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

allin2024-12-12  60



1.本发明涉及一种控量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属于搅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在一些物品的生产上往往需要对物料进行搅拌,但是,在特殊物料的搅拌上,在进料时往往需要对物料进行控量,而针对于粉料的控量和搅拌,仍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3.现有的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在使用时仍具有一定的缺陷,现有的物料在进料时进行控量处理,往往会导致先进入搅拌设备中的物料沉没于搅拌设备的底部,因此往往会造成底部的物料无法进行充分搅拌的情况,其次,在物料搅拌完毕之后,往往还会存在排料不畅,排料过快而导致扬尘产生的情况出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
5.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包括底座和顶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搅拌筒,顶座上转动安装有控量筒,控量筒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扇形出料板和第二螺旋板,进料管位于搅拌筒的顶部中心处,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底部设置有板阀和第一螺旋板,第一螺旋板与第二螺旋板的旋向相同,底座和顶座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套接有支腿,底座固定连接在支腿的中部,顶座固定连接在支腿的顶部。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嵌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底座且电机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转动齿轮固定套接在搅拌筒的侧边中段处,转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
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搅拌筒转动连接在第一通孔内,第二转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滚子,第一滚子与第一空腔的底部壁板抵接,搅拌筒通过第二转盘和第一滚子转动安装在底座上。
9.优选的,所述顶座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部侧边开设有第二空腔,控量筒的侧边中心处固定套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子,第二滚子与第二空腔的底部壁板抵接,控量筒通过第一转盘和第二滚子转动安装在顶座上。
10.优选的,所述搅拌筒的顶部内圈固定连接有内圈轮齿,内圈轮齿两侧均啮合连接有定轴齿轮,底座的顶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定轴齿轮转动连接在固定板上,定轴齿轮远离内圈轮齿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固定连接在进料管外侧的外圈轮齿。
11.优选的,两所述固定板上沿进料管的转动中心对称设置有十字滑柱,十字滑柱与固定板滑动套接,十字滑柱上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顶部壁板和十字滑柱中段处的底部壁板上,十字滑柱的端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
12.优选的,所述十字滑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形延板,u形延板固定连接在控量筒的底部侧边,u形延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弧形三角板,弧形三角板与十字滑柱顶部的电动伸缩杆的端部抵接。
13.优选的,所述顶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油箱,油箱的底部一侧连通有l形油管,l形油管远离油箱的一端连通有电磁三通阀且电磁三通阀的输入端与l形油管连通,电磁三通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贯穿底座与第一空腔连通,第二导管贯穿顶座与第二空腔连通,电磁三通阀与电机电性连接。
14.优选的,所述顶座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u形的支板,支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搅拌棒,搅拌棒贯穿控量筒并延伸至搅拌筒的底部,搅拌棒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齿,搅拌齿分别位于控量筒和搅拌筒内,扇形出料板固定连接在搅拌棒上,扇形出料板位于进料管内且扇形出料板与进料管的内壁滑动套接,第二螺旋板位于扇形出料板的顶部,第二螺旋板位于扇形出料板上的扇形凹槽正上方。
15.优选的,所述搅拌棒的底端端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板,第一螺旋板的底端壁板与板阀的顶部壁板抵接,第一螺旋板位于出料管内且第一螺旋板的侧壁与出料管的内部壁板抵接。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通过第一螺旋板的设置,在电机正向转动时,能够使得位于搅拌棒底部的第一螺旋板将落在板阀上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翻转,使得底部的物料能够被第一螺旋板铲回至第一螺旋板的上方,促进底部物料搅拌翻转的更加均匀,防止底部的物料无法得到充分搅拌的情况出现。在排料时,第一螺旋板能够促进搅拌筒内部已经搅拌好的物料排出,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因物料排出过快而导致生产车间内扬尘四起的情况发生。
