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allin2024-08-10  103



1.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公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和公路的建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作为高等级路面形式,以其优越的使用性能,在国内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
[0003]“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从路面结构受力模式来说,都属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类型。这种路面结构内部布有纵向、横向抗拉钢筋,能将混凝土路面因温降收缩产生的裂缝控制在一定间距和较小宽度范围,从而消除了普通混凝土路面设置纵、横缝引起的一系列病害问题。
[0004]
然而,因为温升膨胀的因素,路面可能出现起拱,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并不能做到完全没有缝,需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伸缩缝。
[0005]
传统的伸缩缝一般为“型钢伸缩缝”。这种伸缩缝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造成颠簸,影响道路品质。另外,因为设有“型钢伸缩缝”,这些地方往往就会成为路面结构中应力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往往是路面病害最容易发展的地方,对道路整体质量带来较大的隐患,需要经常养护、修理,给道路运营管理带来极大不便。如何消除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中伸缩缝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这种高等路面结构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目的是至少克服上述一种技术缺陷,提高道路行驶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的目的。
[0007]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
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基层后架设连接钢筋,并在需设伸缩缝处安装连接器,使得连接器沿连接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沥青砼面层,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即完成路面的铺筑;
[0010]
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内上部回填的填料,以露出连接器上的注浆孔、排气孔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向连接槽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内填满,此时排气孔开始溢浆;最后修补连接槽即完成道路施工。
[0011]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套筒、排气管、注浆管、伸缩环、端盖,所述排气管、所述注浆管均为l型,并相反设置,使得所述排气管、所述注浆管的横边均位于所述套筒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套筒的两端口均依次连接所述伸缩环、所述端盖,所述端盖用于控制所述套筒内所注砂浆排出;所述套筒、所述伸缩环、所述端盖同轴设置;
[0012]
其中,步骤s1中架设的连接钢筋包覆于所述套筒内、且其两端延伸出所述端盖。
[0013]
优选地,所述套筒内壁有刻纹或为锯齿状、外壁光滑。
[0014]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外壁涂抹沥青涂料。
[0015]
优选地,所述排气管、所述注浆管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
[0016]
优选地,所述伸缩环为具有弹性的空心环。
[0017]
优选地,所述伸缩环使用塑料制备。
[0018]
优选地,步骤s1中,回填封闭预留连接槽的回填料为沥青类或聚氨酯类填缝料与沙粒的混合物。
[0019]
本发明的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优点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适用于“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一方面,可使“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实现无缝工作,从而大大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另一方面,可避免出现传统“型钢伸缩缝”局部应力集中,带来路面病害隐患的问题,大大提高路面的养护成本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
图1、图2分别为本发明第一施工阶段的纵剖、横剖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图4分别为本发明第二施工阶段后的纵剖、横剖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连接器与连接钢筋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其中:
[0025]
铺设垫层1、基层2、连接钢筋3;
[0026]
连接器4、注浆孔41、排气孔42、套筒43、排气管44、注浆管45、伸缩环46、端盖47、密封盖48;
[0027]
连接槽5、水泥砼面层6、沥青砼面层7、填料8、高强砂浆9。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9]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在普通季节道路施工时,预先留出连接槽为道路提供临时伸缩构造,保障道路具备一定的伸展空间;后续选择相对高温季节,水泥砼路面层膨胀基本完成后,通过连接器,将道路两个不同工作单元中的纵向钢筋和套管连成一体,使全路段纵向钢筋整体连接,共同受拉,并采用同质材料重新回填连接槽,使路面层全线贯通,形成一个整体工作单元。
[0030]
因为道路中水泥砼路面层全线贯通时是相对高温季节,因此,道路在使用过程中不可能再发生温升膨胀起拱破坏。而道路在低温季节,发生收缩变形时,水泥砼路面层中不同工作单元内的纵向钢筋已经被连接器连接,共同受拉。水泥砼路面层只会出现相对较小的均匀的正常裂缝,不会出现较大的集中裂缝,从而保障道路的建设品质。
[0031]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
[0032]
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1、基层2后架设连接钢筋3,并在道路上需设伸缩
缝处安装连接器4,使得连接器4沿连接钢筋3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5,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6、沥青砼面层7,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5,即完成路面的铺筑;在该阶段,完成后可实现道路的全线贯通,开放交通,且该阶段的施工不受季节影响。
[0033]
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5内上部回填的填料8,以露出连接器4上的注浆孔41、排气孔42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41向连接槽5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5内填满,此时排气孔42开始溢浆;最后修补连接槽5即完成道路施工。在该阶段完成后,即可实现道路全线贯通,并开放交通。
[0034]
该实施例中更具体地,步骤s1中的连接钢筋3为受力钢筋;一条道路通过若干条预留的连接槽5分为若干个道路单元,每个道路单元浇筑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时需预埋连接器4,待水泥混凝土结构层达到一定强度后紧接着回填“填充料”(即文中所述的填料8)封闭连接槽5,其余路面结构层正常施工即可。铺筑完所有路面结构层,即完成“第一个施工阶段”,实现道路全线贯通,可开放交通。
[0035]
