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10  5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无纺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制品色彩丰富、鲜艳明丽、时尚环保、用途广泛、美观大方,图案和款式都多样,且质轻、环保、可循环再用,被国际公认为保护地球生态的环保产品。
3.但当无纺布由于外界环境受潮或操作人员由于操作失误将水泼到无纺布上时,无纺布内的纤维吸水容易导致无纺布其本身强度下降,容易造成无纺布破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用于避免无纺布强度降低。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一无纺布位于所述第二无纺布上方,所述第一无纺布与所述第二无纺布之间设置有干燥层,所述干燥层用以干燥所述第一无纺布和所述第二无纺布,所述第一无纺布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用以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上,所述第二无纺布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用以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上。
7.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干燥层包括第三无纺布,且所述第三无纺布为木纤维布料,所述第三无纺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无纺布与所述第二无纺布之间,所述第三无纺布顶面和所述第三无纺布底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潮珠。
8.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防潮珠的直径为0.5mm-1mm。
9.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水层包括第一阻隔布料和第二阻隔布料,所述第一阻隔布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无纺布顶面上,所述第二阻隔布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阻隔布料顶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第三阻隔布料和第四阻隔布料,所述第三阻隔布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无纺布底面上,所述第四阻隔布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阻隔布料底面上,且所述第一阻隔布料、第二阻隔布料、第三阻隔布料和第四阻隔布料的材质均为涤纶。
10.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阻隔布料的密度等于所述第三阻隔布料的密度,所述第二阻隔布料的密度等于所述第四阻隔布料的密度,且所述第一阻隔布料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阻隔布料的密度。
11.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阻隔布料顶面上和所述第四阻隔布料底面上喷涂有透明防水涂料。
12.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所述透明防水涂料的喷涂厚度范围为1mm至 1.5mm。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能够为干燥层提供设置场所,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水层能够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上,避免第一无纺布吸收水份,从而避免第一无纺布强度降低,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水层能够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上,避免第二无纺布吸收水份,从而避免第二无纺布强度降低,若当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破碎导致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上时,通过设置的干燥层能够干燥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以保证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干燥,避免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立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无纺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第一无纺布;2、第二无纺布;3、干燥层;31、第三无纺布; 32、放置槽;33、防潮珠;4、第一防水层;41、第一阻隔布料;42、第二阻隔布料;5、第二防水层;51、第三阻隔布料;52、第四阻隔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0.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包括第一无纺布1和第二无纺布2,第一无纺布1位于第二无纺布2上方,第一无纺布1与第二无纺布2之间设置有干燥层3,干燥层3用以干燥第一无纺布1和第二无纺布2,干燥层3包括第三无纺布31,且第三无纺布31为木纤维布料,通过设置的第三无纺布31为木纤维布料,其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够吸收第一无纺布1和第二无纺布 2的水份,保证第一无纺布1和第二无纺布2的干燥,避免第一无纺布1和第二无纺布2强度降低,第三无纺布31固定连接在第一无纺布1与第二无纺布2之间,第三无纺布31顶面和第三无纺布31底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32,每个放置槽3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潮珠33,通过设置的防潮珠33能够干燥第三无纺布31,避免第三无纺布31自身强度降低,且通过防潮珠33及时干燥第三无纺布31能够保证第一无纺布1
和第二无纺布2上的水份被第三无纺布31快速吸收干燥,防潮珠33的直径为0.5mm-1mm,通过设置的防潮珠33的直径为0.5mm-1mm能够在第三无纺布31上放置多个防潮珠33,保证第三无纺布31的干燥效果;
