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载具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14  75



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载具。


背景技术:

2.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铝塑膜包裹电芯后需进行封装,封装过程中,需通过加热使铝塑膜中的胶层(聚丙烯层)熔融,从而使两层铝塑膜相互粘接,完成封装。封装后的电池需放置于载具上,由载具运往下一工序,但封装后的电池放置于载具上时,熔融的胶层可能尚未凝固,未凝固的胶可能溢出至载具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输后,溢出的胶发生凝固,使电池与载具发生粘接,导致下一工序中无法吸取电池,引发设备报警,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载具,能够减少电池溢胶导致的电池与载具粘接问题的发生率,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载具,用于承载并运输电池,电池载具包括基座组件及盖板组件,基座组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的封装位置相对应的避胶槽;盖板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能够覆盖所述容置腔以压紧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盖板组件覆盖于所述容置腔时部分露出于所述电池载具。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载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容置腔的底部和/或侧部在电池的封装位置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避胶槽,电池的封装位置溢出的胶不易接触到避胶槽的内壁,从而能够减少电池溢胶导致的电池与电池载具粘接问题的发生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及所述基座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用于抵接于所述电池的相对两侧。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连接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导向块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压紧部及推动部,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推动部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压紧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基座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推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开设有推动孔,所述推动部开设有推动凹槽,所述推动凹槽能够从所述推动孔露出。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压紧部及
推动部,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推动部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压紧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基座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推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以带动所述压紧部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压紧弹簧能够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以压紧所述电池。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启凹槽,所述开启凹槽位于所述基座的周缘处。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板及压块,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压块用于压紧所述电池。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些实施例的电池载具在开启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载具放入电池后的立体示意图;
19.图3为图2所示的放入电池的电池载具在关闭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
20.图4为图3所示的电池载具与电池的主视图;
21.图5为图1所示的电池载具在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图;图6为图3所示的电池载具与电池的爆炸示意图;
22.图7为图3所示的电池载具与电池的另一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23.图8为图3所示的电池载具与电池的仰视图;
24.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池载具在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图;
25.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电池载具在关闭状态下的主视图。
26.附图标记:
27.基座组件100,基座110,避胶槽111,开启凹槽112,第一限位块120,第二限位块130,压紧部131,推动部132,推动凹槽1321,容置腔140,压紧弹簧150,导向块160,滑槽161,固定块170,推动孔171,盖板组件200,盖板210,压块220,电池300。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0.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1.本技术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载具,用于承载并运输电池300,电池载具包括基座组件100及盖板组件200,基座组件100设有用于容置电池300的容置腔140,容置腔140的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与电池300的封装位置相对应的避胶槽111;盖板组件200转动连接于基座组件100,盖板组件200能够覆盖于容置腔140以压紧电池300,电池300能够在盖板组件200覆盖于容置腔140时部分露出于电池载具。
33.例如,如图1至图7所示,电池载具包括基座组件100及盖板组件200,基座组件100基座组件100设有用于容置电池300的容置腔140,容置腔140的底部设置有与电池300的封装位置相对应的避胶槽111;盖板组件200转动连接于基座组件100,盖板组件200能够覆盖于容置腔140以压紧电池300,电池300能够在盖板组件200覆盖于容置腔140时部分露出于电池载具,具体而言,可设置电池300的极耳露出于电池载具,以便于进行测试、焊接等工序。参照图1至图3,先将盖板组件200掀开,将电池300放入容置腔140内,再将盖板组件200覆盖于容置腔140,从而固定电池300。容置腔140的底部在电池300的封装位置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避胶槽111,电池300的封装位置溢出的胶不易接触到避胶槽111的内壁,从而能够减少电池300溢胶导致的电池300与电池载具粘接问题的发生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
