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与流程

allin2024-09-29  85



1.本发明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3.签名笔迹鉴别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涵盖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语言文字学、数学、人工智能和仿生学等学科的知识,属于生物鉴别的一种。通过对手写签名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签名是否是由本人书写的结论。签名笔迹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是个人身份的有效证明,是一种与内容无关的身份鉴别技术。
4.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必须本人签字确认的场景,比如签合同,办理银行业务,存取款,申请个人贷款等,尤其在金融领域里,每一次的签名可能都意味着资金的流动,如果无法确认签名对象是否是本人,可能会对用户或者金融机构的资金造成很大的隐患。而近些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办理业务的形式越来越受欢迎,需要线上签名的场景也越来越多,线上签名虽然便捷,但相比于线下签名隐患更多,因为非面对面签名的特点,相比线下来说更难以确认签名笔迹是否属于本人。
5.对计算机笔迹鉴定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1966年苏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笔迹鉴定方法,得到了75%的正确率,前联邦德国刑事技术部主持研制的计算机联网笔记鉴别系统是7、80年代最有影响的方法。到现在,各国学者都在签名鉴别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由于中外文语言的差异性,中文签名的识别难度要高于外文,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内研究人员也开始了对汉字笔迹识别方法的探索,有很多机构和学校开始使用深度学习技术进行笔迹鉴定。
6.对截止到2022年4月7日进行的与笔迹鉴定有关的知识产权局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上看,总共只有28项专利申请,他们大多将笔迹当作图片去处理,去与已鉴定的笔迹找不同,来判断是否鉴定通过,并没有去挖掘字迹作为一种书写产物应该具备的纸面不能直观可视的书写内涵,包括书写笔速、笔力、笔向、笔锋以及各种丰富的书写技法,仅仅将书写结果作为鉴定笔迹的依据是比较片面的,应当将书写内涵也加入对笔迹鉴定的依据内容中,实现鉴定精度的提高,尤其是对在电子屏幕上进行的签名的鉴定,因为现代科技已经可以实现对书写者在书写时予以一定的书写内涵数据的记录,在电子屏幕上进行的签名其书写内涵数据是比较容易去记录的。而除浙江大学徐颂华教授等人的申请号为cn200810121675.6的“一种基于可视化的手写笔迹鉴定方法”以外,其它有关笔迹鉴定的专利申请均没有提及对书写内涵数据如笔速、笔力、笔向、笔锋的记录,“一种基于可视化的手写笔迹鉴定方法”的可视化方案是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可视化,就像是看公司报表一样的去看数据情况和数据分布图,并不是本发明申请提出的在笔迹平面形态基础上进行书写内
涵的可视化,使之突破平面二维表达,进入三维及三维以上的形式的模拟复原表达,然后基于这个三维及三维以上的模拟模型进行后续的鉴定分析,所以“一种基于可视化的手写笔迹鉴定方法”与本发明申请提出的技术内容其实相差极大。
7.另外,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cn202110685740.3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及区块链的笔迹鉴定方法及装置”,则明显是上述提到的关于笔迹图片化处理鉴定的深入研究的产物,虽然其应用前沿的深度神经网络及区块链的技术模式大大提高了以往的鉴定精度,但是对书写者书写笔迹时的书写内涵的应用于笔迹鉴定的缺失,仍是一个问题,本发明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8.中金金融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cn201910311967.4的“笔迹鉴定模型的训练方法及笔迹鉴定方法、设备和介质”,也是笔迹图片化处理鉴定的深入研究的产物,没有将书写者书写笔迹时的书写内涵应用于笔迹鉴定。
9.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cn201911239266.0的“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中文签名笔迹鉴定方法”,也是笔迹图片化处理鉴定的深入研究的产物,没有将书写者书写笔迹时的书写内涵应用于笔迹鉴定。
10.其它如北京瀚海云鉴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cn201910286600.1的“一种中国书画笔迹鉴定样本数据库系统”;大连交通大学贾世杰和王思越的申请号为的“一种基于对偶学习的生成式对抗网络sigan的签名笔迹鉴定方法”;重庆邮电大学王进和颉小凤等人的申请号为的cn201510242186.6“一种基于笔迹鉴定的网上安全支付系统”;傲雄在线(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cn202110673575.x的“一种电子笔迹鉴定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西安深信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北京宝捷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的cn202010954616.8“一种基于双塔网络的深度笔迹鉴定方法及装置”;山东浪潮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申请号为的cn201911197013.1“一种基于域对抗网络的笔迹鉴定方法”;均是笔迹图片化处理鉴定的深入研究的产物,没有将书写者书写笔迹时的书写内涵应用于笔迹鉴定。
