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座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结构。
背景技术:2.目前小型的座椅在由于其小巧便携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居物品,在使用中可以方便人们休息或临时放置一些物品。
3.相关的小型座椅往往是由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塑料一体成型,通过四个椅腿和支撑在四个椅腿上的座板构成,由塑料一体成型的小型座椅由于其材料的刚性不好,当人坐在座板上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某一个椅腿受力不均导致椅腿弯折情况的发生,对座椅本身造成损坏甚至对使用者造成安全隐患;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4.为了提高座椅整体结构稳定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座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座椅结构,包括前支撑架及与所述前支撑架相连的后支撑件,所述前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后支撑件相对设置的前支撑板、与前支撑板相连的连接板及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板上的座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前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撑件相连,所述座板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座板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后支撑件的方向延伸。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支撑件当坐在座板上时,座板传递至与座板相连的前支撑板上的剪力使得前支撑板在远离座板的一端有向远离后支撑件的方向转动的趋势,而前支撑板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限制了前支撑板发生转动,并且连接在前支撑板和后支撑件之间连接板可以将前支撑板上的剪力均匀地传递至后支撑件上,进一步限制了前支撑板发生转动的趋势,进而增大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座板受力,远离前支撑板的一端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起到了缓冲作用,提升了人坐在座板上时的舒适度。
8.可选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后支撑件可拆卸式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本技术无需使用时,可以将后支撑件从前支撑架上取下,减小了整体的体积便于收纳存放和转移。
10.可选的,所述后支撑件远离其自身用于与地面抵接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座板的方向延伸。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当座板上放置物品时,后支撑件位于座板上方的部分可以限制座板上的物品向远离前支撑板的方向从座板上掉落。
12.可选的,所述座板远离所述前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后支撑件的一面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座板远离所述前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间隙。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座板受到压力时,座板远离前支撑板的一端可以在座板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范围内向靠近支撑板的方向发生弯折形变,当压力达到一定大小时,座板远离前支撑板的一端可以抵接在连接板上,座板上受到的压力可以经连接板传递
至与连接板相连的后支撑件上,再由后支撑件传递至地面,使得在保证座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尽量避免了座板由于受力过大导致座板与前支撑件连接处发生断裂。
14.可选的,所述连接板包括板体和限位板,所述板体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板上,所述限位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另一端,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板体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支撑件用于与地面抵接的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板体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后支撑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且与板体和限位板同时相连。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限位板的设置增大了连接板与后支撑件的接触面积,使得二者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另一方面限位板限制了后支撑件远离地面的一端向远离前支撑板的方向发生位移,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板体之间设置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相互远离的两端开口处,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板体和所述限位板相连。
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挡板的设置限制了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的后支撑件沿安装空间的两端开口处滑出,另一方面,挡板将板体和限位板相连,限制了板体和限位板之间相对运动,使得后支撑件可以更加稳定地设置在安装空间内。
18.可选的,所述前支撑板与所述座板连接处成圆弧过渡状,所述板体与所述限位板连接处成圆弧过渡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支撑板与座板之间及板体与限位板之间成折角连接,人坐在座板上时,不易出现腿部和背部在支撑板与座板连接处及板体与限位板相连接处产生异物感的不良体验。
20.可选的,所述座板上设置有缓冲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缓冲件的设置,进一步提升了当人坐在座板上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技术一种座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技术一种座椅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前支撑架;11、前支撑板;12、座板;13、连接板;131、板体;132、限位板;133、安装空间;2、后支撑件;21、基础部;22、安装部;23、凸台;24、定位孔;3、挡板;4、钢片;5、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座椅结构。
27.参照图1,座椅结构包括前支撑架1及与前支撑架1相连的后支撑件2,后支撑件2用于与地面抵接,前支撑架1包括用于与地面抵接的前支撑板11、与前支撑板11一体固定连接的座板12及连接板13;座板12的一端设置在前支撑板11的一端,座板12的另一端向靠近后支撑件2的方向延伸,并且座板12与前支撑板11相互垂直设置;连接板13的一端设置在前支
