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01  4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注塑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射模按浇注系统可分为冷流道模、热流道模两种,依成型特性区分为热固性塑胶模具、热塑性塑胶模具两种;依成型工艺区分为传塑模、吹塑模、铸塑模、热成型模、热压模(压塑模)、注射模等。
3.如图1所示为一种注塑成型的电器元件100,为了使注塑过程中热塑料能充满模腔,于是在电器元件100侧面设置了料头101,充满模腔后的热塑料会溢出模腔从而形成料头101。但常规模具结构在脱模后,需要工人使用刀片或者剪刀来去除料头101,这就比较费时费力,需要改进模具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料头顶杆在脱模前就切断电器元件侧面的料头,工人就无需进行切除料头的工作了。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顶出机构,所述的上模组件设有定模板和定模芯,所述的下模组件设有动模板和动模芯,所述的动模芯设有模腔和溢料槽,所述的顶出机构设有主动顶板、从动顶板、基座,所述的主动顶板与从动顶板间隔设置,所述的基座设有固定杆,所述的从动顶板设有套在固定杆外部的套管,所述的主动顶板设有料头顶杆,所述的料头顶杆设有倾斜的冲切部,所述的冲切部位于模腔和溢料槽的交界处。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模组件设有浇口套和分流板,所述的分流板设有两条呈“x”形交叉分布的分流道,所述的分流道与浇口套导通,所述的浇口套处于在两条分流道的交汇处。加热后的液态原料从浇口套流向分流板,液态原料到达两条分流道的交汇处,再从交汇处流向到分流道的端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流道两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设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从定模板贯穿至定模芯内。出料口位于分流道两侧,共计有4个出料口,液态塑料再从出料口流向出料管、定模芯,液态塑料最终在模腔内成型。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分流板设有多条与分流道平行的加热道。液态塑料流到模腔内成型,如果液态塑料温度较低,就会出现流动性差,模腔充不满的情况;所以在分流道旁边设置了加热道,并且在加热道内设置电热丝,电热丝可对分流板、液态塑料加热。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模板设有斜导柱,所述的动模板设有可插入动模芯内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斜导柱滑动连接。开模后,斜导柱可以带动滑块移动,于是滑块脱离模腔内的电器元件,实现了抽芯脱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块设有成型杆和成型块。成型杆和成型块
都是用来成型电器元件侧面的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滑块设有固定孔,所述的成型杆包括杆身和杆头,所述的杆身装在固定孔内,所述的固定孔内还装有紧压杆身的螺杆,所述的螺杆与固定孔螺纹连接。先把成型杆装入固定孔,杆头伸出固定孔,杆身装在固定孔内,然后固定孔内拧入螺杆,螺杆顶住杆身,于是成型杆就与滑块固定连接了。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模芯设有限位槽,所述的滑块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块一直处在限位槽内,所以滑块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离预定位置的情况。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多个护盖,多个所述的护盖分别安装在定模板、动模板的外周,所述的定模板、动模板分别设有定模过线槽、动模过线槽。定模过线槽、动模过线槽会装入电线、电器等物品,护盖能遮住这些物品,所以护盖能起到美观、保护的作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杆和料头顶杆贯穿主动顶板、从动顶板、动模芯,所述的套管贯穿从动顶板、动模芯。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过程不复杂,可减少工人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液态的塑料从定模板、定模芯流到模腔内,模腔充满后,一部分塑料就流到溢料槽内,这样可以保证塑料能完全充满模腔,使成型后的电器元件不存在缩水等缺陷。即将脱模之前,主动顶板、料头顶杆移动小段距离,于是料头顶杆的冲切部能切断电器元件侧面的料头,就无需工人进行切除料头的工作了。分模后,下模组件移动而离开上模组件;然后主动顶板继续移动而碰到从动顶板,于是从动顶板也开始移动,最后套管将电器元件从模腔内顶出。冲切部做成倾斜状态,使切口较为锋利。固定杆可对套管起到导向的作用,处在模腔内的这端固定杆具有成型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注塑件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一种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第二种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19.图4为顶出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20.图5为分流板的剖面示意图;
