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板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allin2024-12-29  85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塑板传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送板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2.木塑板围栏属于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制作的木质围栏替代品,在木塑板的组装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木塑板,第二层是铝条,第三层又是木塑板,在组装过程中,目前国内都是采用人工放置铝条在固定治具上再进行打孔锁螺丝。因为木条数量比较多且木条软,导致人工放的时候耗时长而且劳动强度大,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板定位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缺少一种针对木塑板的自动化定位及移动设备的问题。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送板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并移动木塑板,包括钢架、框架治具、钢架治具及止推组件,所述钢架治具与所述钢架连接,所述框架治具与所述钢架滑动连接,所述框架治具设于所述钢架一侧,所述止推组件设于所述钢架靠近所述框架治具一侧;所述框架治具包括移动框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于所述移动框上,所述承载板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块,木塑板侧面卡接定位于定位块上;所述移动框与所述钢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带动所述木塑板相对于所述钢架靠近或远离;所述钢架治具的高度低于所述移动框的高度,当移动框远离钢架移动时,所述承载板上的木塑板掉落至所述钢架治具上。
5.优选地,所述钢架治具包括承载架、夹紧件及定位件,所述夹紧件及所述定位件分设于所述承载架的相对两端,当木塑板掉落至承载架上时,所述夹紧件顶持于木塑板的相对两端,所述定位件定位木塑板的相对两端。
6.优选地,所述钢架治具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所述承载架的相对两端,所述夹紧件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7.优选地,所述定位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每一连接块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当所述夹紧件移动顶持于木塑板的相对两端时,所述限位杆滑动伸出并抵持于木塑板的两个侧面。
8.优选地,所述止推组件包括止推板及止推气缸,所述止推气缸与所述止推板连接,当所述止推板相对于所述承载板靠近时,木塑板一端抵持于所述止推板表面。
9.优选地,所述承载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载板等间距设于所述移动框上。
10.优选地,所述钢架设有框架滑轨,所述移动框与所述框架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框架滑轨延伸于所述钢架组件的两侧。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板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定位块实现对木塑板的初定位,使得落入到钢架治具上的多个木塑板之间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实现等间距的准确排列,同时,通过止推组件的反向止推,使得多个木塑板
之间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实现平齐的准确摆放,也即通过来回组合止推的移动方式实现对木塑板的准确定位及排列,降低了人工摆放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木塑板准确摆放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板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板定位机构中框架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板定位机构中木塑板抵持于止推板上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送板定位机构中钢架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是图4中a区域的放大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送板定位机构;100、木塑板;
21.11、钢架;111、框架滑轨;
22.12、框架治具;121、移动框;122、承载板;123、定位块;
23.13、钢架治具;131、承载架;132、夹紧件;133、定位件;1331、连接块;1332、限位杆;134、滑轨;
24.14、止推组件;141、止推板;142、止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27.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28.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送板定位机构1,包括钢架11、框架治具12、钢架治具13及止推组件14,所述钢架治13具与所述钢架11连接,所述框架治具12与所述钢架11滑动连接,所述框架治具12设于所述钢架11一侧,所述止推组件14设
于所述钢架11靠近所述框架治具12一侧。
29.所述框架治具12包括移动框121及承载板122,所述承载板122设于所述移动框121上,所述承载板122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块123,木塑板100侧面卡接定位于定位块123上。所述移动框121与所述钢架1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121带动所述木塑板100相对于所述钢架11靠近或远离。
