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胶粘剂加工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
背景技术:2.环氧胶又称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胶,环氧胶的形态为透明液体,需以ab混合调配的方式才可使其固化,固化后的产物具有耐水、耐化学腐蚀,晶莹剔透特点。
3.在环氧胶生产线对环氧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环氧胶进行降温,一般的环氧胶生产线中,只是将环氧胶全部通入一个降温管,在降温管外侧设置冷却扇,通过风冷的形式对环氧胶进行冷却降温,对环氧胶的降温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提高对环氧胶的冷却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包括进料箱以及出料箱,所述进料箱与所述出料箱之间设置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箱相连通,所述传输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箱相连通,所述传输管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外界水源相连通。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环氧胶进行制备时,将环氧胶通入进料箱中,进料相中的环氧胶流入传输管中,外界水源的水通入冷却管中,在环氧胶向前传输的过程中,环氧胶与冷却管进行热量交换,流动的冷却水对热量进行吸收,实现了对环氧胶的降温,提高了对环氧胶的降温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设置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冷却管均匀设置在所述传输管中。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管的数量越多,单位时间内在传输管中的冷水流通量越多,可以提升与环氧胶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对环氧胶的降温效果。
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水路块,所述冷却管与所述水路块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水路块上连通有进水管,另一个所述水路块上设置有出水管。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从进水管中通入水路块中,水路块中的水同时通入若干个冷却管中,冷却水吸热完成后从出水管中向外排出。
12.进一步的,所述传输管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传输管与所述进料箱之间设置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箱相连通,所述转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传输管相连通。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每根传输管均可进行环氧胶的传输,可以提升单位时间内对环氧胶的传输量,环氧胶传输的同时得到冷却降温,可以提升单位时间内对环氧胶的冷却量。
14.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以及所述出水管均与所述传输管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箱外设置有驱动所述进水管转动的驱动组件。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转动带动冷却管在传输管内转动,可以进一步与环氧
胶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可以在环氧胶传输的过程中对环氧胶进行搅动,使环氧胶始终保持流动状态。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进水管相垂直,所述驱动轴用于驱动所述进水管转动。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转动,为进水管的转动提供了驱动力,实现了进水管的自动转动。
1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驱动轴设置为蜗杆,所述蜗轮与所述驱动轴相啮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轴转动,若干个蜗轮在驱动轴的驱动下同步转动,只需一个驱动源即可实现若干个进水管的同步转动。
20.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箱通过机架进行支撑,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为驱动轴的转动提供了驱动力,实现了进水管的自动转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3.(1)对环氧胶进行制备时,将环氧胶通入进料箱中,进料相中的环氧胶流入传输管中,外界水源的水通入冷却管中,在环氧胶向前传输的过程中,环氧胶与冷却管进行热量交换,流动的冷却水对热量进行吸收,实现了对环氧胶的降温,提高了对环氧胶的降温效果;
24.(2)进水管转动带动冷却管在传输管内转动,可以进一步与环氧胶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可以在环氧胶传输的过程中对环氧胶进行搅动,使环氧胶始终保持流动状态。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冷却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驱动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8.图中标号说明:
