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药学配药器。
背景技术: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护工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打工者走进了护工这个行业,在医院、社区或家庭,很多病人接受了护工提供的服务。前瞻中国医疗护理行业服务模式与投资服务的内容主要是照料病人的起居生活。由于护工服务的对象是人群中的老弱病残—弱势群体,护工貌似简单的照料工作中包含着很多人为和技术的因素。而医疗护理进行配药的时候,从而就需要用到医疗护理配药器。现在的医疗护理在对粉末状的药物配药时,通常是将药粉了的药物盛放到一个带溶质的容器内,之后通过手动的搅拌或摇晃等方式将其进行混合,这样在配药时容易造成感染并且药品在不能充分的进行溶解,此外,在盛放药粉时,盛放的量不好控制,导致混合有药液的浓度存有偏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药学配药器,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在进行药粉溶解配药时存有药粉混合不均匀,配药过程中药液容易被污染以及药液浓度不精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储液瓶、储药瓶和壳体,所述储药瓶下端设有可调节的储药器,所述储药器上端滑动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下侧的储药器上转动连接有与之同步转动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侧连通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套有与之同步转动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往复摆动的搅拌块。
5.优选的,所述储药器包括有与储药瓶螺纹连接的可竖直移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下方滑动连接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密封板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壳体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啮合有可转动第一蜗杆,所述升降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套有向上施力的第一弹簧。
6.优选的,所述升降板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块,所述第一指示块贯穿壳体并且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指示块左右两侧的壳体上刻有指示线;所述分隔板位于升降板内,所述分隔板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分隔板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
7.根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转动连接有与密封板固定连接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和所述密封板共同固定连接有可间歇摆动
的第五连杆,所述密封板与所述第五连杆之间的连接轴上安装有卷簧。
8.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上啮合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轮同轴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拨杆转动连接有单向瞬时转动的转盘,所述转盘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配合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连接有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销,所述拨杆一端为与连接销相配合的楔形面,所述拨杆与所述转盘之间安装有拉簧,所述转盘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另一端配合有半径相同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位于第五连杆上。
9.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有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套在第一搅拌轴上并且与第一支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另一端与搅拌块转动连接。
10.根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圆柱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长度大于圆柱杆的长度。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蜗杆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所述第三蜗轮下侧设有可调节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架套在第一搅拌轴上并且与第一搅拌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架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蜗轮配合的第三蜗杆,所述第三蜗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组,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组的另一端与第一搅拌轴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调节架上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另一端偏心连接有第四蜗轮,所述第四蜗轮啮合有第四蜗杆。