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19  85



1.本技术涉及用于汽车座椅中间的翻转扶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座椅扶手一般扶手本体装配可伸缩的高强度止位销;在铰链开孔,用于限制止位销运动。随着乘客对驾驶舒适感的要求的增高,乘客(特别是商务人士)对于汽车座椅的多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高端扶手搭载的功能也愈发丰富,扶手重量也随之增加,传统的扶手缓冲机构难以满足高重量、长悬臂扶手的缓冲和减小操作力的要求,同时在扶手关闭状态中,如果车辆遭到追尾,扶手会在惯性的影响下快速打开,有对乘客造成打击伤害的风险.所以大型扶手需要具备锁止机构,保证在一定的冲击力作用下保持扶手始终处于锁定位置不受影响。另外传统的摩擦垫片形式的缓冲机构可以提供的缓冲力有限,不能支撑重型扶手的重量,使用弹出式气弹簧作为执行机构的缓冲机构需要的布置空间大,需要占用扶手两侧的座椅靠背空间,作为40/60扶手机构时单侧会凸出分界面影响外观,并且影响座椅调节机构的布置,不适宜作为扶手平台化机构,现有结构存在以下缺点:为保证足够的支撑及承重要求,扶手本体支持骨架、铰链、止位销均采用高强度钢,钢板厚,重量大,成本高。扶手翻转过程中,止位销与铰链钣金有摩擦异音。锁止方案为孔、轴配合,批量生产运动间隙无法控制,扶手晃动量> 10mm。受到外部撞击时,有扭转失效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问题,本技术提供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支架、弹簧拉线和扶手锁机构;
4.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在车辆座椅中间,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扶手支架铰接,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扶手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簧拉线;所述通过扶手锁机构能够使所述扶手本体在放倒状态和直立状态时被锁定卡位;
5.所述扶手锁机构包括锁止轮装置和圆盘锁装置;
6.所述锁止轮装置包括凸轮、凸轮盘和凸轮转轴,所述凸轮转轴设置在所述凸轮盘中心,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凸轮盘内,所述凸轮能够围绕所述凸轮转轴旋转;所述凸轮与所述扶手本体固定,所述凸轮盘与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其中,所述凸轮盘上设置有卡位部,当所述凸轮围绕所述凸轮转轴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时,所述卡位部能够将所述凸轮卡位固定在两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
7.所述圆盘锁装置包括解锁轴、卡锁片、卡锁片转轴以及棘轮底板,所述棘轮底板固定在所述扶手支架上,所述卡锁片固定在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卡锁片设置在棘轮底板内,所述卡锁片转轴能够带动卡锁片在棘轮底板内转动;所述卡锁片的外沿能够与所述棘轮底板相互啮合固定,所述卡锁片内部设置有锁孔,用于与所述解锁轴匹配锁定;
8.当所述解锁轴与所述卡锁片锁定时,所述卡锁片啮合固定在所述棘轮底板上,所
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当解锁轴解除与所述锁孔的锁定时,所述卡锁片与所述棘轮底板解除固定,所述扶手本体能够在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
9.所述锁止轮装置的凸轮转轴与所述圆盘锁装置的卡锁片转轴通过同步轴连接。
10.其中,优选的,所述凸轮包括轴对称的两个凸轮脚,所述凸轮盘上设置有轴对称的两个卡位部,通过两个的卡位部对两个凸轮脚的卡位,当所述凸轮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卡位部能够将凸轮卡位固定在两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
11.其中,优选的,通过设置两个卡位部与两个凸轮脚之间的位置,能够调整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的角度。
12.其中,优选的,所述卡锁片包括滑块、调整块和锁止轮,所述锁止轮中心设置所述锁孔,所述锁止轮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调整块设置在所示滑动槽和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底板相互啮合的齿部,通过所述调整块的位置调整,所述滑块与所述棘轮底板之间能够实现啮合和分离。
13.其中,优选的,所述圆盘锁装置还包括滑槽板和轴套,所述滑槽板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能够绕着所述轴套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14.其中,优选的,所述扶手本体上还包括阻尼器,用于扶手本体在由直立状态转化到放倒状态时提供阻力。
15.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
