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
背景技术:2.目前,为了适应公路各种路况,车辆变速器均存在直接挡与超速挡两种速比。而对于同一款车型、同一款变速器直接挡和超速挡齿轴、同步器、软轴结构等都是相同的,若没换向机构则会出现驾驶室最高挡位相反的情况,这种现象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操作习惯。所以一款变速器必须具备直接挡与超速挡输出挡位相同的功能,将直接挡和超速挡的换挡方向进行对调,以满足用户的挂挡操作习惯。
3.现的变速器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超速挡换向功能,一是变速器操纵机构自带换向功能,但是会出现操纵机构空间大,零件多等现象;二是传统箱式结构,在壳体两侧面上增加拨叉支撑销,实现换向,但是该结构仅适用于单中间轴结构,而且要求壳体空间较大、易漏油。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以能够实现整车驾驶室换挡手柄直接挡与超速挡的换向且能够减小占用空间。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包括固定拨叉轴、移动拨叉轴、拨叉导块、换挡导块、换挡拨叉、转向拨头和固定设置在变速器上的支撑销,所述转向拨头与所述支撑销转动配合,所述拨叉导块与所述换挡拨叉连接,所述换挡拨叉与所述固定拨叉轴轴向滑动配合,所述换挡导块与所述移动拨叉轴连接;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分别与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活动配合。
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通过驱动移动拨叉轴移动,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换挡导块移动,由于转向拨头的两端分别与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活动配合,当换挡导块移动的同时能够带动转向拨头以支撑销为支点进行旋转,从而对拨叉导块施加反向作用力而使换挡拨叉沿着固定拔叉轴反向滑动,进而能够实现超速挡和直接挡的换向操作。
7.本方案中的转向拨头两端分别与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活动配合,这样的设置使得转向拨头均由旋转的空间,能够使转向拨头进行顺利的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驱动换挡拨叉反向移动,从而顺利的实现换挡操作。
8.本方案中的换向机构中换向拨头绕支撑销旋转实现超速挡和直接挡方向的对调,即换挡导块和换挡拨叉的移动共用一个支点,能够使换向机构所使用的零件少,体积小,从而占用的空间小。另外本方案中的换向机构中换挡拨叉的中心不会发生改变,不仅能够适用于单中间轴结构,还适用于双中间轴结构,通用性好。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与移动拨叉轴相互平行的导向轴,所述换挡导块的一侧与导向轴轴向滑动配合。
10.本方案中导向轴的设置能够对换挡导块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且由于换挡导块
和移动拨叉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自行旋转的情况,而本方案中导向轴的设置能够防止移动拨叉轴和换挡导块产生旋转,从而使整个换向机构更加的稳定。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轴位于移动拨叉轴和固定拨叉轴之间。
12.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导向轴占用额外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换挡结构更加的紧凑,减小占用的空间体积。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上均开设有叉槽,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分别插入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的叉槽内且均能够在叉槽内产生转动。
14.本方案中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上开设有的叉槽便于对转向拨头的两端进行限位配合,同时转向拨头的两端能够在叉槽内转动,从而确保转向拨头的顺利转动而带动换挡拨叉移动,实现换挡操作。
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与叉槽相互接触的侧壁均呈圆弧状。
16.如此设置,相比于转向拨头两端为方形结构,本方案中能够使转向拨头的端部更加的圆滑,与叉槽之间的配合更加顺畅,能够减小转向拨头的转动时所受到的阻力。
1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换挡导块上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移动拨叉轴同轴连接。
18.本方案中套筒的设置更加方便与移动拨叉轴同轴配合,配合连接更加的稳定。
1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换挡拨叉与固定拨叉轴间隙配合,所述套筒与移动拨叉轴螺钉连接或过盈配合。
20.本方案中能够实现换挡拨叉沿固定拨叉轴的轴向滑动,以及套筒与移动拨叉轴的同步移动,且本方案中的配合方式和连接方式简单易装配。
2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到支撑销的距离相等。
22.如此设置,能够使得转向拨头两端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操作手感更好,挂挡更加轻松。
2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支撑销固定在变速器的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为变速器的壳体或上盖。
