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光学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及激光器。
背景技术:2.co2激光器主要用于对人体组织的切割、汽化、碳化、凝固和照射,已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皮肤科、妇科、神经外科等外科手术。在c02激光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锁紧装置及调节装置,分别用来装夹co2激光器和调整co2激光器的位置。
3.但是,现有的激光器锁紧调节装置在调节co2激光器的位置过程中,存在调节精度不高,从而导致激光偏移的问题。
4.申请内容
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激光器锁紧调节装置在调节过程中,存在调节精度不高,从而导致激光偏移的问题,提供一种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及激光器。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用于固定激光管,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包括:
7.支撑座;
8.定位座,用于定位所述激光管;以及
9.第一限位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定位座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活动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定位座其中之另一;
10.其中,所述定位座能够借助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作往复运动。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
12.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定位座上;
13.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配接于所述支撑座上,且可绕第一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端;
14.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部相对所述第一调节端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调节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作往复运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被构造为以下一种:
16.所述第一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一锁止件配接于所述支撑座且可相对所述支撑座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17.所述第一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锁止件配接于所述定位座且可相对所述定位座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18.其中,当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抵时,所述第一活动端的位置固定;当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活动端分离时,所述第一活动端的位置可变。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且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20.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一活动端其中之一配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端及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活动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其中之另一;
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借助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作往复运动。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被构造为以下一种:
24.所述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锁止件配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部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25.所述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锁止件配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26.其中,当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抵时,所述第二活动端的位置固定;当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第二活动端分离时,所述第二活动端的位置可变。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
28.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调节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29.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配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端;
30.其中,在所述第二操作部相对所述第二调节端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二调节端沿所述第二方向作往复运动。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包括:
32.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配接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一活动端其中之一;
33.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配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并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部围合形成一安装位;
34.所述激光管定位于所述安装位。
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座还包括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相对设置的贴合面及定位面,所述贴合面敷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壁面上,所述激光管定位于所述安装位时,抵接于所述定位面上,且能够迫使弹性变形部自所述定位面朝向所述贴合面发生弹性变形。
3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激光器,包括激光管、安装座及配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至少两个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所述激光管锁紧于至少两个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上;
37.所述激光器锁紧调节装置为上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
38.上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及激光器,激光管定位在定位座中,定位座可借助第一限位件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撑座作往复运动,使得定位座仅能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撑座作往复运动。如此,保证了激光器沿第一方向的位置调节精度,从而不会发生激光偏移现象。
附图说明
39.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激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40.图2为图1所示的激光器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3为图1所示的激光器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激光器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43.10、激光器;11、激光管;13、安装座;15、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151、支撑座;1511、第一支撑部;1512、第二支撑部;152、定位座;1521、第一定位部;1522、第二定位部;1523、弹性变形部;153、第一限位件;154、第一调节件;1541、第一调节杆;1542、第一操作部;155、第一锁止件;156、第二限位件;157、第二锁止件;158、第二调节件;1581、第二调节杆;1582、第二操作部。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
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5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及激光器进行说明。
