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勘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2.geoframe和landmark是当今世界上两大主流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软件,在linux平台上运行,各有千秋,在国内石油勘探行业也广泛应用,多家单位同时拥有和使用这两套软件。因此,同一单位各种基础数据在这两套软件之间互相转换十分频繁;不同合作单位间的数据共享也时有发生。
3.无论是geoframe还是landmark,对输入的层位数据、断层数据和有关井数据都有各自特殊的格式要求,应用人员按照软件对这些数据规定格式要求准备这些数据,是个非常繁琐和耗时的过程。技术综合能力较强的单位通过软件编程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能一定程度简化数据格式转换流程,但在数据转换的准确性和规模化方面尚存在缺陷,如解释数据颜色漏失,解释数据仅限一个测区,格式转换参数过于复杂。主要原因是geoframe和landmark 的输入和输出的了解程度不足,对用户需求不够深入,缺乏系统工程思想,把复杂问题过于简单化。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及装置,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参数,并能转换工区级的各种基础数据,达到方便用户使用的目标。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包括:
6.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
7.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
8.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
9.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
10.其中,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包括:
11.(1)修改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
12.对于面向多个凹陷的用户,在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中添加环境变量设置命令;
13.用户根据不同的凹陷在命令窗口启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命令;
14.(2)在环境变量$datapar指定目录下创建各种参数文件,包括:系统运行参数文件gf_lm.par、3d测区参考对照文件survey3d_ref.par、geframe 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s_ref_gf.dat、landmark井名参考对照文件 well_ref_lmk.dat、2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2d.par、3d测网基础坐标 survey3d.par、颜色码与rgb对照表。
15.其中,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包括:
16.按软件说明书要求,输出geoframe或landmark解释工区中的井头、井斜轨迹、测井曲线、分层、层位和断层解释数据。
17.其中,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包括:
18.在用户使用环境下,进入指定的目录,启动数据格式转换命令,按软件指示步骤进行对应操作,即可完成各种类型的数据格式转换。
19.其中,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包括:
20.对于井头、分层数据格式,需用户定义或统一定义,对于标准格式的数据,在geoframe里用户选定标准格式,在landmark里能自动识别数据格式,按软件系统规定的步骤完成数据加载。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包括:
22.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
23.输出单元,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
24.转换单元,用于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
25.输入单元,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
26.其中,建立单元,用于:
27.(1)修改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
28.对于面向多个凹陷的用户,在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中添加环境变量设置命令;
29.用户根据不同的凹陷在命令窗口启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命令;
30.(2)在环境变量$datapar指定目录下创建各种参数文件,包括:系统运行参数文件gf_lm.par、3d测区参考对照文件survey3d_ref.par、geframe 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s_ref_gf.dat、landmark井名参考对照文件 well_ref_lmk.dat、2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2d.par、3d测网基础坐标 survey3d.par、颜色码与rgb对照表。
31.其中,所述输出单元,用于:
32.按软件说明书要求,输出geoframe或landmark解释工区中的井头、井斜轨迹、测井曲线、分层、层位和断层解释数据。
33.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4.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35.本技术实施例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及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6.本技术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包括: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本技术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参数,并能转换工区级的各种基础数据,实现了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3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介绍。
