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端面检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2.端面检测仪是一种检测线缆端面的仪器,通过将端面放大,在显示屏上呈像,然后观察端面是否有不良情况;现有的端面检测仪一般是依靠人工将线缆段插入到进料孔,观察并记录检测结果,再取出检测过的线缆段,更换新的待检测的线缆段,这样的操作方式,线缆段具有一定的柔性,在放入进料孔中,需要调整对位,不是很方便,当检测量比较大时,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放置、取出线缆段,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设计传送带、若干组设置于传送带的夹具,传送带用于带动夹具循环运动,在对应工位设置气缸,通过气缸实现夹具在不同工位上夹住线缆段、将线缆段插入/拔出检测孔、松开线缆段的功能,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5.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包括底座、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的传送带、若干组夹具,若干组所述夹具等间隔设置于传送带上,每组夹具包括连接座、安装块、三个夹片、环形块,所述连接座固设于传送带,所述安装块上下滑动连接于连接座,安装块和连接座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一,弹簧一用于使安装块处于上限位,所述安装块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每个所述夹片从上到下依次为滑动部分、连接部分、插入部分,滑动部分和安装孔滑动连接,连接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倾斜的滑条,越往下,滑条越远离夹片,所述环形块和安装块上下滑动连接,环形块和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弹簧二,弹簧二用于使环形块处于下限位,环形块内壁设置有配合滑条的三处滑槽,且在环形块上下滑动过程中,滑条与滑槽保持配合,滑条与滑槽的截面为梯形,用于限制两者在径向上分离,所述安装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压片、气缸一,中间压片作用于其正下方的夹具的安装块,使安装块下移,安装架的两侧位置还分别设置有u形的前侧顶片、气缸二以及u形的后侧顶片、气缸三,前侧顶片、后侧顶片分别作用于其正上方的夹具的环形块,使环形块上移。
6.所述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为同一驱动气缸,所述中间压片、前侧顶片、后侧顶片之间设置有连接片,中间压片设置于连接片上缘的中间位置,前侧顶片、后侧顶片分别设置于连接片下缘的两侧位置,驱动气缸的伸缩杆向下和中间压片的顶面固定连接。
7.所述驱动气缸设置有上、中、下三个行程限位,其处于上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远离对应安装块,前侧顶片、后侧顶片均使对应环形块上移至上限位,其处于中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刚好碰到对应安装块,前侧顶片、后侧顶片对应环形块均恢复到下限位,其处于下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使对应安装块下移。
8.所述传送带包括齿轮带、电机、转轴,所述电机固设于安装架,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于安装架,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上均固设有上齿轮和下齿轮,齿轮带内侧面在上齿轮、下齿轮之间的部分用于供连接座安装。
9.所述安装架对应前侧顶片凹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处于夹具的下方。
10.所述后侧顶片下方的位置上放置有下料导轨,下料导轨连接有收集盒。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者只需要将线缆段放置到对应工位的夹具中即可,不需要调整对位以及取出线缆段,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工作量,使操作者可以更集中注意力去观察、记录检测结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气缸处于上行程限位的状态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架和传送带的设置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座和传送带的设置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夹片和安装块的设置示意图;
18.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片的设置示意图;
19.图8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气缸处于中行程限位的状态图;
20.图9为本实用新型驱动气缸处于下行程限位的状态图。
21.图中,1、底座;2、安装架;21、延长板;22、气缸架;3、传送带;31、齿轮带;32、电机;33、转轴;34、上齿轮;35、下齿轮;4、夹具;41、连接座;411、内侧块;412、外侧块;42、安装块;421、通孔一;422、安装孔;423、穿出孔一;43、夹片;431、滑动部分;4311、凸起柱;432、连接部分;4321、滑条;4322、梯形块;433、插入部分;44、环形块;441、滑槽;45、弹簧一;46、螺栓一;47、弹簧二;48、螺栓二;5、中间压片;6、前侧顶片;7、后侧顶片;8、连接片;9、驱动气缸;10、支撑板;11、端面检测仪;12、下料导轨;13、收集盒;14、线缆段。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根据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在图1和图2中,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包括底座1、安装架2、设置于安装架2的传送带3、若干组夹具4,若干组所述夹具4等间隔设置于传送带3上。
