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内河港口企业岸电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
背景技术:2.内河船舶靠泊作业期间使用岸电代替辅机发电是减少港区水域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助力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环节。船舶岸电的推进受到政策力度、岸电电价、岸电建设规范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岸电政策对港口企业、船舶公司的监管和奖励力度是促进船舶岸电推进的有效保障。岸电政策在监管方面对未按规范开展岸电改造、建设的港口和未按规定安装受电设施的船舶责令限期整改;在奖励方面对按要求开展岸电建设和完成岸电使用服务的港口提供建设补贴和包含电费差价、岸电设施运行维护成本在内的运营补贴,同时也对按要求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进行一定比例补贴。
3.因此,通过文本挖掘方法对适用于我国内河的船舶岸电政策共性进行分析,界定船舶岸电推进中的利益相关主体并获得船舶岸电政策的效力系数组成,将收益与损失视为可定量因素,构建船舶岸电推进过程中政府、港口企业和船舶公司的博弈模型,并使用仿真分析岸电政策的各参数变化对船舶岸电推进的影响,从而设计了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加快推进船舶岸电的建设和提高船舶岸电的使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内河船舶岸电政策整理得到样本政策
6.从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省市级地方政府、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官方网站,选取近10年间涉及船舶岸电的政策作为分析对象,剔除相关性较小的政策文件,并将最终选取的作为样本政策。
7.步骤2:样本政策进行共性分析
8.对所选样本政策中涉及船舶岸电的条目进行筛选,把符合要求的内容转换为纯文本格式,再将处理后的政策文本导入rost cm6软件,进行分词处理和高频词汇统计,最后把分词后的文档代入gephi软件中生成语义网络,分析得到我国内河船舶岸电政策的侧重点以及效力系数组成。
9.步骤3: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10.在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利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船舶岸电领域利益相关者的运用,界定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主体并获得船舶岸电政策的效力系数组成,同时将利益者间的收益与损失均视为可定量因素。
11.步骤4: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
12.(1)模型假设
13.为合理构建政策主导下的船舶岸电推进博弈模型,本发明将作如下假设:
14.假设1利益相关方由政府、港口、船舶公司组成,各博弈主体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均具有有限理性,始终以最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
15.假设2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集分别由g、p、s表示,g=(g1,g2),表示政府的行为策略集,其中g1为政府实施船舶岸电政策,c2为政府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p=(p1,p2),表示港口企业的行为策略集,其中p1为港口企业按相关规定开展船舶岸电建设,p2为港口企业不按相关规定开展船舶岸电建设;s=(s1,s2),表示船舶公司的行为策略集,其中s1为船舶公司进行受电设施改造,s2为船舶公司不进行受电设施改造。
16.假设3博弈主体对各自行为策略均有一定概率选择。在初始阶段,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概率为x,选择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概率为1-x;港口企业选择按相关规范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概率为y,选择不按相关规范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概率为1-y;船舶公司选择改造受电设施的概率为z,选择不改造受电设施的概率为1-z。
17.假设4船舶完成岸电使用的前提是已对船舶受电设施进行改造,同时港口企业也已按相关规范完成岸电建设。船舶在未按相关规范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停泊时,船舶公司无需承担船舶岸电使用的价格费用,只需支出燃油费用等。
18.(2)相关参数设置及其含义
19.r
g0
:政府的初始收益;
20.cg:政府实施岸电政策的管理成本;
21.r
g1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船舶完成岸电使用后给政府带来的效益;
22.r
g2
:政府不实施岸电政策,船舶完成岸电使用后给政府带来的收益;
23.α:政府对不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企业的监管力度;
24.β:政府对不改造受电设施的船舶公司的监管力度;
25.ω1:政府对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企业的奖励力度;
26.ω2:政府对按要求完成岸电使用的港口企业的运营补贴力度;
27.γ:政府对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公司的奖励力度;
28.l:港口企业、船舶公司未按相关要求进行岸电建设,给政府带来的损失;
29.r
p0
:港口的初始收益;
30.r
p1
:港口按相关规定完成岸电建设后,船舶使用岸电给港口带来的效益;
31.c
p1
:港口按相关规定建设岸电的成本;
32.c
p2
:港口不按相关规定建设岸电的成本;
33.c
p3
:港口岸电使用后的运营维护成本;
34.f
p
:港口使用岸电产生的费用;
35.s
p1
:政府给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补贴;
36.s
p2
:政府对完成岸电使用的港口电价、设施设备维护补贴等;
37.e
p
:被要求进行岸电整改的港口所花的额外费用;
38.r
s0
:船舶公司的初始收益;
39.c
s1
