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主要适用于商用车的前排座椅中。
背景技术:2.汽车座椅滑轨位于汽车座椅的底部,它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目前,配制较高的商用车都会在座椅滑轨上安装减震器,使其使用更舒适。
3.现有商用车结构包括手柄、减震器、以及结构对称的左滑轨和右滑轨,在左滑轨与右滑轨中分别安装有上滑轨和下滑轨,上、下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手柄连接左滑轨与右滑轨,减震器与两个上滑轨固定,两个下滑轨与车地板固定。由于减震器需要安装在座椅的上滑轨上,这会导致上滑轨的前后方向不能打螺栓,必须加大上滑轨的滑动行程才能完成螺栓的安装;但完成安装后行程又没有办法变化,只能保持这种长行程的结构和状态,这种情况会存在以下问题:
4.1、减震器与滑轨的安装不方便,没有空间用工具进行外加限位固定点的安装。
5.2、也无法在安装后将长行程缩短至使用行程。
6.3、使用有安全隐患,由于不能将长行程缩短至使用行程,当滑轨解锁时,因为行程太长无法控制,驾驶员会撞到方向盘,人身安全不能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7.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简洁合理,安装方便,安装后长行程缩短至使用行程时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且安全可靠的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
8.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左滑轨、右滑轨,左滑轨、右滑轨中分别安装有上滑轨和下滑轨,两个上滑轨前部通过手柄连接,两个下滑轨安装在车体上,减震器安装在两个上滑轨上,其特征是还设置有上挡片、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由左止挡机构和右止挡机构组成,两个上挡片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滑轨上,左止挡机构、右止挡机构分别固定在左滑轨、右滑轨的下滑轨上,所述左止挡机构包括左止挡片和左止挡主体,左止挡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左止挡主体上,所述右止挡机构包括右止挡片和右止挡主体,右止挡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右止挡主体上,所述紧固件由垫片和台阶螺钉组成,台阶螺钉上设置有台阶,台阶厚度与垫片、止挡片安装孔厚度之和配合,左止挡片、右止挡片均包括前限位面、后限位面,左止挡主体、右止挡主体均包括止挡片凸台、阻挡部、安装部,阻挡部用于上滑轨安装时向前滑动的限位,止挡片使用状态时前限位面与对应的止挡片凸台配合,后限位面与对应上档片的上挡片限位面配合,止挡机构的止挡片沿台阶螺钉顺时针方向从安装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左止挡机构的台阶螺钉朝前,右止挡机构的台阶螺钉朝后,目的是右止挡片、左止挡片从安装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时都是沿对应台阶螺钉顺时针方向转动,不会带松台阶螺钉;上档片上设置有止挡片压块、上
挡片限位面,止挡片压块用于对应止挡片在使用状态起前移限位作用时的转动限位(压住止挡片),上挡片限位面与对应止挡片后限位面配合,由止挡片后限位面限制上挡片限位面在止挡片使用状态时的前移位置,左止挡主体、右止挡主体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滑轨上。
9.本技术两个上挡片相同且前后对齐(前后位置一致,相互对称,下同),左止挡片、右止挡片的两个前限位面前后对齐,左止挡片、右止挡片的两个后限位面前后对齐,左止挡主体的止挡片凸台、阻挡部分别与右止挡主体的止挡片凸台、阻挡部相同且前后对齐。
10.本技术台阶螺钉的台阶厚度与垫片、止挡片安装孔厚度之和相同。因此,止挡片被台阶螺钉拧紧固定在止挡主体上时不会固定死,又因为垫片的阻尼作用不会松动。
11.所述上滑轨上设置有前过孔、后过孔,所述下滑轨上设置有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直径大于减震器后螺钉尾部直径,减震器后螺钉头部直径<后过孔直径<减震器后螺钉尾部直径。
12.本技术还设置有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安装在上滑轨上。
13.本技术所述阻挡部与对应上档片的上挡片限位面配合,所述阻挡部与对应上档片的上挡片限位面接触时下滑轨上的车体后安装孔恰好露出,实现安装时上滑轨前移限位且方便安装。
14.所述垫片为软垫片。
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6.1、结构设计更合理,由于在左、右滑轨上均设置有上挡片和带有止挡片的止挡机构,通过人工转动止挡片即可缩短行程;同时,上挡片可用于止挡机构的限位保护作用,防止止挡片翻转。
17.2、安装更简洁,且安装时的长行程调整到使用时的正常行程比较简单。
18.本技术使减震器与滑轨能方便地安装,且安装后长行程缩短至使用行程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又确保了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滑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立体图。
20.图2为图1中左滑轨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21.图3为图1中左滑轨的结构示意仰视图。
