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防护结构及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胶印能以高精度清晰地还原原稿的色彩、反差及层次,是目前最普遍的纸张印刷方法。适用于海报、简介、说明书、报纸、包装、书籍、杂志、月历及其他有关彩色印刷品。随着现代印刷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印刷产品的品质要求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印刷行业在印刷产品时更多地应用到色箔压印工艺。由于传统烫印工艺很复杂,因此,采用的烫印装置结构极其复杂,存在成本高,生产郊率低,烫印郊果不易保证,对印刷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3.现有的印刷设备的印刷结构一般结构都是外露的,在一些恶劣的环境容易导致印刷辊上沾染上污渍灰尘等物,影响设备印刷精度,故需要针对印刷设备的印刷结构做防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印刷组件的上方设置了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通过两组的防护装置对结构起到防护作用,对结构保护效果好,而第二防护装置可开启设置,方便对结构进行检修,使用方便,结构可靠的印刷防护结构及印刷设备。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防护结构,包括机架、连接于机架的支撑架、架设于支撑架的印刷组件、安装于支撑架并对应印刷组件的第一防护装置、及设于机架并位于第一防护装置两侧的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的横梁、安装于横梁两侧并朝向印刷组件的压紧模组、及连接于横梁并将压紧模组覆盖的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装置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罩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两侧。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机架包括安装面板及对应于安装面板的操作台,所述支撑架设于安装面板与操作台之间,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板。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于安装面板的内支撑板、及安装于操作台的外支撑板,所述印刷组件和横梁均架设于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之间。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内支撑板设有第一支撑台,所述外支撑板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横梁架设于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表面,所述横梁朝向印刷组件一面安装有照明灯管。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架的印刷支撑座、及放置于印刷支撑座的印刷辊,所述印刷支撑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印刷辊两端安装有印刷轴承,所述印刷轴承置于定位槽内。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压紧模组的驱动端对应印刷轴承安装有压紧
片,所述压紧模组驱动压紧片将所述印刷轴承压紧。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印刷支撑座底部连接有顶升模组,所述顶升模组与压紧模组均为气缸。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包括连杆架,所述连杆架将第二防护罩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对应第一防护罩开设有避空槽,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前端设有握持把手。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防护罩的两侧设有气动连杆,所述气动连杆将第二防护罩与机架连接。
14.一种印刷设备,包括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相比现有的印刷设备,本实用新型在机架上设置支撑架,在支撑架上用于印刷组件的安装,方便对产品进行印刷,在印刷组件的上方设置了第一防护装置和第二防护装置,通过两组的防护装置对结构起到防护作用,对结构保护效果好,而第二防护装置可开启设置,方便对结构进行检修,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具体是,设置了机架、连接于机架的支撑架、架设于支撑架的印刷组件、安装于支撑架并对应印刷组件的第一防护装置、及设于机架并位于第一防护装置两侧的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的横梁、安装于横梁两侧并朝向印刷组件的压紧模组、及连接于横梁并将压紧模组覆盖的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装置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罩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两侧。通过横梁上安装压紧模组用于将印刷组件压紧,保证结构印刷精度,印刷稳定,还设置第一防护罩和第二防护罩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刷防护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为印刷防护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为印刷防护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安装面板11、操作台12、支撑架2、内支撑板21、第一支撑台211、外支撑板22、第二支撑台221、印刷组件3、印刷支撑座31、顶升模组311、印刷辊32、定位槽33、印刷轴承34、第一防护装置4、横梁41、照明灯管411、压紧模组42、压紧片421、第一防护罩43、第二防护装置5、第二防护罩51、连杆架52、气动连杆53。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图4所示,一种印刷防护结构,包括机架1、连接于机架1的支撑架2、架设于支撑架2的印刷组件3、安装于支撑架2并对应印刷组件3的第一防护装置4、及设于机架1并位于第一防护装置4两侧的第二防护装置5;所述第一防护装置4包括架设于支撑架2的横梁41、安装于横梁41两侧并朝向印刷组件3的压紧模组42、及连接于横梁41并将压紧模组42覆盖的第一防护罩43,所述第二防护装置5设有第二防护罩51,所述第二防护罩51罩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43的两侧。