41.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技术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 /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技术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 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42.下面的描述提供了示例,并且不对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示例进行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描述的元素的功能和布置做出改变。各个示例可以适当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以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此外,可以将关于一些示例描述的特征组合到其他示例中。
43.如图1所示,本技术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包括: s101,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s102,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s103,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s104,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
44.本技术在各种参数文件支撑下,实现了geoframe和landmark各种数据类型的规范化、规模化、精确化和快速化的数据格式相互转换。本技术实现了不同坐标系下的geoframe工区数据内部数据格式转换,特别是同一工区不同方向、不同面元的3d测区地震解释数据格式转换,达到geoframe 工区数据内部格式数据交流渠道畅通。本技术方便建立主要参数文件,各个凹陷基础参数文件具有相对独立性,参数文件统一管理。
4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eoframe、landmark解释软件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其主要功能为:geoframe数据格式到landmark、landmark数据格式到geoframe、geoframe内部数据格式转换。
46.本技术的技术思路:分析各个软件输入/输出接口,寻求各种数据类型的最佳输入/输出模式。通过建立各种参数文件(如运行参数文件、测区对照表文件、测区坐标文件和颜色代码rgb对照表),软件自动识别各个用户的固化参数和动态参数,从而简化用户的数据输入参数,并能转换工区级的各种基础数据,达到方便用户使用的目标。
47.下面介绍本技术的动作过程:
48.第一步,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
49.(1)修改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
50.对于面向多个凹陷的用户,在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中添加境变量设置命令,如用户kt1gf为:
51.setenv path/patch/bin:$path
52.aliasktgy_conver'/patch/bin/ktgy_data_conver_x'
53.aliasktha_conver'/patch/bin/ktha_data_conver_x'
54.ktgy_data_conver_x文件内容为:
55.#!csh
56.setenv datapar/patch/ktgy/datapar/
57.setenv thtab/patch/ktgy/thtab/
58./patch/bin/data_conver_x
59.用户根据不同的凹陷在命令窗口启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命令,如键入命令ktgy_conver,即可进入与高邮凹陷工区相关环境的软件界面。
60.(2)在环境变量$datapar指定目录下创建用各种参数文件
61.①
系统运行参数文件gf_lm.par
62.文件格式:第1行指示2d测区对照表路径和文件名,第2行指示测区对照表路径和文件名称,第3行指示geoframe井号参考文件,第4行指示 landmark井号参考文件,第5行指示openworks工区名称。第6和第7行 x0,y0为geoframe与landmark之间的坐标系统偏移量。第8行为landmark 解释员,第9行为landmark解释版本,第10行为landmark域值,第11 行为landmark投影系统。第12和13行为线号和cdp偏移量。14行为替代速度,第15行为井分层解释员。例如,kt1gygf用户的gf_lm.par为:
63.2d surveyreference:/patch/ktgy/datapar/survey2d_ref.par
64.3d surveyreference:/patch/ktgy/datapar/survey3d_ref.par
65.gf wellreference:/patch/ktgy/datapar/wells_ref_gf.dat
66.lmk wellreference:/patch/ktgy/datapar/wells_ref_lmk.dat
67.openworks_project:kt1_gy_ip
68.x0:20000000.0
69.y0:3000000.0
70.seismicinterpreter:kt1ha
71.version:kt1gy
72.domain:time
73.projected_coordinate_system:beijing/gauss zone 20n
74.line0:0
75.cdp0:0
76.replacementvelocity:1700.0
77.pickinterpreter:kt1
78.②
3d测区参考对照文件survey3d_ref.par
79.同一个物理3d测区名称在geoframe、landmark系统里可能命名称不一样,因此在格式转换系统里需要3d测区对照表。3d测区参考文件格式为第1行为文件头,geoframe测区名称(1-30),landmark测区名称(40-69),字符左对齐。例如:
