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

allin2024-12-22  58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


背景技术:

2.输氧是用特制双侧鼻导管插人双鼻孔内吸氧的方法,主要作用在于提高人体动脉氧分压,改善人体氧气供应,减轻因代偿缺氧所增加的呼吸和循环负担。不同疾病所致缺氧的原因不同,输氧效果也不同,凡因肺组织病变影响换气功能,导致氧气吸收障碍或通气量不足者,输氧效果显著。
3.目前使用的护理用输氧装置在使用时连接管长度过长,需要盘放在病床或地面上,不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护理工作,还容易造成连接管的损坏,为此提出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包括:壳体和两个滚轮,壳体相对两端面贯穿,且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矩形孔;两个滚轮分别匹配一个转动轴,各滚轮转动轴两端的圆弧壁分别滑动连接两侧壁上的一个矩形孔,两个滚轮作为z字形的两个拐点分别绕过连接管。
6.较佳地,所述护理用输氧装置,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位于壳体的外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转动轴的中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转动轴的中部,同一侧面的两个转动轴的端面伸出壳体。
7.较佳地,所述伸缩杆包括多个不同管径的套杆,各套杆均为空心柱体,外径和内径相同的两个套杆互相滑动配合,且各套杆的外径表面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限位条块,且各套杆的内径表面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限位条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8.较佳地,相邻两个互相配合的套杆中,起套设作用的套杆作为筒体,起穿作用的套杆作为杆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杆体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杆,限位杆能够匹配任意一个限位孔。
9.较佳地,所述壳体为方便观察连接管是否的透明材质。
10.较佳地,所述壳体的棱角处均设有圆角,用于防止人手和连接管割伤。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装置通过设计两个滚轮用以对连接管形成z字形的绕折,进而通过改变两个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连接管长度的调节,本装置解决了护理用输氧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连接管长度过长,盘放在病床或地面上,影响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而使连接管容易损坏的问题;
13.2、伸缩杆的结构更加方便医护人员使用本装置,并且限位杆和限位孔均能够对调整好的距离进行保持。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剖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杆剖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壳体,11.矩形孔,2.滚轮,21.转动轴,3.连接管,4.伸缩杆,41.套杆,42.限位条块,43.滑槽,44.限位孔,45.弹簧,46.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如图1-2-3包括:壳体1和两个滚轮2,壳体1相对两端面贯穿,且壳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矩形孔11;两个滚轮2分别匹配一个转动轴21,各滚轮2转动轴两端的圆弧壁分别滑动连接两侧壁上的一个矩形孔11,两个滚轮2作为z字形的两个拐点分别绕过连接管3。
22.本装置通过设计两个滚轮2用以对连接管3形成z字形的绕折,进而通过改变两个转动轴21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连接管3长度的调节,当两个转动轴21互相靠近时,连接管3的长度增加;当两个转动轴21互相远离时,连接管3的长度减少,本装置解决了护理用输氧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连接管长度过长,盘放在病床或地面上,影响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而使连接管3容易损坏的问题。
23.优选地,如图3所述护理用输氧装置,还包括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位于壳体1的外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转动轴21的中部,伸缩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转动轴21的中部,同一侧面的两个转动轴21的端面伸出壳体1。
24.目的在于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调节伸缩杆4的长度实现改变两个转动轴21之间距离的问题,调节时只需要两只手分别拿住两个转动轴21的端部,相向靠近或者背向远离即可实现,操作简单。
25.优选地,如图3-4所述伸缩杆4包括多个不同管径的套杆41,各套杆41均为空心柱体,外径和内径相同的两个套杆41互相滑动配合,且各套杆41的外径表面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限位条块42,且各套杆41的内径表面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43,限位条块42与滑槽43滑动配合;相邻两个互相配合的套杆41中,起套设作用的套杆41作为筒体,起穿作用的套杆41作为杆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限位孔44,所述杆体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连接弹簧45的一端,弹簧45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杆46,限位杆46能够匹配任意一个限位孔44。
26.多个套管41能够使得两个转动轴21之间能够靠得更近,避免卡死,限位条块42与滑槽43的配合,能够避免两个套杆41进行收缩时,绕其轴线转动,进而导致限位杆46和限位孔44错位的问题,限位杆46和限位孔44的配合,使得两个套杆41之间不能够自由变化,能够对医护人员调整好的两个转动轴21之间的距离进行保持。
27.优选地,所述壳体1为方便观察连接管3的透明材质。
28.优选地,所述壳体1的棱角处均设有圆角,用于防止人手和连接管3割伤。
29.本实用新型的护理用输氧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30.医护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对连接管3的长度进行调整,双手分别抓住一个转动轴21的端部,想要将连接管3缩短时,双手相互远离;想要将连接管3伸长时,双手互相靠近,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按压各限位杆46,其中伸缩杆4伸缩变化时,限位杆46和限位孔44均能够对调整好的距离进行保持。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相对两端面贯穿,且壳体(1)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矩形孔(11);两个滚轮(2),分别匹配一个转动轴(21),各滚轮(2)转动轴两端的圆弧壁分别滑动连接两侧壁上的一个矩形孔(11),两个滚轮(2)作为z字形的两个拐点分别绕过连接管(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杆(4),所述伸缩杆(4)位于壳体(1)的外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转动轴(21)的中部,伸缩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转动轴(21)的中部,同一侧面的两个转动轴(21)的端面伸出壳体(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4)包括多个不同管径的套杆(41),各套杆(41)均为空心柱体,外径和内径相同的两个套杆(41)互相滑动配合,且各套杆(41)的外径表面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限位条块(42),且各套杆(41)的内径表面均设有沿其长度方向的滑槽(43),限位条块(42)与滑槽(43)滑动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互相配合的套杆(41)中,起套设作用的套杆(41)作为筒体,起穿作用的套杆(41)作为杆体,所述筒体上设有多个限位孔(44),所述杆体上设有凹槽,凹槽的底壁连接弹簧(45)的一端,弹簧(45)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杆(46),限位杆(46)能够匹配任意一个限位孔(4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方便观察连接管(3)是否的透明材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用输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棱角处均设有圆角,用于防止人手和连接管(3)割伤。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护理用输氧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护理用输氧装置包括:壳体和两个滚轮,壳体相对两端面贯穿,且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两个矩形孔;两个滚轮分别匹配一个转动轴,各滚轮转动轴两端的圆弧壁分别滑动连接两侧壁上的一个矩形孔,两个滚轮作为Z字形的两个拐点分别绕过连接管。本装置解决了护理用输氧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连接管长度过长,盘放在病床或地面上,影响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而使连接管容易损坏的问题。进而使连接管容易损坏的问题。进而使连接管容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 常红娟 李雪 解梦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22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8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