21.图6为滑块的分解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4.如图1-7所示: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顶出机构,上模组件设有定模板2和定模芯3,下模组件设有动模板6和动模芯4,动模芯4设有模腔42和溢料槽41,顶出机构设有主动顶板9、从动顶板8、基座7,主动顶板9与从动顶板8间隔设置,基
座7设有固定杆70,从动顶板8设有套在固定杆70外部的套管80,主动顶板9设有料头顶杆90,料头顶杆90设有倾斜的冲切部91,冲切部91位于模腔42和溢料槽41的交界处。
25.固定杆70和料头顶杆90贯穿主动顶板9、从动顶板8、动模芯4,套管80贯穿从动顶板8、动模芯4。固定杆70始终保持静止不动,套管80可以跟着从动顶板8移动,开模后,套管80就可以把电器元件100从模腔42内顶出。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注塑机设置了油缸,油缸可以带动主动顶板9移动,于是料头顶杆90的冲切部91可以切断溢料槽41内的料头101;因为主动顶板9与从动顶板8间隔设置,所以料头顶杆90切断料头101的过程只有少量的位移,主动顶板9不会碰到从动顶板8;接着上模组件固定不动,下模组件移动而离开上模组件;然后主动顶板9继续移动而碰到从动顶板8,于是从动顶板8也开始移动,最后套管80将电器元件100从模腔42内顶出,从动顶板8还会设置顶杆,顶杆可以将料头101从溢料槽41内顶出。
27.上模组件设有浇口套20和分流板1,分流板1设有两条呈“x”形交叉分布的分流道12,分流道12与浇口套20导通,浇口套20处于在两条分流道12的交汇处。
28.分流道12两端设有出料口13,出料口13设有出料管10,出料管10从定模板2贯穿至定模芯3内。
29.分流板1设有多条与分流道12平行的加热道11。
30.定模板2设有斜导柱22,动模板6设有可插入动模芯4内的滑块5,滑块5与斜导柱22滑动连接。
31.滑块5设有成型杆53和成型块52。
32.滑块5设有固定孔51,成型杆53包括杆身54和杆头55,杆身54装在固定孔51内,固定孔51内还装有紧压杆身54的螺杆56,螺杆56与固定孔51螺纹连接。
33.动模芯4设有限位槽43,滑块5设有限位块50,限位块50与限位槽43滑动连接。
34.还包括多个护盖200,多个护盖200分别安装在定模板2、动模板6的外周,定模板2、动模板6分别设有定模过线槽21、动模过线槽61。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设有定模板和定模芯,所述的下模组件设有动模板和动模芯,所述的动模芯设有模腔和溢料槽,所述的顶出机构设有主动顶板、从动顶板、基座,所述的主动顶板与从动顶板间隔设置,所述的基座设有固定杆,所述的从动顶板设有套在固定杆外部的套管,所述的主动顶板设有料头顶杆,所述的料头顶杆设有倾斜的冲切部,所述的冲切部位于模腔和溢料槽的交界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组件设有浇口套和分流板,所述的分流板设有两条呈“x”形交叉分布的分流道,所述的分流道与浇口套导通,所述的浇口套处于在两条分流道的交汇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道两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设有出料管,所述的出料管从定模板贯穿至定模芯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板设有多条与分流道平行的加热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模板设有斜导柱,所述的动模板设有可插入动模芯内的滑块,所述的滑块与斜导柱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设有成型杆和成型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块设有固定孔,所述的成型杆包括杆身和杆头,所述的杆身装在固定孔内,所述的固定孔内还装有紧压杆身的螺杆,所述的螺杆与固定孔螺纹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模芯设有限位槽,所述的滑块设有限位块,所述的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护盖,多个所述的护盖分别安装在定模板、动模板的外周,所述的定模板、动模板分别设有定模过线槽、动模过线槽。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杆和料头顶杆贯穿主动顶板、从动顶板、动模芯,所述的套管贯穿从动顶板、动模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器元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组件、下模组件、顶出机构,上模组件设有定模板和定模芯,下模组件设有动模板和动模芯,动模芯设有模腔和溢料槽,顶出机构设有主动顶板、从动顶板、基座,主动顶板与从动顶板间隔设置,基座设有固定杆,从动顶板设有套在固定杆外部的套管,主动顶板设有料头顶杆,料头顶杆设有倾斜的冲切部,冲切部位于模腔和溢料槽的交界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制造过程不复杂,可减少工人工作量,降低人工成本。工成本。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运华 许强 赵付信 王少峰 张彦龙 刘长旭 余志 刘艳雄 彭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益普乐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2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