26.机架1包括安装面板11及对应于安装面板11的操作台12,所述支撑架2设于安装面板11与操作台12之间,所述第二防护装置5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板11,在安装面板11与操作台12之间形成印刷工位,将支撑架2设置在印刷工位上,方便设备工作。
27.支撑架2包括连接于安装面板11的内支撑板21、及安装于操作台12的外支撑板22,所述印刷组件3和横梁41均架设于内支撑板21和外支撑板22之间,通过内支撑板21和外支撑板22配合下对横梁41和印刷组件3起到支撑作用,形成印刷工位对产品进行印刷。
28.内支撑板21设有第一支撑台211,所述外支撑板22设有第二支撑台221,所述横梁41架设于第一支撑台211和第二支撑台221的表面,所述横梁41朝向印刷组件3一面安装有照明灯管411,设置第一支撑台211和第二支撑台221配合横梁41的安装,结构安装方便,设置照明灯管411将印刷部分进行照明,方便检修和观察印刷。
29.印刷组件3包括安装于支撑架2的印刷支撑座31、及放置于印刷支撑座31的印刷辊32,所述印刷支撑座31开设有定位槽33,所述印刷辊32两端安装有印刷轴承34,所述印刷轴承34置于定位槽33内,通过定位槽33用于配合印刷轴承34的固定,在结构上面精度高,印刷稳定可靠。
30.压紧模组42的驱动端对应印刷轴承34安装有压紧片421,所述压紧模组42驱动压紧片421将所述印刷轴承34压紧,通过压紧片421压紧印刷轴承34,进一步提升精度。
31.印刷支撑座31底部连接有顶升模组311,所述顶升模组311与压紧模组42均为气缸,设置顶升气缸可配合印刷辊32上升,方便调机。
32.第二防护装置5包括连杆架52,所述连杆架52将第二防护罩51与机架1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51对应第一防护罩43开设有避空槽,所述第二防护罩51的前端设有握持把手,通过连杆架52用于第二防护罩51活动连接,保证结构的开合活动,还设置握持把手,方便握持开合。
33.第二防护罩51的两侧设有气动连杆53,所述气动连杆53将第二防护罩51与机架1连接,还设置气动连杆53用于第二防护罩51开合,结构开合方便,使用方便。
34.一种印刷设备,采用以上结构的印刷设备,整体结构可靠,印刷精度高,对印刷部分防护效果好。
35.本实用新型在机架1上设置支撑架2,在支撑架2上用于印刷组件3的安装,方便对产品进行印刷,在印刷组件3的上方设置了第一防护装置4和第二防护装置5,通过两组的防护装置对结构起到防护作用,对结构保护效果好,而第二防护装置5可开启设置,方便对结构进行检修,使用方便,结构可靠。具体是,设置了机架1、连接于机架1的支撑架2、架设于支
撑架2的印刷组件3、安装于支撑架2并对应印刷组件3的第一防护装置4、及设于机架1并位于第一防护装置4两侧的第二防护装置5;所述第一防护装置4包括架设于支撑架2的横梁41、安装于横梁41两侧并朝向印刷组件3的压紧模组42、及连接于横梁41并将压紧模组42覆盖的第一防护罩43,所述第二防护装置5设有第二防护罩51,所述第二防护罩51罩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43的两侧。通过横梁41上安装压紧模组42用于将印刷组件3压紧,保证结构印刷精度,印刷稳定,还设置第一防护罩43和第二防护罩51进行防护,防护效果好。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连接于机架的支撑架、架设于支撑架的印刷组件、安装于支撑架并对应印刷组件的第一防护装置、及设于机架并位于第一防护装置两侧的第二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防护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的横梁、安装于横梁两侧并朝向印刷组件的压紧模组、及连接于横梁并将压紧模组覆盖的第一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装置设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罩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安装面板及对应于安装面板的操作台,所述支撑架设于安装面板与操作台之间,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于安装面板的内支撑板、及安装于操作台的外支撑板,所述印刷组件和横梁均架设于内支撑板和外支撑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板设有第一支撑台,所述外支撑板设有第二支撑台,所述横梁架设于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表面,所述横梁朝向印刷组件一面安装有照明灯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安装于支撑架的印刷支撑座、及放置于印刷支撑座的印刷辊,所述印刷支撑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印刷辊两端安装有印刷轴承,所述印刷轴承置于定位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模组的驱动端对应印刷轴承安装有压紧片,所述压紧模组驱动压紧片将所述印刷轴承压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支撑座底部连接有顶升模组,所述顶升模组与压紧模组均为气缸。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装置包括连杆架,所述连杆架将第二防护罩与机架连接,所述第二防护罩对应第一防护罩开设有避空槽,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前端设有握持把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罩的两侧设有气动连杆,所述气动连杆将第二防护罩与机架连接。10.一种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印刷防护结构。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防护结构及印刷设备,包括机架、连接于机架的支撑架、架设于支撑架的印刷组件、安装于支撑架并对应印刷组件的第一防护装置、及设于机架并位于第一防护装置两侧的第二防护装置;第一防护装置包括架设于支撑架的横梁、安装于横梁两侧并朝向印刷组件的压紧模组、及连接于横梁并将压紧模组覆盖的第一防护罩,第二防护装置设有第二防护罩,第二防护罩罩设于所述第一防护罩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组的防护装置对结构起到防护作用,对结构保护效果好,使用方便,结构可靠。结构可靠。结构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邦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