11.本发明申请提出的技术内容,是将笔迹平面书写形态以及书写者书写笔迹时的书写内涵同时应用于笔迹鉴定,并且是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2.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13.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用以提高笔迹鉴定的安全性及准确性,该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包括: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其数据;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
14.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待鉴定笔迹,可以是手写笔在屏幕板上写的字;可以是手指在屏幕板上写的字;可以是出墨笔在在薄纸上写,薄纸下面垫的屏幕板记录的字;一般以同类型写的字进行对照分析;写的字的记录数据包括书写出的平面形态、书写时的笔尖或触尖对屏幕的笔速、笔压、笔向、笔锋四类数据,笔锋数据不易记录时,可以只记录笔速、笔压、笔向三类数据,还可以配置摄像机拍摄对书写者书写时的笔尖或触尖对屏幕的情形,以及拍摄书写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书写者书写情形,亦作为一种数据,来辅助后面的模拟复原,人工介入模拟复原时,可以以此数据做修正模拟模型的参考,所述人工也包括可以媲美人工智力的人工智能。
15.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笔迹书写内涵,即之前测得的笔速、笔压、笔向、笔锋等数据,结合书写出的平面形态,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这种数据到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是由电子系统自动进行的,是将模拟复原规律交由电子系统掌握并执行,人工可以干预但一般不干预,电子系统自动做出的模拟模型作为初步的模拟模型,鉴定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以此直接进行与已鉴定模型的对比工作并依据相似度出结果,鉴定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当以人工进行进一步的模拟模型的调整,三维以上的模拟复原是以三维的模拟复原为基础的,三维的模拟复原规律如下:(一)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形状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越接近圆形,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应越圆润中矩,而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接近椭圆且越扁,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应越枯瘦干脆;b.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的哪个部分显得更"肥硕",则往往提示着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的笔锋应更偏向这个位置或者说是笔力更倾向这个位置,反之,不"肥硕",则提示不偏向不倾向;c.另外,如果此处a.和b. 所述径截面形状在模拟线条上某一段一直持续,基本不变,则反应所对应汉字,在此段的书写应一直如相应径截面形状所反应,亦基本不变;(二)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形状的变化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由圆形趋变为椭圆且越扁,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应由圆润中矩趋变为枯瘦干脆,也就是书写由下笔重、运笔慢,趋变为,下笔轻、运笔快,反之,则由轻快趋变为重和缓;b.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某一段的径截面形状的某一端,由"肥硕"趋变为“瘦削”,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的位置的书写的笔锋应由中锋趋变为侧锋,即笔锋中心转移走了或者说是笔力更倾向的位置转移走了,反之,如果是由“瘦削”趋变为"肥硕",则转移来了;(三)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形状的变化的剧烈程度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在某一段上由圆形趋变为狭扁的椭圆,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大,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位置的书写应由下笔重、运笔慢,迅速趋
变为,下笔轻、运笔快,反之,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小,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位置的书写应由下笔重、运笔慢,缓慢趋变为,下笔轻、运笔快;b.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某一段的径截面形状的某一端由"肥硕"趋变为“瘦削”,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大,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位置的书写的笔锋应由中锋迅速趋变为侧锋,即笔锋中心迅速转移走了或者说是笔力更倾向的位置迅速转移走了,反之,由"肥硕"缓慢趋变为“瘦削”,则缓慢转移走了;(四)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面积大小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径截面面积较大的地方,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用笔应较重;b.径截面面积较小的地方,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用笔应较轻,一般而言,用笔较重的地方书写也会较慢,用笔较轻的地方书写也会较快;c.另外,如果此处a.和b. 