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及饲料与流程

allin2024-12-11  56



1.本发明涉及饲料,属于肉鸭饲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降低三穗鸭腹脂率及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饲料最佳能量蛋白比的估算方法及饲料。


背景技术:

2.三穗鸭养殖过程中,能量和蛋白原料占饲料成本的80%以上,而配合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营养并不是孤立的,二者之间的比例对于提高肉鸭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脂肪沉积等非常关键。家禽具有“为能而食”的特点,通过调控采食量使得实际摄入的总能量不受饲料能量浓度的影响(leeson,s.,caston,l.,summers,j.d.,1996.broiler response to diet energy.poultry sci.75,529-535;xie,m.,zhao,j.n.,hou,s.s.,huang,w.,2010.the apparent metabolizable energy requirement of white pekin ducklings from hatch to 3 weeks of age.anim.feed sci.technol.157,95-98.),能量蛋白比偏低造成蛋白饲料资源浪费,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养殖不经济;能量蛋白比偏高造成机体脂肪过度沉积,养殖经济效益差,因为大部分腹部脂肪都是作为下脚料流入榨油厂而未被直接利用,另一方面,当能量蛋白比不平衡时,其他营养再平衡,总体营养也不会平衡,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综上所述,适宜的能量蛋白比对于降低腹脂沉积及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都很关键。能量蛋白比(energy/cp)的具体涵义是:每单位重量(kg)饲料或日粮中粗蛋白质克数所对应能量,是反映配合日粮中能量和蛋白质平衡程度的指标,因此,配合饲料中适宜能量蛋白比的选择成为饲料企业和养殖业所关注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三穗鸭腹脂率及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饲料配方最佳能量蛋白比,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基于腹脂率和生产性能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1)以常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以麸皮和豆油调制成不同代谢能量(ame)级差的配合饲料,在2600kcal/kg~3200kcal/kg区间等梯度设置,至少设置6个梯度,除代谢能外的其他营养素水平均达到《肉鸭饲养标准》推荐营养水平,其中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9%。
6.(2)所有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5%的水,制粒粒径不超过2mm,制粒后避光风干备用。
7.(3)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健康试验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至少7个重复,每个重复至少8只鸭。不同处理分别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全价料。
8.(4)计算饲养阶段内的生产性能,包括:日增重、耗料量、饲料转化效率、能量摄入量、粗蛋白摄入量及摄入能量蛋白比;于试验末,每重复至少选取1只接近平均重的鸭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包括: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皮脂率、肝体率。采集血浆,测定谷
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st)。
9.(5)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腹脂率及生产性能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
10.其中:u代表曲线斜率;l为r=x时的拐点;r代表最低腹脂率或最佳生产性能。
11.所述的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中,所述健康试验鸭为单性别或公母各半。
12.所述的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不同代谢能量(ame)级差的配合饲料配制方法如下:先配置低能和高能两组饲料(2600kcal/kg和3100kcal/kg),低能饲料(2600kcal/kg)配方为:48%的玉米、19%的麸皮、28.77%的豆粕、0.3%的食盐、1.39%的磷酸氢钙、1.29%的石粉、1%的预混料、0.15%的dl-蛋氨酸以及0.1%的赖氨酸盐。高能饲料(3100kcal/kg)配方为:52%的玉米、4.7%的麸皮、32.6%的豆粕、0.3%的食盐、1.58%的磷酸氢钙、1.2%的石粉、6.4%的豆油、1%的预混料、0.17%的dl-蛋氨酸以及0.05%的赖氨酸盐。然后,高能和低能饲料按比例(1:0、4:1、3:2、2:3、1:4和0:1)混合成2600、2700、2800、2900、3000、和3100kcal/kg的饲料。
13.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基于腹脂率和生产性能估测的最佳能量蛋白比用于下属任意一个或多个目的饲料配制:达到最佳饲料转化效率、降低腹脂率、最佳日增重、降低肝损伤指标。
14.优选的,一种可以降低腹脂率的鸭饲料,饲喂试验结束后,计算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并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腹脂率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能量蛋白比的拐点为14.96(kcal/g),即:能量蛋白比低于14.96(kcal/g)时,腹脂率增长处于平台期,对应的饲料配方为:50.6%的玉米、9.71%的麸皮、31.26%的豆粕、0.3%的食盐、1.51%的磷酸氢钙、1.23%的石粉、4.16%的豆油、1%的预混料、0.16%的dl-蛋氨酸以及0.07%的赖氨酸盐。
