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及其阴极片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27  71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油烟,为了减少油烟对人们身体健康的损害,现有技术一般是在炉灶上方安装抽油烟机,通过将炉灶燃烧所产生的废气和烹饪过程所产生的油烟迅速抽走,排出室外,减少油烟对室内人员的危害。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一般还会在抽油烟机外安装一个与抽油烟机连通的油烟净化装置,对准备排出室外的油烟进行净化处理。
3.现有的抽烟烟机大多数都是通过静电模块吸附油烟,从而除去油烟机中的油烟,目前的静电电离模块主要通过在金属极板上设置尖端放电结构进行放电,油烟经过在尖端放电结构附近的放电区间时被有效电离为带电状态,经过后端静电收集模块时在静电场作用下吸附至收集电极板,实现油烟分离净化,但现有的静电电离模块中的阴极板放电效果较差,降低了油烟净化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利用设置的阴极片放电产生的电场能够提高对油烟的吸附能力,同时设置的阳极片能够快速拆卸,便于清理和维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阴极片,包括条状结构的阴极片本体,所述阴极片本体两侧均设有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且位于阴极片本体同一侧的第一尖端的延长线与第二尖端的延长线能够相交。
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油烟机中的静电模块,由于静电模块中的阴极片大多数都是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尖端,且该尖端的朝向一致,使得阴极片在与静电模块中的阳极片进行放电时,其产生的电场较弱,造成对进入至静电模块内的油烟吸附能力较差,为此,发明人在现有的阴极片本体的长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关于阴极片本体的中轴线对称,并且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相互朝向彼此,即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均朝向阴极片本体的中轴线,因此,当阴极片上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的尖端在静电模块内进行放电时,由于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相互朝向彼此,使得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的尖端放电时产生的电场能够相互叠加在一起,增大了阴极片放电时产生的电场强度,进而增大了对空气中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同时利用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产生的电场交叉在一起,使得阴极片产生的电场覆盖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对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
8.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片本体的两端上还均设有连接孔。
9.为了方便阴极片本体能够安装至静电模块中,故阴极片本体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连接孔。
10.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两根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还包括
若干阴极片,所述阴极片两端上的连接孔分别套在两根第二丝杆。
11.本净化装置安装有上述阴极片本体,利用设置在阴极片本体上的连接孔分别套设在箱体内两根第二丝杆上,并等间距分布在第二丝杆上,其中,阴极片本体两端上的连接孔的内径与第二丝杆的外径相匹配,保证第二丝杆与阴极片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本装置利用设置在箱体内的各个阴极片,能够提高对通过本净化装置油烟的净化效果。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阳极片,所述阳极片分别与两根第一丝杆可拆式连接,且各个阴极片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阳极片之间。
13.设置的阳极片为平板状,阳极片尺寸大于阴极片的尺寸,为了保证阴极片能够顺利在箱体内放电,故利用第一丝杆将阳极片间隔设置在两个阴极片之间,保证阴极片上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在两侧阳极片的作用进行尖端放电。
14.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阳极片大多数都是直接套设在箱体内的第一丝杆上,由于阳极片的尺寸相较于阴极片的尺寸较大,长期时候之后,阳极片上会附着较多的杂质,为了避免阳极片与阴极片之间的正常放电,故通常需要定期将较大尺寸的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进行清理,或者等某个阳极片发生损坏时,但是采用上述的传统结构不便于快速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只能先将第一丝杆从箱体上拆下才能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整个装卸过程较为不便,为此,本技术方案将各个阳极片单独与第一丝杆可拆式连接,利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快速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下,提高了阳极片拆卸时的便利性,并且当某个阳极片发生损坏时,可以只将损坏的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单独对其进行跟换,相比传统需将整个第一丝杆拆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阳极片的装卸效率。
