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曝光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pcb曝光装置。
背景技术:2.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随着科技快速进步,电子产品愈来愈高端化,人们所使用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等功能越来越多,产品结构越来越小型化。这些电子产品对印制线路板提出了高质量、小型化、高集成度的要求。
3.其中,pcb在制板过程中需要进行曝光处理,曝光机通常将led灯按照一定的间距排列成矩阵做成光源,曝光机型号一旦确定,对应的光源尺寸也随之确定。但由于pcb的规格大小不一,在对小尺寸pcb进行曝光时也需要整个光源工作。由于led灯数量众多,同时工作不仅导致能源消耗大,而且光线不均匀,易导致pcb曝光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pcb曝光装置。
5.一种pcb曝光装置,包括曝光箱、光源、聚光透镜组件及调节组件,所述聚光透镜组件包括平行透镜及聚焦透镜,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架及调节透镜。所述光源装设于曝光箱的内侧顶部,所述平行透镜及聚焦透镜自上而下依次卡合于曝光箱内且位于光源的正下方。所述曝光箱内侧设有调节滑轨,所述调节架卡合于调节滑轨上并可沿调节滑轨移动,所述调节透镜嵌合装设于调节架内且位于聚焦透镜的正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曝光箱内的结构呈上下对称设计,其中部设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上下间隔的两块夹板,两块所述夹板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承载组件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装设有调节组件、聚光透镜组件及光源,所述承载组件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装设有调节组件、聚光透镜组件及光源。
7.进一步地,所述曝光箱的内侧还设有固定滑轨,两块所述夹板均卡合于固定滑轨上且可沿固定滑轨移动。
8.进一步地,位于下方的所述夹板上设有若干可活动拆卸的定位柱,位于上方的所述夹板上对应设有若干定位通孔。
9.进一步地,所述曝光箱上还设有若干散热通孔,且曝光箱内侧对应设有防尘网。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pcb曝光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聚光透镜组件将散射的点光源转换为聚焦光源,再由调节组件将聚焦光源转换为平行光源,使pcb可以受到均匀的曝光,极大地提升了曝光效果;且调节组件可以自由调整与聚焦透镜的距离,从而令最后射出的平行光束适当加粗或变细以契合不同大小规格pcb的曝光,提升了曝光装置的光源利用率;曝光箱设置上下对称结构进行双面曝光,显著提升了曝光效率,活动式的承载组件可以紧固pcb使其展平接收曝光,进一步增强曝光效果;而夹板上的定位柱与定位通孔配合便于对pcb进行定位避免曝光过程发生偏移,曝光箱上的散热通孔则有助于led光源
散热,减少热量对曝光装置的运行影响;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曝光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pcb曝光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图2中的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光路传播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1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cb曝光装置100,包括曝光箱10、光源20、聚光透镜组件30及调节组件40,所述聚光透镜组件30包括平行透镜31及聚焦透镜32,所述调节组件40包括调节架41及调节透镜42。所述光源20装设于曝光箱10的内侧顶部,所述平行透镜31及聚焦透镜32自上而下依次卡合于曝光箱10内且位于光源20的正下方。所述曝光箱10内侧设有调节滑轨11,所述调节架41卡合于调节滑轨11上并可沿调节滑轨11移动,所述调节透镜42嵌合装设于调节架41内且位于聚焦透镜32的正下方。装设于曝光箱10内的光源20为点光源,通过平行透镜31第一次将点光源发出的散射光折射成为平行光,接着平行光继续传播并在通过聚焦透镜32时第二次折射成为聚焦光。最后聚焦光在经过调节透镜42的折射后重新成为平行光,且根据聚焦透镜32与调节透镜42之间的距离不同,最终射出的平行光的粗细也不同。
17.所述曝光箱10内的结构呈上下对称设计,其中部设有承载组件50,所述承载组件50包括上下间隔的两块夹板51,两块所述夹板51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承载组件50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装设有调节组件40、聚光透镜组件30及光源20,所述承载组件50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装设有调节组件40、聚光透镜组件30及光源20。曝光箱10上下部均设置光源20,可以同时对pcb的双面进行同步曝光使曝光效率倍增。在相同条件下的曝光也使pcb双面的曝光效果更加稳定同步。
