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质环保袋储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
背景技术:2.目前软质环保袋都是采用连卷的方式成型,使得成型后的软质环保袋为一个个圆柱体,在使用时,将一个个圆柱体状的软质环保连卷袋安装在取袋机上,通过取袋机上固定轴的转动来释放。而这种圆柱体状的软质环保连卷袋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明显的缺陷:连卷成型后的软质环保连卷袋的直径一般都为20cm左右,重量一般为5kg左右,一般一次供货数量为500个/卷,存储量少,售后补货周期短;软质环保连卷袋在取袋机的存储的固定位置,一般为设备的顶部,并且机头本身也是安装在设备的顶部的,这就造成软质环保连卷袋安装后,设备出现头重脚轻的问题,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为消费者取袋方便,取袋机必须有一定的高度,一般为150~180cm,除去取袋机顶部约50cm左右高度的空间固定连卷袋和安装机头外,取袋机柜体内绝大部分空间是浪费的,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3.而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就需要改变软质环保连卷袋的非连卷成型方式,但这种改进,也就需要对软质环保连卷袋的生产设备进行改进,而现有的软质环保连卷袋的生产设备在生产圆柱状的软质环保连卷袋上都很成熟,不改变软质环保连卷袋的生产设备或有新的设备来实现环保袋存储、运输的成型方式,就导致软质环保连卷袋生产和储存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现在需要一种在保持原有的软质环保连卷袋生产效率的基础上,还能改变软质环保袋的非连卷成型方式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改变软质环保连卷袋成型方式之后,其生产效率低下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保持原有的软质环保袋的加工储存效率的基础上,还能改变软质连卷环保袋的成型方式,从而提高运输、存储效率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包括:一输送软质环保袋的输送装置,以及一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后方的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两个结构设置相同且相互配合折叠所述软质环保袋的折叠机构,以及支撑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支撑架;每一所述折叠机构都包括:
6.一滚筒,所述滚筒上设置有插刀组件和夹刀组件;以及
7.一与所述滚筒配合、将所述软质环保袋从所述滚筒上拨下的拨叉组件;
8.所述滚筒表面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所述插刀组件,所述插刀组件包括;
9.一插刀轴,所述插刀轴的两端与所述滚筒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插刀轴一端的侧面通过一弹性件与其相对应的滚筒端面固定连接;以及
10.一与所述插刀轴固定连接的插刀,所述插刀伸出所述第一凹槽;
11.所述滚筒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夹刀组件,所述夹刀组件包括:
12.一夹刀轴,所述夹刀轴的两端与所述滚筒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夹刀轴的一端与一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摇臂的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滚筒端面的压簧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凸轮紧密接触;以及
13.一与所述夹刀轴固定连接的夹刀。
14.优选的,所述插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不重合。
15.优选的,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滚轴跟与其同轴设置的所述凸轮转动连接。
16.优选的,所述拨叉组件包括:
17.一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拨叉轴的一端通过一连杆结构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滚轴连接;以及
18.若干与所述拨叉轴固定连接的拨叉。
19.优选的,所述滚筒表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轴线方向垂直的第三凹槽,所述拨叉与所述第三凹槽一一对应,每一拨叉都包括一伸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改变所述软质环保袋运动轨迹的延伸部,以及阻碍软质环保袋继续运动的阻挡部。
20.优选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
21.一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滚轴一端固定连接的圆盘,所述圆盘的轴线与所述滚轴的轴线重合;
22.一偏心连接在所述圆盘上、且与所述圆盘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
23.一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叉轴转动连接。
