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2.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通常有一段时间需要通过插管,收集导出的液体,例如尿液,或者其他积液。
3.本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液体引流装置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4.1.使用时由于术前、术后床的高度不同,不留意会使液体引流装置离地较近,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细菌感染;
5.2.在晚上使用或者液量较多时,护理不及时,易逆行感染。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时由于术前、术后床的高度不同,不留意会使液体引流装置离地较近,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以及在晚上使用或者液量较多时,护理不及时,易逆行感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包括第一储液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外侧的第二储液腔体、引流管以及悬挂件,其中:
9.所述引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顶部,所述悬挂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顶部;
10.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背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膜,所述第二储液腔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膜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连通;
11.所述第一储液腔体包括液位警示组件、距离感应元件以及放液管路,其中,所述液位警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一侧,所述距离感应元件与所述放液管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底部,所述液位警示组件与所述距离感应元件均与声光报警器电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储液腔体包括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
13.优选地,所述液位警示组件包括液位警示腔体、设置于所述液位警示腔体内的浮球以及设置于所述液位警示腔体外侧的触发件,其中:
14.所述液位警示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一侧,并且所述液位警示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膜连通;
15.所述浮球内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所述触发件设置为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吸合的第二磁性元件;
16.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电路连接。
17.优选地,所述第一储液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其中:
18.所述第一刻度的精度为5ml,所述第二刻度的精度为0.5ml。
19.优选地,所述第一刻度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与所述液位警示腔体之间。
2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膜设置为单向导液膜。
21.优选地,所述浮球的外周采用塑料材质,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为球形磁铁片。
22.优选地,所述球形磁铁片设置为网状结构。
23.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其中:
24.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放液管路上,位于所述放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连接处;
25.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引流管上,位于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连接处。
26.优选地,所述声光报警器内的灯珠设置为至少包括四排。
2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设置引流管连接于第二储液腔体的顶部,用于将液体引流至第二储液腔体内,设置第二储液腔体的背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膜,第二储液腔体通过第一连接膜与第一储液腔体连通,当第二储液腔体内的液位到达顶部时,液体从第二储液腔体流入第一储液腔体内,同时设置第一连接膜为单向导液膜,可有效地防止液体逆行感染的问题;
28.通过设置第一储液腔体包括液位警示组件和距离感应元件,当液位达到设置的要求、或者当距离小于所设置的安全距离时,通过声光报警器报警,提示病患、陪护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及时查看并处理;
29.此医用液体引流装置能够实现离地较近发出报警警示、防逆行感染、液位超过安全液位时报警警示,从而杜绝安全隐患,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液体引流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液体引流装置中第一储液腔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液体引流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液体引流装置中第二储液腔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5.图中:1、第一储液腔体;2、第二储液腔体;3、引流管;4、悬挂件;6、液位警示组件;7、距离感应元件;8、放液管路;9、声光报警器;11、第一刻度;21、出液管路;22、第二刻度;51、第一连接膜;52、第二连接膜;61、液位警示腔体;62、浮球;63、触发件;101、第一单向阀;102、第二单向阀;103、第三单向阀;621、第一磁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储液腔体1、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1外侧的第二储液腔体2、引流管3以及悬挂件4。
38.其中,引流管3连接于第二储液腔体2的顶部,用于将液体引流至第二储液腔体2内,悬挂件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储液腔体1的顶部,悬挂件4用于将此医用液体引流装置悬挂至床上,本实施例中,悬挂件4采用塑料悬挂绳,结实,耐用,使用方便。
39.具体地,第二储液腔体2的背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膜51,第二储液腔体2通过第一连接膜51与第一储液腔体1连通,由于第一连接膜51设置于第二储液腔体2的顶部,当第二储液腔体2内的液位到达顶部时,液体才会从第二储液腔体2流入第一储液腔体1内,同时设置第一连接膜51为单向导液膜,可有效地防止液体逆行感染的问题;
40.第一储液腔体1包括液位警示组件6、距离感应元件7以及放液管路8。
41.其中,液位警示组件6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1的一侧,距离感应元件7与放液管路8均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1的底部,液位警示组件6与距离感应元件7均与声光报警器9电连接,当第一储液腔体1内的液体较多需要排出时,通过放液管路8放液。
42.通过设置液位警示组件6和距离感应元件7,当液位达到设置的要求、或者当距离小于所设置的安全距离时,通过声光报警器报警,提示病患、陪护家属或者医护人员及时查看并处理,设置距离感应元件7为距离感应器,避免由于此医用液体引流装置距离地面较近,造成细菌感染。
43.本实施例中设置距离感应元件离地面的距离小于15cm或者液位超过1000ml时,通过声光报警器报警,此医用液体引流装置能够实现离地较近发出报警警示、防逆行感染、液位超过安全液位时报警警示,从而杜绝安全隐患,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储液腔体2包括出液管路21,出液管路21设置于第二储液腔体2的底部,并且出液管路21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1。
45.通过在第二储液腔体2的底部设置出液管路21,当病患需要做一些与导出液体相关的检查时,可直接通过此出液管路21放出需要量的液体进行化验使用,使用简单,方便。
46.同时,由于设置出液管路21上的第一单向阀101,避免反流,可有效地防止逆行感染,使用时安全卫生,可快速方便的开或者关闭出液管路,在不影响引流使用的前提下,满足化验需求。
47.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液位警示组件6包括液位警示腔体61、设置于液位警示腔体61内的浮球62以及设置于液位警示腔体61外侧的触发件63,其中,液位警示腔体61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1的一侧,并且液位警示腔体61的底部与第一储液腔体1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膜52连通。
