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8-20  99


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


背景技术:

2.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e-ptfe)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最早是通过对聚四氟乙烯(ptfe)进行拉伸等特殊加工方法制成。聚四氟乙烯拉伸后产生大量的微细纤维和节状结构,这些微细纤维和节状结构组成了无数的细孔,赋予了e-ptfe优于ptfe的弹性和柔韧性;且由于e-ptfe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物理化学稳定性、无毒、无致癌、无致敏等特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问世至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军事、医疗等领域。
3.例如,在临床医疗使用中,e-ptfe可以以膜式管的形式,作为人工血管,用于治疗主动脉瘤、主动脉狭窄以及上下腔静脉切除更换术等,也可以运用在各种多层复合鞘管的内膜层、鞘管拼接中,这类鞘管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经导管介入手术。
4.对于e-ptfe膜式管制备,通常是将e-ptfe膜在均匀直径的衬棒上直接卷曲制备成圆管状。由于e-ptfe膜式管通常用于与血管拼接以用作人工血管,为了适配不同血管尺寸,需要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e-ptfe膜式管,尤其是不同厚度的e-ptfe膜式管,单层的e-ptfe膜制备的e-ptfe膜式管很难满足需求,由于e-ptfe表面系数低,难以将多层e-ptfe膜利用胶粘剂粘接固定制备较厚的e-ptfe膜式管;此外,在与天然血管、或者多层鞘管的拼接时通常使用套接并固定的方式,因此要求e-ptfe膜式管用于套接的末端具备较大的直径,以便于套入血管进行缝合并防止缝合后血液泄漏,或者便于与鞘管的其它部位拼接热熔。若是均一直径的圆管状e-ptfe膜式管,其不利于输送及保存,并且在主体段也往往不需要过大尺寸的e-ptfe 膜式管。如果采用哑铃状e-ptfe膜式管,由于本身侧端就拥有大口径,可以更易套入血管进行缝合,然而现有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制备效率低下,难以满足e-ptfe膜式管的大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制备多层的e-ptfe膜式管、及哑铃状e-ptfe膜式管制备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哑铃状e-ptfe膜式管大量需求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包括哑铃状衬棒,以及哑铃状模具,其用于套设在所述哑铃状衬棒的外周面;其中,所述哑铃状衬棒与所述哑铃状模具之间预留有配合间隙,用于容纳所述e-ptfe膜,所述e-ptfe膜式管的两端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且包括至少两层不同纤维走向的e-ptfe 膜。
8.进一步地,所述哑铃状模具设置有与所述哑铃状衬棒外周面形状相似且同轴的内腔,所述哑铃状衬棒设置于所述内腔内。
9.进一步地,所述哑铃状衬棒包括芯轴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芯轴两端的连接端块,其中,所述芯轴呈圆管状,所述连接端块呈圆台状。
10.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连接端块分别设置有小边端和大边端,所述小边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大边端的长度,所述小边端靠近所述芯轴,所述大边端远离所述芯轴。
11.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两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端块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等,且均为所述芯轴长度的1/8-1/4。
13.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连接端块中,其中一个连接端块的大边端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连接端块的大边端长度。
14.进一步地,所述哑铃状模具包括对合设置的两个壳体,以及用于组装所述两个壳体的连接件。
1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壳体包括直段部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段部两端的弧段部;所述直段部为半圆管,所述弧段部为半圆台管;其中,两个所述壳体的所述直段部之间套设所述芯轴,所述弧段部之间套设所述连接端块。
1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壳体的直段部的至少一侧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孔槽,两个所述孔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至少两层不同纤维走向的e-ptfe膜,层叠错位卷绕在哑铃状衬棒外周面,哑铃状模具紧密包裹在e-ptfe膜的外部,再通过调整哑铃状衬棒和哑铃状模具之间的配合间隙,制备出不同形状或厚度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这样,本实用新型能够大批量地制作哑铃状e-ptfe 膜式管,提高了制备效率,满足了满足哑铃状e-ptfe膜式管的大量需求。并且,也能够制备出不同形状或厚度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的半剖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哑铃状衬棒的立体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哑铃状衬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哑铃状衬棒中两个连接端块大小不等同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哑铃状模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5.图标:1-哑铃状衬棒,11-芯轴,111-第一连接部,12-连接端块,121
‑ꢀ
小边端,122-大边端,123-第二连接部,2-哑铃状模具,21-内腔,22-壳体, 221-直段部,222-弧段部,223-孔槽,23-连接件,231-螺钉,232-螺母,3
‑ꢀ