18.2、通过十字滑柱的设置,一方面也能够使得控量筒在十字滑柱的敲打之下,控量筒中的物料下落的更彻底,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油箱中润滑油的下落,进而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加通畅的进入到第一空腔中对第一滚子和第二转盘进行有效的润滑,降低搅拌筒转动过程中的阻力。
19.3、通过十字滑柱与u形延板的设置,使得u形延板能够有效的将敲打产生的振动传导至控量筒内的物料上,有效的促进了物料的下落,同时也能够通过十字滑柱对u形延板的敲打,使得控量筒内部的物料之间的缝隙更加细小,排出物料中的空气,进而使得物料不会因内部夹杂有空气形成的气泡缝隙而导致控量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控量效率和质量,并且还能够促进了物料的下落,对搅拌棒搅拌控量筒中的物料,防止物料堵塞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20.4、通过第二螺旋板的设置,搅拌棒将第二螺旋板固定不动,控量筒的顺时针转动会使得第二螺旋板将控量筒中的物料转动至第二螺旋板的下方,进而通过第二螺旋板正下方扇形出料板的凹槽处落下,达到对物料的定量控制的目的,控量筒的顺时针转动还能够有效的防止控量筒上方物料发生卡住的情况。
附图说明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图2所示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底座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顶座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搅拌筒和控量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搅拌筒和控量筒连接结构剖视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搅拌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发明图9所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2.图11为本发明图10所示的d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33.图12为本发明十字滑柱和u形延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底座;2、支腿;3、顶座;4、搅拌筒;5、板阀;6、出料管;7、电机;8、输出齿轮;9、转动齿轮;10、控量筒;11、第一转盘;12、固定板;13、进料管;14、内圈轮齿;15、定轴齿轮;16、外圈轮齿;17、u形延板;18、油箱;19、搅拌棒;20、十字滑柱;21、弹簧;22、l形油管;23、第一导管;24、第二导管;25、第一空腔;26、第二空腔;27、第一螺旋板;28、扇形出料板;29、第二螺旋板;30、第一滚子;31、第二滚子;32、弧形三角板;33、电磁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请参阅图1-12所示,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包括底座1和顶座3,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搅拌筒4,顶座3上转动安装有控量筒10,控量筒1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13,进料管13的内部设置有扇形出料板28和第二螺旋板29,进料管13位于搅拌筒4的顶部中心处,搅拌筒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底部设置有板阀5和第一螺旋板27,第一螺旋板27与第二螺旋板29的旋向相同,底座1和顶座3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套接有支腿2,底座1固定连接在支腿2的中部,顶座3固定连接在支腿2的顶部。第一螺旋板27设置,能够有效的使得控量筒10对物料的下落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螺旋板29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防止位于搅拌筒4内底部的物料无法得到有效的搅拌,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因排料时物料下落过快、过多而导致生产车间内产生扬尘的情况发生。
3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座1的底部嵌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底座1且电机7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输出齿轮8,输出齿轮8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9,转动齿轮9固定套接在搅拌筒4的侧边中段处,转动齿轮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对搅拌筒4进行有效的支撑,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转动齿轮9位于底座1的上方与输出齿轮8啮合,便于技术人员对转动齿轮9和输出齿轮8进行维护检修的工作。
3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底座1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5,搅拌筒4转动连接在第一通孔内,第二转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滚子30,第一滚子30与第一空腔25的底部壁板抵接,搅拌筒4通过第二转盘和第一滚子30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第一空腔25和第二空腔26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方便第一滚子30和第二滚子31的转动,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第一滚子30和第二滚子31转动的过程中,润滑油能够对第一滚子30和第二滚子31进行充分有效的润滑。