51.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的激光器10包括激光管11、安装座13及配接于安装座13上的至少两个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15,激光管11锁紧于至少两个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15上。
52.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安装座13为条形,其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至少两个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15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且可沿第三方向调整位置。如此,能够实现调整激光管11沿第三方向的位置。
53.请参阅图2所示,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15包括支撑座151、定位座152及第一限位件153。其中,定位座152通过第一限位件153限位安装于支撑座151上,激光管11固定于定位座152上。
54.第一限位件153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一活动端,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支撑座151和定位座152其中之一,第一活动端沿第一方向活动连接于支撑座151和定位座152其中之另一。其中,定位座152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借助第一限位件153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撑座151作往复运动。
55.具体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53包括两根第一导杆,定位座152通过两根第一导杆与支撑座151连接,并可以沿两根第一导杆的轴向方向相对支撑座151作往复运动。即,每根第一导杆同时起到了支撑及导向的作用。具体地,每根第一导杆沿其轴向的一端与支撑座1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定位座152活动连接,并可相对定位座152沿第一方向作往复运动。当然,每根第一导杆沿其轴向的一端也可以与支撑座151活动连接,并可相对支撑座151沿第一方向作往复运动,另一端与定位座152固定连接。第一方向可以为与第三方向相互垂直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可为每根第一导杆的轴向方向。如此,能够实现激光管11在二维空间上的调整,即实现激光管的四自由度可调节。此外,也能够约束定位座152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撑座151作往复运动,保证了激光器10沿第一方向的位置调节精度,从而不会发生激光偏移现象。
56.为了方便调节激光管11沿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本技术实施例中设计有第一调节件154,包括第一调节杆1541和第一操作部1542。第一调节杆154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端和第一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固定于定位座152上。第一操作部1542配接于支撑座151上,且可绕第一轴线转动地连接于第一调节端,第一轴线为第一调节杆1541的中心轴线。其中,在第一操作部1542相对第一调节端绕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驱使第一调节端沿第一方向作往复运动。
57.具体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杆1541可以为调节螺杆,第一操作部1542可为调节旋钮。调节螺杆的一端与定位座15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座151活动连接。支撑座151上安装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套设在调节螺杆上并与调节螺杆螺接。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可使螺杆上升或下降。螺杆的导程可为a,即,旋转一圈旋钮夹持激光器10部分上升或下降a,a为0.5mm-0.7mm,采用该种形式可保证激光管11位置调节的精确性。需要说明的是,a不限于为上述指出范围,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58.激光管11沿第一方向的位置调定后,为固定激光管11沿第一方向的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计有第一锁止件155。第一锁止件155被构造为以下一种:
59.当第一限位件153的第一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支撑座151,第一锁止件155配接于支撑座151且可相对支撑座151作往复运动,以与第一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60.当第一限位件153的第一活动端活动连接于定位座152,第一锁止件155配接于定位座152且可相对定位座152作往复运动,以与第一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61.其中,当第一锁止件155与第一限位件153的第一活动端相抵时,第一活动端的位置固定,而当第一锁止件155与第一限位件153的第一活动端分离时,第一活动端的位置可变。
62.为了实现从更多维度调节激光管11的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座151包括第一支撑部1511和第二支撑部1512,第一支撑部1511支撑于第二支撑部1512上,且可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第二支撑部1512。第一限位件153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其中之一配接于第一支撑部1511上。由于第一支撑部1511可沿第二方向移动,配接于第一支撑部1511上的第一限位件153可随之移动。如此,实现了从第二方向上调节激光管11的位置。其中,第二方向可以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也可以进一步地为与第一方向及第三方向均相互垂直的方向。如此,能够实现激光管11在三维空间上的调整,即可使激光管11六自由度可调节。
63.具体到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支撑部1511和第二支撑部1512其中之一设有滑轨,其中之另一设有能够与该滑轨配合的滑槽,从而通过滑轨和滑槽配合的方式实现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也可通过在第二支撑部1512上设置一可沿第二方向移动的滑杆,而第一支撑部1511套设在滑杆上,以实现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移动。可以理解,上述仅为了举例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64.为了提高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调节位置的精度,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有第二限位件156,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端及第二活动端。第二固定端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511和第二支撑部1512其中之一,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511和第二支撑部1512其中之另一,且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位于第二限位件156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端。其中,第一支撑部1511能够借助第二限位件156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二支撑部1512作往复运动。
65.具体到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156包括至少一根第二导杆,第一支撑部1511可以沿每根第二导杆的轴向方向相对第二支撑部1512作往复运动。更具体地,每根第二导杆沿其轴向的一端与第一支撑部151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部1512活动连接,并可相对第二支撑部1512沿第二方向作往复运动。当然,每根第二导杆沿其轴向的一端也可以与第一支撑部1511活动连接,并可相对第一支撑部1511沿第二方向作往复运动,另一端与
第二支撑部1512固定连接。第二方向可以为每根第二导杆的轴向方向。如此,可以约束第一支撑部1511沿第二导杆的轴向方向相对第二支撑部1512作往复运动,保证了激光器10沿第二方向的位置调节精度,从而不会发生激光偏移现象。
6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当第二支撑部1512和第一支撑部1511通过滑杆连接以实现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移动时,滑杆既用于滑动连接第二支撑部1512和第一支撑部1511,又用于作为第二限位件156发挥其导向作用以约束第一支撑部1511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二支撑部1512作往复运动,提高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调节位置的精度。为了方便调节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计有第二调节件158,包括第二调节杆1581和第二操作部1582。第二调节杆1581包括第二调节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连接端固定于第一支撑部1511上。第二操作部1582配接于第二支撑部1512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于第二调节端,第二轴线为第二调节杆1581的中轴线。其中,在第二操作部1582相对第二调节端绕第二轴线转动时,能够驱使第二调节端沿第二方向作往复运动。由于第二调节件158与第一调节件154的结构原理类似,本技术在此不再做累述。