15.优选的,一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鸭饲料,饲喂试验结束后,计算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并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料重比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能量蛋白比的拐点为14.27(kcal/g),即:能量蛋白比高于14.27(kcal/g)时,料重比降低处于平台期,对应的饲料配方为:49.52%的玉米、13.57%的麸皮、30.22%的豆粕、0.3%的食盐、1.46%的磷酸氢钙、1.26%的石粉、2.43%的豆油、1%的预混料、0.16%的dl-蛋氨酸以及0.08%的赖氨酸盐。
16.优选的,一种提高日增重的鸭饲料,饲喂试验结束后,计算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并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日增重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能量蛋白比的拐点为13.96(kcal/g),即:能量蛋白比高于13.96(kcal/g)时,日增重的增长处于平台期,对应的饲料配方为:49.03%的玉米、15.3%的麸皮、29.76%的豆粕、0.3%的食盐、1.44%的磷酸氢钙、1.27%的石粉、1.65%的豆油、1%的预混料、0.16%的dl-蛋氨酸以及0.09%的赖氨酸盐。
17.优选的,一种降低肝损伤的鸭饲料,饲喂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浆并测定alt和ast,并以此为评价指标,结果发现能量蛋白比高于13.91(kcal/g)时,ast显著降低,说明能量蛋白比不能低于13.91(kcal/g),对应的饲料配方为:48.96%的玉米、15.57%的麸皮、29.69%的豆粕、0.3%的食盐、1.44%的磷酸氢钙、1.27%的石粉、1.54%的豆油、1%的预混料、0.15%的dl-蛋氨酸以及0.09%的赖氨酸盐。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相同粗蛋白含量但不同能量浓度的配合日粮调控采食量,依据采食量计算肉鸭实际的能量和蛋白摄入量及能量蛋白比,以实际值代替了理论计算值,结果更精准且应用价值更高;
20.(2)本发明试验设计属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只有饲料能量浓度一个变量,与现有技术中的二因子试验设计相比,试验设计更为简化;
21.(3)本发明通过以腹脂率和生产性能为评价指标,既可以避免因能量蛋白比过低造成腹脂过度沉积,又可以避免因能量蛋白比过高造成蛋白质生物学效价和饲料转化效率低。
22.(4)本发明通过建立能量蛋白比(自变量)与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因变量)的回归模型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回归模型不仅表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而且表明了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强度,因此,该方法得出的试验结果更精确。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发明的试验设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利用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研究粗蛋白在19.55%时,三穗鸭日粮代谢能浓度对0-4周龄三穗鸭实际能量和蛋白摄入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随着饲粮ame水平的升高,能量摄入和蛋白摄入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蛋白摄入呈线性升高趋势(p<0.05),计算发现,随着饲粮ame水平的升高,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呈线性(p<0.05)和二次曲线模型升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饲粮能量浓度调控摄入的能量蛋白比。
25.表1:三穗鸭日粮代谢能浓度对0-4周龄三穗鸭能量和蛋白摄入的影响
26.[0027][0028]
实施例2:通过饲料能量浓度调控摄入的能量蛋白比,结果发现,随着能量蛋白比的升高,末重和平均日增量呈线性升高(p<0.05),且能量蛋白比到达13.91(kcal/g)时,末重和平均日增量基本到达平台期。随着能量蛋白比的逐渐升高,料重比呈线性降低p<0.05),利用直线折线模型拟合能蛋比与料重比的回归关系,结果显示:能蛋比为14.27(kcal/g)(即cp=19.55%,ame=2789.8kcal/kg)时,曲线达到最低拐点,拐点为2.30(g/g),即:取得最佳料重比为2.30(g/g)。拟合曲线为y=2.3025+0.5536*(14.2668-x),p=0.0429,r2=0.88)。利用直线折线模型拟合能蛋比与平均日增重的回归关系,结果显示:能蛋比为13.96(kcal/g)(即cp=19.55%,ame=2729.2kcal/kg)时,曲线达到最低拐点,拐点为25.06(g/g),即:取得最佳日增重为25.06c。拟合曲线为y=25.06-5.6607*(13.9559-x),p=0.0439,r2=0.86)。
[0029]
表2:三穗鸭能量蛋白比对0-4周龄三穗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0030][0031]
实施例3:通过饲料能量浓度调控摄入的能量蛋白比,结果发现,随着能量蛋白比的升高,腹脂率呈线性升高(p<0.05),利用直线折线模型拟合能蛋比与腹脂率的回归关系,结果显示:能蛋比为14.96(kcal/g)(即cp=19.55%,ame=2924.7kcal/kg)时,曲线达到拐点,拐点为0.554(%),即:取得最低腹脂率为0.554(%)。拟合曲线为y=0.5537-0.2007(14.9596-x),p=0.0469,r2=0.87)。当能量蛋白比能蛋比为14.96(kcal/g)时,不影响胸肌和腿肌产出。
[0032]
表3:三穗鸭能量蛋白比对0-4周龄三穗鸭屠宰性能的影响
[0033]
能蛋比(kcal/g)腿肌率/%胸肌率/%肌胃指数/%腹脂率/%肝体率/%
13.3510.551.335.060.223c2.1113.9111.541.393.920.359bc1.9314.4210.871.534.250.437b2.0414.9910.591.224.670.524ba1.9815.5010.431.504.160.491ba1.9516.0610.481.464.920.646a2.00集合标准误0.140.050.170.030.04ame效应0.15470.58210.33430.00070.7397线性效应0.15630.53380.8964《.00010.4522二次曲线效应0.35760.96300.11380.55390.4625
[0034]
实施例4:通过饲料能量浓度调控摄入的能量蛋白比,结果发现,随着能量蛋白比的升高,alt和ast呈线性降低(p<0.05),说明能量蛋白比过低,造成肝损伤。
[0035]

