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
背景技术:2.在建筑二次结构植筋施工中,梁板底植筋因工作量大、操作不方便而直接影响二次结构植筋的施工效率和成本,同时因没有合适的施工操作平台进而影响二次结构植筋的成型质量。一般施工现场采用木方定制简易工具作为临时操作平台进行登高作业,其操作灵活不够,且需2~3人配合使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施工成本高。同时施工现场存在一些空间狭小,无法使用临时操作平台的场所,为了施工操作方便,往往违规操作,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本支架克服传统二次结构植筋操作的缺陷,方便植筋操作,大大缩短二次结构植筋的时间,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杜绝操作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植筋施工作业的安全。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包括钻机、防滑底座、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抱箍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设于所述防滑底座,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顶端和第二伸缩杆下部,所述第二连接杆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尾端并控制所述钻机的启停,所述钻机通过所述抱箍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
5.进一步,本支架还包括透明防尘罩,所述透明防尘罩设于所述钻机并位于钻头下方。
6.进一步,本支架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钻机两侧并夹持所述钻机的机身,所述抱箍环绕所述卡槽后将所述钻机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
7.进一步,所述抱箍为两个,并间隔卡箍于所述钻机的机身。
8.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为内外套管结构,所述内外套管之间通过卡扣锁定伸缩位置。
9.由于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支架的第一伸缩杆垂直设于防滑底座,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平行间隔布置,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伸缩杆顶端和第二伸缩杆下部,第二连接杆前端铰接于第二伸缩杆底端、中部铰接于第一伸缩杆上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间隔布置,控制开关设于第二连接杆尾端并控制钻机的启停,钻机通过抱箍固定设于第二伸缩杆的顶端。本支架克服传统二次结构植筋操作的缺陷,方便植筋操作,大大缩短二次结构植筋的时间,保证工程质量,
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杜绝操作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植筋施工作业的安全。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支架中卡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包括钻机1、防滑底座2、第一伸缩杆3、第二伸缩杆4、第一连接杆5、第二连接杆6、抱箍7和控制开关8,所述第一伸缩杆3垂直设于所述防滑底座2,所述第二伸缩杆4与第一伸缩杆3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杆5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3顶端和第二伸缩杆4下部,所述第二连接杆6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4底端、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3上部,所述第一连接杆5和第二连接杆6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控制开关8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尾端并控制所述钻机1的启停,所述钻机1通过所述抱箍7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4的顶端。
14.优选的,本支架还包括透明防尘罩9,所述透明防尘罩9设于所述钻机1并位于钻头11下方。通过设置透明防尘罩并与钻机紧密结合,使得钻孔过程中的灰尘被密封在透明防尘罩环内,有效避免植筋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对施工人员身体的危害,确保施工现场环境整洁。
15.优选的,本支架还包括卡槽12,所述卡槽12设于所述钻机1两侧并夹持所述钻机1的机身,所述抱箍7环绕所述卡槽12后将所述钻机1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4的顶端。通过卡槽夹持钻机的机身,可确保抱箍将钻机可靠固定于第二伸缩杆的顶端,避免钻机的松动,卡槽的具体大小尺寸可以根据钻机的尺寸进行配置,以将钻机机身可靠夹持为准。
16.优选的,所述抱箍7为两个,并间隔卡箍于所述钻机1的机身。
17.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3和第二伸缩杆4为内外套管结构,所述内外套管之间通过卡扣10锁定伸缩位置。
18.本支架中第一伸缩杆长度可以根据不同施工人员的身高、操作习惯进行调整,以方便施工人员操作为准,第二伸缩杆长度可以根据建筑二次结构的梁板高度设定。
19.在实际植筋施工作业时,将本支架放置于需要植筋的梁板下方,防滑底座确保支架整体的稳定可靠,避免滑动,然后分别调整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的至合适高度,下压第二连接杆尾端并带动第一连接杆使得第二伸缩杆提升,第二伸缩杆提升使得钻机向梁板底面推送,通过控制开关启动钻机钻孔,即可完成植筋施工作业。本支架可轻松实现不同高度梁板的植筋施工作业,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在梁板底进行植筋操作的灵活性,还避免了因操作不便导致的成孔质量问题。本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进行灵活移动,杜绝安全隐患,加快植筋速度、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的缩短施工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1.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包括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底座、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抱箍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设于所述防滑底座,所述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平行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顶端和第二伸缩杆下部,所述第二连接杆前端铰接于所述第二伸缩杆底端、中部铰接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控制开关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杆尾端并控制所述钻机的启停,所述钻机通过所述抱箍固定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其特征在于:本支架还包括透明防尘罩,所述透明防尘罩设于所述钻机并位于钻头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其特征在于:本支架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于所述钻机两侧并夹持所述钻机的机身,所述抱箍环绕所述卡槽后将所述钻机固定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为两个,并间隔卡箍于所述钻机的机身。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为内外套管结构,所述内外套管之间通过卡扣锁定伸缩位置。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移动植筋操作支架,本支架的第一伸缩杆垂直设于防滑底座,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平行间隔布置,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伸缩杆顶端和第二伸缩杆下部,第二连接杆前端铰接于第二伸缩杆底端、中部铰接于第一伸缩杆上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平行间隔布置,控制开关设于第二连接杆尾端并控制钻机的启停,钻机通过抱箍固定设于第二伸缩杆的顶端。本支架克服传统二次结构植筋操作的缺陷,方便植筋操作,大大缩短二次结构植筋的时间,保证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杜绝操作过程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植筋施工作业的安全。确保植筋施工作业的安全。确保植筋施工作业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占永 张志敏 蒋新建 聂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