80.geoframe_surveylandmark_survey
81.caop3d_kt3_20110701
ꢀꢀꢀꢀꢀꢀꢀꢀꢀꢀꢀꢀꢀꢀꢀꢀ
ha_caopi3d_20110701
82.fuand3d_20110704
ꢀꢀꢀꢀꢀꢀꢀꢀꢀꢀꢀꢀꢀꢀꢀꢀꢀꢀꢀ
ha_fuand3d_20110704
83.fuand3d_kt3_20110701
ꢀꢀꢀꢀꢀꢀꢀꢀꢀꢀꢀꢀꢀꢀꢀ
ha_fuand3d_20110701
84.③
geframe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s_ref_gf.dat
85.文件格式为前1行为文件头,每口井占一行,各个字段位置为:井号 wellname(1-20),井号标识uwi(21-40),油田field(41-50),井符号码wellsymbol(51-54),横坐标x(61-72),纵坐标y(75-85),井深bottomdepth (88-95),补心高kb(98-105)。
86.④
landmark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_ref_lmk.dat
87.文件格式与geoframe井名参考文件形同,数据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坐标位数不相同,geoframe的x坐标整数位为6位,坐标整数位7位(或6 位),而landmark的x坐标整数位为8位,坐标整数位7位。另外uwi 名称两者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暂时难以统一井名参考文件。
88.⑤
2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2d.par
89.第1行文件头,每个2d测区占一行,参数1为桩号原点横坐标(1-12 列),参数2为桩号原点纵坐标(14-24列),参数3为主测线方位角(28-34 列),参数4进展方向(左为1,右为-1)(37-38列),参数5为2d测区名称(47-56列)。例如:
[0090][0091]
⑥
3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3d.par
[0092]
每个测区占5行,第1行测区名称,第2行为测区第1个控制点线号、 cdp、x、y坐标。第3行为测区第2个控制点线号、cdp、x、y坐标。第4行为测区第3个控制点线号、cdp、x、y坐标。第5行为测区第4个控制点线号、cdp、x、y坐标,数据间用空格隔开。
[0093]
该文件可通过功能4-6-1提取geoframe 3d测区参数。例如:
[0094][0095]
⑦
颜色码与rgb对照表
[0096]
通过颜色码识别技术,解码geoframe颜色码,建立42种颜色码与三元色(红色、绿色、蓝色)对应关系表,该表内置在软件代码中,用于geoframe 颜色代码与landmark三元色之间的转换,确保层位、断层颜色在转换前后不变。
[0097]
geoframe颜色代码与三元色对应关系表
[0098][0099][0100]
第二步,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
[0101]
按软件说明书要求,输出geoframe或landmark解释工区中的井头、井斜轨迹、测井曲线、分层、层位和断层解释等各种数据。
[0102]
第三步,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
[0103]
在用户使用环境下,进入指定的目录,启动数据格式转换命令,按软件指示步骤进行对应操作,即可完成各种类型的数据格式转换。
[0104]
第四步,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
[0105]
除井头、分层等个别数据格式,需用户定义或统一定义外,其它类型的数据格式是标准格式,在geoframe里用户选定标准格式,在landmark里能自动识别数据格式,按软件系统规定的步骤用户几乎单击鼠标即可完成数据加载。
[0106]
本发明的改进点在于:各种数据格式输入/输出规范化、各种数据类型数据转换规模化(多测区、多层位、多井)、格式转换精确化和快速化。用户使用方便和快捷。
[0107]
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为:软件使用fortran77语言编写,在linux平台上运行,具有以下特点:
[0108]
⑴
实现了geoframe和landmark各种数据类型的规范化、规模化、精确化和快速化的数据格式相互转换,建立了两者间有机连接的桥梁;
[0109]
⑵
针对不同单位或部门的x,y坐标位数可能不相同,实现了不同坐标系下的geoframe工区数据格式转换,特别是实现了同一工区不同方向、不同面元的3d测区地震解释数据格式转换,目标范围内的旧的解释数据可加载到新的测区内,工区数据内部数据交流渠道畅通;
[0110]
⑶
在用户使用环境下直接运行,数以百计的基础参数通过文件形式按凹陷为基本单元统一管理(多数参数由本产品的工具软件获取),用户使用方便和快捷。
[0111]
本发明为解释系统的数据格式转换提供强大的引擎,规模化的数据格式转换效率高、转换精确性高,在geoframe和landmark解释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桥梁。同时geoframe同一系统不同工区或不同测区的数据交流也畅通无阻。方便用户使用,节省了用户在不同解释系统下工区数据准备的时间,相对于中等规模的工区而言,与传统方法相比,工作效率至少提高6倍,在半天的时间内即可完成不同软件系统间的数据迁移,大部分时间消耗在软件
系统的数据输入/输出,用户实际使用时间很少,即用户在挥手之间轻松地完成指定任务。对于近500个3d不同凹陷的测区基础数据从geoframe平台上迁移到landmark平台,按旧模式迁移估计需花费一个月时间,而按新模式数据迁移仅花费时间一周时间,且大部分时间消耗在解释系统的输入/输出,即用户实际花费时间更少,轻松完成数据大规模的迁移。
[0112]
实施例一:geoframe beixiep3d工区解释数据格式到landmark
[0113]
1、从geoframe工区数据管理按标准格式输出解释数据到指定目录
[0114]
(1)层位数据文件名称bxp_h.p701,数据格式为3d_ci7m_gf.ifdf
[0115]
(2)断层数据文件名称bxp_f.flt,数据格式为faultm_gf.ifdf
[0116]
(3)断层轨迹数据文件bxp_fb.p701,断层数据格式fbm_gf.ifdf
[0117]
2、在指定目录下,启动数据格式转换软件命令ktgy_conver
[0118]
(1)层位数据格式转换
[0119]
选择1-1-3菜单步骤,进入3d多测区层位数据格式转换:
[0120]
①
输入geoframe 3d_ci7m_gf.ifdf格式多测区层位文件:bxp_h.p701
[0121]
②
输出landmark(all)格式层位文件:bxp_h_lmk_r5000.dat
[0122]
(2)断层数据格式转换
[0123]
选择1-1-4菜单步骤,进入3d多测区断层数据格式转换:
