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适用于极寒天气环境中电气实验设备的保护作业,具体为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
背景技术:2.变电站高电压设备电气试验工作,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检测相关设备是否存在隐患的重要手段。电气试验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诊断故障时,要严格按照q/gdw1168-2013《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和gb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谁》规定标准执行,认真细致地做好电气绝缘预防性试验,把好试验质量关,对试验数据做到精益求精。为确保各项数据准确可靠,必须满足温度、湿度等基本条件。但进入冬季,极端严寒的天气可能对站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各类设备缺陷以及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给电网可靠性造成不小打击。并且在极瑞严寒天气下,当环境温度远远低于高压试验仪器所能承受最低标准时,试验数据会出现较大误差,采集到的相关数据无法作为缺陷定性的有力证据,不利于隐患排查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极瑞严寒天气下,高压试验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
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包括一个试验箱,试验箱体均采用耐高温绝缘橡胶板制成或者在试验箱体内壁均固定有一层耐高温绝缘橡胶板;试验箱内底部通过环氧树脂支座支撑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一铝板,同时通过金属支架支撑有水平状的第二铝板;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底部与试验箱内底部有间隔;第一铝板与试验箱体的前侧板之间有间隔;第一铝板上安装有第一硅橡胶加热板,同时第一铝板和第一硅橡胶加热板上开有孔,孔内安装有一个排热风扇;第一铝板的周圈开有热循环孔;
5.第二铝板下方的间隔内安装有温度探头及进气循环风扇,进气循环风扇立式安装;第二铝板底部安装有第二硅橡胶加热板,第二铝板和第二硅橡胶加热板上开有孔,孔内水平安装有底部散热风扇;第二铝板的侧边开有热气循环孔,与进气循环风扇对应的位置开有风扇进气孔;
6.试验箱内在第一铝板上方的位置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试验箱的前侧板之间留有间隙;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接地端子、电源插座、高温报警按钮、风扇按钮、pid高温数字温控器、手动调温旋钮、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控制面板下方还安装有高温报警器;接地端子与第一、第二铝板、控制面板以及金属支架相连接;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与电源插座串接,用于向第一硅橡胶加热板供电;高温报警按钮控制高温报警器、底部散热风扇和进气循环风扇的通断,风扇按钮控制排热风扇的通断,pid高温数字温控器的控制输出端与第二硅橡胶加热板相连接,温度探头信号输出端与pid高温数字温控器输入端相连接;手动调温旋钮用于调节流过第一硅橡胶加热板的电流大小。
7.所述第一、第二铝板以及箱体内壁之间围成高压试验仪器的加热工位。使用时,打开箱体顶部的盖子,将试验仪器放入加热工位。恒温仪中采用两块加热板,第一硅橡胶加热板用手动调节恒温旋钮进行升温,第二硅橡胶加热板,用手动旋钮和自动调节恒温进行升温,要根据试验仪器选择硅橡胶加热板瓦数。控制面板与前侧板之间有间隙,用于箱体内部热量的排出;第一铝板上的热循环孔以及第二铝板上的热气循环孔用于箱体内部空气的循环;风扇进风孔用于将进气循环风扇吹出的热空气引入第一、第二铝板之间的加热工位。在试验仪器的底部进行加热,并在底部装设底部散热风扇,让热气利用风道尽快向上升。
8.在极寒天气下,打开设备进行升温,手动模式解决了自动模式因温度过低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而自动模式内中包含了高温报警器和灵敏的温度探头,温度越过设定值会自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对温度进行调节,防止对设备造成损坏。
9.使用时接通电源,手动模式下调节旋钮至一定温度,对仪器(通过第一铝板上的第一硅橡胶加热板)前侧进行加热,打开排热风扇,排走内部热空气,利用两侧风道(第一铝板上的热循环孔)对仪器两侧进行加热,当温度升高后,启动pid高温数字温控器自动加热模式。试验前要设定温度值并对输出温度进行校正设置,校正后开始对试验仪器后侧加热(通过风扇进风孔),同时按下高温报警按钮。多观察箱盖中的温度表,温度在-10℃~+50℃之间就可以工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
11.一是温度控制仪,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热效率高,在冬季极寒环境中,将箱体温度控制在-10℃~+40℃之间,降低湿度,满足试验要求。
12.二是温度控制仪,可以保证现场试验有续进行,减少停电时间、降低损失。
13.三是温度控制仪,解决了温度过低热敏打印机(通过温控仪的加热)不能工作问题,可及时打印试验报告原始数据。
14.四是温度控制仪切实可靠地解决北方地区在严寒天气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问题,可以在北方地区推广应用。
15.五是温度控制仪采用手自一体优点,pid高温数字温控器适用环境-25℃到+55℃,北方极寒天气有时在-30℃,有时不能正常工作,因此手动加热也可对其预热,保证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 本实用新型温控电路示意图。
17.图2 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8.1-接地端子,2-电源插座,3-高温报警按钮,4-高温报警器,5-风扇按钮,6-pid高温数字温控器,7-第二高温保护热熔断器,8-手动调温旋钮,9-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10-排热风扇,11-第一高温保护热熔断器,12-热循环孔,13-环氧树脂支座,14-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5-第一铝板,16-温度探头,17-第二铝板,18-底部散热风扇,19-第二硅橡胶加热板,20-进气循环风扇,21-热气循环孔,22-风扇进气孔,23-加热恒温的高压试验仪器,24-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5-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实施例1