24.在图3中,底座1为一块底板,安装架2呈凹形,其底面和底座1固定连接。安装架2的前、后外侧面均设置有延长板21,两个延长板21用于后续传送带3的设置。安装架2的顶面固设有l形的气缸架22,用于后续气缸的安装。
25.传送带3包括齿轮带31、电机32、转轴33。电机32固设于安装架2的其中一个延长板21上,转轴33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的另一个延长板21上。对于齿轮带31的外侧面,夹具4的设置比较方便,而对于齿轮带31的内侧面,需要考虑到和齿轮的干涉问题,因此,电机32的输出轴和转轴33上均固设有上齿轮34和下齿轮35,齿轮带31内侧面在上齿轮34、下齿轮35之间的部分用于供夹具4安装使用。电机32采用伺服电机32,配合齿轮带31,设计好每次驱动后电机32的转动角度,控制传送带3的移动间距,使其等于相邻两个夹具4的间隔,即每驱动依次,所有夹具4随着齿轮带31移动一个工位。
26.在图4、图5和图6中,每组夹具4包括连接座41、安装块42、三个夹片43、环形块44。连接座41固设于传送带3,用于将夹具4安装到齿轮带31上。具体地,连接座41包括内侧块411、凹形的外侧块412,内侧块411的高度较小,处于上述的上齿轮34、下齿轮35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将内侧块411、外侧块412安装到齿轮带31上(齿轮带31内侧面对应内侧块411位置上的齿牙可以部分磨平,方便安装)。另外,内侧块411靠近齿轮带31内侧面的端部呈圆弧形,方便经过齿轮带31的弧形部分。
27.安装块42上下滑动连接于连接座41的外侧块412,安装块42和连接座41的外侧块412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一45,弹簧一45用于使安装块42处于上限位。具体地,外侧块412的凹口位置设置有螺栓一46,螺栓一46带有一段光滑部分一,安装块42对应位置设置有配合光滑部分一的通孔一421,并且当安装块42和光滑部分一配合时,安装块42还和外侧块412凹口内的竖直平面贴合,实现上下滑动。弹簧一45套接于光滑部分一,并处于外侧块412凹口的下部分和安装块42之间。
28.安装块42上还设置有安装孔422,安装孔422用于安装三个夹片43。每个夹片43从上到下依次为滑动部分431、连接部分432、插入部分433。
29.滑动部分431和安装孔422滑动连接,具体地,滑动部分431的外侧面设置有两个凸起柱4311,安装孔422内壁对应设置有两个穿出孔一423,这样,夹片43只能靠近/远离安装孔422的轴线。
30.连接部分432的外壁设置有倾斜的滑条4321(滑条4321和连接部分432外壁之间设置有连接两者的梯形块4322),越往下,滑条4321越远离夹片43。环形块44和安装块42上下滑动连接,具体地,安装块42底面螺纹连接有三个螺栓二48,螺栓二48带有一段光滑部分二,环形块44设置有配合光滑部分二的通孔二。环形块44和安装块42上下滑动连接,环形块44内壁设置有配合滑条4321的三处滑槽441,滑条4321与滑槽441的截面为梯形,用于限制两者在径向上分离。这样,通过环形块44上下移动,可以带动夹片43靠近/远离安装孔422的轴线。
31.环形块44和安装块42之间设置有弹簧二47,具体地,弹簧二47套接于三个螺栓二48,并处于环形块44和安装块42之间。即在弹簧二47的作用下,环形块44抵住螺栓二48的螺帽(环形块44处于下限位),设置好螺栓二48、连接部分432的高度,此时,滑条4321与滑槽441保持配合;上移环形块44,压缩弹簧二47至极限(环形块44处于上限位),结合弹簧二47的参数,设置好连接部分432的高度,此时,滑条4321与滑槽441也保持配合,即环形块44上下滑动过程中,滑条4321与滑槽441保持配合。
32.在图1和图7中,安装架2中气缸架2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压片5、驱动中间压片5的气缸一,中间压片5作用于其正下方的夹具4的安装块42,使安装块42下移;安装中气缸架22的两侧位置还分别设置有u形的前侧顶片6、驱动前侧顶片6的气缸二以及u形的后侧顶片7、驱动后侧顶片7的气缸三,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分别作用于其正上方的夹具4的环形块44,使环形块44上移。
33.另外,上述的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为同一驱动气缸9,中间压片5、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之间设置有连接片8,中间压片5设置于连接片8上缘的中间位置,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分别设置于连接片8下缘的两侧位置。驱动气缸9固定连接于气缸架22,其伸缩杆向下和中间压片5的顶面固定连接。
34.驱动气缸9设置有上、中、下三个行程限位,在图1其中,其处于上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5远离对应安装块42,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均使对应环形块44上移至上限位;在图8中,其处于中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5刚好碰到对应安装块42,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均低于夹片43,对应环形块44均恢复到下限位(如果放置有线缆段14,则夹片43会夹住线缆段14,环形块44也不会恢复到下限位);在图9中,其处于下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5使对应安装块42下移。
35.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36.初始时,驱动气缸9处于上行程限位,先将端面检测仪11放置到底座1上,并使进料孔处于中间压片5对应的夹具4的正下方;
37.s1、前侧顶片6对应于上限位,三个夹片43的间距最大,接着将待检测线缆段14放置到三个夹片43之间,安装架2对应前侧顶片6凹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处于夹具4的下方,避免线缆段14掉落;