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架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指示块,所述第二指示块位于壳体外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储药瓶在对进行放药和配药时完全在壳体内部进行,避免与外部接触,减少可药液被感染的风险,药液更加安全;储药瓶在放药时可以通过储药器进行定量的投放,在投放药物时更加精确,保障了药液的溶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搅拌腔内的第一搅拌棒和搅拌块可以对搅拌腔内的药液进行多轨迹的作用,从而使内部的药液搅拌更加均匀,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搅拌块在摆动时可以对搅拌腔的内部进行刮蹭,可以防止药粉在搅拌腔的内壁附着,保证药粉可以充分被利用同时方便后续的清洗工作;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在进行药粉溶解配药时存有药粉混合不均匀,配药过程中药液容易被污染以及药液浓度不精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第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第二轴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壳体第一剖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升降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升降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密封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拨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分隔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壳体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11为本发明第搅拌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调节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13为本发明调节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4为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1、储液瓶;2、储药瓶;3、壳体;4、储药器;5、分隔板;6、密封板;7、搅拌腔;8、第一搅拌轴;9、第一支杆;10、搅拌块;11、升降板;12、第一套筒;13、第二套筒;14、第一支撑杆;15、第一连杆;16、第二连杆;17、第一蜗轮;18、第一蜗杆;19、第二支撑杆;20、第一弹簧;21、第一指示块;22、指示线;23、螺杆;24、第一滑块;25、第三连杆;26、第四连杆;27、第五连杆;28、卷簧;29、第二蜗杆;30、第二蜗轮;31、拨杆;32、转盘;33、卡槽;34、卡块;35、固定块;36、连接销;37、拉簧;38、第一凸轮;39、导向槽;40、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内齿轮;43、套管;44、第二凸轮;45、第一换向齿轮组;46、第三蜗轮;47、调节架;48、第三蜗杆;49、第二换向齿轮组;50、滑槽;51、圆柱销;52、第四蜗轮;53、第四蜗杆;54、第二指示块;55、第二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发明包括储液瓶1、储药瓶2和壳体3,所述储药瓶2下端设有可调节的储药器4,所述储药器4上端滑动连接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下侧的储药器4上转动连接有与之同步转动的密封板6,所述密封板6下侧连通有搅拌腔7,所述搅拌腔7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8,所述第一搅拌轴8上套有与之同步转动的第一支杆9,所述第一支杆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往复摆动的搅拌块10。
32.搅拌腔7位于储药瓶2和储液瓶1的正下方位置,搅拌腔7与储液瓶1直接连通,储液瓶1内的液体在倒置后可以通过重力直接下落至搅拌腔7内,搅拌腔7与储药瓶2之间安装有储药器4,储药器4内的容量可以调节,储药器4可以将储药瓶2内的药粉经过精确的测量后之后再向搅拌腔7内进行投放,这样方便控制药液的浓度,严格控制患者的药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搅拌腔7为圆柱状,第一搅拌轴8轴心与搅拌腔7的轴心在同一条直线上,第一搅拌轴8转动后可以带动搅拌腔7内的液体和药粉进行混合,在第一搅拌轴8转动的同时,第一搅拌轴8会带动第一支杆9上的搅拌块10进行摆动,搅拌块10摆动的最大长度时,摆动块刚好与搅拌腔7的内壁接触,这样可以将附着在搅拌腔7内壁的药粉刮下,避免药粉的浪费,同时保证药液的混合浓度,方便后续的清洗工作。
33.所述储药器4包括有与储药瓶2螺纹连接的可竖直移动的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2,所述第一套筒12下方滑动连接有与壳体3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3与所述密封板6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壳体3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1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连杆
16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7,所述第一蜗轮17啮合有可转动第一蜗杆18,所述升降板1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9,所述第二支撑杆19上套有向上施力的第一弹簧20。
34.第一蜗轮17和第一蜗杆18之间的反向自锁,保障第二连杆16在转动过后保持固定的状态,当转动第一蜗杆18时,第一蜗杆18带动第一蜗轮17进行旋转,第一蜗轮17转动带动第二连杆16进行转动,第二连杆16、第一连杆15和的第一支撑杆14三者构成曲柄滑块机构,当第二连杆16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一连杆15带动第一支撑杆14的竖直移动,第一支撑杆14的竖直移动可以带动升降板11的竖直移动,当升降板11向上移动时,第一套筒12相对与第二套筒13竖直向上移动,第一套筒12和第二套筒13内部容量变大,反之两者内部容量变小;第一弹簧20升降板11使用者竖直向上的力,保证升降板11在向上移动时受力更加平稳。
35.所述升降板11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块21,所述第一指示块21贯穿壳体3并且与壳体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指示块21左右两侧的壳体3上刻有指示线22;所述分隔板5位于升降板11内,所述分隔板5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螺杆23,所述螺杆23上螺纹连接有与分隔板5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24。
36.在升降板11竖直移动时,第一指示块21随升降板11进行同步的用移动,指示线22一侧刻有容积示数,方便使用者从壳体3外直观的了解单次储药器4内储存的药粉的量;升降板11在竖直移动后,由于升降板11的水平高度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分隔板5可以对升降板11内的通孔完成阻挡的作用,可以通过螺杆23调节分隔板5相对第一滑块24的位置。
37.所述第一滑块24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25,所述第三连杆25转动连接有与密封板6固定连接第四连杆26,所述第四连杆26和所述密封板6共同固定连接有可间歇摆动的第五连杆27,所述密封板6与所述第五连杆27之间的连接轴上安装有卷簧28。
