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08-21  83



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


背景技术:

2.内窥镜是泛指经各种管道进入人体,以观察人体内部状况的医疗仪器。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是医生检查或手术时必不可缺的工具。
3.现有的医疗设备用内窥镜的蛇骨是由多个关节连接,可以通过钢丝绳的牵引力来实现不同方向的摆动。为了便于操作,内窥镜多设计成弧形,而由于钢丝绳为柔性,绷紧状态下呈直线状,与内窥镜的弧形内腔冲突,因而可能造成刮擦,在长期使用后能对外壳和钢丝绳造成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沿内窥镜的弯曲弧度引导钢丝绳转向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包括可旋转地安设于外壳后端的轮盘,所述轮盘上反向绕设有两根钢丝,所述钢丝远离轮盘一端经两组导向机构沿内窥镜弯曲方向改向后穿过固定于外壳前端的限位机构、并与插入管结构相连。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8.两组所述导向机构间隔排布于轮盘和限位机构之间。
9.每组所述导向机构均包括成型于外壳的底座和两个固定安装于底座、用于牵引钢丝以实现钢丝转向的导向盘。
10.所述底座朝上间隔成型有两道用于安装导向盘的卡口。
11.卡设于卡口内的所述导向盘呈扇面状,且其中部沿横向开设有用于钢丝穿过的槽。
12.位于异组同侧的所述导向盘的相邻槽口方向相对,以引导两根钢丝于两组导向机构间平行排布。
13.所述轮盘设置成工字轮;近轮盘侧的所述导向盘的槽口沿轮盘套筒的切线方向开设,以引导钢丝于导向机构与轮盘间沿轮盘套筒的切向方向排布。
14.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外壳固定相连的、用于限制钢丝穿过角度的钢套,钢丝从所述钢套中穿过;近导向机构的所述导向盘的槽口沿对应侧钢套的套口方向开设,以引导钢丝顺钢套的长度方向进入钢套。
15.所述轮盘设置成工字轮,所述轮盘与外壳铰接、且与位于外壳外的把手相连;所述轮盘设有两个用于调节钢丝松紧的转盘,每根钢丝与一所述转盘相连。
16.所述轮盘还设有用于锁紧转盘的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与轮盘螺纹配合,所述
紧固螺丝的头部向下挤压转盘。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利用其引导钢丝沿沿内窥镜的弯曲方向弯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钢丝与外壳发生刮擦,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是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剖面);
20.图2是内窥镜的立体示意图(剖面)。
21.图中各标号表示:1、轮盘;11、转盘;12、紧固螺丝;2、钢丝;3、导向机构;31、底座;311、卡口;32、导向盘;321、槽;4、限位机构;41、钢套;5、插入管结构;6、外壳;7、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包括可旋转地安设于外壳6后端的轮盘1,轮盘1上反向绕设有两根钢丝2,钢丝2远离轮盘1一端经两组导向机构3沿内窥镜弯曲方向改向后穿过固定于外壳6前端的限位机构4、并与插入管结构5相连。通过设置导向机构3,利用其引导钢丝2沿沿内窥镜的弯曲方向弯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钢丝与外壳6发生刮擦,以延长使用寿命。
24.本实施例中,两组导向机构3间隔排布于轮盘1和限位机构4之间。轮盘1设置于外壳6的后端、限位机构4设置于外壳6的前端,二者间距较大,且内窥镜的弯曲段主要位于中段,故将导向机构3设于轮盘1与限位机构4之间能够更好地引导钢丝转向,从而避免刮擦。
25.本实施例中,每组导向机构3均包括成型于外壳6的底座31和两个固定安装于底座31、用于牵引钢丝2以实现钢丝转向的导向盘32。
26.本实施例中,底座31朝上间隔成型有两道用于安装导向盘32的卡口311。卡设于卡口311内的导向盘32呈扇面状,且其中部沿横向开设有用于钢丝穿过的槽321。通过在导向盘32的中部沿横向开设槽321,使钢丝2能够被限制在其内运动从而避免松脱。且槽底呈沿钢丝2走向呈弧形设置,已能够增大钢丝2与槽底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从而减缓钢丝2与导向盘32的摩擦造成的耗损。
27.本实施例中,位于异组同侧的导向盘32的相邻槽口方向相对,以引导两根钢丝2于两组导向机构3间平行排布。将钢丝2引导形成平行状排布有利于减小间距,从而占用更小的空间。
28.本实施例中,轮盘1设置成工字轮;近轮盘1侧的导向盘32的槽口沿轮盘1套筒的切线方向开设,以引导钢丝2于导向机构3与轮盘1间沿轮盘1套筒的切向方向排布。将钢丝2引导成沿轮盘1套筒的切向方向排布,可以使钢丝2与轮盘1的接触更为顺畅,从而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
