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2.圆柱型离子电池在注液封口后,需要与外界空气隔绝,如果密封性不好外界空气进入电池内部后,空气中的水和电解液发生反应后会导致内压过大,影响电池循环和寿命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电池断路或者爆炸,内压过大的同时也会导致电解液外泄,造成外壳生锈,组装后也可能腐蚀其它电子元器件,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电池气密性测试成为生产过程必测的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钻孔装置和测试装置;
6.所述的钻孔装置包括带有上下伸缩装置的钻杆和电池穿刺底座,电池穿刺底座上设置有与电池正极相配合的孔;钻杆底部设置有穿刺针,穿刺针设置于电池穿刺底座的正上方;
7.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l”型板、套管;“l”型板的横板固定于底板上,竖板上部设置有带有上下移动装置的压块,套管设置于“l”型板的竖板一侧,压块的正下方,套管底部设置有中心带孔的密封垫片,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密封垫片的孔连通,套管内设置有电池套,电池套设置于密封垫片上部。
8.进一步,上下伸缩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上的支柱,支柱上通过连接块与钻杆连接,连接块的侧面设置有可使钻杆上下移动的把手一。
9.进一步,上下移动装置的结构包括“c”型架、把手二和一对支架,一对支架的下端与“c”型架的下开口端铰接,把手二的一端与“c”型架的上开口端铰接,所述的一对支架的上端与把手的折弯处铰接,所述的一对支架的下端和“c”型架的下开口端通过销轴与连杆的上端连接,连杆的下端与压块连接,压块向下压设于电池套内的电池。
10.进一步,压块的结构为中空且一侧设置有缺口。
11.进一步,套管的高度小于电池套的高度,电池套的高度小于电池高度。
12.进一步,
ꢀ“
c”型架通过连接板连接于“l”型板的竖板上部。
13.进一步,连杆通过螺杆与压块连接,螺杆上设置有螺母,通过螺母调节压块施加给电池压力。
14.进一步,密封垫片设置于套管内进气孔和出气孔的上部。
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压力准确确认产品密封状态,安全性好,成本低,实用过程中相对稳定,不会因使用不当造成产品误判。
17.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使用性强。
附图说明
18.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底板,2-钻杆,3-电池穿刺底座,4-孔,5-穿刺针,6
‑“
l”型板,7-套管,8-密封垫片,9-电池套,10-支柱,11-连接块,12-把手一,13-压块,14
‑“
c”型架,15-把手二,16-连杆,17-支架,1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钻孔装置和测试装置;
23.所述的钻孔装置包括带有上下伸缩装置的钻杆2和电池穿刺底座3,电池穿刺底座3上设置有与电池正极相配合的孔4;钻杆2底部设置有穿刺针5,穿刺针5设置于电池穿刺底座3的正上方;
24.所述的上下伸缩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1上的支柱10,支柱10上通过连接块11与钻杆2连接,连接块11的侧面设置有可使钻杆2上下移动的把手一12。
25.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l”型板6、套管7;“l”型板6的横板固定于底板1上,竖板上部设置有带有上下移动装置的压块13,套管7设置于“l”型板6的竖板一侧,压块13的正下方,套管7底部设置有中心带孔的密封垫片8,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密封垫片8的孔连通,密封垫片8设置于套管7内进气孔和出气孔的上部,套管7内设置有电池套9,电池套9设置于密封垫片8上部。
26.所述的上下移动装置的结构包括“c”型架14、把手二15和一对支架17,“c”型架14通过连接板18连接于“l”型板6的竖板上部。一对支架17的下端与“c”型架14的下开口端连接,把手二15的一端与“c”型架14的上开口端铰接,所述的一对支架17的上端与把手的折弯处铰接,所述的一对支架17的下端和“c”型架14的下开口端通过销轴与连杆16的上端连接,连杆16的下端与压块13连接。所述的连杆16通过螺杆与压块13连接,螺杆上设置有螺母,通过螺母调节压块13施加给电池压力
27.上述压块13的结构为中空且一侧设置有缺口。
28.上述套管7的高度小于电池套9的高度,电池套9的高度小于电池高度。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将封口后的电池壳放于电池穿刺底座4上,使得电池的正极向下放置于电池穿刺底座3的孔4内,负极向上,将穿刺针5高度调节合适,穿刺针5上方有上下伸缩装置,使得穿刺针5向下移动在电池负极穿孔,以上动作完成后,将电池负极向下放入电池套9内,使用压块13将电池固定,移动把手二15固定电池壳(气密压块13有螺母用来固定上下位置,螺杆下方匹配一个圆形两侧镂空凹槽夹具,通过螺杆上的螺母进行调节),压紧待测电池壳,打开测试气体进入装置后,通过密封垫片8中间孔位进入电池内部
(密封垫片8底部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连接气罐和压力表),调节压力表让气压通过中间孔位排出,从电池底部的孔位进入电池内部,在气压达到要求压力时,在电池壳正极表面注水,查看漏气位置。
30.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1.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上设置有钻孔装置和测试装置;所述的钻孔装置包括带有上下伸缩装置的钻杆(2)和电池穿刺底座(3),电池穿刺底座(3)上设置有与电池正极相配合的孔(4);钻杆(2)底部设置有穿刺针(5),穿刺针(5)设置于电池穿刺底座(3)的正上方;所述的测试装置包括“l”型板(6)、套管(7);“l”型板(6)的横板固定于底板(1)上,竖板上部设置有带有上下移动装置的压块(13),套管(7)设置于“l”型板(6)的竖板一侧,压块(13)的正下方,套管(7)底部设置有中心带孔的密封垫片(8),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密封垫片(8)的孔连通,套管(7)内设置有电池套(9),电池套(9)设置于密封垫片(8)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伸缩装置的结构包括设置于底板(1)上的支柱(10),支柱(10)上通过连接块(11)与钻杆(2)连接,连接块(11)的侧面设置有可使钻杆(2)上下移动的把手一(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移动装置的结构包括“c”型架(14)、把手二(15)和一对支架(17),一对支架(17)的下端与“c”型架(14)的下开口端铰接,把手二(15)的一端与“c”型架(14)的上开口端铰接,所述的一对支架(17)的上端与把手的折弯处铰接,所述的一对支架(17)的下端和“c”型架(14)的下开口端通过销轴与连杆(16)的上端连接,连杆(16)的下端与压块(13)连接,压块(13)向下压设于电池套(9)内的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块(13)的结构为中空且一侧设置有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7)的高度小于电池套(9)的高度,电池套(9)的高度小于电池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架(14)通过连接板(18)连接于“l”型板(6)的竖板上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16)通过螺杆与压块(13)连接,螺杆上设置有螺母,通过螺母调节压块(13)施加给电池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垫片(8)设置于套管(7)内进气孔和出气孔的上部。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形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其可通过调节压力准确确认产品密封状态,安全性好,成本低,实用过程中相对稳定,不会因使用不当造成产品误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底板上设置有钻孔装置和测试装置;钻孔装置包括钻杆和电池穿刺底座,电池穿刺底座上设置有与电池正极相配合的孔;钻杆底部设置有穿刺针,穿刺针设置于电池穿刺底座的正上方;测试装置包括“L”型板、套管;“L”型板的横板固定于底板上,竖板上部设置有压块,套管设置于“L”型板的竖板一侧,压块的正下方,套管底部设置有中心带孔的密封垫片,下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进气孔和出气孔分别与密封垫片的孔连通,套管内设置有电池套。套管内设置有电池套。套管内设置有电池套。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博 云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蓝湾进平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30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