配合间隙,4-哑铃状e-ptfe膜式管。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2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制备不同规格的e-ptfe膜式管、哑铃状 e-ptfe膜式管4制备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哑铃状e-ptfe膜式管4的大量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具体参阅图1-图6。
30.图1示出了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示出了制备 e-ptfe膜式管的装置的半剖视图。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包括哑铃状衬棒1和哑铃状模具2。其中,哑铃状模具2用于套设在哑铃状衬棒1的外周面;哑铃状衬棒1与哑铃状模具2 之间预留有配合间隙3,用于容纳e-ptfe膜,e-ptfe膜式管的两端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且包括至少两层不同纤维走向的e-ptfe膜。
31.需要说明,哑铃状衬棒1和哑铃状模具2之间不直接接触,通过将至少两层不同纤维走向的e-ptfe膜,层叠错位卷绕在哑铃状衬棒1外周面,哑铃状模具2紧密包裹在e-ptfe膜的外部,调整哑铃状衬棒1和哑铃状模具2之间的配合间隙3,制备出不同形状或厚度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这样,本实用新型能够大批量地制作哑铃状e-ptfe膜式管4,提高了制备效率,满足了满足哑铃状e-ptfe膜式管4的大量需求。并且,也能够制备出不同形状或厚度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应用范围广。
32.进一步地,参阅图2,哑铃状模具2设置有与哑铃状衬棒1外周面形状相似且同轴的内腔21,哑铃状衬棒1设置于内腔21内。需要说明,由于形状相似,在制备哑铃状e-ptfe膜式管4时,能够制作出膜层厚度基本相同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能够有效地控制好形状或厚度,提高哑铃状 e-ptfe膜式管4的品质。
33.具体地,哑铃状模具2的内腔21直径大于哑铃状衬棒1的直径。可选地,哑铃状模具2的内腔21直径与哑铃状衬棒1的直径之差为0.04-0.80mm,从而可以保证制备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的厚度均匀,厚度范围为 0.04-0.80mm。本实施例中,哑铃状模具2的内腔21直径与哑铃状衬棒1 的直径之差为0.50mm。
34.图3示出了哑铃状衬棒1的立体示意图,图4示出了哑铃状衬棒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和图4,哑铃状衬棒1包括芯轴 11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芯轴11两端的连接端块12。具体地,芯轴11呈圆管状,连接端块12呈圆台状。需要说明,将成型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 从本装置上拆卸下来时,先将哑铃状模具2从哑铃状衬棒1上取下,再将两个连接端块12从芯轴11上取下,然后再脱去芯轴11,即可得到哑铃状 e-ptfe膜式管4。这样,便于工作人员拆下哑铃状e-ptfe膜式管4,提高工作效率。
35.其中,芯轴11呈圆管状,以便利于通过圆管内腔21传热使得芯轴11 受热均匀,提高哑铃状e-ptfe膜式管4的制备效率。
36.可以理解,芯轴11和连接端块12不限于机械加工、激光切割等加工方式获得,芯轴11和连接端块12的组成材料不限于不锈钢、镍钛等金属材料的一种或多种,为了加工出的
哑铃状e-ptfe膜式管4内无铁锈等杂质,可优选304不锈钢。
37.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和图4,每个连接端块12分别设置有小边端121 和大边端122,小边端121的长度小于大边端122的长度,小边端121靠近芯轴11,大边端122远离芯轴11。需要说明,通过设置小边端121和大边端122能够制备出呈哑铃状的e-ptfe膜式管4,即,e-ptfe膜式管的两端直径大于中部直径。
38.进一步地,参阅图4,芯轴11两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1,连接端块12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3,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3之间可拆卸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3为相互配合连接的外螺纹和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来实现可拆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3还可以为相互扣合连接的卡槽和卡块。
39.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3的长度相等,且均为芯轴 11长度的1/8-1/4。
40.可以理解,芯轴11的尺寸可以依据所需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的尺寸决定。具体地,芯轴11的尺寸可选内腔21直径范围为8.0-12.0mm,壁厚范围为0.3-1.0mm,芯轴11长度范围为32.0-48.0mm。并且,芯轴11的两端的外螺纹长度相等,分别为芯轴11长度的1/8-1/4,芯轴11中间无螺纹的圆管长度占芯轴11长度的1/2-3/4。
41.可以理解,连接端块12的外周尺寸可以依据所需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的两端尺寸来决定。具体地,连接端块12的内腔21直径范围为8.6-14.0mm,小边端121处外径与连接端块12内腔21尺寸相同,范围均为 8.6-14.0mm,以使哑铃状e-ptfe膜式管中间与两端部的过渡顺畅;大边端 122外径范围为9.0-20.0mm;大边端122和小边端121之间的距离是芯轴 11上任意一端螺纹长度的至少2倍。
42.本实施例中,芯轴11的内腔21直径10.0mm,壁厚0.5mm,芯轴11 长40.0mm,芯轴11两端的螺纹长度相等为5mm,芯轴11中间无螺纹的圆管长度为30.0mm,因此为了与芯轴11配合,连接端块12内腔21直径 11.0mm,小边端121外径11.0mm,大边端122外径31.0mm,大边端122 和小边端121之间的距离10.0mm,为芯轴11的螺纹长度的2倍。
43.具体地,连接端块12靠近大边端122的内腔21有内螺纹,连接端块 12的内螺纹长度与芯轴11上的任意一端外螺纹长度相同。