[0124]
①
输入geoframefaultm_gf.ifdf格式多测区断层文件:bxp_f.flt
[0125]
②
输出landmark(all)格式断层数据文件:bxp_f_lmk_r5000.dat
[0126]
(3)断层轨迹(多边形)数据格式转换
[0127]
选择1-1-5菜单,进入3d多层位断层数据格式转换:
[0128]
①
输入geoframefbm_gf.ifdf格式断层轨迹文件:bxp_fb.p701
[0129]
②
输出z-map格式断层多边形文件:bxp_bf_lmk.dat
[0130]
实施例二:landmarkbaise工区解释数据格式到geoframe
[0131]
1、从landmark工区数据管理输出标准格式的解释数据到指定目录
[0132]
(1)层位数据文件名称horizon_lmk.dat,数据类型:horizons,数据格式:landmark(all)
[0133]
(2)断层数据文件名称fault_cut_lmk.dat,数据类型:faults,数据格式: landmark(all)
[0134]
(3)断层轨迹数据文件polygon_tg_lmk.dat,数据类型:mapping polygonset,数据格式:z-map。
[0135]
2、在指定目录下,启动数据转换软件命令ktbs_conver
[0136]
(1)层位数据格式转换
[0137]
选择2-2-3菜单步骤,进入3d多测区层位数据格式转换。
[0138]
①
输入landmark(all)格式层位文件:horizon_lmk.dat
[0139]
②
设置输入文件x,y坐标单位(1=ft,2=m):1
[0140]
③
输出geoframe 3d_ci7m_gf.ifdf格式层位文件:horizon_gf.p701
[0141]
④
输出不能识别3d测区列表文件:horizon_survey_err.dat
[0142]
(2)断层数据格式转换
[0143]
选择2-2-4菜单步骤,进入3d多测区断层数据格式转换。
[0144]
①
输入landmark(all)格式断层文件:fault_cut_lmk.dat
[0145]
②
输出faultm_gf.ifdf格式文件:fault_cut_gf.flt
[0146]
③
输出不能识别3d测区列表文件:fault_survey_err.dat
[0147]
(3)断层轨迹(多边形)数据格式转换
[0148]
选择2-2-5菜单步骤,进入3d多测区断层数据格式转换。
[0149]
①
输入landmark的z-map格式断层轨迹文件:polygon_tg_lmk.dat
[0150]
②
设置坐标反平移:18000000.0 0.0
[0151]
③
设置层位名称:tg
[0152]
④
输出geoframefbm_gf.ifdf格式断层多边形文件:polygon_tg_gf.dat
[0153]
实施例三:geoframe解释数据格式从真联永安竹墩连片测区转换到永安高密度
[0154]
在真联永安竹墩连片09zl-07ya-08zd3d_20140816测区的解释数据(面元20*40)传输到永安高密度yongan_gmd_20190725(面元10*10)。
[0155]
1、选择3-1菜单步骤,进入geoframe层位数据从一个测区到另一个。
[0156]
(1)输入3d_ci7m_gf.ifdf格式层位数据文件名称: 9zl-07ya-08zd3d_20140616_h_09apr_112418.p701
[0157]
(2)设置目标测区代码:227
[0158]
(3)输出3d_ci7m_gf.ifdf格式层位数据文件名称:yongan_gmd_201907_h.p701。
[0159]
2、选择3-2菜单步骤,进入geoframe断层数据从一个测区到另一个。
[0160]
(1)输入faultm_gf.ifdf断层数据文件名称:9zl-07ya-08zd3d_20140616_f_09apr_112806.flt
[0161]
(2)根据目标测区名称,选择目标测区代码:227
[0162]
(3)输出faultm_gf.ifdf断层数据文件名称: yongan_gmd_20190725_f.flt
[0163]
实施例四:提取geoframe beixiep3d测区坐标参数
[0164]
在iesx_util的功能73里,用户选择3d测区(一个或多个或全部),输出3d测区参数文件:bxp_surveys.dat
[0165]
选择4-6-1,进入3d测区坐标提取功能:
[0166]
(1)输入3d测区参数文件名称:bxp_surveys.dat
[0167]
(2)输出3d测区坐标文件:bxp_surveys.par
[0168]
该测区坐标文件可直接添加到用户3d测区参数文件(survey3d.par)中,用于3d测网生成或与其它坐标转换功能中。
[0169]
如图2所示,本技术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包括:建立单元201,用于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输出单元 202,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转换单元203,用于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输入单元204,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
[0170]
其中,建立单元,用于:
[0171]
(1)修改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
[0172]
对于面向多个凹陷的用户,在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中添加环境变量设置命令;
[0173]
用户根据不同的凹陷在命令窗口启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命令;
[0174]
(2)在环境变量$datapar指定目录下创建各种参数文件,包括:系统运行参数文件gf_lm.par、3d测区参考对照文件survey3d_ref.par、geframe 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s_ref_gf.dat、landmark井名参考对照文件 well_ref_lmk.dat、2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2d.par、3d测网基础坐标 survey3d.par、颜色码与rgb对照表。
[0175]
其中,输出单元,用于:
[0176]
按软件说明书要求,输出geoframe或landmark解释工区中的井头、井斜轨迹、测井曲线、分层、层位和断层解释数据。
[0177]
本技术中,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实施例与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相关之处请参考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实施例的介绍。