所述径截面面积大小在模拟线条上某一段一直持续,基本不变,则反应所对应汉字,在此段的书写应一直如相应径截面面积大小所反应,亦基本不变;(五)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面积大小的变化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径截面面积连续较大的一带,提示用笔较重且慢,而径截面面积连续较小的一带,提示用笔较轻且快;b. 径截面面积由大趋变为小,则提示此段用笔由重且慢趋变为轻且快,反之,径截面面积由小趋变为大,则提示此段用笔由轻且快趋变为重且慢;(六)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面积大小的变化的剧烈程度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 径截面面积由大趋变为小,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大,则提示此段用笔由重且慢迅速趋变为轻且快;b.径截面面积由大趋变为小,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小,则提示此段用笔由重且慢缓慢趋变为轻且快;以上六点足以涵盖所测数据进行三维模拟形式的转变;作为简单变换的,可以只模拟复原出以上六点模拟复原的一半,即正面进行模拟,背面依旧是待鉴定笔迹的平面书写形态,向书写平面上方进行突破平面二维,进行以三维及三维以上形式的对书写内涵的模拟复原;也可以只对反面进行模拟,正面依旧是待鉴定笔迹的平面书写形态,向书写平面下方进行突破平面二维,进行以三维及三维以上形式的对书写内涵的模拟复原;三维的模拟复原是三维以上的模拟复原的基础,在三维的模拟构成中加入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模拟形式,即是三维以上的模拟复原。
16.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是由电子系统独立进行,专业笔迹鉴定人员也可以参与到电子系统的对照分析中,对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协同分析,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可以对模拟模型进行调整,提高模拟吻合度,最终的鉴定结果是根据相似度做出的,达到预设相似度即
可视为鉴定通过的笔迹,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如果鉴定不通过则不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
17.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没有收集数据,只有书写出的平面笔迹时,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可以凭借对平面笔迹的内涵书写数据理解和挖掘,借助电子系统直接模拟出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模型,用于使用,如果是真迹,则加入已鉴定的数据库中,如果是待鉴定笔迹,则以此模型进行后面的步奏,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如果鉴定不通过则不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电子系统自行进行初步模拟复原后,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即可明晰地看出待鉴定笔迹的笔迹形态以及书写内涵,专业笔迹鉴定人员还可以对模拟模型进行调整,再对比相似度出结果,电子系统自动化对比是主要的手段,随着专业笔迹鉴定人员的不断投入,模拟复原待鉴定笔迹的精度以及鉴定结果的精度会逐渐提高;这里所谓的没有收集到书写内涵数据而只有书写出的平面笔迹,还可以是专业的书法作品,即对这些书法作品进行模拟复原。
18.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的其平面笔迹形状以及笔速、笔压、笔向、笔锋四类数据,可以直接与已鉴定笔迹的平面笔迹形状以及笔速、笔压、笔向、笔锋四类数据进行电子系统自动化初步对比,达到预设相似度要求即可,鉴定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以此为结果;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则是将初步对比通过的待鉴定笔迹进行如上文所述的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此时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即可明晰地看出待鉴定笔迹的笔迹形态以及书写内涵,专业笔迹鉴定人员还可以对模拟模型进行调整,再对比相似度出结果,电子系统自动化对比是主要的手段,随着专业笔迹鉴定人员的不断投入,模拟复原待鉴定笔迹的精度以及鉴定结果的精度会逐渐提高。
1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任一属于本发明提出的鉴定方法的工作模块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所述的任一属于本发明提出的鉴定方法的工作模块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1中:
s1-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其数据;s2-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s3-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s4-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23.技术术语简介:生物特征:人体固有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统称为生物特征,生理特征与生俱来,行为特征是习惯使然。从生物学和行为学的角度看,每个人的生理和行为都是互不相同的,并且有很高的稳定性,因此人的生理特征或者行为特征可以唯一标识一个人的身份。手写签名属于行为特征。
24.生物特征识别:指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一种技术。
25.笔迹鉴定:是指通过机器学习、人工鉴定、机器与人工结合鉴定等方法对手写文字信息进行关键特征提取,以鉴别书写人身份的一种身份检验技术。