29.1、机架;2、进料箱;3、出料箱;4、传输管;5、转接管;6、冷却组件;61、进水管; 62、冷却管;63、出水管;64、水路块;7、驱动组件;71、蜗轮;72、驱动轴;73、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请参阅图1和图2,包括机架1,机架 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箱2,机架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箱3,进料箱2与出料箱3 之间设置有若干根传输管4,若干根传输管4沿机架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传输管4的两端均封闭,传输管4靠近出料箱3的一端与出料箱3相连通,进料箱2 以及出料箱3与传输管4之间均设置有转接管5,以进料箱2为例,转接管5倾斜设置,转接管5的一端与进料箱2的底壁相连且与进料箱2相连通,转接管5的另一端与传输管4相连通,传输管4内设置有冷却组件6。
35.参照图1和图2,冷却组件6包括若干根冷却管62,冷却管62的长度方向与传输管 4的长度方向一致,若干根冷却管62沿传输管4的中心轴线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冷却管 62的两端均设置有水路块64,水路块64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冷却管62的两端分别和对应的水路块64相连通,靠近进料箱2的水路块64上同轴连接有进水管61,进水管61的一端位于传输管4外与外界水源相连通,进水管61的另一端与水路块64相连通,靠近出料箱 3的水路块64上同轴连接有出水管63,出水管63的一端与水路块64相连通,出水管63的另一端延伸至传输管4外,进水管61、出水管63以及冷却管62均为硬质管。
36.参照图1和图2,传输管4内的环氧胶向前传输的过程中,外界水源的冷水从进水管 61通入水路块64中,水路块64中的水同时通入冷却管62中,与环氧胶进行热量交换,对环氧胶中的热量进行吸收,通过冷却水的流动将热量带走,从出水管63中排出,实现了对环氧胶的快速降温。
37.参照图1-3,进水管61以及出水管63均匀传输管4转动连接,传输管4外设置有驱动进水管61转动的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包括与机架1转动辊相连的驱动轴72,机架1 上固定连接有电机73,电机73的输出轴与驱动轴72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轴72与进水管 61相垂直,进水管6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71,驱动轴72设置为蜗杆,两个蜗轮71同时与驱动轴72相啮合。
38.参照图3,电机73启动,驱动驱动轴72转动,两个蜗轮71在驱动轴72的驱动下同步转动,实现了进水管61的转动,进水管61转动带动冷却管62在传输管4内转动,可以进一步与环氧胶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冷却效果,同时可以在环氧胶传输的过程中对环氧胶进行搅动,使环氧胶始终保持流动状态。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的实施原理为:在环氧胶的制备过程中,环氧胶通入进料箱2中,进料箱2中的环氧胶经过转接管5通入传输管4中向前传输。外界水源的冷却水从进水管61中通入冷却管62中,同时,电机73启动,驱动冷却管62在传输管 4中转动,对环氧胶进行降温。环氧胶在向前传输的过程中得到降温,降温完成的环氧胶通入出料箱3中。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箱(2)以及出料箱(3),所述进料箱(2)与所述出料箱(3)之间设置有传输管(4),所述传输管(4)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箱(2)相连通,所述传输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料箱(3)相连通,所述传输管(4)内设置有冷却管(62),所述冷却管(62)与外界水源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2)设置有若干根,若干根所述冷却管(62)均匀设置在所述传输管(4)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62)的两端均设置有水路块(64),所述冷却管(62)与所述水路块(64)相连通,其中一个所述水路块(64)上连通有进水管(61),另一个所述水路块(64)上设置有出水管(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4)设置有至少两根,所述传输管(4)与所述进料箱(2)之间设置有转接管(5),所述转接管(5)的一端与所述进料箱(2)相连通,所述转接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传输管(4)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1)以及所述出水管(63)均与所述传输管(4)转动连接,所述进料箱(2)外设置有驱动所述进水管(61)转动的驱动组件(7)。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轴(72),所述驱动轴(72)与所述进水管(61)相垂直,所述驱动轴(72)用于驱动所述进水管(61)转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61)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71),所述驱动轴(72)设置为蜗杆,所述蜗轮(71)与所述驱动轴(72)相啮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箱(2)通过机架(1)进行支撑,所述机架(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73),所述电机(73)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轴(72)的一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环氧胶的制备生产线,包括进料箱以及出料箱,进料箱与出料箱之间设置有传输管,传输管的一端与进料箱相连通,传输管的另一端与出料箱相连通,传输管内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与外界水源相连通。本申请可提高对环氧胶的冷却效果。对环氧胶的冷却效果。对环氧胶的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江传林 江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德益威粘合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