34.可以理解的是,容置腔140可通过在基座110上开槽形成,也可通过多个部件限定形成。避胶槽111的开设位置不限于容置腔140的底部,参照图9,可将避胶槽111开设于容置腔140的侧部,或者,参照图10,可将避胶槽111开设于容置腔140的底部和侧部,均能够增大电池300的封装位置与容置腔14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使电池300的封装位置所溢出的胶不易接触到避胶槽111的内壁。
35.需要说明的是,基座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第一限位块120及第二限位块130,第一限位块120与第二限位块130均连接于基座110,第一限位块120与第二限位块130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120、第二限位块130及基座110限定出容置腔140,第一限位块120、第二限位块130分别用于抵接电池300的相对的两侧。
36.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组件100包括基座110、第一限位块120及第二限位块130,第一限位块120与第二限位块130均连接于基座110,第一限位块120与第二限位块130间隔设置,第一限位块120、第二限位块130及基座110限定出容置腔140,第一限位块120、第二限位块130分别用于抵接电池300的相对的两侧。设置容置腔140由基座110、第一限位块120及第二限位块130限定形成,电池300的左右两侧能够分别由第二限位块130与第一限位块120夹紧,电池300的上方和下方能够分别由盖板组件200与基座110夹紧,从而完成电池
300的固定。
37.可以理解的是,基座110与第一限位块120、基座110与第二限位块130之间均可一体成型或设置为分体的部件。
38.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块130滑动连接于基座110以远离或靠近第一限位块120。
39.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限位块130滑动连接于基座110以远离或靠近第一限位块120,掀开盖板组件200后,先将第二限位块130向远离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滑动,然后向容置腔140内放入电池300,再将第二限位块130向靠近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滑动,直至第二限位块130与第一限位块120夹紧电池300,在左右方向上完成对电池300的限位。设置第二限位块130与基座110滑动连接,可在左右方向上调整容置腔140的宽度,使电池300放入容置腔140的过程更为简便,提高生产效率。
40.第二限位块130与基座110的滑动连接形式不做限制,以下描述几种不同的滑动连接形式,值得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为示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基座110上设置导轨,第二限位块130滑动连接于导轨以远离或靠近第一限位块120。通过导轨实现第二限位块130与基座110的滑动连接,装配较为简单。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基座110开设滑槽161,第二限位块130包括压紧部131及推动部132,压紧部131连接于推动部132且部分露出于基座110靠近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压紧部131、第一限位块120及基座110限定出容置腔140,推动部132容置于滑槽161且能够相对滑槽161滑动。采用基座110上开设的滑槽161与推动部132配合的滑动连接形式,滑槽161能够对推动部132的滑动进行导向和限位,结构较为简单,布局较为紧凑、合理。此外,相比于设置导轨,在基座110上开设滑槽161可减少电池载具的部件数量,降低制造成本。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设置基座组件100包括导向块160,导向块160连接于基座110远离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导向块160开设有滑槽161,第二限位块130包括压紧部131及推动部132,压紧部131连接于推动部132且部分露出于基座110靠近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压紧部131、第一限位块120及基座110限定出容置腔140,推动部132容置于滑槽161且能够相对滑槽161滑动。
44.例如,如图1至图7所示,基座组件100还包括导向块160,导向块160连接于基座110远离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参照图7,导向块160开设有滑槽161。第二限位块130包括压紧部131及推动部132,压紧部131连接于推动部132且部分露出于基座110靠近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压紧部131、第一限位块120及基座110限定出容置腔140,推动部132容置于滑槽161且能够相对滑槽161滑动。基座110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将滑槽161开设于与基座110分体的导向块160上,相比于直接在基座110上开设滑槽161,滑槽161的加工较为方便,能够降低电池载具的制造成本。
45.可以理解的是,压紧部131与推动部132可一体成型,也可设置为分体的部件,上述实施例中,压紧部131与推动部132设置为分体的部件,便于加工和安装。
4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基座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固定块170,固定块170连接于导向块160远离基座110的一侧,滑槽161开设于导向块160远离基座110的一侧。
47.例如,如图1至图7所示,基座组件100还包括固定块170,固定块170连接于导向块160远离基座110的一侧,滑槽161开设于导向块160远离基座110的一侧。固定块170能够对
滑槽161中的推动部132进行限位,安装时,可先将导向块160安装于基座110,再将推动部132放入滑槽161中,而后将固定块170连接于导向块160远离基座110的一侧,安装过程较为简便,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4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固定块170可开设推动孔171,至少部分推动部132能够从推动孔171露出。
49.例如,如图6至图7所示,固定块170开设有推动孔171,参照图8,部分推动部132能够从推动孔171露出。外部驱动件的驱动端可伸入推动孔171并连接或抵持于推动部132,从而驱动推动部132带动压紧部131移动。
5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推动部132可开设推动凹槽1321,推动凹槽1321能够从推动孔171露出。
51.例如,如图6至图7所示,推动部132开设有推动凹槽1321,参照图8,推动凹槽1321能够从推动孔171露出。推动凹槽1321能够为外部驱动件的驱动端提供抵持位置,可将外部驱动件的驱动端伸入推动凹槽1321中,使驱动端抵持于推动凹槽1321的内壁,从而为推动部132的移动提供动力。设置推动凹槽1321,并以抵持的形式进行驱动,无需将外部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推动部132进行连接即可实现对推动部132的推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52.需要说明的是,基座组件100还包括压紧弹簧150,压紧弹簧15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限位块130,压紧弹簧150的另一端连接于基座110,压紧弹簧150能够推动第二限位块130向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以压紧电池300。