3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顶座3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部侧边开设有第二空腔26,控量筒10的侧边中心处固定套接有第一转盘11,第一转盘1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子31,第二滚子31与第二空腔26的底部壁板抵接,控量筒10通过第一转盘11和第二滚子31转动安装在顶座3上。第一滚子30和第二滚子31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为搅拌筒4和控量筒10的转动提供支撑。
4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搅拌筒4的顶部内圈固定连接有内圈轮齿14,内圈轮齿14两侧均啮合连接有定轴齿轮15,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定轴齿轮15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2上,定轴齿轮15远离内圈轮齿1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固定连接在进料管13外侧的外圈轮齿16。定轴齿轮15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使得搅拌筒4带动控量筒10发生相反的转动,进而能够确保第一螺旋板27和第二螺旋板29多种功能顺利的体现。
4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固定板12上沿进料管13的转动中心对称设置有十字滑柱20,十字滑柱20与固定板12滑动套接,十字滑柱20上套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的顶部壁板和十字滑柱20中段处的底部壁板上,十字滑柱20的端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十字滑柱2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十字滑柱20与固定板12之间脱离的限位卡块,限位卡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防止十字滑柱20脱离固定板12,进而导致十字滑柱20掉落的情况发生,使得十字滑柱20始终能在固定板12上进行滑动。
4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十字滑柱20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形延板17,u形延板17固定连接在控量筒10的底部侧边,u形延板1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弧形三角板32,弧形三角板32与十字滑柱20顶部的电动伸缩杆的端部活动抵接。在电动伸缩杆伸长时,弧形三角板32与电动伸缩杆的端部抵接,在电动伸缩杆缩短时,弧形三角板32与电动伸缩杆的端部不发生抵接。电动伸缩杆在电机7正转时伸长,在电机7反转时缩短。
4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顶座3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油箱18,油箱18的底部一侧连通有l形油管22,l形油管22远离油箱18的一端连通有电磁三通阀33且电磁三通阀33的输入端与l形油管22连通,电磁三通阀3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导管23和第二导管24,第一导管23贯穿底座1与第一空腔25连通,第二导管24贯穿顶座3与第二空腔26连通,电磁三通阀33与电机7电性连接。电磁三通阀33在电机7正向转动时,控制l形油管22与第一导管23之间的通道连通,关闭l形油管22与第二导管24之间的通道;电磁三通阀33在电机7反向转动时,控制l形油管22与第一导管23之间的通道关闭,使得l形油管22与第二导管24之间的通道连通。
4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顶座3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u形的支板,支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搅拌棒19,搅拌棒19贯穿控量筒10并延伸至搅拌筒4的底部,搅拌棒19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齿,搅拌齿分别位于控量筒10和搅拌筒4内,扇形出料板28
固定连接在搅拌棒19上,扇形出料板28位于进料管13内且扇形出料板28与进料管13的内壁滑动套接,第二螺旋板29位于扇形出料板28的顶部,第二螺旋板29位于扇形出料板28上的扇形凹槽正上方。扇形出料板28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将物料进行控量,使得物料能够定量下落。
4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搅拌棒19的底端端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板27,第一螺旋板27的底端壁板与板阀5的顶部壁板抵接,第一螺旋板27位于出料管6内且第一螺旋板27的侧壁与出料管6的内部壁板抵接。第一螺旋板27的设置,能够在电机7正转时,搅拌筒4内底部的物料进行翻转,在电机7反转时,能够促进搅拌筒4内部物料的排出。u形延板17的设置,一方面能够将振动传导至控量筒10上,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的防止控量筒10与顶座3滑动套接的腔室存在润滑油滴落的情况发生。