24.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拨叉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一长条型通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长条型通孔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2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26.第一,通过两个折叠机构的配合,对软质环保袋进行折叠,将卷状的软质环保袋折叠成风琴式长方体形状的,在不降低原有软质环保袋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改变软质环保袋的成型方式,提高其运输、存储效率和使用的方便性。
27.第二,夹刀组件中的夹刀轴通过滑轮与凸轮紧密接触,使得滚筒在转动过程中夹刀轴带动夹刀与滚筒产生相对转动,以便于夹刀能夹紧软质环保袋,并带动软质环保袋随着滚筒转动,结构设置简单。
28.第三,插刀组件中的插刀轴与滚筒的两端转动连接,且插刀轴能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既能使得插刀将软质环保袋塞入第二凹槽与夹刀之间的间隙内,并随之转动一段距离,还能使得插刀在退出第二凹槽与插刀之间的间隙之后,快速恢复原位,等待下一次插刀动作。利用插刀将软质环保袋送入第二凹槽与夹刀之间的间隙内,使得夹刀组件能快速夹紧软质环保袋,提高环保袋的折叠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俯视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滚筒一端结构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滚筒另一端结构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拨叉组件与两滚筒配合结构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拨叉组件中的拨叉轴与滚筒轴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3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改变软质环保连卷袋成型方式之后,其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36.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包括输送软质环保袋的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输送装置后道的折叠装置,折叠装置包括结构设置相同且相互配合折叠软质环保袋的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以及支撑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的支撑架9。第一折叠机构包括第一滚筒1、第一插刀组件2、第一夹刀组件3和第一拨叉组件4,第二折叠机构包括第二滚筒5、第二插刀组件6、第二夹刀组件7和第二拨叉组件8。
37.参照图2,第一滚筒1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设置有第一插刀组件2,第一插刀组件2包括插刀21、插刀轴22和弹性件23,插刀21与插刀轴22固定连接,插刀轴22的两端与第一滚筒1的端面转动连接,插刀轴22一端的一侧面通过弹性件23与第一滚筒1的端面连接,插刀21伸出第一凹槽11之外。
38.参照图3,第一滚筒1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内设置有第一夹刀组件3,第一夹刀组件3包括夹刀31、夹刀轴32、摇臂33、压簧34、凸轮35和滑轮36,其中夹刀31与夹刀轴32固定连接,夹刀轴32的两端与第一滚筒1的端面转动连接,夹刀轴32一端与摇臂33转动连接,摇臂33的一端通过压簧34与第一滚筒1的端面连接,摇臂33的另一端通过滑轮36与固定在支撑架9上的凸轮36表面紧密接触。随着第一滚筒1的转动,与摇臂33连接的滑轮36在凸轮35上转动,使得摇臂33另一端挤压压簧34,进而使得摇臂33与其固定连接的夹刀轴32转动,带动夹刀轴32与第一滚筒1产生相对转动,进而控制夹刀31与第二凹槽12之间间隙的大小,随着第一滚筒5的转动,使插刀61能将软质环保袋塞入第二凹槽12内,使夹刀71能夹紧软质环保袋,还不对软质环保袋造成损伤。
39.参照图4,第二滚筒5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52,第一凹槽51内设置有第二插刀组件6,第二插刀组件6包括插刀61和插刀轴62,插刀61与插刀轴62固定连接,插刀轴62的两端与第二滚筒5的端面转动连接,插刀轴62一端的侧面通过弹性件与第二滚筒5的端面连接,插刀61伸出第一凹槽51之外。第二凹槽52内设置有第二夹刀组件7,第二夹刀组件7包括夹刀71和夹刀轴72,夹刀71与夹刀轴72固定连接,夹刀轴72的两端与第二滚筒5的端面转动连接,夹刀轴72一端与一摇臂(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摇臂的一端通过压簧(图中未示出)与第二滚筒5的端面连接,摇臂的另一端通过滑轮与固定在支撑架9上的凸轮表面紧密接触,其中,插刀轴62和第二滚筒5端面的连接方式与插刀轴22和第一滚筒
1的端面连接方式相同,夹刀轴72和第二滚筒5端面的连接方式与夹刀轴32和第一滚筒1的端面连接方式相同,具体设置方式可参照图2和图3。
40.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凸轮的设计,需满足第一滚筒1上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滚筒5上的第二凹槽52接触时,第二夹刀组件7上的夹刀71一侧与第二凹槽52的间隙变大,且随着第二滚筒5的转动,第二夹刀组件7中夹刀71的一侧与第二凹槽52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而后又逐渐变大,以便于插刀21将软质环保袋塞入夹刀71一侧与第二凹槽52的间隙区间内,不损伤软质环保袋且能保持第二滚筒5夹紧软质环保袋的状态,还能在软质环保袋应当与第二滚筒5分离时,夹刀7保持松开软质环保袋的状态,有效避免对软质环保袋造成损伤。此外,第一滚筒1上的第一夹刀组件2上的凸轮35也满足上述设计。