48.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一储液腔体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膜52可根据不同的导液使用需要选择设置,第二连接膜在实际的使用时,可设置为单向导液膜,使
液体仅能够由第一储液腔体1流向液位警示腔体61内,避免液体倒流;也可以设置第二连接膜52为带有孔隙的双向导液膜,以实现第一储液腔体1与液位警示腔体61连通。
49.图3是本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液位警示腔体61与第一储液腔体1平行设置,液体由第一储液腔体1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膜52进入从液位警示腔体61的底部,由于第一储液腔体1与设置液位警示腔体61底部连通设置,液位警示腔体61与第一储液腔体1的液位总是保持持平,当液位警示腔体61内的液位到1000ml时,浮球62由于浮力的作用与液面一起升至1000ml处。
50.此时,由于浮球62内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621,触发件63设置为包括与第一磁性元件621吸合的第二磁性元件,由于浮球能够与一旁的触发件63吸合,进而与接通声光报警器9工作。
51.触发件63与声光报警器9通过电路连接,触发件63相当于开关,使用时,通过浮球62内的第一磁性元件621与触发件63内的第二磁性元件吸合后,启动声光报警器9工作,通过声光报警器9的蜂鸣器发出声音,并且通过灯珠发出光亮,警示护理人员及时处理。
5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储液腔体1和第二储液腔体2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刻度11和第二刻度22。
53.其中,第一刻度11的精度为5ml,第二刻度22的精度为0.5ml,如需要精准的计量出入量时,可通过第一储液腔体1和第二储液腔体2上的刻度快速读数,设置第二刻度22的精度较高,当需要精确计量时,可通过第一刻度11与第二刻度22配合计量,使用方便。
54.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刻度11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1与液位警示腔体61之间。
55.由于液位警示腔体61与第一储液腔体1平行设置,且第一储液腔体1与液位警示腔体61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膜52连通,液体由第一储液腔体1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膜52进入从液位警示腔体61内,液位警示腔体61与第一储液腔体1内的液位是相同的,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刻度11于第一储液腔体1与液位警示腔体61之间,便于读数。
56.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储液腔体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膜51设置为单向导液膜,第一连接膜51设置于第二储液腔体2的顶部,用于连通第二储液腔体2与第一储液腔体1。
57.设置第一连接膜51位于第二储液腔体2的顶部且设置为单向导液膜,在第二储液腔体2储液满后,通过第一连接膜51流向第一储液腔体1内,设置单向导液膜可防止液体逆行感染的问题,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58.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浮球62的外周采用塑料材质,第一磁性元件621设置为球形磁铁片,设置浮球62采用塑料材质,质量较轻,可使浮球62随着液位的升高而升高。
59.具体地,设置球形磁铁片设置为网状结构,在不影响球形磁铁片与触发件63内的第二磁性元件吸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轻浮球62的重量,确保使用时的精度。
60.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单向阀102和第三单向阀103。
61.其中,第二单向阀102设置于放液管路8上,位于放液管路8与第一储液腔体1的连接处,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102,可使液体单向排出,避免逆流,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62.第三单向阀103设置于引流管3上,位于引流管3与第二储液腔体2的连接处通过设置第三单向阀,使引流出的液体沿引流管3单向流入第二储液腔体2内,避免液体逆流对患者造成感染,同时,配合第二储液腔体2顶部设置的单向单向导液膜。
63.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声光报警器9内的灯珠设置为至少包括四排,灯珠采用led灯珠,且设置灯光旋转警示,通过四排灯珠的作用,可高度发亮,更好地起到警示的作用。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储液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外侧的第二储液腔体、引流管以及悬挂件,其中:所述引流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顶部,所述悬挂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背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膜,所述第二储液腔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膜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连通;所述第一储液腔体包括液位警示组件、距离感应元件以及放液管路,其中,所述液位警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一侧,所述距离感应元件与所述放液管路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底部,所述液位警示组件与所述距离感应元件均与声光报警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包括出液管路,所述出液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底部,并且所述出液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警示组件包括液位警示腔体、设置于所述液位警示腔体内的浮球以及设置于所述液位警示腔体外侧的触发件,其中:所述液位警示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一侧,并且所述液位警示腔体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底部通过第二连接膜连通;所述浮球内设置有第一磁性元件,所述触发件设置为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吸合的第二磁性元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电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和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刻度和第二刻度,其中:所述第一刻度的精度为5ml,所述第二刻度的精度为0.5m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度设置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与所述液位警示腔体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膜设置为单向导液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外周采用塑料材质,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为球形磁铁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磁铁片设置为网状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放液管路上,位于所述放液管路与所述第一储液腔体的连接处;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引流管上,位于所述引流管与所述第二储液腔体的连接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声光报警器内的灯珠设置为至少包括四排。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液体引流装置,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时由于术前、术后床的高度不同,不留意会使液体引流装置离地较近,不及时处理容易造成细菌感染;以及在晚上使用或者液量较多,护理不及时,易逆行感染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储液腔体、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外侧的第二储液腔体、连接于第二储液腔体的顶部的引流管以及悬挂件,第二储液腔体的背侧顶部设置第一连接膜,通过第一连接膜与第一储液腔体连通;第一储液腔体包括液位警示组件、距离感应元件以及放液管路,放液管路设置于第一储液腔体的底部,液位警示组件与距离感应元件均与声光报警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及时警示、防逆行感染,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丹 高远 王思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