22.图4为图1中左滑轨的结构示意展开图。
23.图5为图1中右滑轨的结构示意展开图(部分)。
24.图6-1为本技术中减震器与上、下滑轨的安装方法第一步骤剖视示意图。
25.图6-2为本技术中减震器与左、右滑轨的安装方法第一步骤展开示意图。
26.图7为本技术中减震器与左、右滑轨的安装方法第二步骤示意图。
27.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安装时上滑轨前移限位示意图)。
28.图9为本技术中减震器与左、右滑轨的安装方法第三步示意图。
29.图10为本技术中减震器与左、右滑轨的安装方法第四步骤示意图。
30.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使用时上滑轨前移限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32.参见图1-图11,由于左滑轨1和右滑轨2除了止挡机构以外的结构都对称,故在本实施例中,会以左滑轨1的结构为主进行详细描述,且以图2左侧为前方向。
33.左滑轨1、右滑轨2中分别安装有相互配合的上滑轨11和下滑轨12,上滑轨11和下滑轨12之间滑动连接,两个上滑轨11通过手柄3连接,两个下滑轨12安装在车体上,锁止机构14连接在上滑轨11上,减震器5与上滑轨11固定(见图6-1)。这些结构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等同,不再详述。
34.本技术还设置有上挡片13、止挡机构(包括作用相同的左止挡机构18和右止挡机构21),上挡片13固定在上滑轨11上,左止挡机构18、右止挡机构21分别固定在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下滑轨上,左止挡机构18、右止挡机构21分别用来限位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上滑轨前移位置,所述左止挡机构18包括左止挡片181和左止挡主体182,左止挡片181通过紧固件17安装在左止挡主体182上。所述右止挡机构21包括右止挡片211和右止挡主体212,右止挡片211通过紧固件17安装在右止挡主体212上。左止挡片181与右止挡片211结构类似且相对设置(指两者的两个前、后限位面前后位置一致),本技术所述止挡片均指左止挡片181或右止挡片211。左止挡主体182与右止挡主体212结构类似且相对设置(指两者的止挡片凸台、阻挡部前后位置一致),本技术所述止挡主体均指左止挡主体182或右止挡主体212。所述紧固件17由软垫片171和台阶螺钉172组成,台阶螺钉172上设置有台阶1721,台阶1721厚度(前后距离,下同)与软垫片171、止挡片安装孔(图上未示出)厚度之和相同。左止挡片181包括前限位面1811、后限位面1812,左止挡主体182包括止挡片凸台1821、阻挡部1822、安装部1823,安装部1823用于止挡主体与车体的固定,阻挡部1822用于上滑轨11安装时向前滑动的限位,止挡片凸台1821用于止挡片的强化保护作用。左止挡片181转动至图11所示使用状态时左止挡片181前限位面1811与止挡片凸台1821配合,左止挡片181后限位面1812与上档片13的上挡片限位面132配合。
35.可见,右止挡机构21和左止挡机构18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左止挡机构18中的左止挡片181安装在左止挡主体182的后侧且左止挡机构18的台阶螺钉172朝前,使得左止挡片181向座椅内侧转动时从对应台阶螺钉172方向(指台阶螺钉172尾部向台阶螺钉172头部方向)看为顺时针旋转;而右止挡机构21中的右止挡片211安装在右止挡主体212的前侧且右止挡机构21的台阶螺钉172朝后,使得右止挡片211向座椅内侧转动时从对应台阶螺钉172方向看为顺时针旋转;目的是右止挡片211和左止挡片181参与阻挡时都是沿对应台阶螺钉172顺时针转动,不会带松台阶螺钉214。
36.上档片13上设置有止挡片压块131、上挡片限位面132,止挡片压块131用于对应止挡片前部(指止挡片前限位面1811、后限位面1812之间部分)的转动限位,上挡片限位面132用于对应止挡片后限位面1812的配合限位。
37.所述止挡主体固定安装在下滑轨12上,对应的止挡片通过紧固件17安装在止挡主体上。由于台阶1721厚度与软垫片171、止挡片安装孔厚度之和相同,因此,止挡片被台阶螺钉172拧紧固定在止挡主体上时不会固定死,又因为软垫片171具有一定的阻尼作用,也不会松动。
38.本技术避让通孔121直径大于减震器后螺钉52尾部(大端)直径,减震器后螺钉52头部(小端)直径<后过孔111直径<减震器后螺钉52尾部直径。
39.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如下:
40.一、参见图6-1和图6-2,先将两个上档片13分别焊接在两个上滑轨11上,左滑轨1、右滑轨2通过后横梁4安装成一体,减震器后螺母51、减震器前螺母53焊接在减震器5上(这三个步骤可以由准备步骤先做好),然后将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上滑轨11与对应下滑轨12的相对位置调整至上滑轨11后过孔111与下滑轨12避让通孔121对齐位置,将下滑轨12通过减震器后螺钉52穿过避让通孔121、后过孔111与减震器后螺母51固定,此时左滑轨1、右滑轨2与减震器5后部固定,但减震器5前螺母53处没有固定,且减震器前螺母53被下滑轨12挡住。
41.二:参见图7、图8、图6-1,为了将减震器前螺钉54安装至减震器前螺母53上,先将手柄3安装在左滑轨1、右滑轨2,再通过手柄3将左滑轨1、右滑轨2解锁,使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下滑轨12相对于对应的上滑轨11同步向后滑动,使两个上滑轨11的前过孔112露出,减震器前螺钉54穿过前过孔112将减震器5前部固定在两个上滑轨11上,完成减震器5与左滑轨1、右滑轨2的安装。然后需要将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两个下滑轨12后部安装在车体上,先将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两个上滑轨11前移,使两个下滑轨12上的车体后安装孔122露出(此时两个上滑轨11各自的上挡片限位面132与对应的阻挡部1822相互配合,实现安装时前移限位,参见图8),然后通过车体后安装螺钉15穿过车体后安装孔122将两个下滑轨12后部安装在车体上。