46.本发明在使用时,将物料倒入至控量筒10中,然后通过控制电机7正向转动(在图1的视角上顺时针转动,本文所描述的顺时针及逆时针转动均按图1的视角判定),进而使得电机7通过输出齿轮8带动转动齿轮9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转动齿轮9带动搅拌筒4逆时针转动。搅拌筒4的逆时针转动进而会通过内圈轮齿14带动定轴齿轮15逆时针转动,定轴齿轮15逆时针转动进而会带动外圈轮齿16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外圈轮齿16带动控量筒10进行顺时针转动。通过内圈轮齿14、定轴齿轮15和外圈轮齿16的设置,使得控量筒10与搅拌筒4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使得第一螺旋板27和第二螺旋板29能够分别与搅拌筒4和控量筒10发生不同的相对转动。
47.在电机7正向转动时,由于搅拌棒19固定,在控量筒10和搅拌筒4相反的转动之下,搅拌棒19将第二螺旋板29固定不动,控量筒10的顺时针转动会使得第二螺旋板29将控量筒10中的物料转动至第二螺旋板29的下方,进而通过第二螺旋板29正下方扇形出料板28的凹槽处落下,达到对物料的定量控制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控量筒10的顺时针转动还能够有效的防止控量筒10上方物料发生卡住的情况。搅拌棒19会带动搅拌齿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物料能够有效的下落,进而使得第二螺旋板29始终能够通过扇形出料板28对搅拌筒4内定量添加物料。
48.在电机7正向转动时,位于十字滑柱20端部的电动伸缩杆会延伸,使得电动伸缩杆的端部与弧形三角板32抵接,在控量筒10顺时针转动时,电动伸缩杆会在弧形三角板32的挤压之下收缩,进而使得电动伸缩杆带动十字滑柱20下降,使得十字滑柱20压缩弹簧21,而在电动伸缩杆的端部与弧形三角板32分离时,压缩的弹簧21没有了弧形三角板32的挤压,会瞬间反弹,进而对u形延板17的内部壁板产生一个敲打的效果,使得u形延板17能够有效的将敲打产生的振动传导至控量筒10内的物料上,有效的防止了控量筒10靠近进料管13位置处的内侧壁板上粘连有物料,促进了物料的下落,同时也能够通过十字滑柱20对u形延板17的敲打,使得控量筒10内部的物料之间的缝隙更加细小,排出物料中的空气,进而使得物料不会因内部夹杂有空气形成的气泡缝隙而导致控量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控量效率和质量,并且还能够促进了物料的下落,对搅拌棒19搅拌控量筒10中的物料,防止物料堵塞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49.在电机7正向转动的过程中,电磁三通阀33开启l形油管22与第一导管23之间的通道,关闭l形油管22与第二导管24之间的通道,使得油箱18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第一导管23进入到第一空腔25内,进而对第一滚子30和第二转盘进行有效的润滑。并且,十字滑柱20敲
打u形延板17产生的振动也能够使得油箱18中润滑油的下落,进而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加通畅的进入到第一空腔25中对第一滚子30和第二转盘进行有效的润滑,降低搅拌筒4转动过程中的阻力。
50.在物料进入到搅拌筒4中完毕之后,持续控制电机7正向转动,一方面也能够使得控量筒10在十字滑柱20的敲打之下,控量筒10中的物料下落的更彻底,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搅拌筒4中的搅拌棒19和搅拌齿对进入到搅拌筒4中的物料进行更加有效彻底的搅拌。同时,在搅拌筒4对物料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筒4的逆时针转动,还会使得位于搅拌棒19底部的第一螺旋板27将落在板阀5上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翻转,使得底部的物料能够被第一螺旋板27铲回至第一螺旋板27的上方,促进底部物料搅拌翻转的更加均匀,防止底部的物料无法得到充分搅拌的情况出现。
51.在将物料搅拌完毕之后,通过控制电机7反向转动,进而使得电机7通过输出齿轮8带动转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转动齿轮9顺时针转动会使得搅拌筒4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搅拌筒4通过内圈轮齿14和定轴齿轮15带动外圈轮齿16进行逆时针转动,外圈轮齿16进而带动控量筒10逆时针转动。搅拌筒4顺时针转动时,打开板阀5,进而使得位于出料管6内部的,第一螺旋板27会促进搅拌筒4内部已经搅拌好的物料排出,将搅拌筒4内部的物料排出的过程中,搅拌筒4的转动会使得位于搅拌筒4内部的搅拌棒19与搅拌齿和物料发生相对移动,防止物料卡在搅拌筒4内部的情况出现,进一步保证了物料能够有效的排出,同时,通过第一螺旋板27的设置,也能够有效的防止因物料排出过快而导致生产车间内扬尘四起的情况发生。
52.在电机7反向转动时,电磁三通阀33关闭l形油管22与第一导管23之间的通道,开启l形油管22与第二导管24之间的通道,使得油箱18内的润滑油能够通过第二导管24进入到第二空腔26内,进而对第二滚子31和第一转盘11进行有效的润滑。在电机7反向转动的过程中,位于十字滑柱20端部的电动伸缩杆收缩,使得电动伸缩杆不会与弧形三角板32发生抵接,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弧形三角板32妨碍控量筒10和搅拌筒4转动的情况发生。