15.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片朝向阴极片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内径与第一丝杆外径匹配的通孔,两个通孔分别靠近于阳极片的两端,两根第一丝杆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所述阳极片的下侧还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与两个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丝杆能够在开口内移动。
16.利用设置在阳极片上的开口能够快速将阳极片安装至第一丝杆上,并且使得第一丝杆处于阳极片的通孔内,保证第一丝杆与阳极片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当需要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下来时,利用与通孔连通的开口能够快速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对阳极片进行清理或跟换。
17.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片的上侧还设有两根定位杆,两根所述定位杆分别竖直插入至两个通孔内;所述第一丝杆上还设有数量与阳极片数量相同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能够插入至定位孔内。
18.为了保证阳极片能够稳定固定在第一丝杆上,故在第一丝杆上还设置有定位孔,同时在阳极片上设置有定位杆,在将阳极片安装至第一丝杆上时,将第一丝杆放置于阳极片的通孔内时,将定位杆插入至阳极片上,并保证定位杆的下端插入至第一丝杆的定位孔内,利用设置的定位杆将阳极片固定在第一丝杆上,放置阳极片自行移动;同时本技术方案中定位杆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19.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片内还设有两个第一弹性件,且第一弹性件分别套在两根定位杆上,第一弹性件的两端与定位杆外壁固定。
20.为了避免设置的定位杆自行从第一丝杆上的定位孔内移出,故在阳极片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为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其套设在定位杆上,第一弹性件
处于非压缩状态时,定位杆插入至第一丝杆的定位孔内,保证定位杆不易自行从定位孔内移出。
21.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片的开口内壁两侧均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空腔内壁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挡板。
22.为了避免本装置在对油烟进行净化时,油烟通过阳极片上的开口泄露,故在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对开口进行遮挡的挡板,设置的第二弹性件为弹簧,第二弹性件产生的弹力能够推动两个挡板靠拢在一起,实现对阳极片开口处的遮挡,而挡板与第一丝杆之间的较小间隙在实际使用中对本装置不构成影响。
23.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还设有斜边,当两个挡板靠拢时,两个挡板上的斜边能够形成v型槽,且位于通孔内的第一丝杆位于v型槽内。
24.为了方便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下来,固在挡板上还设置有斜边,当需要拆卸阳极片时,将阳极片朝上拉动,第一丝杆作用于挡板上的斜边,迫使挡板压缩第二弹性件,最终将挡板压入至腔体内,使得第一丝杆能够顺利通过阳极片上的开口,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而当需要重新将阳极片安装至第一丝杆上时,下压阳极片上的定位杆,定位杆从阳极片上的通孔处进入至开口内并作用于挡板上的斜边,迫使两个靠拢在一起的挡板产生一定的间隙,以便安装人员将挡板压入至腔体内,从而将阳极片顺利安装至第一丝杆上。
2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6.1、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阴极片上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放电时产生的电场能够交叉叠加在一起,不仅增大了电场的强度,提高了对空气中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同时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产生的电场能够相互弥补各种的盲区,从而增大了电场的覆盖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
27.2、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阳极片上开口便于将阳极片从第一丝杆上拆卸下来,以便对其进行清理或维护,同时利用设置的定位杆能够将阳极片固定在第一丝杆上,避免自行移动。
附图说明
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阴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本实用新型阳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3.1-箱体,2-阳极片,3-阴极片本体,4-第一丝杆,5-第二丝杆,6-阴极片,7-定位杆,8-第一弹性件,9-腔体,10-挡板,11-第二弹性件,12-第一尖端,13-连接孔,14-第二尖端。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5.实施例1
3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阴极片,包括条状结构的阴极片本体3,包括条状结构的阴极片本体3,所述阴极片本体3两侧均设有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且位于阴极片本体3同一侧的第一尖端12的延长线与第二尖端14的延长线能够相交。