41.进一步的,第一插刀组件2中的弹性件23以及第二插刀组件6中的弹性件都可以是弹簧、橡皮筋、压力弹簧管、波纹管等能满足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作用的结构。
42.具体的,第一滚筒1上的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的连线经过第一滚筒1的轴心,第二滚筒5上的第一凹槽51和第二凹槽52的连线经过第二滚筒5的轴心,软质环保袋折叠的宽度等于第一滚筒1或第二滚筒5周长的一半。
43.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装置的折叠原理如下:软质环保袋经过输送装置的输送,进而折叠装置,通过折叠装置对软质环保袋进行折叠,折叠装置中的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5在驱动机构10的带动下,产生方向相反的相对转动,在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5转动的过程中,二者的表面始终保持接触,当第一滚筒1与第二滚筒5接触的位置变成第一凹槽11时,第二滚筒5与第一滚筒1接触的位置变成第二凹槽52,第一滚筒1上的第一插刀组件2与第二滚筒5上的第二夹刀组件7配合作用,即第二凹槽52内的第二夹刀组件7刚好运动到凸轮直径变大的位置处,夹刀71与第二凹槽52一侧的间隙开始变小,同时,第一滚筒1上的插刀21带着软质环保袋塞入夹刀71与第二凹槽52一侧的间隙内,此时,第一滚筒1和第二滚筒5仍继续相对转动,第一滚筒1上的第一凹槽11与第二滚筒5上的第二凹槽52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夹刀71与第二凹槽52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小,而第一滚筒1上的插刀21在插刀轴22的带动下,从夹刀71与第二凹槽52之间的间隙中退出,并在弹性件23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复位至初始位置,随着第二滚筒5的继续转动,与夹刀轴72连接的滑轮在凸轮上继续转动,夹刀71与第二凹槽52之间的间隙又逐渐变大,到达第二拨叉组件8的作用位置时,在第二拨叉组件8以及夹刀71与第二凸轮52间隙变大(即夹刀71松开软质环保袋)的共同作用下,软质环保袋与第二滚筒5的表面分离,完成一次折叠过程,而后第一滚筒1上的第二凹槽12与第二滚筒5上的第一凹槽51接触,第一凹槽51内的第二插刀组件6作用于第二凹槽12内的第一夹刀组件3,完成下一次软质环保袋的折叠,如此周而复始,实现折叠式软质环保袋的自动化生产,提高其生产效率。
44.进一步的,插刀轴22的轴线与第一凹槽11的轴线不重合,以便于插刀21随着插刀轴22的转动,插刀21伸出第一凹槽11的长度逐渐变小,方便插刀21的快速退出。插刀轴62的轴线与第一凹槽51的轴线不重合,以便于随着插刀轴22的转动,插刀61伸出第一凹槽51的长度逐渐变小,方便插刀61的快速退出。
45.进一步的,参照图3,驱动第一滚筒1转动的滚轴13跟与其同轴设置的凸轮35转动连接。同理,驱动第二滚筒5转动的滚轴53跟与其同轴设置的凸轮(图中未示出)转动连接,以满足设备紧凑设置的需要,简化设备整体设置。
46.参照图1和图4,第一拨叉组件4包括拨叉轴41、拨叉42和连杆结构,拨叉轴41的两端与支撑架9转动连接,拨叉轴41的一端通过连杆结构与驱动第一滚筒1转动的滚轴13连接,若干拨叉42固定连接在拨叉轴4上。随着滚轴13的转动,带动连杆结构运动,进而驱动拨叉轴41转动。实现滚轴13与拨叉轴41的同步联动,使得第一滚筒1上的第二凹槽12运动到位时,刚好拨叉42运动到相应位置,将软质环保袋从第一滚筒1的表面剥离。
47.具体的,第一滚筒1表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轴线方向垂直的第三凹槽14,第三凹槽14和拨叉42一一对应,每一拨叉42都包括一伸入第三凹槽14内改变软质环保袋运动轨迹的延伸部421,以及阻碍软质环保袋继续运动的阻挡部422。在第一拨叉组件4工作的过程中,在拨叉轴41与滚轴13的同步联动下,随着第一滚筒1的转动,拨叉42逐渐靠近第一滚筒1,并进入第三凹槽14内,此时,在第一夹刀组件3的作用下,软质环保袋是紧贴第一滚筒1的表面的,在延伸部421的引导下,软质环保袋从与第一滚筒1的表面紧密接触,逐渐变成与拨叉42的延伸部421紧密接触,并在第一滚筒1的带动下,沿着拨叉42的延伸部421继续运动,当软质环保袋运动到拨叉42的阻挡部422时,阻挡部422阻止软质环保袋的进一步运动,软质环保袋从第一滚筒1的表面被剥落,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第一滚筒1的下方汇集,软质环保袋从第一滚筒1的表面被剥落之后,拨叉42在拨叉轴41的带动下,向着远离第一滚筒1的方向运动,直至拨叉42与第三凹槽14分离,并回复到其初始位置上,等待拨叉轴41的下一次驱动,第二拨叉组件8的结构设置和其与第二滚筒5之间的配合方式,跟第一拨叉组件4的结构设置和其与与第一滚筒1之间的配合方式完全相同,在此不作详细赘述。
48.具体的,参照图5,连杆结构包括圆盘43、第一连杆44和第二连杆45,其中,圆盘43为偏心套,偏心套43与驱动第一滚筒1转动的滚轴13固定连接,且偏心套43与滚轴13同轴设置,偏心套43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孔431,且连接孔431的轴线与偏心套43的轴线均不重合,第一连杆4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孔43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5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5的另一端与拨叉轴41固定连接。通过滚轴13的转动,带动偏心套43转动,进而使得偏心套43带动第一连杆44和第二连杆45运动,进而带动拨叉轴41转动,实现滚轴13与拨叉轴41之间的同步联动。