53.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包括底座(1)和顶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转动安装有搅拌筒(4),顶座(3)上转动安装有控量筒(10),控量筒(10)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13),进料管(13)的内部设置有扇形出料板(28)和第二螺旋板(29),进料管(13)位于搅拌筒(4)的顶部中心处,搅拌筒(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底部设置有板阀(5)和第一螺旋板(27),第一螺旋板(27)与第二螺旋板(29)的旋向相同,底座(1)和顶座(3)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套接有支腿(2),底座(1)固定连接在支腿(2)的中部,顶座(3)固定连接在支腿(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嵌设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轴贯穿底座(1)且电机(7)输出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输出齿轮(8),输出齿轮(8)啮合连接有转动齿轮(9),转动齿轮(9)固定套接在搅拌筒(4)的侧边中段处,转动齿轮(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一空腔(25),搅拌筒(4)转动连接在第一通孔内,第二转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滚子(30),第一滚子(30)与第一空腔(25)的底部壁板抵接,搅拌筒(4)通过第二转盘和第一滚子(30)转动安装在底座(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3)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顶部侧边开设有第二空腔(26),控量筒(10)的侧边中心处固定套接有第一转盘(11),第一转盘(11)的底部转动设置有多个第二滚子(31),第二滚子(31)与第二空腔(26)的底部壁板抵接,控量筒(10)通过第一转盘(11)和第二滚子(31)转动安装在顶座(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4)的顶部内圈固定连接有内圈轮齿(14),内圈轮齿(14)两侧均啮合连接有定轴齿轮(15),底座(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定轴齿轮(15)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2)上,定轴齿轮(15)远离内圈轮齿(1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固定连接在进料管(13)外侧的外圈轮齿(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固定板(12)上沿进料管(13)的转动中心对称设置有十字滑柱(20),十字滑柱(20)与固定板(12)滑动套接,十字滑柱(20)上套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2)的顶部壁板和十字滑柱(20)中段处的底部壁板上,十字滑柱(20)的端部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滑柱(20)的顶部滑动连接有u形延板(17),u形延板(17)固定连接在控量筒(10)的底部侧边,u形延板(17)的内圈固定连接有弧形三角板(32),弧形三角板(32)与十字滑柱(20)顶部的电动伸缩杆的端部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3)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油箱(18),油箱(18)的底部一侧连通有l形油管(22),l形油管(22)远离油箱(18)的一端连通有电磁三通阀(33)且电磁三通阀(33)的输入端与l形油管(22)连通,电磁三通阀(3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通有第一导管(23)和第二导管(24),第一
导管(23)贯穿底座(1)与第一空腔(25)连通,第二导管(24)贯穿顶座(3)与第二空腔(26)连通,电磁三通阀(33)与电机(7)电性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3)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u形的支板,支板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搅拌棒(19),搅拌棒(19)贯穿控量筒(10)并延伸至搅拌筒(4)的底部,搅拌棒(19)的侧边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齿,搅拌齿分别位于控量筒(10)和搅拌筒(4)内,扇形出料板(28)固定连接在搅拌棒(19)上,扇形出料板(28)位于进料管(13)内且扇形出料板(28)与进料管(13)的内壁滑动套接,第二螺旋板(29)位于扇形出料板(28)的顶部,第二螺旋板(29)位于扇形出料板(28)上的扇形凹槽正上方。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棒(19)的底端端部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螺旋板(27),第一螺旋板(27)的底端壁板与板阀(5)的顶部壁板抵接,第一螺旋板(27)位于出料管(6)内且第一螺旋板(27)的侧壁与出料管(6)的内部壁板抵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搅拌设备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搅拌设备中进料口用自动化控量结构,包括底座和顶座,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搅拌筒,顶座上转动安装有控量筒,控量筒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内部设置有扇形出料板和第二螺旋板,进料管位于搅拌筒的顶部中心处,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可见,通过第一螺旋板的设置,在电机正向转动时,能够使得位于搅拌棒底部的第一螺旋板将落在板阀上的物料进行有效的翻转,使得底部的物料能够被第一螺旋板铲回至第一螺旋板的上方,促进底部物料搅拌翻转的更加均匀,防止底部的物料无法得到充分搅拌的情况出现。情况出现。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冯常奇 张宏瑞 林秀玲 黄金花 熊驰 吕中辉 李凯 徐鸿翔 方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56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