16.本技术通过能够控制圆盘锁的锁止或解锁,圆盘锁正反面可绕轴旋转;将正反面分别与扶手本体和扶手支架焊接,间接实现骨架的锁止或解锁重量小,成本低,运动过程中异响减少,扶手晃动量<3mm,成熟结构,可有效避免碰撞等问题,同时,本技术内部结构配合简单,节省成本。圆盘锁通过内部结构优化,实现核心件小型化,具有多档位锁止,强度增加,配合间隙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的立体图。
19.图2为本技术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的立体拆解图。
20.图3为本技术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的圆盘锁装置的拆解图。
21.图4a为扶手本体直立状态时的结构图。
22.图4b为扶手本体放倒状态时的结构图。
23.图5a为锁止轮装置在扶手本体直立状态时的卡位锁定示意图。
24.图5b为锁止轮装置在扶手本体放倒状态时的卡位锁定示意图。
25.图6a为圆盘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示意图。
26.图6b为圆盘锁装置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4020462u公开的一种肘靠组件、车辆后排座椅组建以及车辆中,其扶手锁止及解锁机构采用连杆、滑槽及锁定销的结构.该专利存在的缺陷是杆和滑槽设计机构复杂、成本高,同时安装比较复杂。在目前上市的车辆中,豪华汽车audia8中的后排扶手的锁止及解锁机构采用钢丝、弹簧、螺钉、转盘(上下两件)、转盘连杆及锁定销,其缺点是转盘转盘(上下两件)设计结构复杂,成本高;同时转盘连杆与转盘(上下两件)安装比较复杂,加上转盘(上下两件)高度较高,所需要的安装空间比较大。另外锁定销所需要安装位置的扶手本体设计也比较复杂,其加工精度难以保证。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26084u公开的一种扶手及解锁机构中,其解锁是,每一解锁拉锁的拉索绳拉动与每一锁止销总成中的内锁止轴向内移动,使内锁止轴退出对应扶手安装支架上的锁止孔而解锁,锁止时,复位弹簧驱动内锁止轴向外移动,使内锁止轴重新插入对应扶手安装支架上的锁止孔中而将扶手本体锁止。该专利中的扶手安装支架设置在扶手外,占据扶手外侧空间,影响到座椅调节机构的布置。
2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如图1、图2所示,包括扶手本体1、扶手支架2、扶手锁机构3和弹簧拉线4,其中,所述扶手支架2固定在车辆座椅中间,所述扶手支架2上固定有扶手转轴,所述扶手本体1能够围绕所述扶手转轴进行旋转;在所述扶手本体1围绕所述扶手转轴进行旋转时,通过扶手锁机构3的锁定卡位,所述扶手本体1能够在如图4a所示的直立状态和如图4b所示的放倒状态之间切换;
30.其中,所述扶手本体1与所述扶手转轴之间通过所述弹簧拉线4固定连接;
31.其中,所述扶手锁机构3包括圆盘锁装置和锁止轮装置;
32.其中,如图5a、5b所示,所述锁止轮装置31包括凸轮321、凸轮盘322 和凸轮转轴323,所述凸轮转轴323设置在凸轮盘中心,所述凸轮321设置在凸轮盘内,所述凸轮321能够围绕所述凸轮转轴323旋转;
33.其中,所述凸轮321包括轴对称的两个凸轮脚3211,所述凸轮盘322上设置有轴对称的两个卡位部3221,所述卡位部用于凸轮321在凸轮盘322内旋转时,对凸轮脚3211的固定卡位;通过两个的卡位部对两个凸轮脚的卡位,当凸轮321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时,能够将凸轮321卡位固定在两个位置,使得扶手本体分别呈如图4a所示的直立状态和如图4b所示的放倒状态;同时,通过设置两个卡位部与两个凸轮脚之间的位置,能够调整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的角度。
34.如图2、图3、以及图6a、6b所示,所述圆盘锁装置31包括解锁轴311、滑槽板312、轴套313、滑块314、调整块315、锁止轮316以及棘轮底板317,其中,所述棘轮底板317外沿为圆形,周向环置有环形啮齿部3171,所述棘轮底板与所述扶手本体1固定;
35.所述锁止轮316中心设置锁孔,用于与所述解锁轴31的匹配锁定;所述锁止轮316通过轴套313固定在所述棘轮底板317中心;所述套轴313与所述扶手转轴固定,所述锁止轮316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调整块314设置在所示滑动槽和所述滑块315之间;所述滑槽
板312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314能够绕着所述轴套313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36.所述滑块315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啮齿部3171相互啮合的齿部,通过所述调整块314的位置调整,所述滑块315与所述环形啮齿部3171之间能够实现啮合和分离,继而能够实现扶手本体1状态切换后的位置锁定。
37.所述锁止轮装置的凸轮转轴323与所述圆盘锁装置的轴套313通过同步轴34连接;
38.当所述解锁轴31与所述锁孔锁定时,所述滑块315啮合固定在棘轮底板 317上,所述扶手本体1被固定;当解锁轴解除与所述锁孔的锁定时,所述滑块315与所述棘轮底板317解除固定,所述圆盘锁装置的滑块315能够与所述随锁止轮的凸轮一起转动,所述扶手本体能够在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并锁定。
39.所述扶手本体1上还包括阻尼器,用于扶手本体在由直立状态转化到放倒状态时提供阻力。