: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成本;
40.c
s2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下,船舶使用岸电的服务费、电费等;
41.c
s3
:政府不实施岸电政策,船舶使用岸电的费用;
42.c
s4
:船舶不使用岸电的燃油费用等;
43.ss:政府给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公司补贴;
44.es:被要求进行受电设施整改的船舶公司所花的额外费用。
45.步骤5: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分析
46.根据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得到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方博弈收益矩阵:
47.表1政府实施政策下(x)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岸电建设收益矩阵
[0048][0049]
表2政府不实施政策下(1-x)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岸电建设收益矩阵
[0050][0051]
政府、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均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外部风险选择最优策略。根据表1,表2可得政府、港口企业、船舶公司三者的期望收益函数和复制动态方程。
[0052]
(1)设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期望收益和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
x
(g1)和e
1-x
(g2),平均收益为可得:
[0053]ex
(g1)=-yω1s
p1-zγss+yz(r
g1-ω2s
p2
+l)+r
g0-c
g-l
ꢀꢀ
(1)
[0054]e1-x
(g2)=yz(r
g2
+l)+r
g0-l
ꢀꢀ
(2)
[0055][0056]
则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0057][0058]
(2)设港口选择开展船舶岸电建设和不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y(p1)和e
1-y
(p2),平均收益为可得:
[0059]ey
(p1)=xzω2s
p2
+xω1s
p1
+zr
p1
+r
p0-zc
p3-zf
p-c
p1
ꢀꢀ
(5)
[0060]e1-y
(p2)=-xαe
p
+r
p0-c
p2
ꢀꢀ
(6)
[0061][0062]
则港口选择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0063][0064]
(3)设船舶公司选择使用岸电和不使用岸电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z(s1)和e
1-z
(s2),平均收益为可得:
[0065]ez
(s1)=xγss+y(c
s4-c
s3
)+xy(c
s3-c
s2
)+r
s0-c
s1-c
s4
ꢀꢀ
(9)
[0066]e1-z
(s2)=-xβes+r
s0-c
s4
ꢀꢀ
(10)
[0067][0068]
则船舶公司选择使用岸电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0069][0070]
在复制动态方程系统中,令f(x)=f(y)=f(z)=0,可得该演化过程的8个均衡点为e1=(0,0,0),e2=(1,0,0),e3=(0,1,0),e4=(0,0,1),e5=(1,1,0),e6=(1,0,1),e7=(0,1,1),e8=(1,1,1)。
[0071]
通过对船舶岸电建设三方博弈主体的复制系统方程求偏导,可得jacobian矩阵,再根据李雅普诺夫间接法判断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如果jacobian矩阵的所有特征值都为负数时,则该均衡点是船舶岸电建设的演化稳定策略(ess)。
[0072]
步骤6:基于政策效力系数变化的模型仿真
[007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观察船舶岸电政策分别在监管情景、奖励情景以及监管与奖励结合情景下对系统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系统中涉及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参数对船舶岸电推进的影响,可对实际政策效力系数作用下的船舶岸电高效推进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0074]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5]
图1为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6]
步骤1:内河船舶岸电政策整理得到样本政策。
[0077]
从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省市级地方政府、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官方网站,选取近10年间涉及船舶岸电的政策作为分析对象,剔除相关性较小的政策文件,并将最终选取的作为样本政策。
[0078]
步骤2:样本政策进行共性分析。
[0079]
对所选样本政策中涉及船舶岸电的条目进行筛选,把符合要求的内容转换为纯文本格式,再将处理后的政策文本导入rost cm6软件,进行分词处理和高频词汇统计,最后把分词后的文档代入gephi软件中生成语义网络,分析得到我国内河船舶岸电政策的侧重点
以及效力系数组成。
[0080]
步骤3: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0081]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利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船舶岸电领域利益相关者的运用,界定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主体并获得船舶岸电政策的效力系数组成,同时将利益者间的收益与损失均视为可定量因素。
[0082]
步骤4: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
[0083]
(1)模型假设
[0084]
为合理构建政策主导下的船舶岸电推进博弈模型,本发明将作如下假设:
[0085]