3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油烟机中的静电模块,由于静电模块中的阴极片大多数都是在其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尖端,且该尖端的朝向一致,使得阴极片在与静电模块中的阳极片进行放电时,其产生的电场较弱,造成对进入至静电模块内的油烟吸附能力较差,为此,发明人在现有的阴极片本体3的长边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关于阴极片本体3的中轴线对称,并且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相互朝向彼此,即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均朝向阴极片本体3的中轴线,因此,当阴极片6上的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的尖端在静电模块内进行放电时,由于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2相互朝向彼此,使得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2的尖端放电时产生的电场能够相互叠加在一起,增大了阴极片6放电时产生的电场,进而增大了对空气中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同时利用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产生的电场交叉在一起,使得阴极片6产生的电场覆盖更加均匀,进一步提高对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
38.所述阴极片本体3的两端上还均设有连接孔13。
39.为了方便阴极片本体3能够安装至静电模块中,故阴极片本体3的两端上均设置有连接孔13。
40.实施例2
41.如图2、图3所示,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两根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还包括若干阴极片6,所述阴极片6两端上的连接孔12分别与两根第二丝杆5螺纹连接。
42.本净化装置安装有上述阴极片本体3,利用设置在阴极片本体3上的连接孔12分别套设在箱体1内两根第二丝杆5上,并等间距分布在第二丝杆5上,其中,阴极片本体3两端上的连接孔12的内径与第二丝杆5的外径相匹配,保证第二丝杆5与阴极片6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本装置利用设置在箱体1内的各个阴极片6,能够提高对通过本净化装置油烟的净化效果。
43.还包括若干阳极片2,所述阳极片2分别与两根第一丝杆4可拆式连接,且各个阴极片6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阳极片2之间。
44.设置的阳极片2为平板状,阳极片2尺寸大于阴极片6的尺寸,为了保证阴极片6能够顺利在箱体1内放电,故利用第一丝杆4将阳极片2间隔设置在两个阴极片6之间,保证阴极片6上的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在两侧阳极片2的作用进行尖端放电。
45.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阳极片2大多数都是直接套设在箱体1内的第一丝杆4上,由于阳极片2的尺寸相较于阴极片6的尺寸较大,长期时候之后,阳极片2上会附着较多的杂质,为了避免阳极片2与阴极片6之间的正常放电,故通常需要定期将较大尺寸的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进行清理,或者等某个阳极片2发生损坏时,但是采用上述的传统结构不便于快速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只能先将第一丝杆4从箱体1上拆下才能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整个装卸过程较为不便,为此,本技术方案将各个阳极片2单独与第一
丝杆4可拆式连接,利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快速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下,提高了阳极片2拆卸时的便利性,并且当某个阳极片2发生损坏时,可以只将损坏的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单独对其进行跟换,相比传统需将整个第一丝杆4拆下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阳极片2的装卸效率。
46.所述阳极片2朝向阴极片6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内径与第一丝杆4外径匹配的通孔,两个通孔分别靠近于阳极片2的两端,两根第一丝杆4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所述阳极片2的下侧还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与两个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丝杆4能够在开口内移动。
47.利用设置在阳极片2上的开口能够快速将阳极片2安装至第一丝杆4上,并且使得第一丝杆4处于阳极片2的通孔内,保证第一丝杆4与阳极片2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当需要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下来时,利用与通孔连通的开口能够快速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对阳极片2进行清理或跟换。
48.所述阳极片2的上侧还设有两根定位杆7,两根所述定位杆7分别竖直插入至两个通孔内;所述第一丝杆4上还设有数量与阳极片2数量相同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7能够插入至定位孔内。
49.为了保证阳极片2能够稳定固定在第一丝杆4上,故在第一丝杆4上还设置有定位孔,同时在阳极片2上设置有定位杆7,在将阳极片2安装至第一丝杆4上时,将第一丝杆4放置于阳极片2的通孔内时,将定位杆7插入至阳极片2上,并保证定位杆7的下端插入至第一丝杆4的定位孔内,利用设置的定位杆7将阳极片2固定在第一丝杆4上,放置阳极片2自行移动;同时本技术方案中定位杆7采用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50.所述阳极片2内还设有两个第一弹性件8,且第一弹性件8分别套在两根定位杆7上,第一弹性件8的两端与定位杆7外壁固定。