40.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扶手支架之间使用连接支架进行活动连接,当扶手锁机构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连接支架带动所述扶手本体在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当扶手锁机构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连接支架固定所述扶手支架。所述凸轮盘和所述棘轮底板固定在所述扶手支架上,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凸轮和所述卡锁片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凸轮和所述卡锁片的转动,实现扶手本体在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
41.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支架、弹簧拉线和扶手锁机构;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在车辆座椅中间,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扶手支架铰接,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扶手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簧拉线;所述通过扶手锁机构能够使所述扶手本体在放倒状态和直立状态时被锁定卡位;所述扶手锁机构包括锁止轮装置和圆盘锁装置;所述锁止轮装置包括凸轮、凸轮盘和凸轮转轴,所述凸轮转轴设置在所述凸轮盘中心,所述凸轮设置在所述凸轮盘内,所述凸轮能够围绕所述凸轮转轴旋转;所述凸轮与所述扶手本体固定,所述凸轮盘与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其中,所述凸轮盘上设置有卡位部,当所述凸轮围绕所述凸轮转轴进行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时,所述卡位部能够将所述凸轮卡位固定在两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所述圆盘锁装置包括解锁轴、卡锁片、卡锁片转轴以及棘轮底板,所述棘轮底板固定在所述扶手支架上,所述卡锁片固定在所述扶手本体上;所述卡锁片设置在棘轮底板内,所述卡锁片转轴能够带动卡锁片在棘轮底板内转动;所述卡锁片的外沿能够与所述棘轮底板相互啮合固定,所述卡锁片内部设置有锁孔,用于与所述解锁轴匹配锁定;当所述解锁轴与所述卡锁片锁定时,所述卡锁片啮合固定在所述棘轮底板上,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当解锁轴解除与所述锁孔的锁定时,所述卡锁片与所述棘轮底板解除固定,所述扶手本体能够在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止轮装置的凸轮转轴与所述圆盘锁装置的卡锁片转轴通过同步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包括轴对称的两个凸轮脚,所述凸轮盘上设置有轴对称的两个卡位部,通过两个的卡位部对两个凸轮脚的卡位,当所述凸轮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时,所述两个卡位部能够将凸轮卡位固定在两个位置,分别对应所述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两个卡位部与两个凸轮脚之间的位置,能够调整扶手本体的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的角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片包括滑块、调整块和锁止轮,所述锁止轮中心设置所述锁孔,所述锁止轮的两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调整块设置在所示滑动槽和所述滑块之间,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棘轮底板相互啮合的齿部,通过所述调整块的位置调整,所述滑块与所述棘轮底板之间能够实现啮合和分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锁装置还包括滑槽板和轴套,所述滑槽板内设置有滑道,所述滑块能够绕着所述轴套在所述滑道内滑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本体上还包括阻尼器,用于扶手本体在由直立状态转化到放倒状态时提供阻力。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翻转扶手,包括扶手本体、扶手支架、弹簧拉线和扶手锁机构;所述扶手支架固定在车辆座椅中间,所述扶手本体和所述扶手支架铰接,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扶手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簧拉线;所述通过扶手锁装置能够使所述扶手本体在放倒状态和直立状态时被锁定卡位;所述扶手锁机构包括锁止轮装置和圆盘锁装置;当所述解锁轴与所述卡锁片锁定时,所述卡锁片啮合固定在所述棘轮底板上,所述扶手本体与所述扶手支座固定;当解锁轴解除与所述锁孔的锁定时,所述卡锁片与所述棘轮底板解除固定,所述扶手本体能够在直立状态和放倒状态之间切换。本申请提供了安全性和便携性。和便携性。和便携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文 胡国梁 宋华青 付萍 崔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安道拓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7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