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器件领域,特别是一种纳秒级光衰减器。
背景技术:2.光衰减器是用于对光功率进行衰减的器件,它主要用于光纤系统的指标测量、短距离通信系统的信号衰减以及系统试验等场合。光衰减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纤维光学无源器件,它可按用户的要求将光信号能量进行预期地衰减,常用于吸收或反射掉光功率余量、评估系统的损耗及各种测试中。目前,系列化光衰减器已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给用户带来了方便。
3.光衰减器是一种插入光路中可使光信号功率按设定要求衰减的光器件,用以调节光通信系统或测试系统所传输的光信号的功率,使系统达到良好的工作状态。也常用以检测光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光衰减器要求重量轻、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等。它可以分为固定式、分级可变式、连续可调式几种。
4.光通信系统中,在需要超高切换速度的场合,例如纳秒级的切换速度,则机械光开关和磁光开关都无法满足。如何研发一种能满足纳秒级的切换速度的场合使用的光衰减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秒级光衰减器,切换速度达到纳秒级,响应速度快、可靠程度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纳秒级光衰减器,包括盒体、输入端单纤准直器、输出端单纤准直器、分束晶体、玻片、电光晶体组件,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输出端单纤准直器分别连接安装在盒体外部的两侧;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与输出端单纤准直器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有:分束晶体、玻片、电光晶体组件、玻片、分束晶体。
7.进一步地,所述电光晶体组件包括加电板、电光晶体和引脚,加电板和电光晶体通过引脚连通电路。
8.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盒体配合密封的盒盖。
9.分束晶体、玻片、电光晶体组件在调试好后使用性能稳定的胶水进行固定,并在合适的条件下烘烤,使胶水充分固化,实现牢固粘接。
10.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是:
11.本实用新型的纳秒级光衰减器,利用电光效应,使用加电板和电光晶体组合,作为实现光路切换的关键部件。光信号从输入端单纤准直器进入,经过电光晶体组件,向电光晶体组件加电压时,光信号随着电压的增加而衰减,经过衰减后的光信号从输出端单纤准直器输出,完成光信号的衰减。
12.本实用新型的衰减器,(1)解决加电板和电光晶体的装配问题,实现有效、可靠组合,使其起到光路切换的关键作用:在有限的空间内电场足够大,并保持稳定,使电光晶体
发生电光效应,实现光路转换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筛选电板和电光晶体组件,剔除不稳定的组件,确保后续装配的质量;光路中的其它光学晶体在调试好后使用性能稳定的胶水进行固定,并在合适的条件下烘烤,使胶水充分固化,实现牢固粘接。(2)衰减器的切换速度达到数百纳秒级,相比机械光开关、磁光开关极大地提高了切换速度;并且衰减器中无可动部件,也极大地提高了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名称:
15.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分束晶体2、玻片3、加电板4、引脚5、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电光晶体7、盒体8。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17.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纳秒级光衰减器,包括盒体8、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分束晶体2、玻片3、电光晶体组件,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分别连接安装在盒体8外部的两侧;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与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有:分束晶体2、玻片3、电光晶体组件、玻片3、分束晶体2。
18.进一步地,所述电光晶体组件包括加电板4、电光晶体7和引脚5,加电板4和电光晶体7通过引脚5连通电路。
19.进一步地,还包括与盒体8配合密封的盒盖
20.其中,分束晶体2的作用为光纤分束;玻片3的作用为相位延迟(偏振方向旋转);电光晶体7的作用为透射或延阻。通过分束晶体2、玻片3和电光晶体7等光学晶体的配合,使光纤光路按照既定设计路线行进,达到预定目的。
21.所述电光晶体组件包括加电板4、电光晶体7和引脚5,加电板4和电光晶体7通过引脚5连接。通过引脚5和加电板4,对电光晶体7进行加电后发生电光效应,实现光路衰减功能。
22.分束晶体2、玻片3、电光晶体组件在调试好后使用性能稳定的胶水进行固定,并在合适的条件下烘烤,使胶水充分固化,实现牢固粘接。开关中无可动部件,也极大地提高了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盒体8配合密封的盒盖。通过盒盖和盒体8的配合密封,对电光开关进行有效保护。
24.实施例1:
25.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作为光信号输入端、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作为光信号输出端,光信号从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进入后,通过分束晶体2、玻片3后进入电光晶体组件,向电光晶体组件加电压后,光信号随着电压的增加而衰减,经过衰减后的光信号再依次通过玻片3、分束晶体2后从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输出,完成光信号的衰减。
26.通过引脚5和加电板4,对电光晶体7进行加电后发生电光效应,实现光路转换功能。电光开关的切换速度达到数百纳秒级,相比机械光开关、磁光开关极大地提高了切换速
度。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纳秒级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8)、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分束晶体(2)、玻片(3)、电光晶体组件,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分别连接安装在盒体(8)外部的两侧;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1)与输出端单纤准直器(6)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有:分束晶体(2)、玻片(3)、电光晶体组件、玻片(3)、分束晶体(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秒级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光晶体组件包括加电板(4)、电光晶体(7)和引脚(5),加电板(4)和电光晶体(7)通过引脚(5)连通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秒级光衰减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盒体(8)配合密封的盒盖。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秒级光衰减器,包括盒体、输入端单纤准直器、输出端单纤准直器、分束晶体、玻片、电光晶体组件,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输出端单纤准直器分别连接安装在盒体外部的两侧;所述输入端单纤准直器与输出端单纤准直器之间依次连接设置有:分束晶体、玻片、电光晶体组件、玻片、分束晶体。本实用新型的光衰减器的切换速度达到数百纳秒级,相比机械光开关、磁光开关极大地提高了切换速度;并且衰减器中无可动部件,也极大地提高了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和使用寿命。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肖盛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安捷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