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11  76



1.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


背景技术:

2.塑料指具有塑性行为的材料,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变。狭义的塑料是指以树脂为主要成分,以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着色剂等添加剂为辅助成分,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3.塑料制品的生产需要首先对塑料母粒进行混合,按照配比将母粒与各种助剂进行混合以后再送入注塑机中进行注塑,制成产品。现有的塑料颗粒拌料箱,大多数对塑料颗粒的搅拌效果不理想,导致塑料颗粒混合的不够均匀,使得塑料产品的质量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该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可以实现对箱体内物料的多维度搅拌,提高搅拌的效率、改善搅拌的均匀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包括:箱体和竖直设置于箱体内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箱体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此固定板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
6.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7.1.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为安装于箱体顶部的电机。
8.2.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通过一支座安装于箱体内底面上。
9.3. 上述方案中,所述搅动杆为u形搅动杆。
10.4. 上述方案中,3个所述搅动杆沿周向等间隔设置。
11.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动杆位于箱体中央。
12.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3.本实用新型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其第一转动杆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此固定板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通过以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杆为旋转中心的搅动杆的旋转搅拌与以水平设置于箱体下部的第二转动杆为旋转中心的搅动板的旋转搅拌,
可以实现对箱体内物料的多维度搅拌,提高搅拌的效率、改善搅拌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放大图。
16.以上附图中:1、箱体;201、第一转动杆;202、搅动杆;203、驱动锥齿块;204、从动锥齿轮;3、第二转动杆;4、搅动板;5、安装块;6、固定板;7、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7.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18.实施例1: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包括:箱体1和竖直设置于箱体1内的第一转动杆201,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202,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箱体1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203,所述驱动锥齿轮203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6,此固定板6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5,每个所述安装块5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20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04,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4。
19.上述驱动机构为安装于箱体1顶部的电机7。
20.3个上述搅动杆202沿周向等间隔设置。
21.上述第一转动杆201位于箱体1中央。
22.实施例2: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包括:箱体1和竖直设置于箱体1内的第一转动杆201,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202,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箱体1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203,所述驱动锥齿轮203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6,此固定板6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5,每个所述安装块5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20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04,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4。
23.上述驱动机构为安装于箱体1顶部的电机7。
24.上述固定板6通过一支座安装于箱体1内底面上。
25.上述搅动杆202为u形搅动杆。
26.3个上述搅动杆202沿周向等间隔设置。
27.采用本实用新型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时,电机转动带动驱动轴,驱动轴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搅动杆和驱动锥齿轮进行转动,搅动杆能够将物料进行混合,驱动锥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锥齿轮、第二转动杆和搅动板进行转动,搅动板能够使得物料进行翻滚,配合搅动杆物料,实现了使得物料能够进行均匀混合。
28.其第一转动杆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驱动锥齿轮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此固定板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每个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通过以竖直设置的第一转动杆为旋转中心的搅动杆的旋转搅拌与以水平设置于箱体下部的第二转动杆为旋转中心的搅动板的旋转搅拌,可以实现对箱体内物料的多维度搅拌,提高搅拌的效率、改善搅拌的均匀性。
2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包括:箱体(1)和竖直设置于箱体(1)内的第一转动杆(201),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202),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箱体(1)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01)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203),所述驱动锥齿轮(203)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6),此固定板(6)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5),每个所述安装块(5)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203)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04),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安装于箱体(1)顶部的电机(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通过一支座安装于箱体(1)内底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动杆(202)为u形搅动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3个所述搅动杆(202)沿周向等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01)位于箱体(1)中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注塑颗粒原料的自动搅拌机构,包括:箱体和竖直设置于箱体内的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圆周面上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搅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向上延伸出箱体并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一可随其转动的驱动锥齿轮,所述驱动锥齿轮下方具有一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此固定板上表面两端各设置有一安装块,每个所述安装块上转动安装有一水平设置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安装有与驱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搅动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箱体内物料的多维度搅拌,提高搅拌的效率、改善搅拌的均匀性。拌的均匀性。拌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峰 蒋述涛 王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晟隆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53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