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斜齿位置度检具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28  77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置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双斜齿位置度检具。


背景技术:

2.在加工一轴多齿并有位置度要求的工件时,不仅加工难度较大,加工完成后其位置度的检测也是一个难题。现有技术中,一轴多齿工件位置度的检测通常是先将工件从加工设备上拆卸下来,再送至专用的检测仪器上进行测量,但此种检测方法会导致以下问题:1、如果在送检过程中,令加工设备继续加工产品,可能产生批量产品位置度超差,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会造成批量产品的报废;2、如果在送检过程中,令加工设备停止加工,等待检验结果,又会制约产品的产出。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工件位置度检测方法存在送检时间较长、影响产品的质量、制约产品产量的缺点,为此,我们亟需设计一款能够直接在加工现场对产品位置度进行检测,减少送检时间,有利于产品质量的及时把控以及产品产量的有效提升的位置度检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双斜齿位置度检具,能够直接在加工现场对产品位置度进行检测,减少不必要的送检耗时,有利于产品质量的及时把控以及产品产量的有效提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础方案:
5.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包括定位检测装置,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外部设有基体,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测头和测杆,所述测杆的轴向和径向上分别设有轴向限位装置和径向限位装置,所述测杆设有沿测杆径向方向延伸的刻线标记面;所述测杆的径向上还设有用于测量定位检测装置径向方向位移量的位移测量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在于:通过测头对待测工件的齿轮进行定位,测杆轴向上的轴向限位装置和测杆径向上的径向限位装置可以对测杆的位移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一轴多齿工件的第一齿轮进行定位后,第一齿轮的位置通过与测头固定连接的测杆进行体现,测杆的轴向位置通过沿测杆径向方向延伸的刻线标记面可以得出,测杆的径向位置通过用于测量定位检测装置径向方向位移量的位移测量装置可以测出,在对第二齿轮进行位置度检测时,仅需移动检具至另一齿轮处,即可对另一齿轮进行测量,通过测量第二齿轮时,测杆的位置变化即可得出两齿槽的位置度误差。采用本方案,无需取出工件送检,可以直接在加工现场对产品位置度进行检测,减少不必要的送检耗时,有利于产品质量的及时把控以及产品产量的有效提升。
7.进一步,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与所述径向限位装置位于测杆的同一径向方向上。
8.有益效果:径向方向就是沿直径或半径的直线方向,或垂直于轴的直线方向。测杆有多个径向方向,将位移测量装置与径向限位装置设置在同一径向方向上,能够更加精确的测出测杆的位移量,从而检测得出更加精准的工件位置度。
9.进一步,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
10.有益效果:相对于卡尺而言,千分表的测量精确度更高,采用千分表进行测量,可以测出更加准确的位置度。
11.进一步,所述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千分表固定装置,所述千分表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可拆卸式连接。
12.有益效果:通过千分表固定装置对千分表进行固定,防止千分表在测量过程中发生位移影响测量结果。千分表与千分表固定装置采用可拆卸连接,有利于千分表的固定与拆卸。
13.进一步,所述定位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套,所述测杆设于定位套内,所述定位套与位移测量装置接触,所述基体设置于定位套外部;
14.所述测杆在定位套内沿测杆的轴向运动,所述测杆与定位套沿测杆的径向运动。
15.有益效果:通过定位套对测杆起到稳固作用,防止测杆在位移过程中晃动幅度过大影响测量精确度。
16.进一步,所述定位套与位移测量装置的接触面为平面。
17.有益效果:相对于曲面,采用平面作为接触面,位移测量装置测量过程中不易发生偏移,从而可以提升测量结果准确性。
18.进一步,所述径向限位装置包括径向弹簧、垫片和径向定位销,所述定位套在基体内沿径向弹簧的轴向运动,所述径向定位销设置于径向弹簧内,所述垫片设置于径向弹簧与定位套之间。
19.有益效果:采用径向弹簧和径向定位销对测杆的径向运动距离进行限制,并在径向弹簧与定位套之间设置垫片,防止二者直接接触。
20.进一步,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
21.所述千分表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的固定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的连接部与所述基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径向定位销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22.有益效果:实现千分表固定装置与基体的可拆卸式连接,同时可以通过拆卸安装在基体上的千分表固定装置,取出径向定位销,有利于对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和更换。
23.进一步,所述轴向限位装置包括轴向弹簧、隔板和轴向定位销,所述轴向定位销设置与轴向弹簧内,所述轴向定位销与所述测杆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轴向定位销固定连接。
24.有益效果:采用轴向弹簧和轴向定位销对测杆的轴向运动距离进行限制,并在轴向定位销与测杆之间设置隔板,防止二者直接接触。
25.进一步,所述基体上设有机床连接部。
26.有益效果:便于实现基体与机床的连接。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斜齿位置度检具的局部剖视图。
28.图2为图1的截面a-a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斜齿位置度检具的装配体示意图。
30.图4为位置度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测头1、测杆2、定位套3、千分表固定螺栓4、连接部5、千分表固定装置6、固定部7、固定件8、径向定位销9、径向弹簧10、垫片11、隔板12、轴向弹簧13、轴向定位销14、轴向定位辅助装置15、辅助定位销16、基体17、机床连接部18。
33.实施例1:
34.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
35.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包括定位检测装置,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外部设有基体17,所述基体17上设有机床连接部18。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包括测头1、测杆2和定位套3,所述测头1和测杆2固定连接,所述测杆2设于定位套3内,所述基体17设于定位套3外部,所述测杆2设有沿测杆2径向方向延伸的刻线标记面,所述刻线标记面上刻有刻度,所述测杆2的径向上还设有用于测量定位检测装置径向方向位移量的位移测量装置,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与定位套3接触,所述定位套3与位移测量装置的接触面为平面。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与所述径向限位装置位于测杆2的同一径向方向上。所述测杆2的轴向和径向上分别设有轴向限位装置和径向限位装置。
36.测头1用于接触待测工件的齿轮凹槽,如图2所示,当测头1受到横向上的作用力时,与测头1固定连接的测杆2会在定位套3内做轴向运动,其运动距离受到轴向限位装置的限制;当测头1受到纵向上的作用力时,与测头1固定连接的测杆2会带动定位套3在基体17内做径向运动,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套3与基体17间设有活动空间,定位检测装置受到径向限位装置的作用在活动空间内活动,由于测量精度较大,故从图2可以看出,定位套3与基体17间的活动空间较小,通过基体17对定位检测装置的活动空间进行限制,使得定位检测装置不会在基体17内剧烈晃动。