假设1利益相关方由政府、港口、船舶公司组成,各博弈主体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均具有有限理性,始终以最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
[0086]
假设2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集分别由g、p、s表示,g=(g1,g2),表示政府的行为策略集,其中g1为政府实施船舶岸电政策,c2为政府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p=(p1,p2),表示港口企业的行为策略集,其中p1为港口企业按相关规定开展船舶岸电建设,p2为港口企业不按相关规定开展船舶岸电建设;s=(s1,s2),表示船舶公司的行为策略集,其中s1为船舶公司进行受电设施改造,s2为船舶公司不进行受电设施改造。
[0087]
假设3博弈主体对各自行为策略均有一定概率选择。在初始阶段,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概率为x,选择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概率为1-x;港口企业选择按相关规范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概率为y,选择不按相关规范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概率为1-y;船舶公司选择改造受电设施的概率为z,选择不改造受电设施的概率为1-z。
[0088]
假设4船舶完成岸电使用的前提是已对船舶受电设施进行改造,同时港口企业也已按相关规范完成岸电建设。船舶在未按相关规范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停泊时,船舶公司无需承担船舶岸电使用的价格费用,只需支出燃油费用等。
[0089]
(2)相关参数设置及其含义
[0090]rg0
:政府的初始收益;
[0091]cg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的管理成本;
[0092]rg1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船舶完成岸电使用后给政府带来的效益;
[0093]rg2
:政府不实施岸电政策,船舶完成岸电使用后给政府带来的收益;
[0094]
α:政府对不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企业的监管力度;
[0095]
β:政府对不改造受电设施的船舶公司的监管力度;
[0096]
ω1:政府对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企业的奖励力度;
[0097]
ω2:政府对按要求完成岸电使用的港口企业的运营补贴力度;
[0098]
γ:政府对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公司的奖励力度;
[0099]
l:港口企业、船舶公司未按相关要求进行岸电建设,给政府带来的损失;
[0100]rp0
:港口的初始收益;
[0101]rp1
:港口按相关规定完成岸电建设后,船舶使用岸电给港口带来的效益;
[0102]cp1
:港口按相关规定建设岸电的成本;
[0103]cp2
:港口不按相关规定建设岸电的成本;
[0104]cp3
:港口岸电使用后的运营维护成本;
[0105]fp
:港口使用岸电产生的费用;
[0106]sp1
:政府给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补贴;
[0107]sp2
:政府对完成岸电使用的港口电价、设施设备维护补贴等;
[0108]ep
:被要求进行岸电整改的港口所花的额外费用;
[0109]rs0
:船舶公司的初始收益;
[0110]cs1
: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成本;
[0111]cs2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下,船舶使用岸电的服务费、电费等;
[0112]cs3
:政府不实施岸电政策,船舶使用岸电的费用;
[0113]cs4
:船舶不使用岸电的燃油费用等;
[0114]ss
:政府给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公司补贴;
[0115]es
:被要求进行受电设施整改的船舶公司所花的额外费用。
[0116]
步骤5: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分析
[0117]
根据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得到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方博弈收益矩阵:
[0118]
表1政府实施政策下(x)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岸电建设收益矩阵
[0119][0120]
表2政府不实施政策下(1-x)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岸电建设收益矩阵
[0121][0122][0123]
政府、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均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外部风险选择最优策略。根据表1,表2可得政府、港口企业、船舶公司三者的期望收益函数和复制动态方程。
[0124]
(1)设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期望收益和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
x
(g1)和e
1-x
(g2),平均收益为可得:
[0125]ex
(g1)=-yω1s
p1-zγss+yz(r
g1-ω2s
p2
+l)+r
g0-c
g-l
ꢀꢀ
(1)
[0126]e1-x
(g2)=yz(r
g2
+l)+r
g0-l
ꢀꢀ
(2)
[0127][0128]
则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0129][0130]
(2)设港口选择开展船舶岸电建设和不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y(p1)和e
1-y
(p2),平均收益为可得:
[0131]ey
(p1)=xzω2s
p2
+xω1s
p1
+zr
p1
+r
p0-zc
p3-zf
p-c
p1
ꢀꢀ
(5)
[0132]e1-y
(p2)=-xαe
p
+r
p0-c
p2
ꢀꢀ
(6)
[0133][0134]
则港口选择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0135][0136]
(3)设船舶公司选择使用岸电和不使用岸电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z(s1)和e