38.s2、驱动气缸9下移至中行程限位,中间压片5刚好碰到对应安装块42,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均低于夹片43,在弹簧二47的作用下,对应的两个环形块44下移,对应的三个夹片43夹住线缆段14;
39.s3、驱动气缸9下移至下行程限位,中间压片5将对应夹具4的夹片43的插入部分433压入进料孔,端面检测仪11检测该夹具4中线缆段14的端面;
40.s4、完成检测后,驱动气缸9恢复到中行程限位,对应夹具4在弹簧一45作用下复位到上限位,即其插入部分433离开进料孔,电机32驱动齿轮带31运动一次,所有夹具4随着齿轮带31移动一个工位,带有待检测的线缆段14的夹具4移动至中间压片5下方,带有检测过的线缆段14的夹具4移动至后侧顶片7下方;
41.s5、驱动气缸9恢复到上行程限位,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均使对应环形块44上移至上限位,检测过的线缆段14掉落,且后侧顶片7下方的位置上放置有下料导轨12,下料导轨12连接有收集盒13,检测过的线缆段14沿下料导轨12进入收集盒13,重复开始s1的步骤。
技术特征:1.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安装架(2)、设置于安装架(2)的传送带(3)、若干组夹具(4),若干组所述夹具(4)等间隔设置于传送带(3)上,每组夹具(4)包括连接座(41)、安装块(42)、三个夹片(43)、环形块(44),所述连接座(41)固设于传送带(3),所述安装块(42)上下滑动连接于连接座(41),安装块(42)和连接座(4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一(45),弹簧一(45)用于使安装块(42)处于上限位,所述安装块(42)上还设置有安装孔(422),每个所述夹片(43)从上到下依次为滑动部分(431)、连接部分(432)、插入部分(433),滑动部分(431)和安装孔(422)滑动连接,连接部分(432)的外壁设置有倾斜的滑条(4321),越往下,滑条(4321)越远离夹片(43),所述环形块(44)和安装块(42)上下滑动连接,环形块(44)和安装块(42)之间设置有弹簧二(47),弹簧二(47)用于使环形块(44)处于下限位,环形块(44)内壁设置有配合滑条(4321)的三处滑槽(441),且在环形块(44)上下滑动过程中,滑条(4321)与滑槽(441)保持配合,滑条(4321)与滑槽(441)的截面为梯形,用于限制两者在径向上分离,所述安装架(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压片(5)、气缸一,中间压片(5)作用于其正下方的夹具(4)的安装块(42),使安装块(42)下移,安装架(2)的两侧位置还分别设置有u形的前侧顶片(6)、气缸二以及u形的后侧顶片(7)、气缸三,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分别作用于其正上方的夹具(4)的环形块(44),使环形块(44)上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气缸二、气缸三为同一驱动气缸(9),所述中间压片(5)、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之间设置有连接片(8),中间压片(5)设置于连接片(8)上缘的中间位置,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分别设置于连接片(8)下缘的两侧位置,驱动气缸(9)的伸缩杆向下和中间压片(5)的顶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气缸(9)设置有上、中、下三个行程限位,其处于上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5)远离对应安装块(42),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均使对应环形块(44)上移至上限位,其处于中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5)刚好碰到对应安装块(42),前侧顶片(6)、后侧顶片(7)对应环形块(44)均恢复到下限位,其处于下行程限位时,中间压片(5)使对应安装块(42)下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包括齿轮带(31)、电机(32)、转轴(33),所述电机(32)固设于安装架(2),所述转轴(33)转动连接于安装架(2),电机(32)的输出轴和转轴(33)上均固设有上齿轮(34)和下齿轮(35),齿轮带(31)内侧面在上齿轮(34)、下齿轮(35)之间的部分用于供连接座(41)安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对应前侧顶片(6)凹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处于夹具(4)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顶片(7)下方的位置上放置有下料导轨(12),下料导轨(12)连接有收集盒(13)。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面检测仪的辅助检测工具,包括底座、安装架、传送带、若干组夹具,每组夹具包括连接座、安装块、三个夹片、环形块,连接座固设于传送带,安装块上下滑动连接于连接座,两者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一,安装块上还设置有安装孔,每个夹片从上到下依次为滑动部分、连接部分、插入部分,滑动部分和安装孔滑动连接,连接部分的外壁设置有倾斜的滑条,环形块和安装块上下滑动连接,两者之间设置有弹簧二,环形块内壁设置有配合滑条的三处滑槽,安装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中间压片、气缸一,安装架的两侧位置还分别设置有U形的前侧顶片、气缸二以及U形的后侧顶片、气缸三。气缸三。气缸三。
技术研发人员:俞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新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