20.如图2所示,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包括一个试验箱,试验箱体均采用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4制成或者在试验箱体内壁均固定有一层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4;试验箱内底部通过环氧树脂支座13支撑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一铝板15,同时通过金属支架支撑有水平状的第二铝板17;第一铝板15和第二铝板17底部与试验箱内底部有间隔;第一铝板15与试验箱体的前侧板之间有间隔;第一铝板15上安装有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同时第一铝板15和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上开有孔,孔内安装有一个排热风扇10;第一铝板的周圈开有热循环孔12;
21.第二铝板17下方的间隔内安装有温度探头16及进气循环风扇20,进气循环风扇20立式安装;第二铝板17底部安装有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第二铝板17和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上开有孔,孔内水平安装有底部散热风扇18;第二铝板17的侧边开有热气循环孔21,与进气循环风扇20对应的位置开有风扇进气孔22;
22.试验箱内在第一铝板15上方的位置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试验箱的前侧板之间留有间隙;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接地端子1、电源插座2、高温报警按钮3、风扇按钮5、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手动调温旋钮8、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9;控制面板下方还安装有高温报警器4;接地端子1与第一、第二铝板、控制面板以及金属支架相连接;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9与电源插座2串接,用于向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供电;高温报警按钮3控制高温报警器4、底部散热风扇18和进气循环风扇20的通断,风扇按钮5控制排热风扇10的通断,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的控制输出端与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相连接,温度探头16信号输出端与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输入端相连接;手动调温旋钮8用于调节流过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的电流大小。图2为顶部盖子打开后的示意图,同时,为了观察方便去掉了前侧板和右侧板。位于侧面的第一硅橡胶加热板采用手动控制,位于第二铝板上的第二硅橡胶加热板采用pid自动控制。图2中第二铝板底部通过金属支架支撑,该金属支架、第一、第二铝板、控制面板等金属部件均与接地端子连接,对操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
23.实施例2
24.如图1所示,试验箱内部设有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包括主路和三条并联的支路;主路上连接有电源插座2、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9;第一条支路上顺次串接有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底部散热风扇18、进气循环风扇20、高温报警器4和高温报警按钮3,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与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之间还连接有第二高温保护热熔断器7;第二条支路上顺次串接有第一高温保护热熔断器11、可调变阻器和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第三条支路上串接有排热风扇10和风扇按钮5;可调变阻器通过手动调温旋钮8控制。
25.实施例3
26.控制面板下方还设有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与试验箱的前侧板之间有间隙;高温报警器4、第二高温保护热熔断器7和第一高温保护热熔断器11安装在该安装板上。试验箱体内部还设有加强筋板25;分别安装在试验箱的内底部以及内侧壁上,用于保持试验箱的强度以及对第一、第二铝板和安装板的支撑。
27.安装板和控制面板与箱体前侧板之间均有间隔,可作为进出风的风道。
28.实施例4
29.电源插座2采用带漏电保护的插座,高温报警器4设有蜂鸣器,带电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
30.实施例5
31.热气循环孔21分列于第二铝板17的左右两侧,风扇进气孔22位于左右两列热气循环孔21之间且靠近试验箱的后侧板;高压试验仪器放在左右两列所述热气循环孔21之间,同时风扇进气孔22正好能够将热风吹到高压试验仪器的后侧。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4采用3mm耐高温绝缘橡胶发泡板。
32.如今电力大环境下,高电压试验设备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电子芯片也被广泛应用到试验仪器中,仪器因此也要顺应当前的科技潮流,从外观、体积上“减重”,同时减轻工作人员的作业负担。然而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有一定范围,温度较低会改变半导体导电能力,常温下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温度的变化对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极限电压、极限电流以及开关特性等都有很大影响,超过温度范围,元器件有效性会大幅降低。一个芯片包含了较多晶体管和电子元器件,如果温度过低,有可能造成芯片在额定工作电压下无法打开其内部的半导体开关,无法保证试验仪器正常工作,所以不同试验仪器在首次出厂时对室外温度有一定要求。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天数较长,气候相对寒冷,不符合某些设备中电子元器件工作环境的标准。
33.本实用新型所述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包含手动调温和自动调温,根据不同试验仪器进行设计,首先保证试验人员安全,设计有四层绝缘防护功能:
34.1.采用高度绝缘的硅胶加热板;
35.2.加热板与铝板粘连,固定后又与试验箱体绝缘;
36.3.设计有接地保护端钮的加热板、金属面板工作时接地;
37.4.使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