[0178]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等。
[0179]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 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0180]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计算机设备例如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本技术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405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存储器402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处理器401上运行,而且处理器401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步骤。
[0181]
输入装置403例如为触摸屏、小键盘、鼠标、轨迹板、触摸板、指示杆、一个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404可以包括显示设备、辅助照明装置(例如,led)和触觉反馈装置(例如,振动电机) 等。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和触摸屏。
[0182]
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0183]
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0184]
以上介绍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包括:(1)修改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对于面向多个凹陷的用户,在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中添加环境变量设置命令;用户根据不同的凹陷在命令窗口启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命令;(2)在环境变量$datapar指定目录下创建各种参数文件,包括:系统运行参数文件gf_lm.par、3d测区参考对照文件survey3d_ref.par、geframe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s_ref_gf.dat、landmark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_ref_lmk.dat、2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2d.par、3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3d.par、颜色码与rgb对照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包括:按软件说明书要求,输出geoframe或landmark解释工区中的井头、井斜轨迹、测井曲线、分层、层位和断层解释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包括:在用户使用环境下,进入指定的目录,启动数据格式转换命令,按软件指示步骤进行对应操作,即可完成各种类型的数据格式转换。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包括:对于井头、分层数据格式,需用户定义或统一定义,对于标准格式的数据,在geoframe里用户选定标准格式,在landmark里能自动识别数据格式,按软件系统规定的步骤完成数据加载。6.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建立单元,用于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输出单元,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转换单元,用于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输入单元,用于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建立单元,用于:(1)修改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对于面向多个凹陷的用户,在用户系统家目录下.cshrc文件中添加环境变量设置命令;用户根据不同的凹陷在命令窗口启动不同数据格式转换命令;
(2)在环境变量$datapar指定目录下创建各种参数文件,包括:系统运行参数文件gf_lm.par、3d测区参考对照文件survey3d_ref.par、geframe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s_ref_gf.dat、landmark井名参考对照文件well_ref_lmk.dat、2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2d.par、3d测网基础坐标survey3d.par、颜色码与rgb对照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单元,用于:按软件说明书要求,输出geoframe或landmark解释工区中的井头、井斜轨迹、测井曲线、分层、层位和断层解释数据。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震解释系统基础数据格式双向转换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建立不同用户使用环境,包含各种参数文件;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出;不同软件解释系统间各种数据类型格式转换;各种基础数据在各个解释系统软件中输入。本申请简化了用户的数据输入参数,并能转换工区级的各种基础数据,实现了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实现了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实现了方便用户使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朱忠宽 陈军 张雅君 陆明华 朱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