撑板11远离座板12的一端,连接板13的另一端向靠近后支撑件2的方向延伸并向靠近座板12的方向倾斜,并且连接板13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端与后支撑件2远离地面的一端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前支撑架1的整体结构采用碳素钢材料制成,碳素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当人坐在座板12上时,座板12上产生的剪力经前支撑板11及连接板13传递至后支撑件2上。
28.参照图1和图2,后支撑件2包括用于与地面抵接的基础部21及一体设置在基础部21远离地面的一端的安装部22,安装部22向远离基础部21的方向延伸至座板12上方;连接板13包括板体131及与板体131一体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32,板体131远离限位板132的一端与前支撑板11一体固定连接,限位板132远离其自身与板体131连接的一端向靠近后支撑件2用于与地面抵接的一端延伸,限位板132所在平面与前支撑板11平行;限位板132与板体131之间形成一个安装空间133;安装部22插接在安装空间133内,且安装部22靠近板体131和限位板132的两侧表面均分别与板体131和限位板132对应贴合;限位板132的设置一方面增大了后支撑件2与连接板13的接触面积,使得连接板13可以稳定地与后支撑架中的安装部22进行配合,另一方面,限位板132限制了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后连接件向远离前支撑板11的方向运动,增强了整体结构的稳定;而当座板12上放置物品时,连接板13位于座板12上方的部分及安装部22可以限制座板12上的物品向远离前支撑板11的方向从座板12上掉落。
29.参照图1和图2,限位板132与板体131之间设置有两个挡板3,两个挡板3分别设置在安装空间133相互远离的两端开口处,挡板3的两端分别与板体131和限位板132焊接固定,挡板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安装部22限制在安装空间133内,使得后支撑件2不易沿安装空间133长度方向从安装空间133的两端开口处滑出,另一方面,挡板3将板体131和限位板132相连,限制了板体131和限位板132之间相对运动,使得后支撑件2可以更加稳定地设置在安装空间133内。
30.参照图1和图2,基础部21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侧侧面一体设置设有凸台23,凸台23靠近限位板132的一侧侧面能够与限位板132抵接,并且凸台23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侧侧面与限位板132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侧侧面处于同一平面;凸台23及安装部22上各开设有两个定位孔24,当安装部22插接在安装空间133内时,凸台23与限位板132抵接,限位板132之间设置有两个钢片4,通过两个销钉同时贯穿钢片4并分别插接在凸台23和安装部22上的两个定位孔24中,实现将后支撑件2与连接板13相连,当本技术无需使用时,将销钉与从定位孔24内拔出并将钢片4取下,即可将安装部22从安装空间133内取出。
31.参照图1和图2,座板12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端与板体131靠近前支撑板11的一侧侧面相对设置,并且座板12与板体131之间有间隙,当人坐在座板12上时,座板12受力,座板12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端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起到了缓冲作用,提升了人坐在座板12上时的舒适度;而当压力达到一定大小时,座板12远离前支撑板11的一端可以抵接在连接板13上,座板12上受到的压力可以经连接板13传递至与连接板13相连的后支撑件2上,再由后支撑件2传递至地面,使得在保证座板12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尽量避免了座板12由于受力过大导致座板12与前支撑件连接处发生断裂。
32.参照图1和图2,座板12上设置有缓冲件5,提升了人坐在座板12上时的舒适度;座板12与前支撑板11相连接处成圆弧过渡状,板体131与限位板132相连接处成圆弧过渡状,使得人坐在座板12上时,不易出现腿部和背部在前支撑板11与座板12连接处及板体131与限位板132相连接处产生异物感的不良体验。
3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架(1)及与所述前支撑架(1)相连的后支撑件(2),所述前支撑架(1)包括与所述后支撑件(2)相对设置的前支撑板(11)、与前支撑板(11)相连的连接板(13)及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板(11)上的座板(12);所述连接板(13)远离所述前支撑板(11)的一端与所述后支撑件(2)相连,所述座板(12)一端与所述前支撑板(11)固定连接,所述座板(12)的另一端向靠近所述后支撑件(2)的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与所述后支撑件(2)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件(2)远离其自身用于与地面抵接的一端向远离所述座板(12)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2)远离所述前支撑板(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3)远离所述后支撑件(2)的一面相对设置,并且所述座板(12)远离所述前支撑板(1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3)之间设置有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包括板体(131)和限位板(132),所述板体(13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支撑板(11)上,所述限位板(132)固定设置在所述板体(131)的另一端,所述限位板(132)远离所述板体(131)的一端向靠近所述后支撑件(2)用于与地面抵接的一端的方向延伸;所述板体(131)与所述限位板(132)之间围成安装空间(133),所述后支撑件(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33)中且与板体(131)和限位板(132)同时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32)与所述板体(131)之间设置有两个挡板(3),两个所述挡板(3)分别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133)相互远离的两端开口处,所述挡板(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板体(131)和所述限位板(132)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板(11)与所述座板(12)连接处成圆弧过渡状,所述板体(131)与所述限位板(132)连接处成圆弧过渡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板(12)上设置有缓冲件(5)。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座椅结构,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其包括前支撑架及与前支撑架相连的后支撑件,前支撑架包括与后支撑件相对设置的前支撑板、与前支撑板相连的连接板及水平固定设置在前支撑板上的座板;连接板远离前支撑板的一端与后支撑件相连,所述座板一端与前支撑板固定连接,座板的另一端向靠近后支撑件的方向延伸。本申请具有提高座椅整体结构稳定性的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宁森 吴岫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墨刻设计(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8
技术公布日:20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