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印辊驱动结构及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0-04  79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印辊驱动结构及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2.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纺织品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胶印能以高精度清晰地还原原稿的色彩、反差及层次,是目前最普遍的纸张印刷方法。适用于海报、简介、说明书、报纸、包装、书籍、杂志、月历及其他有关彩色印刷品。随着现代印刷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印刷产品的品质要求和美观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印刷行业在印刷产品时更多地应用到色箔压印工艺。由于传统烫印工艺很复杂,因此,采用的烫印装置结构极其复杂,存在成本高,生产郊率低,烫印郊果不易保证,对印刷操作人员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3.现有的印刷设备的印刷结构一般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对印刷结构进行适应调节,在需要更换印刷物料等物时极为不便,而且在调机过程中也较难控制,从而影响了印刷设备整体的印刷精度,故需要针对印刷设备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转印辊将油墨经过刮刀组件将多余油墨刮除后转印到印刷辊上,印刷辊再将油墨附着在图案上印刷到产品上,驱动组件驱动印刷辊旋转实现辊印,而升降组件可用于印刷辊升降,方便检修和调节使用,结构印刷精度高,实用性强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及印刷设备。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印辊驱动结构,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转印辊、安装于机架并与转印辊外径相切的刮刀组件、安装于机架的印刷组件、连接于印刷组件的驱动组件、及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升降组件;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固定座、架设于固定座的印刷辊、及安装于机架并对应固定座上下两侧的顶升模组和压紧模组,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印刷辊安装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设于定位槽内,所述压紧模组将所述定位轴承压紧于定位槽内。
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机架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转印辊、刮刀组件和印刷组件均架设于两组所述支撑架之间。
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印辊包括辊体、一体成型于辊体两侧的连接柱、及套设于连接柱的转印轴承,所述连接柱连接有转印电机,所述转印电机安装于机架。
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转印轴承设有转印支撑座,所述转印支撑座安装于机架。
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刮刀座、连接于刮刀座的调节座、连接于调节座的调节把手、及连接调节座的刮刀片,所述刮刀片与所述转印辊外径相切。
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刮刀片连接有硅胶刀片,所述硅胶刀片与转印
辊的外径相切。
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滑动座、及安装于滑动座的印刷电机,所述印刷电机与印刷辊驱动连接。
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滑动座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印刷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印刷辊驱动连接。
13.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升降滑轨、及位于升降滑轨上方的升降气缸,所述滑动座可滑动设于升降滑轨,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滑动座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滑动座带动印刷辊升降。
14.一种印刷设备,包括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相比现有的印刷设备,本实用新型设置驱动组件和升降组件配合印刷组件用于印刷设备的印刷驱动,在使用中,通过转印辊将油墨经过刮刀组件将多余油墨刮除后转印到印刷辊上,印刷辊再将油墨附着在图案上印刷到产品上,驱动组件驱动印刷辊旋转实现辊印,而升降组件可用于印刷辊升降,方便检修和调节使用,结构印刷精度高,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机架、安装于机架的转印辊、安装于机架并与转印辊外径相切的刮刀组件、安装于机架的印刷组件、连接于印刷组件的驱动组件、及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升降组件;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固定座、架设于固定座的印刷辊、及安装于机架并对应固定座上下两侧的顶升模组和压紧模组,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印刷辊安装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设于定位槽内,所述压紧模组将所述定位轴承压紧于定位槽内。通过固定座用于印刷辊固定,在驱动组件驱动作用下旋转,将带动转印辊将油墨转印到印刷辊上,方便后续印刷;同时设置定位轴承配合定位槽用于印刷辊进行定位,保证结构精度,方便检修,同时设置顶升模组和压紧模组配合将印刷辊压紧,进一步保证印刷精度。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印辊驱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为转印辊驱动结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转印辊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机架1、支撑架11、转印辊2、辊体21、连接柱22、转印轴承23、转印支撑座231、转印电机24、刮刀组件3、刮刀座31、调节座32、调节把手33、刮刀片34、硅胶刀片341、印刷组件4、固定座41、定位槽411、印刷辊42、定位轴承421、顶升模组43、压紧模组44、驱动组件5、滑动座51、印刷电机52、减速机53、升降组件6、升降滑轨61、升降气缸62。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5.如图1~图4所示,一种转印辊驱动结构,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的转印辊2、安装于机架1并与转印辊2外径相切的刮刀组件3、安装于机架1的印刷组件4、连接于印刷组件4的驱动组件5、及连接于驱动组件5的升降组件6;所述印刷组件4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固定座41、架设于固定座41的印刷辊42、及安装于机架1并对应固定座41上下两侧的顶升模组43和压紧模组44,所述固定座41开设有定位槽411,所述印刷辊42安装有定位轴承421,所述定位轴承421设于定位槽411内,所述压紧模组44将所述定位轴承421压紧于定位槽411内。