26.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便于描述,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如图1所示,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包括:步骤s1: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其数据;步骤s2: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步骤s3: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步骤s4: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
27.步骤s4中,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要求的鉴定精度越高,则相似度要求越高。
28.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29.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
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30.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31.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3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其数据;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到的待鉴定笔迹,可以是手写笔在屏幕板上写的字;可以是手指在屏幕板上写的字;可以是出墨笔在在薄纸上写,薄纸下面垫的屏幕板记录的字;一般以同类型写的字进行对照分析;写的字的记录数据包括书写出的平面形态、书写时的笔尖或触尖对屏幕的笔速、笔压、笔向、笔锋四类数据,笔锋数据不易记录时,可以只记录笔速、笔压、笔向三类数据,还可以配置摄像机拍摄对书写者书写时的笔尖或触尖对屏幕的情形,以及拍摄书写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书写者书写情形,亦作为一种数据,来辅助后面的模拟复原,人工介入模拟复原时,可以以此数据做修正模拟模型的参考,所述人工也包括可以媲美人工智力的人工智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笔迹书写内涵,即之前测得的笔速、笔压、笔向、笔锋等数据,结合书写出的平面形态,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这种数据到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是由电子系统自动进行的,是将模拟复原规律交由电子系统掌握并执行,人工可以干预但一般不干预,电子系统自动做出的模拟模型作为初步的模拟模型,鉴定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以此直接进行与已鉴定模型的对比工作并依据相似度出结果,鉴定精度要求较高时,应当以人工进行进一步的模拟模型的调整,三维以上的模拟复原是以三维的模拟复原为基础的,三维的模拟复原规律如下:(一)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形状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越接近圆形,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应越圆润中矩,而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接近椭圆且越扁,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应越枯瘦干脆;b.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的哪个部分显得更"肥硕",则往往提示着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的笔锋应更偏向这个位置或者说是笔力更倾向这个位置,反之,不"肥硕",则提示不偏向不倾向;c.另外,如果此处a.和b. 所述径截面形状在模拟线条上某一段一直持续,基本不变,则反应所对应汉字,在此段的书写应一直如相应径截面形状所反应,亦基本不变;(二)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形状的变化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由圆形趋变为椭圆且越扁,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书写应由圆润中矩趋变为枯瘦干脆,也就是书写由下笔重、运笔慢,趋变为,下笔轻、运笔快,反之,则由轻快趋变为重和缓;
b.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某一段的径截面形状的某一端,由"肥硕"趋变为“瘦削”,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的位置的书写的笔锋应由中锋趋变为侧锋,即笔锋中心转移走了或者说是笔力更倾向的位置转移走了,反之,如果是由“瘦削”趋变为"肥硕",则转移来了;(三)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形状的变化的剧烈程度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径截面形状在某一段上由圆形趋变为狭扁的椭圆,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大,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位置的书写应由下笔重、运笔慢,迅速趋变为,下笔轻、运笔快,反之,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小,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位置的书写应由下笔重、运笔慢,缓慢趋变为,下笔轻、运笔快;b.