24.变速器的壳体或上盖能够与支撑销进行固定,为支撑销提供安装连接的支点,从而使支撑销固定不动,便于使转向拨头沿着支撑销旋转。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销1、转向拨头2、拨叉导块31、换挡导块32、套筒301、固定拨叉轴4、移动拨叉轴5、换挡拨叉6、支撑件7、导向轴8、连接板9。
29.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包括固定拨叉轴4、移动拨叉轴5、拨叉导块31、换挡导块32、换挡拨叉6、转向拨头2和固定设置在变速器上的支撑销1,本实施例中支撑销1固定在变速器的支撑件7上,支撑件7为变速器的壳体或上盖,支撑销1
紧固在壳体或上盖上。
30.转向拨头2整体为平板状,转向拨头2与支撑销1转动配合,本实施例中转向拨头2的中央开设有通孔,支撑销1穿过该通孔,转向拨头2与支撑销1间隙配合。
31.拨叉导块31与换挡拨叉6连接,本实施例中拨叉导块31与换挡拨叉6的顶部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换挡拨叉6与固定拨叉轴4轴向滑动配合,固定拨叉轴4穿过换挡拨叉6的上端,且与换挡拨叉6间隙配合。换挡导块32与移动拨叉轴5连接,具体的:换挡导块32上连接有套筒301,换挡导块32与套筒301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
32.套筒301与移动拨叉轴5同轴连接,本实施例中套筒301与移动拨叉轴5螺钉连接或过盈配合。
33.转向拨头2的两端分别与拨叉导块31和换挡导块32活动配合,具体的:拨叉导块31和换挡导块32上均开设有叉槽,转向拨头2的两端分别插入拨叉导块31和换挡导块32的叉槽内且均能够在叉槽内产生转动,本实施例中转向拨头2的两端与叉槽相互接触的侧壁均呈圆弧状,转向拨头2的两端到支撑销1的距离相等,即换挡导块32与拨叉导块31对称设置,且换挡导块32与拨叉导块31的形状相同。
34.本实施例中变速器换向机构还包括与移动拨叉轴5相互平行的导向轴8,换挡导块32的一侧与导向轴8轴向滑动配合,导向轴8位于固定拨叉轴4和移动拨叉轴5之间,如图2所示,套筒301上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与导向轴8轴向滑动配合,本实施例中连接板9的一端与套筒301一体成型或焊接固定,连接板9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连接板9的另一端与导向轴8间隙配合,导向轴8的设置能够对换挡导块32和移动拨叉轴5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防止换挡导块32和移动拨叉自行旋转。
35.具体实施过程如下:转向拨头2通过支撑销1支撑在壳体或上盖上,其中转向拨头2与支撑销1为间隙配合,因此可在支撑销1上自由旋转,同时转向拨头2两端分别装配至换挡导块32和拨叉导块31的叉槽内,且换挡导块32上的套筒301通过螺钉连接或其他过盈连接在移动拨叉轴5上,因此当驱动移动拨叉轴5轴向移动时,能够保证换挡导块32与移动拨叉轴5同步轴向移动。
36.换挡拨叉6支撑在固定拨叉轴4上,且换挡拨叉6与固定拨叉轴4为间隙配合,从而使得与其连接的换挡拨叉6和拨叉导块31可在固定拨叉轴4上自由滑动。
37.换挡过程中,通过外力驱动移动拨叉轴5带动换挡导块32向前移动,从而驱动转向拨头2旋转,转向拨头2旋转的同时将驱动换挡拨叉6向后移动,最终实现拨叉换向。
3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1.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拨叉轴、移动拨叉轴、拨叉导块、换挡导块、换挡拨叉、转向拨头和固定设置在变速器上的支撑销,所述转向拨头与所述支撑销转动配合,所述拨叉导块与所述换挡拨叉连接,所述换挡拨叉与所述固定拨叉轴轴向滑动配合,所述换挡导块与所述移动拨叉轴连接;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分别与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活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移动拨叉轴相互平行的导向轴,所述换挡导块的一侧与导向轴轴向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轴位于移动拨叉轴和固定拨叉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上均开设有叉槽,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分别插入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的叉槽内且均能够在叉槽内产生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与叉槽相互接触的侧壁均呈圆弧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导块上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移动拨叉轴同轴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拨叉与固定拨叉轴间隙配合,所述套筒与移动拨叉轴螺钉连接或过盈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到支撑销的距离相等。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销固定在变速器的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为变速器的壳体或上盖。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涉及换向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换向机构,包括固定拨叉轴、移动拨叉轴、拨叉导块、换挡导块、换挡拨叉、转向拨头和固定设置在变速器上的支撑销,所述转向拨头与所述支撑销转动配合,所述拨叉导块与所述换挡拨叉连接,所述换挡拨叉与所述固定拨叉轴轴向滑动配合,所述换挡导块与所述移动拨叉轴连接;所述转向拨头的两端分别与拨叉导块和换挡导块活动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整车驾驶室换挡手柄直接挡与超速挡的换向。换挡手柄直接挡与超速挡的换向。换挡手柄直接挡与超速挡的换向。
技术研发人员:赵延清 沈亚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