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8-16  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石油平台系泊链连接的系泊链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


背景技术:

2.用于煤矿的紧凑链立环具备高强度、强韧性的技术特征,热处理后立环,按照制造要求,其外型和内部质量应满足国标要求。当矿井中需求作业链节较长时,因链条为整体编制,在运输过程中易因链环本身之间的转动等情况,导致出现链环打结卡死的情况,不利于现场的作业安装。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立环产品在能够满足连接性能以及使用性能要求的同时,编环也能够更为灵活方便,所以此设计有很实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有效防止平环在运输过程中因过量位移而发生打结。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所述立环包括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一挡齿,两个所述第一挡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的内表面上设有一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二挡齿。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齿的两侧为内凹的弧面。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挡齿的两侧为内凹的弧面。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挡齿关于第一直线段的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挡齿位于第二直线段的中心。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挡齿向内侧凸出的高度大于第一挡齿向内侧凸出的高度。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线段的内表面和第二直线段的内表面均为凸出的弧面。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环的两端的外表面设有纵向的凹槽。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与传统方案相比:
12.1)设置两个第一挡块,对平环进行限位,防止平环在穿孔内过量位移二打结,即时第一挡齿由于磨损过多而无法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挡齿也能对平环进行限位;
13.2)优选的,第一挡齿的两侧和第二挡齿的两侧均为弧形面,平环一般为弧形面,侧面为弧面时具有缓冲的作用,相比于直线形的面,弧面能够减少冲击带来的影响,防冲击效果更好,也可以减小平环、第一挡齿和第二挡齿的磨损;
14.3)优选的,平环的外表面一般为弧面,第一直线段的内表面和第二直线段的内表面均为凸出的弧面结构,对于平环的支撑效果更好,也使得平环穿过立环时不容易卡死。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17.在图1-2中,1、立环;101、第一直线段;102、第二直线段;103、第一挡齿;104、第二挡齿;105、凹槽;2、平环。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头”、“尾”、“顶”、“底”、“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所述立环1包括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所述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一挡齿103,两个所述第一挡齿10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上设有一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二挡齿104;设置两个第一挡块,对平环2进行限位,防止平环2在穿孔内过量位移二打结,即时第一挡齿103由于磨损过多而无法起到限位作用,第二挡齿104也能对平环2进行限位,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挡齿103关于第一直线段101的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挡齿104位于第二直线段102的中心,形成对称结构,第二挡齿104的两侧均可以穿设平环2,通用性更好,第一直线段101上设置两个第一挡齿103能进一步限制平环2的活动空间,防止其过量位移,而第二挡齿104与两个第一挡齿103形成错位结构,即使当第一挡齿103磨损严重,无法对平环2进行限位时,第二挡齿104仍然能对平环2进行限位。
21.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挡齿103的两侧为内凹的弧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齿104的两侧为内凹的弧面,弧面具有缓冲作用,当平环2与第一挡齿103或第二挡齿104进行碰撞时,第一挡齿103或第二挡齿104不易开裂,若是不设置内凹的弧面,在实际使用中,第一挡齿103或第二挡齿104的根部容易开裂。
22.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挡齿104向内侧凸出的高度大于第一挡齿103向内侧凸出的高度,第一挡齿103和第二挡齿104的高度不同,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到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的距离为h,由于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设有两个第一挡齿103,进一步限制了平环2的活动空间,第一挡齿103的高度只要达到h的14%-16%,即有很好的限位效果,第一挡齿103的高度一般不超过h的20%,当第一挡齿103的高度超过h的20%后,虽然有很好的限位功能,但是也会过度限制平环2的活动,可能会造成平环2卡死,平环2也需要有一定的活动度,第二挡齿104仅设置一个,第二挡齿104的高度可以比第一挡齿103的高度大,具体的,第二挡齿104的高度为h的29%-31%,限位效果更好。
23.如图1-2所示,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和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均为凸出的弧面,平环2的外表面为弧面结构,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和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设置成凸出的弧面,可以减少磨损,平环2不容易卡死,编环也更灵活。
24.如图1-2所示,所述立环1的两端的外表面设有纵向的凹槽105,凹槽105减小过度变形对立环1的影响,立环1与平环2互相拉住,因此立环1受拉力较大,立环1的表面容易出现裂纹,设置凹槽105有作为加强和过渡的作用,减小过度变形对立环1的影响。
25.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所述立环(1)包括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一挡齿(103),两个所述第一挡齿(10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上设有一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二挡齿(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齿(103)的两侧为内凹的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齿(104)的两侧为内凹的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挡齿(103)关于第一直线段(101)的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挡齿(104)位于第二直线段(102)的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齿(104)向内侧凸出的高度大于第一挡齿(103)向内侧凸出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和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均为凸出的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环(1)的两端的外表面设有纵向的凹槽(10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强度三齿防打结矿用链立环,所述立环(1)包括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所述第一直线段(101)的内表面上设有两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一挡齿(103),两个所述第一挡齿(103)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直线段(102)的内表面上设有一个向内侧凸起的第二挡齿(10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防止平环过量位移而打结。环过量位移而打结。环过量位移而打结。


技术研发人员:董鑫 冯进伟 陶安祥 陶良凤 陶兴 张卫新 李剑 邵云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30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