21.第一无纺布1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水层4,第一防水层4用以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1上,第二无纺布2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层5,第二防水层5用以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2上,第一防水层4包括第一阻隔布料41和第二阻隔布料42,第一阻隔布料41固定连接在第一无纺布1顶面上,第二阻隔布料42固定连接在第一阻隔布料41顶面上,第二防水层5包括第三阻隔布料51和第四阻隔布料 52,第三阻隔布料51固定连接在第二无纺布2底面上,第四阻隔布料52固定连接在第三阻隔布料51底面上,且第一阻隔布料41、第二阻隔布料42、第三阻隔布料51和第四阻隔布料52的材质均为涤纶,通过设置的第一阻隔布料41和第二阻隔布料42能够避免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1上,通过设置的第三阻隔布料51和第四阻隔布料52能够避免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2上,且设置的第一阻隔布料41、第二阻隔布料42、第三阻隔布料51和第四阻隔布料52为涤纶材质,由于涤纶的吸湿性低,故其湿强度下降少,若当第二阻隔布料42和第四阻隔布料52上有水份时,能够有效降低进入到第二阻隔布料42和第四阻隔布料52的水份;
22.第一阻隔布料41的密度等于第三阻隔布料51的密度,第二阻隔布料42的密度等于第四阻隔布料52的密度,且第一阻隔布料41的密度大于第二阻隔布料42 的密度,通过设置的第一阻隔布料41的密度等于第三阻隔布料51的密度能够保证第一阻隔布料41和第三阻隔布料51的防水效果相同,通过设置的第二阻隔布料42的密度等于第四阻隔布料52的密度能够保证第二阻隔布料42和第四阻隔布料52的防水效果相同,设置的第一阻隔布料41的密度大于第二阻隔布料42的密度,若当透明防水涂料失效后,位于第二阻隔布料42表面的水份先进入到第二阻隔布料42中,由于第一阻隔布料41的布料密度大于第二阻隔布料42能够有效阻隔第二阻隔布料42中的水份进入到第一阻隔布料41中,位于第四阻隔布料52 表面的水份先进入到第四阻隔布料52中,再由第三阻布料阻隔第四阻隔布料52 中的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2中;
23.第二阻隔布料42顶面上和第四阻隔布料52底面上喷涂有透明防水涂料,通过喷涂的透明防水涂料能够在保证不影响布料颜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第二阻隔布料42和第四阻隔布料52的防水性,透明防水涂料的喷涂厚度范围为1mm至 1.5mm,通过设置的透明防水涂料厚度范围为1mm至1.5mm,其喷涂厚度能够保证第二阻隔布料42和第二阻隔布料42的颜色能够从透明防水涂料中透出,且能够避免水进入到第二阻隔布料42和第四阻隔布料52上。
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纺布(1)和第二无纺布(2),所述第一无纺布(1)位于所述第二无纺布(2)上方,所述第一无纺布(1)与所述第二无纺布(2)之间设置有干燥层(3),所述干燥层(3)用以干燥所述第一无纺布(1)和所述第二无纺布(2),所述第一无纺布(1)顶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水层(4),所述第一防水层(4)用以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1)上,所述第二无纺布(2)底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水层(5),所述第二防水层(5)用以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层(3)包括第三无纺布(31),且所述第三无纺布(31)为木纤维布料,所述第三无纺布(3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无纺布(1)与所述第二无纺布(2)之间,所述第三无纺布(31)顶面和所述第三无纺布(31)底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32),每个所述放置槽(32)内分别固定连接有防潮珠(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珠(33)的直径为0.5mm-1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4)包括第一阻隔布料(41)和第二阻隔布料(42),所述第一阻隔布料(4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无纺布(1)顶面上,所述第二阻隔布料(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阻隔布料(41)顶面上,所述第二防水层(5)包括第三阻隔布料(51)和第四阻隔布料(52),所述第三阻隔布料(5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无纺布(2)底面上,所述第四阻隔布料(5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阻隔布料(51)底面上,且所述第一阻隔布料(41)、第二阻隔布料(42)、第三阻隔布料(51)和第四阻隔布料(52)的材质均为涤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隔布料(41)的密度等于所述第三阻隔布料(51)的密度,所述第二阻隔布料(42)的密度等于所述第四阻隔布料(52)的密度,且所述第一阻隔布料(41)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阻隔布料(42)的密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隔布料(42)顶面上和所述第四阻隔布料(52)底面上喷涂有透明防水涂料。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防水涂料的喷涂厚度范围为1mm至1.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无纺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层高强度的无纺布,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包括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通过设置的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能够为干燥层提供设置场所,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水层能够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上,避免第一无纺布吸收水份,从而避免第一无纺布强度降低,通过设置的第二防水层能够阻隔水份进入到第二无纺布上,避免第二无纺布吸收水份,从而避免第二无纺布强度降低,若当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破碎导致水份进入到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上时,通过设置的干燥层能够干燥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以保证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干燥,避免第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强度降低。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强度降低。一无纺布和第二无纺布的强度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吴来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兴农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50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