1-z
(s2),平均收益为可得:
[0137]ez
(s1)=xγss+y(c
s4-c
s3
)+xy(c
s3-c
s2
)+r
s0-c
s1-c
s4
ꢀꢀ
(9)
[0138]e1-z
(s2)=-xβes+r
s0-c
s4
ꢀꢀ
(10)
[0139][0140]
则船舶公司选择使用岸电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0141][0142]
在复制动态方程系统中,令f(x)=f(y)=f(z)=0,可得该演化过程的8个均衡点为e1=(0,0,0),e2=(1,0,0),e3=(0,1,0),e4=(0,0,1),e5=(1,1,0),e6=(1,0,1),e7=(0,1,1),e8=(1,1,1)。
[0143]
通过对船舶岸电建设三方博弈主体的复制系统方程求偏导,可得jacobian矩阵,再根据李雅普诺夫间接法判断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如果jacobian矩阵的所有特征值都为负数时,则该均衡点是船舶岸电建设的演化稳定策略(ess)。
[0144]
步骤6:基于政策效力系数变化的模型仿真
[0145]
利用vensim ple软件,建立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多主体博弈系统动力学模型,观察政府监管和奖励措施对博弈演化路径的影响。为观察政府监管和奖励措施对博弈模型演化的影响,控制其他参数设值不变,设x=y=z=0.5。首先对政府实施无监管和无奖励措施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再对政府实施有监管和无奖励措施、无监管和有奖励措施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最后对政府实施有监管和有奖励措施的演化路径进行仿真,得到最有利于船舶岸电推进的政府规制和激励措施。
[0146]
步骤7:验证实际政策效力系数下的船舶岸电推进情况
[0147]
将实际内河船舶岸电政策的监管和奖励措施进行量化,同时对该政策作用下的港口岸电建设情况、船舶受电设施改造情况、船舶使用岸电的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并将量化后的变量参数代入系统模型中,验证在该实际政策效力系数作用下我国内河船舶岸电的的推
进情况是否有效,进而为政府进行政策优化、调整和新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技术特征:1.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二元组的形式m=(u,v),其中u表示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一个种群;v为策略空间v=(v1,v2),所有利益相关者有两种策略,一种是v1参与船舶岸电的推进,即在主动开展岸电设施的改造或建设;另一种为不参与船舶岸电的推进策略v2,既不会开展岸电建设,也不会主动推进岸电使用。2.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内河船舶岸电政策整理得到样本政策;步骤2:样本政策进行共性分析;步骤3: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步骤4: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步骤5: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分析;步骤6:基于政策效力系数变化的模型仿真。3.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2、步骤3,从内河样本政策中界定船舶岸电推进的利益相关主体,包括:(1)内河船舶岸电政策整理得到样本政策从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省市级地方政府、长江航务管理局等官方网站,选取近10年间涉及船舶岸电的政策作为分析对象,剔除相关性较小的政策文件,并将最终选取的作为样本政策。(2)样本政策进行共性分析对所选样本政策中涉及船舶岸电的条目进行筛选,把符合要求的内容转换为纯文本格式,再将处理后的政策文本导入rost cm6软件,进行分词处理和高频词汇统计,最后把分词后的文档代入gephi软件中生成语义网络,分析得到我国内河船舶岸电政策的侧重点以及效力系数组成。(3)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在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利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船舶岸电领域利益相关者的运用,界定船舶岸电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主体并获得船舶岸电政策的效力系数组成,同时将利益者间的收益与损失均视为可定量因素。4.根据权力要求3所述的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博弈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包括:(1)模型假设为合理构建政策主导下的船舶岸电推进博弈模型,本发明将作如下假设:假设1利益相关方由政府、港口、船舶公司组成,各博弈主体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均具有有限理性,始终以最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标。假设2博弈主体行为策略集分别由g、p、s表示,g=(g1,g2),表示政府的行为策略集,其中g1为政府实施船舶岸电政策,c2为政府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p=(p1,p2),表示港口企业的行为策略集,其中p1为港口企业按相关规定开展船舶岸电建设,p2为港口企业不按相关规定开展船舶岸电建设;s=(s1,s2),表示船舶公司的行为策略集,其中s1为船舶公司进行受电设施改造,s2为船舶公司不进行受电设施改造。假设3博弈主体对各自行为策略均有一定概率选择。在初始阶段,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
电政策的概率为x,选择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概率为1-x;港口企业选择按相关规范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概率为y,选择不按相关规范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概率为1-y;船舶公司选择改造受电设施的概率为z,选择不改造受电设施的概率为1-z。假设4船舶完成岸电使用的前提是已对船舶受电设施进行改造,同时港口企业也已按相关规范完成岸电建设。船舶在未按相关规范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停泊时,船舶公司无需承担船舶岸电使用的价格费用,只需支出燃油费用等。(2)相关参数设置及其含义r