该实施例中,铺设垫层1所用材料为碎石、基层2所用材料为水泥混凝土,且沥青砼面层7分为上、下两层分开铺设,其铺设方法同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而预留连接槽5的宽度根据安装时的气温进行适当调整,可为10cm 宽。并且该实施例中当步骤s1完成后,向连接器4内注入高强砂浆9,并将连接槽5内回填料8全部更换为普通路段同材质材料,待高强砂浆9完全凝固,连接器4和连接钢筋3就被完全粘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将原先由连接槽5分割的若干段道路连接成一个整体工作单元。道路内纵向受力钢筋完全连续,钢筋外路面填料8也与普通路段同质,可实现全线道路整体伸缩的工作模式。
[0036]
更进一步地,该实施例中回填所选用的回填料8为沥青类或聚氨酯类填缝料,可惨少量细粒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可以保障路面的正常工作。
[0037]
该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两个施工阶段消除路面膨胀起拱的隐患,同时利用连续的受力钢筋控制路面收缩裂缝,实现不设伸缩缝,全路段连续配筋的复合路面新型做法。即路面材料和构造连续统一,完全消除路面真缝,为车辆提供良好的行驶条件。另外,也避免了传统中通过“型钢伸缩缝”造成局部应力集中,产生相关病害的缺陷,从而大大提高路面的养护成本和使用寿命,本发明方法充分发挥了高等级路面的优良性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具有广泛社会效益的工艺技术。
[0038]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4还包括套筒43、排气管44、注浆管45、伸缩环46、端盖47,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均为l型,并相反设置,使得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的横边均位于所述套筒43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套筒43的两端口均依次连接所述伸缩环46、所述端盖47,所述端盖47用于控制所述套筒43内所注砂浆(即前述的高强砂浆9)排出;所述套筒43、所述伸缩环46、所述端盖47同轴设置;更具体地,所述伸缩环46 为具有弹性的空心环(可选塑料材质制备),使得所述伸缩环46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当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可被压缩,由于所述伸缩环46一端与所述套筒43相连,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通过预留孔洞使安装好的伸缩环46内部空间与套筒43内部空间想通,便于后期注浆填实;所述伸缩环46的另一端与所述端盖47相连以及将其封堵,避免在“第一施工阶段”浇筑水泥混凝土结构层时,水泥浆进入所述伸缩环46和所述套筒43内,使得所述连接器4失效。
[0039]
由于所述伸缩环46本身具备一定的抗变形能力,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浇筑水泥混
凝土结构层时,可以抵抗水泥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产生的压力;伸缩环46内部空心且为塑料材质的特性,使得在道路因气温升高,路面单元整体伸长时,在路面强大挤压力下,可被压缩。而为了避免影响灌浆效果并提高强度,步骤s1中架设的连接钢筋3包覆于所述套筒43内、且其两端延伸出所述端盖47。
[0040]
本实施例具体是这样实现的:在“第一个施工阶段”时,先将排气管44、注浆管45分别沿预留孔插入套筒43两端底部区域,然后依次在连接钢筋3上套上伸缩环46和套筒43,最后回填“填充料”封闭连接槽5。此阶段,套筒 43内侧中空,可与连接钢筋3间自由滑动;套筒43外壁光滑,并涂抹沥青涂料,在一定作用力下可实现与路面结构层间自由滑动。套筒43为矩形截面,尺寸建议采用6.5cm
×
5.8cm,也可以结合连接钢筋3的大小适当调整。为了避免在“第一施工阶段”回填连接槽5时堵塞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在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48。
[0041]
该实施例中,所述套筒43采用钢质材料,外侧光滑,内侧粗糙。内侧粗糙面可采用刻纹或锯齿状构造形成,能与高强砂浆9粘合后提供足够的锚固能力。套筒43外侧光滑,便于与外侧接触面间自由滑动。
[0042]
本发明中未明确说明的结构、原理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常规技术手段可获得的,因此不做赘述。
[0043]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1)、基层(2)后架设连接钢筋(3),并在需设伸缩缝处安装连接器(4),使得连接器(4)沿连接钢筋(3)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5),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6)、沥青砼面层(7),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5),即完成路面的铺筑;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5)内上部回填的填料(8),以露出连接器(4)上的注浆孔(41)、排气孔(42)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41)向连接槽(5)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5)内填满,此时排气孔(42)开始溢浆;最后修补连接槽(5)即完成道路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连接器(4)还包括套筒(43)、排气管(44)、注浆管(45)、伸缩环(46)、端盖(47),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均为l型,并相反设置,使得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的横边均位于所述套筒(43)内并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套筒(43)的两端口均依次连接所述伸缩环(46)、所述端盖(47),所述端盖(47)用于控制所述套筒(43)内所注砂浆排出;所述套筒(43)、所述伸缩环(46)、所述端盖(47)同轴设置;其中,步骤s1中架设的连接钢筋(3)包覆于所述套筒(43)内、且其两端延伸出所述端盖(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3)内壁有刻纹或为锯齿状、外壁光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3)的外壁涂抹沥青涂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44)、所述注浆管(45)的顶部均设有密封盖(4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环(46)为具有弹性的空心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环(46)使用塑料制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回填封闭预留连接槽(5)的回填料(8)为沥青类或聚氨酯类填缝料与沙粒的混合物。

技术总结
一种复合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S1、第一施工阶段:依次铺设垫层、基层后架设连接钢筋,并在需设伸缩缝处安装连接器,使得连接器沿连接钢筋的长度方向设置,再架设模板以预留连接槽,之后依次摊铺水泥砼面层、沥青砼面层,并通过回填封闭预留的连接槽;S2、第二施工阶段:当日平均温度大于等于20℃时,挖出步骤S1中预埋连接槽内上部回填的填料,以露出连接器上的注浆孔、排气孔即可;然后通过注浆孔向连接槽内注砂浆直至连接槽内填满,此时排气孔开始溢浆,修补连接槽。优点是:使“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和“连续配筋水泥砼+沥青面层复合路面”实现无缝工作,提高行车的舒适性与路面的养护成本和使用寿命。本和使用寿命。本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 熊伟 聂立力 蔡汗 屈兴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8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1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