37.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和千分表固定装置6,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6包括固定部7和连接部5,所述千分表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6的固定部7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千分表固定螺栓4进行连接,具体的,所述千分表固定螺栓4为平端紧定螺钉m4,除此之外,为降低成本,所述千分表还可以使用卡尺代替。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6的连接部5与所述基体17可拆卸式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件8实现千分表固定装置6与基体17的可拆卸式连接,具体的,采用内六角沉头螺钉m6进行连接。
38.所述径向限位装置包括径向弹簧10、垫片11和径向定位销9,所述定位套3在基体17内沿径向弹簧10的轴向运动,所述径向定位销9设置于径向弹簧10内,所述垫片11设置于径向弹簧10与定位套3之间。所述径向定位销9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6的连接部5固定连接,具体可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39.所述轴向限位装置包括轴向弹簧13、隔板12、轴向定位销14、轴向定位辅助装置15和辅助定位销16,所述轴向定位销14设置与轴向弹簧13内,所述轴向定位销14与所述测杆2间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所述轴向定位销14固定连接,所述轴向定位销14受到测杆2的作用力后在轴向定位销14与轴向定位辅助装置15间活动,当轴向定位销14的右端与轴向定位辅助装置15相抵时,测杆2的轴向运动距离达到最大限度;所述辅助定位销16用于固定轴向定位装置。
40.本实用新型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以下简称为位置度检具)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41.s100,将位置度检具的基体17通过机床连接部18与机床连接,使位置度检具与机床构成一个整体,本实施例中,所述机床连接部18设有强力磁铁,所述机床的相应部位也设有强力磁铁,二者通过磁吸作用实现可拆卸式连接。
42.s200,如图4所示,图4中的两齿轮为待测工件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控制机床移动位置度检具,使位置度检具的测头1移动至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内(基准齿),使测头1与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充分接触。具体的,判定测头1与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充分接触的标准为:当测头1移动至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后,首先会做垂直上下移动,当千分表指针静止不动时,与测头1固定连接的测杆2会水平移动,当测杆2上的标线开始移动,说明测头1与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已经充分接触了。测头1与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充分接触后,将千分表的指针置为零位,便于后续读数。
43.s300,控制机床移动位置度检具至待测工件第二齿槽内,使测头1与待测工件第二齿槽充分接触。此过程中,判定充分接触的标准与s200中的判定标准相同,需注意该过程中不得调整千分表零位,因为千分表的零位是待测工件第一齿槽基准位置。
44.s400,由于在测头1与待测工件第一齿槽接触时,千分表已经置零,所以在测头1接触待测工件第二齿槽后,千分表上出现的数值就是待测工件第二齿槽与待测工件第一齿槽的位置度误差值,同时,测杆2轴向上的位移量也可以通过刻线标记面上的刻度变化计算得出。
45.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技术特征:
1.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检测装置,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外部设有基体,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测头和测杆,所述测杆的轴向和径向上分别设有轴向限位装置和径向限位装置,所述测杆设有沿测杆径向方向延伸的刻线标记面;所述测杆的径向上还设有用于测量定位检测装置径向方向位移量的位移测量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与所述径向限位装置位于测杆的同一径向方向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包括千分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测量装置还包括千分表固定装置,所述千分表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可拆卸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检测装置还包括定位套,所述测杆设于定位套内,所述定位套与位移测量装置接触,所述基体设置于定位套外部;所述测杆在定位套内沿测杆的轴向运动,所述测杆与定位套沿测杆的径向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与位移测量装置的接触面为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装置包括径向弹簧、垫片和径向定位销,所述定位套在基体内沿径向弹簧的轴向运动,所述径向定位销设置于径向弹簧内,所述垫片设置于径向弹簧与定位套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千分表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的固定部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的连接部与所述基体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径向定位销与所述千分表固定装置的连接部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限位装置包括轴向弹簧、隔板和轴向定位销,所述轴向定位销设置与轴向弹簧内,所述轴向定位销与所述测杆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轴向定位销固定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机床连接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位置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双斜齿位置度检具,包括定位检测装置,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外部设有基体,所述定位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的测头和测杆,所述测杆的轴向和径向上分别设有轴向限位装置和径向限位装置,所述测杆设有沿测杆径向方向延伸的刻线标记面;所述测杆的径向上还设有用于测量定位检测装置径向方向位移量的位移测量装置。采用本方案,直接在加工现场对产品位置度进行检测,减少不必要的送检耗时,有利于产品质量的及时把控以及产品产量的有效提升。控以及产品产量的有效提升。控以及产品产量的有效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健 曾其刚 余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0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803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