g0
:政府的初始收益;c
g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的管理成本;r
g1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船舶完成岸电使用后给政府带来的效益;r
g2
:政府不实施岸电政策,船舶完成岸电使用后给政府带来的收益;α:政府对不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企业的监管力度;β:政府对不改造受电设施的船舶公司的监管力度;ω1:政府对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企业的奖励力度;ω2:政府对按要求完成岸电使用的港口企业的运营补贴力度;γ:政府对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公司的奖励力度;l:港口企业、船舶公司未按相关要求进行岸电建设,给政府带来的损失;r
p0
:港口的初始收益;r
p1
:港口按相关规定完成岸电建设后,船舶使用岸电给港口带来的效益;c
p1
:港口按相关规定建设岸电的成本;c
p2
:港口不按相关规定建设岸电的成本;c
p3
:港口岸电使用后的运营维护成本;f
p
:港口使用岸电产生的费用;s
p1
:政府给按相关规定开展岸电建设的港口补贴;s
p2
:政府对完成岸电使用的港口电价、设施设备维护补贴等;e
p
:被要求进行岸电整改的港口所花的额外费用;r
s0
:船舶公司的初始收益;c
s1
:船舶受电设施的改造成本;c
s2
:政府实施岸电政策下,船舶使用岸电的服务费、电费等;c
s3
:政府不实施岸电政策,船舶使用岸电的费用;c
s4
:船舶不使用岸电的燃油费用等;s
s
:政府给完成受电设施改造的船舶公司补贴;e
s
:被要求进行受电设施整改的船舶公司所花的额外费用。5.根据权力要求4所述的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博弈模型分析,包括:(1)收益矩阵的构建表1政府实施政策下(x)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岸电建设收益矩阵
表2政府不实施政策下(1-x)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岸电建设收益矩阵所述模型建议过程中的参与主体均是有限理性的,在博弈开始阶段是不可能直接达到纳什均衡的状态,需要一个演化模拟学习他人的策略,进行动态地调节,反复尝试最终达到一种最优平衡,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2)期望收益函数和复制动态方程的构建政府、港口企业、船舶公司均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外部风险选择最优策略。根据表1,表2可得政府、港口企业、船舶公司三者的期望收益函数和复制动态方程。
①
设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期望收益和不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
x
(g1)和e
1-x
(g2),平均收益为可得:e
x
(g1)=-yω1s
p1-zγs
s
+yz(r
g1-ω2s
p2
+l)+r
g0-c
g-l (1)e
1-x
(g2)=yz(r
g2
+l)+r
g0-l (2)则政府选择实施船舶岸电政策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②
设港口选择开展船舶岸电建设和不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
y
(p1)和e
1-y
(p2),平均收益为可得:e
y
(p1)=xzw2s
p2
+xω1s
p1
+zr
p1
+r
p0-zc
p3-zf
p-c
p1 (5)e
1-y
(p2)=-xαe
p
+r
p0-c
p2
ꢀꢀ
(6)则港口选择开展船舶岸电建设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③
设船舶公司选择使用岸电和不使用岸电的期望收益分别为e
z
(s1)和e
1-z
(s2),平均收益为可得:e
z
(s1)=xγs
s
+y(c
s4-c
s3
)+xy(c
s3-c
s2
)+r
s0-c
s1-c
s4 (9)e
1-z
(s2)=-xβe
s
+r
s0-c
s4
ꢀꢀ
(10)则船舶公司选择使用岸电的复制动态方程为:在复制动态方程系统中,令f(x)=f(y)=f(z)=0,可得该演化过程的8个均衡点为e1=(0,0,0),e2=(1,0,0),e3=(0,1,0),e4=(0,0,1),e5=(1,1,0),e6=(1,0,1),e7=(0,1,1),e8=(1,1,1)。通过对船舶岸电建设三方博弈主体的复制系统方程求偏导,可得jacobian矩阵,再根据李雅普诺夫间接法判断均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如果jacobian矩阵的所有特征值都为负数时,则该均衡点是船舶岸电建设的演化稳定策略(ess)。6.基于政策效力系数变化的模型仿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政策效力系数变化的船舶岸电推进仿真模型,可观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和奖励力度措施对博弈演化路径的影响。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政策效力系数的内河船舶岸电推进方法,包括步骤:内河船舶岸电政策整理得到样本政策,样本政策进行共性分析,政策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界定,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假设和参数设置,政策主导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基于政策效力系数变化的模型仿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观察船舶岸电政策分别在监管情景、奖励情景以及监管与奖励结合情景下对系统发展的影响,并针对系统中涉及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参数对船舶岸电推进的影响,可对实际政策效力系数作用下的船舶岸电有效推进奠定基础。电有效推进奠定基础。电有效推进奠定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唐柳 盛进路 唐可 万一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