38.分隔板5与密封板6两者时同步进行工作的,当分隔板5打开是升降板11上的通孔时,密封板6对储药器4的底部为密封压实状态,此时,储药瓶2内的药粉可以通过升降板11的通孔下落至储药器4内,并在储药器4内进行储存,当分隔板5对升降板11的通孔关闭时,密封板6对储药器4底部为打开状态,储药器4内的药粉在重力作用下向搅拌腔7内下落,卷簧28始终对密封板6有逆时针的扭转力,保障密封板6对储药器4的密封状态同时有助于密封板6的复位。
39.所述壳体3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蜗杆29,所述第二蜗杆29上啮合有第二蜗轮30,所述第二蜗轮30同轴固定连接有拨杆31,所述拨杆31转动连接有单向瞬时转动的转盘32,所述转盘32上开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内配合有卡块34,所述卡块34滑动连接有与壳体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35,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销36,所述拨杆31一端为与连接销36相配合的楔形面,所述拨杆31与所述转盘32之间安装有拉簧37,所述转盘32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38,所述第一凸轮38另一端配合有半径相同的导向槽39,所述导向槽39位于第五连杆27上。
40.当第二蜗杆29转动时,第二蜗杆29带动第二蜗轮30进行同步的转动,第二蜗轮30转动带动拨杆31进行转动,如图所示,当拨杆31转动时,拨杆31上侧的楔形面通过与连接销36的配合推动卡块34向开槽外侧移动,当卡款完全与卡槽33脱离配合后,拨杆31通过拉环带动转盘32瞬间进行转动,当转盘32转动九十度后,卡槽33再次与另一个卡块34配合,当转盘32转动九十度后,转盘32带动第一凸轮38转动九十度,第一凸轮38通过与之配合的导向
槽39带动第五连杆27向下翻转一定的角度,第五连杆27转动带动密封板6向下翻转,密封板6向下翻转的同时通过第四连杆26和第三连杆25带动分隔板5向前移动,从而分隔板5与密封板6之间的配合,导向槽39的弧形形状,导向槽39的半径与第一凸轮38块的半径保持一直是为了第一凸轮38块可以在导向槽39内空转一百八十度,这样有充足的时间方便储药器4进行放药和存药。
41.所述第一搅拌轴8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40,所述第一齿轮40啮合有与壳体3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41,所述第二齿轮41啮合有内齿轮42,所述内齿轮42固定连接有套管43,所述套管43套在第一搅拌轴8上并且与第一支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44,所述第二凸轮4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55,所述第二支杆55另一端与搅拌块10转动连接。
42.第一搅拌轴8上连接有电机,当电机工作时,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8和第一齿轮40进行同步的转动,第一齿轮40进过第二齿轮41的传递带动内齿轮4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40和内齿轮42的模数不同,第一齿轮40与内齿轮42两者拥有不同的转速,内齿轮42在转动时通过套管43带动第一支杆9随第一搅拌轴8进行旋转,第一支杆9的转速小于第一搅拌轴8的转速,第一搅拌轴8在转动时带动第二凸轮44块进行转动,第二凸轮44块通过第二支杆55的配合并且在第一支杆9的限位下带动搅拌块10进行摆动,从而使搅拌腔7内有多种不同的搅拌方式,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了,同时可以使药液的搅拌更加均匀,提高工作效率。
43.所述第一搅拌轴8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圆柱杆,所述第一支杆9的长度大于圆柱杆的长度。
44.圆柱杆可以增大搅拌轴的作用面,第一支杆9的长度大于圆柱杆的长度可以避免搅拌块10在摆动时与圆柱杆之间产生碰撞。
45.所述第二蜗杆29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45,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4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46,所述第三蜗轮46下侧设有可调节的调节架47,所述调节架47套在第一搅拌轴8上并且与第一搅拌轴8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架47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蜗轮46配合的第三蜗杆48,所述第三蜗杆4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组49,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组49的另一端与第一搅拌轴8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架47上开有滑槽50,所述滑槽50内滑动连接有圆柱销51,所述圆柱销51另一端偏心连接有第四蜗轮52,所述第四蜗轮52啮合有第四蜗杆53。
46.调节架47在第四蜗轮52、圆柱销51和滑槽50三者的配合下能以第一搅拌轴8为轴心进行转动,当调节架47向上转动时,调节架47会带动第三蜗杆48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三蜗杆48和第三蜗轮46进行啮合,第一换向齿轮组45和第二换向齿轮组49均是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锥齿轮构成,当第三蜗杆48和第三蜗轮46两者配合后,在电机工作时,电机会带动搅拌腔7内的第一搅拌轴8以及储药器4同步工作,在将储药器4内的药粉放至一定数量后,通过反向转动调节架47时第三蜗杆48和第三蜗轮46脱离配合,第三蜗杆48和第三蜗轮46脱离配合后,电机工作时只能带动搅拌腔7室内的第一搅拌轴8和搅拌进行搅拌工作;调节架47的转动可以手动进行调节,当转动第四蜗杆53时,第四蜗杆53会带动第四蜗轮52进行转动,第四蜗轮52转动会带动圆柱销51随第四蜗轮52进行转动,滑槽50的长度较长,圆柱销51在做圆弧运动时,圆柱销51可以在滑槽50内移动从而抵消圆柱销51水平方向的移动量,圆柱销51竖直方向的移动量用来带动调节架47的转动,从而实现调节架47的转动。
47.所述调节架4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指示块54,所述第二指示块54位于壳体3外侧。
48.第二指示块54用于显示调节架47的位置,方便使用者知道调节架47的状态,便于后续的调节。
49.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在进行药粉溶解配药时存有药粉混合不均匀,配药过程中药液容易被污染以及药液浓度不精确的问题。