51.为了避免设置的定位杆7自行从第一丝杆4上的定位孔内移出,故在阳极片2内还设置有第一弹性件8,第一弹性件8为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其套设在定位杆7上,第一弹性件8处于非压缩状态时,定位杆7插入至第一丝杆4的定位孔内,保证定位杆7不易自行从定位孔内移出。
52.所述阳极片2的开口内壁两侧均设有腔体9,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二弹性件11,所述第二弹性件11一端与空腔内壁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挡板10。
53.为了避免本装置在对油烟进行净化时,油烟通过阳极片2上的开口泄露,故在开口处还设置有用于对开口进行遮挡的挡板10,设置的第二弹性件11为弹簧,第二弹性件11产生的弹力能够推动两个挡板10靠拢在一起,实现对阳极片2开口处的遮挡,而挡板10与第一丝杆4之间的较小间隙在实际使用中对本装置不构成影响。
54.所述挡板10上还设有斜边,当两个挡板10靠拢时,两个挡板10上的斜边能够形成v型槽,且位于通孔内的第一丝杆4位于v型槽内。
55.为了方便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下来,固在挡板10上还设置有斜边,当需要拆卸阳极片2时,将阳极片2朝上拉动,第一丝杆4作用于挡板10上的斜边,迫使挡板10压缩第二弹性件11,最终将挡板10压入至腔体9内,使得第一丝杆4能够顺利通过阳极片2上的开口,将阳极片2从第一丝杆4上拆卸;而当需要重新将阳极片2安装至第一丝杆4上时,下压阳极片2上的定位杆7,定位杆7从阳极片2上的通孔处进入至开口内并作用于挡板10上的斜
边,迫使两个靠拢在一起的挡板10产生一定的间隙,以便安装人员将挡板10压入至腔体9内,从而将阳极片2顺利安装至第一丝杆4上。
5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阴极片,包括条状结构的阴极片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片本体(3)两侧均设有第一尖端(12)和第二尖端(14),且位于阴极片本体(3)同一侧的第一尖端(12)的延长线与第二尖端(14)的延长线能够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阴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片本体(3)的两端上还均设有连接孔(13)。3.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两根第一丝杆(4)和第二丝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阴极片(6),所述阴极片(6)两端上的连接孔(13)分别与两根第二丝杆(5)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阳极片(2),所述阳极片(2)分别与两根第一丝杆(4)可拆式连接,且各个阴极片(6)分别位于相邻两个阳极片(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片(2)朝向阴极片(6)方向的侧壁上设有两个内径与第一丝杆(4)外径匹配的通孔,两个通孔分别靠近于阳极片(2)的两端,两根第一丝杆(4)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所述阳极片(2)的下侧还设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与两个通孔连通,所述第一丝杆(4)能够在开口内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片(2)的上侧还设有两根定位杆(7),两根所述定位杆(7)分别竖直插入至两个通孔内;所述第一丝杆(4)上还设有数量与阳极片(2)数量相同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7)能够插入至定位孔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片(2)内还设有两个第一弹性件(8),且第一弹性件(8)分别套在两根定位杆(7)上,第一弹性件(8)的两端与定位杆(7)外壁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片(2)的开口内壁两侧均设有腔体(9),所述腔体内设有第二弹性件(11),所述第二弹性件(11)一端与空腔内壁连接,另一端上设有挡板(1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0)上还设有斜边,当两个挡板(10)靠拢时,两个挡板(10)上的斜边能够形成v型槽,且位于通孔内的第一丝杆(4)位于v型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烟净化装置及其阴极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两根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还包括若干阴极片,所述阴极片两端上的连接孔分别套在两根第二丝杆,所示阴极片包括阴极片本体,所述阴极片本体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且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相互朝向彼此。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在阴极片上的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放电时产生的电场能够交叉叠加在一起,不仅增大了电场的强度,提高了对空气中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同时第一尖端和第二尖端产生的电场能够相互弥补各种的盲区,从而增大了电场的覆盖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对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一步提高了对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一步提高了对油烟颗粒的吸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罗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安瑞东升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799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