53.例如,如图6及图7所示,基座组件100还包括压紧弹簧150,压紧弹簧15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限位块130,压紧弹簧150的另一端连接于基座110,压紧弹簧150能够推动第二限位块130向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以压紧电池300。推动第二限位块130向远离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时,压紧弹簧150被压缩,将电池300放入容置腔140后,松开第二限位块130,在压紧弹簧150弹力的作用下,第二限位块130向靠近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直至夹紧电池300。设置压紧弹簧150,一方面,第二限位块130向靠近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无需动力,能够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压紧弹簧150能够持续向第二限位块130提供压紧电池300的推动力,能够保证电池300的左右两侧被第二限位块130及第一限位块120夹紧,从而保证电池300固定的稳定性。
5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推动第二限位块130向远离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时,压紧弹簧150被压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推动第二限位块130向远离第一限位块120的方向移动时,压紧弹簧150被拉伸,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55.需要说明的是,基座110朝向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开设有开启凹槽112,开启凹槽112位于基座110的周缘处。
56.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基座110朝向盖板组件200的一侧开设有开启凹槽112,开启凹槽112位于基座110的周缘处。需掀开盖板组件200时,可将外部驱动件的驱动端伸入开启凹槽112中,使驱动端抵持于盖板组件200,向上推动以掀开盖板组件200。开启凹槽112可为驱动盖板组件200掀开的驱动件的驱动端提供驱动位置,使掀开盖板组件200的过程更为便捷,提高生产效率。
57.需要说明的是,盖板组件200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板210及压块220,盖板210转动连接于基座110,压块220用于压紧电池300。
58.例如,如图1至图7所示,盖板组件200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板210及压块220,盖板210转动连接于基座110,压块220用于压紧电池300。将压紧电池300的压块220与盖板210设置为分体结构,可根据电池300的厚度设置压块220的厚度,或,调节盖板组件200扣合于基座组件100的状态下压块220与基座110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电池300的厚度,提升电池载具的通用性。
59.可以理解的是,压块220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如泡棉胶等,以防止压块220与电池300的外表面磕碰造成电池300损坏。压块220可通过螺栓连接于盖板210,并且,可设置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持于压块220的内部及盖板210的内部,弹簧能够为压块220提供朝向靠近电池300的方向的力,从而使压块220更好地压紧于电池300。
6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技术特征:
1.电池载具,用于承载并运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组件,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电池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电池的封装位置相对应的避胶槽;盖板组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组件,所述盖板组件能够覆盖于所述容置腔以压紧所述电池,所述电池能够在所述盖板组件覆盖于所述容置腔时部分露出于所述电池载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及所述基座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分别用于抵接于所述电池的相对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连接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导向块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压紧部及推动部,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推动部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压紧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基座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推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于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基座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开设有推动孔,所述推动部开设有推动凹槽,所述推动凹槽能够从所述推动孔露出。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压紧部及推动部,所述压紧部连接于所述推动部且部分露出于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所述压紧部、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基座限定出所述容置腔,所述推动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以带动所述压紧部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以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还包括压紧弹簧,所述压紧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块,所述压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压紧弹簧能够推动所述第二限位块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方向移动以压紧所述电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盖板组件的一侧开设有开启凹槽,所述开启凹槽位于所述基座的周缘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板及压块,所述盖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压块用于压紧所述电池。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载具,包括基座组件及盖板组件,基座组件设有用于容置电池的容置腔,容置腔的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有与电池的封装位置相对应的避胶槽;盖板组件转动连接于基座组件,盖板组件能够覆盖所述容置腔以压紧电池,电池能够在盖板组件覆盖于容置腔时部分露出于电池载具。容置腔的底部和/或侧部在电池的封装位置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避胶槽,电池的封装位置溢出的胶不易接触到避胶槽的内壁,从而能够减少电池溢胶导致的电池与电池载具粘接问题的发生率,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能 潘方刚 唐海 刘小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61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