49.具体的,参照图5,第二连杆45远离拨叉轴41的一端设置有长条型通孔451,第一连杆44通过长条型通孔451与第二连杆45转动连接。通过长条型通孔451的设置,可以调节第一连杆44在第二连杆45上的固定位置,进而调节第二连杆45的有效运动弧度,从而控制拨叉42在第三凹槽14与第一滚筒1之间的作用时间、相隔距离和调节,增强设备适应的灵活性。
5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通过相互配合的两个折叠机构,将卷状成型的软质环保袋变成折叠成方状的软质环保袋,在不降低软质环保袋生产速度的基础上,改变软质环保袋的成型方式,提高软质环保袋的运输、存储和使用效率及方便性。插刀组件中的插刀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得插刀既能在另一滚筒上夹刀组件的带动下移动一段距离,还能快速恢复原位,等待下一次作用,避免了插刀工作过程中受到损伤。夹刀组件中的夹刀轴在凸轮的引导下,改变夹刀一侧与第二凹槽之间的间隙,使得夹刀一侧与第二凹槽之间的间隙能根据折叠过程灵活调整,既能保持软质环保袋输送、折叠的有效性,还能防止软质环保袋产生损伤。
51.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技术特征:1.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输送软质环保袋的输送装置,以及一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后方的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两个结构设置相同且相互配合折叠所述软质环保袋的折叠机构,以及支撑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支撑架;每一所述折叠机构都包括:一滚筒,所述滚筒上设置有插刀组件和夹刀组件;以及一与所述滚筒配合、将所述软质环保袋从所述滚筒上拨下的拨叉组件;所述滚筒表面上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所述插刀组件,所述插刀组件包括;一插刀轴,所述插刀轴的两端与所述滚筒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插刀轴一端的侧面通过一弹性件与其相对应的滚筒端面固定连接;以及一与所述插刀轴固定连接的插刀,所述插刀伸出所述第一凹槽;所述滚筒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其轴线平行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所述夹刀组件,所述夹刀组件包括:一夹刀轴,所述夹刀轴的两端与所述滚筒的两个端面转动连接,所述夹刀轴的一端与一摇臂固定连接,所述摇臂的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滚筒端面的压簧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一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凸轮紧密接触;以及一与所述夹刀轴固定连接的夹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刀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轴线不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滚轴跟与其同轴设置的所述凸轮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组件包括:一拨叉轴,所述拨叉轴两端均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拨叉轴的一端通过一连杆结构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滚轴连接;以及若干与所述拨叉轴固定连接的拨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表面设置有若干与其轴线方向垂直的第三凹槽,所述拨叉与所述第三凹槽一一对应,每一拨叉都包括一伸入所述第三凹槽内、改变所述软质环保袋运动轨迹的延伸部,以及阻碍软质环保袋继续运动的阻挡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一与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滚轴一端固定连接的圆盘,所述圆盘的轴线与所述滚轴的轴线重合;一偏心连接在所述圆盘上、且与所述圆盘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一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叉轴转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拨叉轴的一端上设置有一长条型通孔,所述第一连杆通过所述长条型通孔与所述
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软质环保袋风琴式折叠机,包括一输送软质环保袋的输送装置,以及一设置在所述输送装置后方的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包括两个相互配合、折叠所述软质环保袋的折叠机构,以及支撑两个所述折叠机构的支撑架;每一所述折叠机构都包括:一滚筒,所述滚筒上设置有插刀组件和夹刀组件;以及一与所述滚筒配合、将所述软质环保袋从所述滚筒上拨下的拨叉组件。通过两个折叠机构上的插刀组件和夹刀组件的配合,使得软质环保袋在夹刀组件的带动下,随着滚筒一起转动,并在拨叉组件的作用下,将软质环保袋从滚筒表面拨下,在保持软质输送带原有生产效率的基础上,改变软质环保袋的运输和存储的成型方式,提高其使用的方便性。其使用的方便性。其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昶脉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