技术特征:
1.一种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常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以麸皮和豆油调制成不同代谢能量ame级差的配合饲料,在2600kcal/kg~3200kcal/kg区间等梯度设置,至少设置6个梯度,除代谢能外的其他营养素水平均达到《肉鸭饲养标准》推荐营养水平,其中粗蛋白质含量均为19%;(2)所有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5%的水,制粒粒径不超过2 mm,制粒后避光风干备用;(3)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健康试验鸭,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至少7个重复,每个重复至少8只鸭;不同处理分别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全价料;(4)计算饲养阶段内的生产性能,包括:日增重、耗料量、饲料转化效率、能量摄入量、粗蛋白摄入量及摄入能量蛋白比;于试验末,每重复至少选取1只接近平均重的鸭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包括: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皮脂率、肝体率;采集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st;(5)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腹脂率及生产性能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健康试验鸭为单性别或公母各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代谢能量ame级差的配合饲料,其配制方法为:先配制低能和高能两组饲料,即2600kcal/kg和3100kcal/kg,所述2600kcal/kg低能饲料配方为:48%的玉米、19%的麸皮、28.77%的豆粕、0.3%的食盐、1.39%的磷酸氢钙、1.29%的石粉、1%的预混料、0.15%的dl-蛋氨酸以及0.1%的赖氨酸盐;所述3100kcal/kg高能饲料配方为:52%的玉米、4.7%的麸皮、32.6%的豆粕、0.3%的食盐、1.58%的磷酸氢钙、1.2%的石粉、6.4%的豆油、1%的预混料、0.17%的dl-蛋氨酸以及0.05%的赖氨酸盐;然后,高能和低能饲料按比例1:0、4:1、3:2、2:3、1:4和0:1混合成2600kcal/kg、2700kcal/kg、2800kcal/kg、2900kcal/kg、3000kcal/kg和3100kcal/kg的饲料。4.一种可以降低腹脂率的鸭饲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饲喂试验结束后,计算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并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腹脂率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能量蛋白比的拐点为14.96(kcal/g),即:能量蛋白比低于14.96(kcal/g)时,腹脂率增长处于平台期,对应的饲料配方为:50.6%的玉米、9.71%的麸皮、31.26%的豆粕、0.3%的食盐、1.51%的磷酸氢钙、1.23%的石粉、4.16%的豆油、1%的预混料、0.16%的dl-蛋氨酸以及0.07%的赖氨酸盐。5.一种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的鸭饲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饲喂试验结束后,计算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并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料重比为因变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能量蛋白比的拐点为14.27(kcal/g),即:能量蛋白比高于14.27(kcal/g)时,料重比降低处于平台期,对应的饲料配方为:49.52%的玉米、13.57%的麸皮、30.22%的豆粕、0.3%的食盐、1.46%的磷酸氢钙、1.26%的石粉、2.43%的豆油、1%的预混料、0.16%的dl-蛋氨酸以及0.08%的赖氨酸盐。6.一种提高日增重的鸭饲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饲喂试验结束后,计算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并以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比为自变量x,以日增重为因变
量y,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能量蛋白比的拐点为13.96(kcal/g),即:能量蛋白比高于13.96(kcal/g)时,日增重的增长处于平台期,对应的饲料配方为:49.03%的玉米、15.3%的麸皮、29.76%的豆粕、0.3%的食盐、1.44%的磷酸氢钙、1.27%的石粉、1.65%的豆油、1%的预混料、0.16%的dl-蛋氨酸以及0.09%的赖氨酸盐。7.一种降低肝损伤的鸭饲料,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饲喂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浆并测定alt和ast,并以此为评价指标,结果发现能量蛋白比高于13.91(kcal/g)时,ast显著降低,说明能量蛋白比不能低于13.91(kcal/g),对应的饲料配方为:48.96%的玉米、15.57%的麸皮、29.69%的豆粕、0.3%的食盐、1.44%的磷酸氢钙、1.27%的石粉、1.54%的豆油、1%的预混料、0.15%的dl-蛋氨酸以及0.09%的赖氨酸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的方法及饲料,包括如下步骤:(1)以常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为基础日粮,以麸皮和豆油调制成不同代谢能量AME级差的配合饲料;(2)所有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后加入5%的水制粒备用;(3)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健康试验鸭饲喂;(4)计算饲养阶段内的生产性能;于试验末,每重复至少选取1只接近平均重的鸭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屠宰性能;采集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ST。(5)根据直线折线回归模型(y=l+u*(r-x))计算最佳能量蛋白比。本发明通过建立能量蛋白比与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回归模型估测最佳能量蛋白比,结果更精准且应用价值更高,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实现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


技术研发人员:冯宇隆 韩雪 李美娟 代国滔 苗小猛 徐景峨 刘嘉 吴佳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05.05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53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