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的某一段的径截面形状的某一端由"肥硕"趋变为“瘦削”,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大,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相应位置的书写的笔锋应由中锋迅速趋变为侧锋,即笔锋中心迅速转移走了或者说是笔力更倾向的位置迅速转移走了,反之,由"肥硕"缓慢趋变为“瘦削”,则缓慢转移走了;(四)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面积大小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径截面面积较大的地方,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的用笔应较重;b.径截面面积较小的地方,则反应所对应的汉字在此处用笔应较轻,一般而言,用笔较重的地方书写也会较慢,用笔较轻的地方书写也会较快;c.另外,如果此处a.和b. 所述径截面面积大小在模拟线条上某一段一直持续,基本不变,则反应所对应汉字,在此段的书写应一直如相应径截面面积大小所反应,亦基本不变;(五)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面积大小的变化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径截面面积连续较大的一带,提示用笔较重且慢,而径截面面积连续较小的一带,提示用笔较轻且快;b. 径截面面积由大趋变为小,则提示此段用笔由重且慢趋变为轻且快,反之,径截面面积由小趋变为大,则提示此段用笔由轻且快趋变为重且慢;(六)同时,三维模拟模型的模拟线条以其径截面面积大小的变化的剧烈程度情况,来模拟展现测得的数据,a. 径截面面积由大趋变为小,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大,则提示此段用笔由重且慢迅速趋变为轻且快;b.径截面面积由大趋变为小,趋变的剧烈程度越小,则提示此段用笔由重且慢缓慢趋变为轻且快;以上六点足以涵盖所测数据进行三维模拟形式的转变;作为简单变换的,可以只模拟复原出以上六点模拟复原的一半,即正面进行模拟,背面依旧是待鉴定笔迹的平面书写形态,向书写平面上方进行突破平面二维,进行以三维及三维以上形式的对书写内涵的模拟复原;也可以只对反面进行模拟,正面依旧是待鉴定笔迹的平面书写形态,向书写平面下方进行突破平面二维,进行以三维及三维以上形式的对书写内涵的模拟复原;
三维的模拟复原是三维以上的模拟复原的基础,在三维的模拟构成中加入其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模拟形式,即是三维以上的模拟复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是由电子系统独立进行,专业笔迹鉴定人员也可以参与到电子系统的对照分析中,对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协同分析,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可以对模拟模型进行调整,提高模拟吻合度,最终的鉴定结果是根据相似度做出的,达到预设相似度即可视为鉴定通过的笔迹,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如果鉴定不通过则不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没有收集数据,只有书写出的平面笔迹时,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可以凭借对平面笔迹的内涵书写数据理解和挖掘,借助电子系统直接模拟出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模型,用于使用,如果是真迹,则加入已鉴定的数据库中,如果是待鉴定笔迹,则以此模型进行后面的步奏,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如果鉴定不通过则不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电子系统自行进行初步模拟复原后,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即可明晰地看出待鉴定笔迹的笔迹形态以及书写内涵,专业笔迹鉴定人员还可以对模拟模型进行调整,再对比相似度出结果,电子系统自动化对比是主要的手段,随着专业笔迹鉴定人员的不断投入,模拟复原待鉴定笔迹的精度以及鉴定结果的精度会逐渐提高;这里所谓的没有收集到书写内涵数据而只有书写出的平面笔迹,还可以是专业的书法作品,即对这些书法作品进行模拟复原。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的其平面笔迹形状以及笔速、笔压、笔向、笔锋四类数据,可以直接与已鉴定笔迹的平面笔迹形状以及笔速、笔压、笔向、笔锋四类数据进行电子系统自动化初步对比,达到预设相似度要求即可,鉴定精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以此为结果;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则是将初步对比通过的待鉴定笔迹进行如权利要求1~5所述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此时专业笔迹鉴定人员即可明晰地看出待鉴定笔迹的笔迹形态以及书写内涵,专业笔迹鉴定人员还可以对模拟模型进行调整,再对比相似度出结果,电子系统自动化对比是主要的手段,随着专业笔迹鉴定人员的不断投入,模拟复原待鉴定笔迹的精度以及鉴定结果的精度会逐渐提高。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涉及身份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笔迹平面书写形态以及书写者书写笔迹时的书写内涵同时应用于笔迹鉴定,并且是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为基础进行的笔迹鉴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待鉴定笔迹时,记录其数据;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对照已鉴定笔迹的基于笔迹书写内涵进行三维及三维以上模拟复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根据相似度来鉴定笔迹真伪,鉴定通过的待鉴定笔迹会加入已鉴定笔迹数据库中,与其它已鉴定笔迹一起参与下次鉴定。本发明主要用于手写签名的笔迹鉴定。明主要用于手写签名的笔迹鉴定。明主要用于手写签名的笔迹鉴定。


技术研发人员:向道煜 向晓伊 田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向道煜
技术研发日:2022.04.07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5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