44.图5示出了哑铃状衬棒1中两个连接端块12大小不等同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参阅图5,两个连接端块12中,其中一个连接端块12的大边端 122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连接端块12的大边端122长度。需要说明,两个连接端块12的大边端122外径尺寸不同,以制备两端尺寸不同的哑铃状 e-ptfe膜式管4。可以理解,连接端块12尺寸不同的设置取决于所制备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尺寸的需求,例如,对于不同血管部位的拼接,可以采用一端大、一端小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
45.具体地,其中一个连接端块12的大边端122外径是另一个连接端块12 的大边端122外径的1.5-3倍,从而得到的不对称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 4,这种膜式管尤其适用于与不同直径血管或鞘管的拼接使用,实用性强。
46.图6示出了哑铃状模具2的分解状态示意图。进一步地,参阅图6,哑铃状模具2包括对合设置的两个壳体22,以及用于组装两个壳体22的连接件23。需要说明,将成型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从本装置上拆卸下来时,先将连接件23取出,再将两个壳体22取下,即可将
哑铃状模具2从哑铃状衬棒1上取下;再将两个连接端块12从芯轴11上取下,然后再脱去芯轴11,即可得到哑铃状e-ptfe膜式管4。这样,便于工作人员拆下哑铃状 e-ptfe膜式管4,提高工作效率。
47.进一步地,参阅图6,每个壳体22包括直段部221以及分别连接于直段部221两端的弧段部222;直段部221为半圆管,弧段部222为半圆台管;其中,两个壳体22的直段部221之间套设芯轴11,弧段部222之间套设连接端块12。
48.具体地,每个壳体22的直段部221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孔槽 223,两个孔槽223之间通过连接件23实现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每个壳体22的直段部221的两侧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孔槽223,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9.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3为互相配合的螺钉231和螺母232,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23还可以为互相契合的卡扣和卡槽、至少一对磁铁等可拆卸连接形式。需要说明,本装置的哑铃状衬棒1和哑铃状模具2在组装时,首先将两个壳体22分别套在哑铃状衬棒1的外周面,然后通过螺母232和螺钉231固定两个壳体22即可。
50.可以理解,两个壳体22和连接件23的制备工艺不限于机械加工、激光切割等加工方式;两个壳体22、螺钉231和螺母232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镍钛合金、钴铬合金等金属材料的一种或多种。为了加工出的哑铃状e-ptfe膜式管4无铁锈等杂质,并且由于在e-ptfe膜式管的制备过程中,卷绕在哑铃状模具2上的e-ptfe膜需要经过高温加热、烧结固定的过程,因此哑铃状模具2也应具备热稳定性,可优选304不锈钢材料。
51.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哑铃状衬棒,以及哑铃状模具,其用于套设在所述哑铃状衬棒的外周面;其中,所述哑铃状衬棒与所述哑铃状模具之间预留有配合间隙,用于容纳所述e-ptfe膜,所述e-ptfe膜式管的两端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且包括至少两层不同纤维走向的e-ptfe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哑铃状模具设置有与所述哑铃状衬棒外周面形状相似且同轴的内腔,所述哑铃状衬棒设置于所述内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哑铃状衬棒包括芯轴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芯轴两端的连接端块,其中,所述芯轴呈圆管状,所述连接端块呈圆台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端块分别设置有小边端和大边端,所述小边端的长度小于所述大边端的长度,所述小边端靠近所述芯轴,所述大边端远离所述芯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两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端块内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长度相等,且均为所述芯轴长度的1/8-1/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端块中,其中一个连接端块的大边端长度大于或小于另一个连接端块的大边端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哑铃状模具包括对合设置的两个壳体,以及用于组装所述两个壳体的连接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包括直段部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直段部两端的弧段部;所述直段部为半圆管,所述弧段部为半圆台管;其中,两个所述壳体的所述直段部之间套设所述芯轴,所述弧段部之间套设所述连接端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壳体的直段部的至少一侧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孔槽,两个所述孔槽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实现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e-PTFE膜式管的装置,包括哑铃状衬棒,以及哑铃状模具,其用于套设在所述哑铃状衬棒的外周面;其中,所述哑铃状衬棒与所述哑铃状模具之间预留有配合间隙,用于容纳e-PTFE膜,所述e-PTFE膜式管的两端直径均大于中部直径,且包括至少两层不同纤维走向的e-PTFE膜。本实用新型能够大批量地制作哑铃状e-PTFE膜式管,提高了制备效率,满足了满足哑铃状e-PTFE膜式管的大量需求,解决了现有哑铃状e-PTFE膜式管制备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哑铃状e-PTFE膜式管需量求大的问题。PTFE膜式管需量求大的问题。PTFE膜式管需量求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江巍 钟伟彬 王泽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4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