42.三、参见图9,为了将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两个下滑轨12前部安装在车体上,先通过手柄3使左滑轨1、右滑轨2解锁,然后将左滑轨1、右滑轨2的两个上滑轨11后移至两个下滑轨12上的车体前安装孔123露出,然后通过车体前安装螺钉16穿过车体前安装孔123将两个下滑轨12前部固定在车体上,完成汽车座椅滑轨的安装。
43.四、参见图10、图11,为了将安装时上下滑轨之间的大行程调整到使用时的小行程,通过手柄3检查汽车座椅滑轨的滑动性能,使两个上滑轨11滑动至后部,手动沿台阶螺钉172顺时针方向转动右止挡片211、左止挡片181,使得它们分别转动90度位于其使用状态,此时左止挡片181前限位面1811与对应的止挡片凸台1821配合,左止挡片181后限位面1812限制了使用状态上档片13的上挡片限位面132最大前移位置,使得左侧的上滑轨11使用时其上档片13的上挡片限位面132最多前移至左止挡片181后限位面1812处,相对于安装时上滑轨11前移限位在阻挡部1822后面,后移了阻挡部1822至左止挡片181后限位面1812的距离h;类似的右止挡片211与右侧的上滑轨11的上档片13配合,使得使用时右侧的上滑轨11上档片13的上挡片限位面132前移限位也后移距离h与左侧的上滑轨11前移限位一致(前后方向),完成使用时两个上滑轨行程调整至小行程。
44.本技术没有详细描述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45.凡是本技术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形或者组合,应认为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左滑轨、右滑轨,左滑轨、右滑轨中分别安装有上滑轨和下滑轨,两个上滑轨前部通过手柄连接,两个下滑轨安装在车体上,减震器安装在两个上滑轨上,其特征是:还设置有上挡片、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由左止挡机构和右止挡机构组成,两个上挡片分别固定在两个上滑轨上,左止挡机构、右止挡机构分别固定在左滑轨、右滑轨的下滑轨上,所述左止挡机构包括左止挡片和左止挡主体,左止挡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左止挡主体上,所述右止挡机构包括右止挡片和右止挡主体,右止挡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右止挡主体上,所述紧固件由垫片和台阶螺钉组成,台阶螺钉上设置有台阶,台阶厚度与垫片、止挡片安装孔厚度之和配合,左止挡片、右止挡片均包括前限位面、后限位面,左止挡主体、右止挡主体均包括止挡片凸台、阻挡部、安装部,止挡片使用状态时前限位面与对应的止挡片凸台配合,后限位面与对应上档片的上挡片限位面配合,止挡机构的止挡片沿台阶螺钉顺时针方向从安装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左止挡机构的台阶螺钉朝前,右止挡机构的台阶螺钉朝后,上档片上设置有止挡片压块、上挡片限位面,上挡片限位面与对应止挡片后限位面配合,左止挡主体、右止挡主体分别安装在两个下滑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其特征是:两个上挡片相同且前后对齐,左止挡片、右止挡片的两个前限位面前后对齐,左止挡片、右止挡片的两个后限位面前后对齐,左止挡主体的止挡片凸台、阻挡部分别与右止挡主体的止挡片凸台、阻挡部相同且前后对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其特征是:所述台阶螺钉的台阶厚度与垫片、止挡片安装孔厚度之和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其特征是:所述上滑轨上设置有前过孔、后过孔,所述下滑轨上设置有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直径大于减震器后螺钉尾部直径,减震器后螺钉头部直径<后过孔直径<减震器后螺钉尾部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其特征是:所述阻挡部与对应上档片的上挡片限位面配合,所述阻挡部与对应上档片的上挡片限位面接触时下滑轨上的车体后安装孔露出。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其特征是:所述垫片为软垫片。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带有止挡机构的汽车座椅滑轨,包括左滑轨、右滑轨、减震器,还设置有上挡片、止挡机构,止挡机构由左止挡机构和右止挡机构组成,止挡机构的止挡主体与上档片配合限位安装时上滑轨前移最大位置,止挡机构的止挡片与上档片配合限位使用时上滑轨前移最大位置,止挡片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止挡主体上,紧固件由软垫片和台阶螺钉组成,台阶螺钉上设置有台阶,台阶厚度与软垫片、止挡片安装孔厚度之和配合,止挡片沿台阶螺钉顺时针方向从安装位置转动至使用位置。本申请设计简洁合理,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俞龙生 李党生 朱伟荣 侯建丰 舒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