38.仪器内部还包含高温报警器,风扇,合闸旋钮,带电指示灯,接地端子,高温保护热熔断器,耐高温绝缘橡胶板。使用时接通电源,手动模式下调节旋钮至+35℃,对仪器(通过第一铝板上的第一硅橡胶加热板)前侧进行加热,打开风扇,排走内部热空气,利用两侧风道(第一铝板上的热循环孔以及第二铝板上的热气循环孔)对仪器两侧进行加热,当温度升高后,启动pid高温数字温控器自动加热模式。试验前要设定温度值并对输出温度进行校正设置,实际测量温度+38℃,同时设置温控器显示温度上限+40℃,则将校正值调正为-2度,开始对试验仪器后侧加热(通过风扇进气孔),同时按下高温报警按钮。多观察箱盖中的温度表,温度在-10℃~+50℃之间就可以工作。
技术特征:1.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包括一个试验箱,其特征在于,试验箱体均采用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4)制成或者在试验箱体内壁均固定有一层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4);试验箱内底部通过环氧树脂支座(13)支撑安装有竖直状的第一铝板(15),同时通过金属支架支撑有水平状的第二铝板(17);第二铝板(17)底部与试验箱内底部有间隔;第一铝板(15)与试验箱的前侧板之间有间隔;第一铝板(15)上安装有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同时第一铝板(15)和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上开有孔,孔内安装有一个排热风扇(10);第一铝板(15)的周圈开有热循环孔(12);第二铝板(17)下方的间隔内安装有温度探头(16)及进气循环风扇(20),进气循环风扇(20)立式安装;第二铝板(17)底部安装有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第二铝板(17)和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上开有孔,孔内水平安装有底部散热风扇(18);第二铝板(17)的侧边开有热气循环孔(21),与进气循环风扇(20)对应的位置开有风扇进气孔(22);试验箱内在第一铝板(15)上方的位置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试验箱的前侧板之间留有间隙;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接地端子(1)、电源插座(2)、高温报警按钮(3)、风扇按钮(5)、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手动调温旋钮(8)、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9);接地端子(1)与第一、第二铝板、控制面板以及金属支架相连接;控制面板下方还安装有高温报警器(4);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9)与电源插座(2)串接,用于向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供电;高温报警按钮(3)控制高温报警器(4)、底部散热风扇(18)和进气循环风扇(20)的通断,风扇按钮(5)控制排热风扇(10)的通断,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的控制输出端与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相连接,温度探头(16)信号输出端与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输入端相连接;手动调温旋钮(8)用于调节流过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的电流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试验箱内部设有温控电路,所述温控电路包括主路和三条并联的支路;主路上连接有电源插座(2)、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9);第一条支路上串接有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底部散热风扇(18)、进气循环风扇(20)、高温报警器(4)和高温报警按钮(3),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有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pid高温数字温控器(6)与第二硅橡胶加热板(19)之间还连接有第二高温保护热熔断器(7);第二条支路上顺次串接有第一高温保护热熔断器(11)、可调变阻器和第一硅橡胶加热板(14);第三条支路上串接有排热风扇(10)和风扇按钮(5);可调变阻器通过手动调温旋钮(8)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下方还设有一个安装板,安装板与试验箱的前侧板之间有间隙;高温报警器(4)、第二高温保护热熔断器(7)和第一高温保护热熔断器(11)安装在该安装板上。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电源插座(2)采用带漏电保护的插座。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 高温报警器(4)设有蜂鸣器。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带电指示灯采用发光二极管。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热气循环孔(21)分列于第二铝板(17)的左右两侧,风扇进气孔(22)位于左右两列热气循环孔(21)之间且靠近试
验箱的后侧板。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绝缘橡胶板(24)采用3mm耐高温绝缘橡胶发泡板。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其特征在于,试验箱体内部还设有加强筋板(25);分别安装在试验箱的内底部以及内侧壁上,用于保持试验箱的强度以及对第一、第二铝板和安装板的支撑。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控制装置,适用于极寒天气环境中电气实验设备的保护作业,具体为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解决了目前极瑞严寒天气下,高压试验仪器无法正常工作的技术问题。一种双模式温度控制仪,包括一个试验箱,试验箱内底部通过环氧树脂支座分别支撑安装有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第一铝板上安装有第一硅橡胶加热板,同时第一铝板和第一硅橡胶加热板上开有孔,孔内安装有一个排热风扇;第二铝板底部安装有第二硅橡胶加热板,第二铝板和第二硅橡胶加热板上开有孔,孔内水平安装有底部散热风扇;试验箱内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接地端子、电源插座、高温报警按钮、风扇按钮、PID高温数字温控器、手动调温旋钮、合闸开关与带电指示灯。带电指示灯。带电指示灯。
技术研发人员:杜瀚坤 张琰武 杜稳清 郭昕 张树峰 刘海军 邓宇青 康兴 郝光 杨瑞峰 宁强 田文峰 王麒伟 雷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忻州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