67.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的位置调定后,为固定激光管11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计有第二锁止件157。第二锁止件157可被构造为以下一种:
68.当第二限位件156的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511,第二锁止件157配接于第一支撑部1511且可相对第一支撑部1511作往复运动,以与第二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69.当第二限位件156的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第二支撑部1512,第二锁止件157配接于第二支撑部1512且可相对第二支撑部1512作往复运动,以与第二活动端相抵或分离。
70.其中,当第二锁止件157与第二限位件156的第二活动端相抵时,第二活动端的位置固定;当第二锁止件157与第二限位件156的第二活动端分离时,第二活动端的位置可变。
71.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152包括第一定位部1521和第二定位部1522。第一定位部1521配接于第一限位件153的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其中之一;第二定位部1522配接于第一定位部1521,并配合第一定位部1521围合形成一用于定位激光管11的安装位。
72.由于激光管11为玻璃制品,故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定位座152还包括弹性变形部1523,弹性变形部1523包括相对设置的贴合面及定位面,贴合面敷设于第一定位部1521和第二定位部1522的壁面上,激光管11定位于安装位时,抵接于定位面上,且能够迫使弹性变形部1523自定位面朝向贴合面发生弹性变形。
73.具体到本技术实施例中,弹性变形部1523可为硅胶垫等软性材料件。在第一定位部1521和第二定位部1522之间放置硅胶垫,可有效保护玻璃管材质的激光管11,同时可使激光管11夹紧,不会松动,保证了激光输出光路的稳定性。
7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1.一种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用于固定激光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包括:支撑座;定位座,用于定位所述激光管;以及第一限位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定位座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活动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定位座其中之另一;其中,所述定位座能够借助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作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调节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固定于所述定位座上;第一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配接于所述支撑座上,且可绕第一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调节端;其中,在所述第一操作部相对所述第一调节端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一调节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作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被构造为以下一种:所述第一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所述第一锁止件配接于所述支撑座且可相对所述支撑座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抵或分离;所述第一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座,所述第一锁止件配接于所述定位座且可相对所述定位座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抵或分离;其中,当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活动端相抵时,所述第一活动端的位置固定;当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第一活动端分离时,所述第一活动端的位置可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且可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一活动端其中之一配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端及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活动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其中之另一;其中,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借助所述第二限位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作往复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被构造为以下一种:所述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锁止件配接于所述第一支撑部
且可相对所述第一支撑部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抵或分离;所述第二活动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锁止件配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且可相对所述第二支撑部作往复运动,以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抵或分离;其中,当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第二活动端相抵时,所述第二活动端的位置固定;当所述第二锁止件与所述第二活动端分离时,所述第二活动端的位置可变。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还包括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包括: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调节杆包括第二调节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部上;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配接于所述第二支撑部上,且可绕第二轴线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调节端;其中,在所述第二操作部相对所述第二调节端绕所述第二轴线转动时,能够驱使所述第二调节端沿所述第二方向作往复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配接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所述第一固定端和所述第一活动端其中之一;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配接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并配合所述第一定位部围合形成一安装位;所述激光管定位于所述安装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还包括弹性变形部,所述弹性变形部包括相对设置的贴合面及定位面,所述贴合面敷设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的壁面上,所述激光管定位于所述安装位时,抵接于所述定位面上,且能够迫使弹性变形部自所述定位面朝向所述贴合面发生弹性变形。10.一种激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管、安装座及配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至少两个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所述激光管锁紧于至少两个所述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上;所述激光器锁紧调节装置为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及激光器,该激光光路准直调整结构,用于固定激光管,包括:支撑座;定位座,激光管定位于定位座上;以及第一限位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端及第一活动端;第一固定端固定于支撑座和定位座其中之一,第一活动端沿第一方向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座和定位座其中之另一;其中,定位座能够借助第一限位件沿第一方向相对支撑座作往复运动。如此,保证了激光器沿第一方向的位置调节精度,从而不会发生激光偏移现象。偏移现象。偏移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 张良 魏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普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