18.所述曝光箱10的内侧还设有固定滑轨12,两块所述夹板51均卡合于固定滑轨12上且可沿固定滑轨12移动。位于下方的所述夹板51上设有若干可活动拆卸的定位柱511,位于上方的所述夹板51上对应设有若干定位通孔512。上下夹板51沿固定滑轨12相向移动后,可以将pcb展平并固定好,避免因pcb起翘而影响曝光效果。而定位柱511可以卡合pcb对其进行限位,既精简了曝光前的对位操作,又可以有效防止曝光时pcb出现移位而致使曝光不良。
19.所述曝光箱10上还设有若干散热通孔13,且曝光箱10内侧对应设有防尘网(图未示)。散热通孔13可以有效疏导光源20所散发出来的热量,避免热量聚积在曝光箱10内影响曝光装置的运行,而防尘网则是为了避免外界的脏污灰尘等从散热通孔13进入曝光箱10内使装置受损。
20.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令曝光箱10内的上下夹板51背向移动打开承载组件
50,并根据具体生产需要在位于下方的夹板51上装设好定位柱511。接着打开曝光箱10的光源20,调整好调节组件40与聚焦透镜32之间的距离使射出的平行光直射于承载组件50上并确保照射范围恰好与各定位柱511所圈定的范围一致。然后将pcb置于夹板51上并卡合于各定位柱511之间,调节承载组件50使上下夹板51相向移动直到完全夹紧pcb。最后在pcb曝光完成后,关闭光源20并重新打开承载组件50,将pcb从中取出。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pcb曝光装置100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聚光透镜组件30将散射的点光源转换为聚焦光源,再由调节组件40将聚焦光源转换为平行光源,使pcb可以受到均匀的曝光,极大地提升了曝光效果;且调节组件40可以自由调整与聚焦透镜32的距离,从而令最后射出的平行光束适当加粗或变细以契合不同大小规格pcb的曝光,提升了曝光装置的光源20利用率;曝光箱10设置上下对称结构进行双面曝光,显著提升了曝光效率,活动式的承载组件50可以紧固pcb使其展平接收曝光,进一步增强曝光效果;而夹板51上的定位柱511与定位通孔512配合便于对pcb进行定位避免曝光过程发生偏移,曝光箱10上的散热通孔13则有助于led光源20散热,减少热量对曝光装置的运行影响;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2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pcb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曝光箱、光源、聚光透镜组件及调节组件,所述聚光透镜组件包括平行透镜及聚焦透镜,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架及调节透镜;所述光源装设于曝光箱的内侧顶部,所述平行透镜及聚焦透镜自上而下依次卡合于曝光箱内且位于光源的正下方;所述曝光箱内侧设有调节滑轨,所述调节架卡合于调节滑轨上并可沿调节滑轨移动,所述调节透镜嵌合装设于调节架内且位于聚焦透镜的正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箱内的结构呈上下对称设计,其中部设有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上下间隔的两块夹板,两块所述夹板均为透明材质;所述承载组件的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装设有调节组件、聚光透镜组件及光源,所述承载组件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装设有调节组件、聚光透镜组件及光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箱的内侧还设有固定滑轨,两块所述夹板均卡合于固定滑轨上且可沿固定滑轨移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pcb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夹板上设有若干可活动拆卸的定位柱,位于上方的所述夹板上对应设有若干定位通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b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光箱上还设有若干散热通孔,且曝光箱内侧对应设有防尘网。
技术总结一种PCB曝光装置,包括曝光箱、光源、聚光透镜组件及调节组件,所述聚光透镜组件包括平行透镜及聚焦透镜,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架及调节透镜;所述光源装设于曝光箱的内侧顶部,所述平行透镜及聚焦透镜自上而下依次卡合于曝光箱内且位于光源的正下方;所述曝光箱内侧设有调节滑轨,所述调节架卡合于调节滑轨上并可沿调节滑轨移动,所述调节透镜嵌合装设于调节架内且位于聚焦透镜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聚光透镜组件及调节组件将聚焦光源转换为平行光源,使PCB可以受到均匀的曝光,极大地提升了曝光效果;且调节组件可以令最后射出的平行光束适当加粗或变细,提升了曝光装置的光源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推广意义。推广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李进 牛振江 申明利 吴信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红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