5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药学配药器,包括储液瓶(1)、储药瓶(2)和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瓶(2)下端设有可调节的储药器(4),所述储药器(4)上端滑动连接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下侧的储药器(4)上转动连接有与之同步转动的密封板(6),所述密封板(6)下侧连通有搅拌腔(7),所述搅拌腔(7)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8),所述第一搅拌轴(8)上套有与之同步转动的第一支杆(9),所述第一支杆(9)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往复摆动的搅拌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器(4)包括有与储药瓶(2)螺纹连接的可竖直移动的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2),所述第一套筒(12)下方滑动连接有与壳体(3)固定连接的第二套筒(13),所述第二套筒(13)与所述密封板(6)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11)一侧固定连接有与壳体(3)滑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4),所述第一支撑杆(14)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5)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连杆(16)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17),所述第一蜗轮(17)啮合有可转动第一蜗杆(18),所述升降板(11)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9),所述第二支撑杆(19)上套有向上施力的第一弹簧(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1)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指示块(21),所述第一指示块(21)贯穿壳体(3)并且与壳体(3)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指示块(21)左右两侧的壳体(3)上刻有指示线(22);所述分隔板(5)位于升降板(11)内,所述分隔板(5)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螺杆(23),所述螺杆(23)上螺纹连接有与分隔板(5)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24)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杆(25),所述第三连杆(25)转动连接有与密封板(6)固定连接第四连杆(26),所述第四连杆(26)和所述密封板(6)共同固定连接有可间歇摆动的第五连杆(27),所述密封板(6)与所述第五连杆(27)之间的连接轴上安装有卷簧(2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二蜗杆(29),所述第二蜗杆(29)上啮合有第二蜗轮(30),所述第二蜗轮(30)同轴固定连接有拨杆(31),所述拨杆(31)转动连接有单向瞬时转动的转盘(32),所述转盘(32)上开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内配合有卡块(34),所述卡块(34)滑动连接有与壳体(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35),所述固定块(35)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销(36),所述拨杆(31)一端为与连接销(36)相配合的楔形面,所述拨杆(31)与所述转盘(32)之间安装有拉簧(37),所述转盘(32)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38),所述第一凸轮(38)另一端配合有半径相同的导向槽(39),所述导向槽(39)位于第五连杆(27)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8)一端同轴固定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40),所述第一齿轮(40)啮合有与壳体(3)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41),所述第二齿轮(41)啮合有内齿轮(42),所述内齿轮(42)固定连接有套管(43),所述套管(43)套在第一搅拌轴(8)上并且与第一支杆(9)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轮(44),所述第二凸轮(44)上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杆(55),所述第二支杆(55)另一端与搅拌块(10)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8)上固定连接有
若干个圆柱杆,所述第一支杆(9)的长度大于圆柱杆的长度。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蜗杆(29)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换向齿轮组(45),所述第一换向齿轮组(4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蜗轮(46),所述第三蜗轮(46)下侧设有可调节的调节架(47),所述调节架(47)套在第一搅拌轴(8)上并且与第一搅拌轴(8)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架(47)内转动连接有与第三蜗轮(46)配合的第三蜗杆(48),所述第三蜗杆(4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换向齿轮组(49),所述第二换向齿轮组(49)的另一端与第一搅拌轴(8)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7)上开有滑槽(50),所述滑槽(50)内滑动连接有圆柱销(51),所述圆柱销(51)另一端偏心连接有第四蜗轮(52),所述第四蜗轮(52)啮合有第四蜗杆(53)。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学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7)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指示块(54),所述第二指示块(54)位于壳体(3)外侧。
技术总结药学配药器,有效的解决了在进行药粉溶解配药时存有药粉混合不均匀,配药过程中药液容易被污染以及药液浓度不精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储液瓶、储药瓶和壳体,所述储药瓶下端设有可调节的储药器,所述储药器上端滑动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下侧的储药器上转动连接有与之同步转动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下侧连通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内转动连接有可转动的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套有与之同步转动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往复摆动的搅拌块。动的搅拌块。动的搅拌块。
技术研发人员:乔乐天 韩洁 刘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