29.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4包括与外壳6固定相连的、用于限制钢丝2穿过角度的钢套41,钢丝2从钢套41中穿过;近导向机构3的导向盘32的槽口沿对应侧钢套41的套口方向开设,以引导钢丝2顺钢套41的长度方向进入钢套41。将钢丝2引导成沿钢套41的长度方向进入钢套41,能够减少钢丝2与钢套41的套口之间的摩擦,从而避免钢丝2和钢套41因摩擦造
成的耗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0.本实施例中,轮盘1设置成工字轮,轮盘1与外壳6铰接、且与位于外壳6外的把手7相连;轮盘1设有两个用于调节钢丝2松紧的转盘11,每根钢丝2与一转盘11相连。轮盘1还设有用于锁紧转盘11的紧固螺丝12;紧固螺丝12与轮盘1螺纹配合,紧固螺丝12的头部向下挤压转盘11。通过设置与把手7相连的轮盘1,通过操控把手7就能控制轮盘1的旋转,从而利用钢丝2的伸缩改变插入管结构5的弯曲。并且,通过设置转盘11和紧固螺丝12,利用转盘11与钢丝2相连,以能够通过旋转转盘11来调节钢丝2的张紧程度,在调节至理想的张紧状态后,通过拧动紧固螺丝12使其向下挤压转盘11、形成固定,从而避免转盘11在钢丝2的拉扯下发生反转。
31.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旋转地安设于外壳(6)后端的轮盘(1),所述轮盘(1)上反向绕设有两根钢丝(2),所述钢丝(2)远离轮盘(1)一端经两组导向机构(3)沿内窥镜弯曲方向改向后穿过固定于外壳(6)前端的限位机构(4)、并与插入管结构(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导向机构(3)间隔排布于轮盘(1)和限位机构(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导向机构(3)均包括成型于外壳(6)的底座(31)和两个固定安装于底座(31)、用于牵引钢丝(2)以实现钢丝转向的导向盘(3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1)朝上间隔成型有两道用于安装导向盘(32)的卡口(3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卡设于卡口(311)内的所述导向盘(32)呈扇面状,且其中部沿横向开设有用于钢丝穿过的槽(32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异组同侧的所述导向盘(32)的相邻槽口方向相对,以引导两根钢丝(2)于两组导向机构(3)间平行排布。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1)设置成工字轮;近轮盘(1)侧的所述导向盘(32)的槽口沿轮盘(1)套筒的切线方向开设,以引导钢丝(2)于导向机构(3)与轮盘(1)间沿轮盘(1)套筒的切向方向排布。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与外壳(6)固定相连的、用于限制钢丝(2)穿过角度的钢套(41),钢丝(2)从所述钢套(41)中穿过;近导向机构(3)的所述导向盘(32)的槽口沿对应侧钢套(41)的套口方向开设,以引导钢丝(2)顺钢套(41)的长度方向进入钢套(4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1)设置成工字轮,所述轮盘(1)与外壳(6)铰接、且与位于外壳(6)外的把手(7)相连;所述轮盘(1)设有两个用于调节钢丝(2)松紧的转盘(11),每根钢丝(2)与一所述转盘(11)相连。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盘(1)还设有用于锁紧转盘(11)的紧固螺丝(12);所述紧固螺丝(12)与轮盘(1)螺纹配合,所述紧固螺丝(12)的头部向下挤压转盘(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尿管肾盂内窥镜的钢丝角度导向调整系统,包括可旋转地安设于外壳后端的轮盘,所述轮盘上反向绕设有两根钢丝,所述钢丝远离轮盘一端经两组导向机构沿内窥镜弯曲方向改向后穿过固定于外壳前端的限位机构、并与插入管结构相连。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利用其引导钢丝沿沿内窥镜的弯曲方向弯折,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钢丝与外壳发生刮擦,以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贺亦峰 游铮 文子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瑞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43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