上身床板、驱动机构、两个摆动组件、两个下半身床体组件、交叉调整组件、两个移动框架组件和器械放置组件;所述上身床板固定在辅助床框架的内部,所述辅助床框架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辅助床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下半身床体组件与移动框架组件连接;本发明利用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的设置避免了腿部的外固定装置的安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时间,同时大腿托板和小腿托板在不实用时与普通病床一样,方便患者的平常躺窝使用,避免在检查使还要更换病床。换病床。换病床。
技术研发人员:郭凯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