26.机架1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架11,所述转印辊2、刮刀组件3和印刷组件4均架设于两组所述支撑架11之间,通过相对设置的支撑架11形成了一个印刷工位,根据设备大小设置印刷工位的尺寸,使用方便。
27.转印辊2包括辊体21、一体成型于辊体21两侧的连接柱22、及套设于连接柱22的转印轴承23,所述连接柱22连接有转印电机24,所述转印电机24安装于机架1,通过一体成型结构的连接柱22再配合转印轴承23安装,结构安装方便,转印精度高,再配合转印电机24驱动旋转,将油墨转印到印刷辊42上,结构可靠。
28.转印轴承23设有转印支撑座231,所述转印支撑座231安装于机架1,通过转印支撑架11配合机架1和转印轴承23的安装,对转印辊2支撑稳定,转印精度高。
29.刮刀组件3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刮刀座31、连接于刮刀座31的调节座32、连接于调节座32的调节把手33、及连接调节座32的刮刀片34,所述刮刀片34与所述转印辊2外径相切,通过调节把手33配合调节座32用于调节刮刀片34的位置,使得刮刀片34与转印辊2的外径相切,在使用中将转印辊25表面多余的油墨刮除。
30.刮刀片34连接有硅胶刀片341,所述硅胶刀片341与转印辊2的外径相切,通过硅胶刀片341可预防对转印辊2造成损伤,刮除油墨可控精度高。
31.驱动组件5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滑动座51、及安装于滑动座51的印刷电机52,所述印刷电机52与印刷辊42驱动连接,滑动座51与固定座41连接,所述印刷电机52的驱动端连接有减速机53,所述减速机53与印刷辊42驱动连接,进一步改进为,升降组件6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升降滑轨61、及位于升降滑轨61上方的升降气缸62,所述滑动座51可滑动设于升降滑轨61,所述升降气缸62与所述滑动座51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气缸62驱动滑动座51带动印刷辊42升降,通过升降气缸62驱动滑动座51沿升降滑轨61滑动,可在使用中将产品放入转印,而配合减速机53驱动印刷辊42实现自动印刷,印刷精度高。
32.一种印刷设备,采用以上结构的印刷设备,印刷精度高,结构稳定可靠。
33.本实用新型设置驱动组件5和升降组件6配合印刷组件4用于印刷设备的印刷驱动,在使用中,通过转印辊2将油墨经过刮刀组件3将多余油墨刮除后转印到印刷辊42上,印刷辊42再将油墨附着在图案上印刷到产品上,驱动组件5驱动印刷辊42旋转实现辊印,而升降组件6可用于印刷辊42升降,方便检修和调节使用,结构印刷精度高,实用性强。具体是,设置了机架1、安装于机架1的转印辊2、安装于机架1并与转印辊2外径相切的刮刀组件3、安
装于机架1的印刷组件4、连接于印刷组件4的驱动组件5、及连接于驱动组件5的升降组件6;所述印刷组件4包括安装于机架1的固定座41、架设于固定座41的印刷辊42、及安装于机架1并对应固定座41上下两侧的顶升模组43和压紧模组44,所述固定座41开设有定位槽411,所述印刷辊42安装有定位轴承421,所述定位轴承421设于定位槽411内,所述压紧模组44将所述定位轴承421压紧于定位槽411内。通过固定座41用于印刷辊42固定,在驱动组件5驱动作用下旋转,将带动转印辊2将油墨转印到印刷辊42上,方便后续印刷;同时设置定位轴承421配合定位槽411用于印刷辊42进行定位,保证结构精度,方便检修,同时设置顶升模组43和压紧模组44配合将印刷辊42压紧,进一步保证印刷精度。
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转印辊、安装于机架并与转印辊外径相切的刮刀组件、安装于机架的印刷组件、连接于印刷组件的驱动组件、及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升降组件;所述印刷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固定座、架设于固定座的印刷辊、及安装于机架并对应固定座上下两侧的顶升模组和压紧模组,所述固定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印刷辊安装有定位轴承,所述定位轴承设于定位槽内,所述压紧模组将所述定位轴承压紧于定位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撑架,所述转印辊、刮刀组件和印刷组件均架设于两组所述支撑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辊包括辊体、一体成型于辊体两侧的连接柱、及套设于连接柱的转印轴承,所述连接柱连接有转印电机,所述转印电机安装于机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轴承设有转印支撑座,所述转印支撑座安装于机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刮刀座、连接于刮刀座的调节座、连接于调节座的调节把手、及连接调节座的刮刀片,所述刮刀片与所述转印辊外径相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片连接有硅胶刀片,所述硅胶刀片与转印辊的外径相切。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滑动座、及安装于滑动座的印刷电机,所述印刷电机与印刷辊驱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与固定座连接,所述印刷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印刷辊驱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升降滑轨、及位于升降滑轨上方的升降气缸,所述滑动座可滑动设于升降滑轨,所述升降气缸与所述滑动座驱动连接,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滑动座带动印刷辊升降。10.一种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转印辊驱动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印辊驱动结构及印刷设备,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转印辊、安装于机架并与转印辊外径相切的刮刀组件、安装于机架的印刷组件、连接于印刷组件的驱动组件、及连接于驱动组件的升降组件;印刷组件包括安装于机架的固定座、架设于固定座的印刷辊、及安装于机架并对应固定座上下两侧的顶升模组和压紧模组,固定座开设有定位槽,印刷辊安装有定位轴承,定位轴承设于定位槽内,压紧模组将所述定位轴承压紧于定位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印刷精度高,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邦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67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