30.所述钢架治具13的高度低于所述移动框121的高度,当移动框121远离钢架11移动时,所述承载板122上的木塑板100掉落至所述钢架治具13上。
31.可以理解,所述钢架11作为承载框架治具12及钢架治具13的设备,移动框121用于带动承载板122相对于钢架治具13移动,使用时,用户首先将木塑板100初步放在定位块123的夹紧范围内,使得木塑板100可基于定位块123进行初步的夹紧,该夹紧力仅仅用于带动木塑板100移动以及初步的定位。接着,移动框121带动承载板122靠近钢架治具13移动,移动到位时,止推组件14启动,并向木塑板100一端移动,使得木塑板100一端抵持在止推组件14上(如图3中的抵持状态所示),移动框121反方向移动,木塑板100由于止推组件14的阻挡下而与承载板122相对位移,造成木塑板100停止,当移动框121完全移动出钢架治具13的范围时,木塑板100向下落入到钢架治具13上。
32.通过定位块123实现对木塑板100的初定位,使得落入到钢架治具13上的多个木塑板100之间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实现等间距的准确排列,同时,通过止推组件14的反向止推,使得多个木塑板100之间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实现平齐的准确摆放,也即通过来回组合止推的移动方式实现对木塑板100的准确定位及排列,降低了人工摆放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木塑板100准确摆放的工作效率。
33.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板12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载板122等间距设于所述移动框121上,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承载板122上设置有多个成对设置的定位块123,每两个定位块123对称设置用于夹持在木塑板100的两侧面,承载板122的数量可以根据用户对木塑板100单次加工的数量的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34.可以理解,所述钢架11设有框架滑轨111,所述移动框121与所述框架滑轨111滑动连接,所述框架滑轨111延伸于所述钢架组件13的两侧,使得移动框121可以移动至在高度上与钢架组件13重合,便于木塑板100的准确下落。
35.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框121上设有齿条,钢架11上对应设有转动齿轮,也即通过齿条齿轮的啮合传动方式驱动移动框121水平移动。
36.请结合图4和图5,所述钢架治具13包括承载架131、夹紧件132及定位件133,所述夹紧件132及所述定位件133分设于所述承载架131的相对两端,当木塑板100掉落至承载架131上时,所述夹紧件132顶持于木塑板100的相对两端,所述定位件133定位木塑板100的相对两端。
37.可以理解,所述夹紧件132为气缸或液压缸驱动的移动推杆结构,用于顶持在木塑板100的相对两端,避免木塑板100震动,而定位件133用于将顶持好的木塑板100进行位置固定,避免出现位置偏移,以便于提高在其他工序上进行打孔等加工定位的准确性。
38.具体地,请继续结合图4和图5,所述定位件133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1331,每一连接块1331上设有限位杆1332,所述限位杆1332与所述连接块1331滑动连接,当所述夹紧件132移动顶持于木塑板100的相对两端时,所述限位杆1332滑动伸出并抵持于木塑板
100的两个侧面,也即通过伸出的限位杆1332,使得木塑板100的两侧面被限位杆1332抵持而无法偏移,在结合夹紧件132的顶持作用下,木塑板100的自由度被完全限定,完成了对木塑板100的夹紧定位。
39.所述钢架治具13还包括滑轨134,所述滑轨134设于所述承载架131的相对两端,所述夹紧件132及所述定位件133与所述滑轨134滑动连接,使得所述夹紧件132及所述定位件133可调整相对于承载架131的相对位置,便于适配多种不同尺寸和数量的木塑板100工作。
40.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止推组件14包括止推板141及止推气缸142,所述止推气缸142与所述止推板141连接,当所述止推板141相对于所述承载板122靠近时,木塑板100一端抵持于所述止推板141表面,也即通过止推气缸142驱动止推板141靠近或远离承载板122,且止推板141的移动方向与承载板122的移动方向垂直。
41.使用时,移动框121带动承载板122向靠近承载架131方向移动,直至移动框121完全进入到承载架131的上方时,止推板141在止推气缸142的驱动下向下移动,使得止推板141移动到木塑板100一端上,此时移动框121反方向回位,由于止推板141的抵持作用下,木塑板100无法移动,当移动框121带动承载板122完全移出承载架131的区域时,木塑板100缺少支撑而落入到承载架131上,此时夹紧件132启动顶持在木塑板100的两端,定位件133通过连接块1331的移动,同步将限位杆1332弹出,使得限位杆1332抵持在木塑板100的两个侧面,完成对木塑板100的完全定位。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送板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3.通过定位块实现对木塑板的初定位,使得落入到钢架治具上的多个木塑板之间可以在宽度方向上实现等间距的准确排列,同时,通过止推组件的反向止推,使得多个木塑板之间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实现平齐的准确摆放,也即通过来回组合止推的移动方式实现对木塑板的准确定位及排列,降低了人工摆放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木塑板准确摆放的工作效率。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送板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并移动木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架、框架治具、钢架治具及止推组件,所述钢架治具与所述钢架连接,所述框架治具与所述钢架滑动连接,所述框架治具设于所述钢架一侧,所述止推组件设于所述钢架靠近所述框架治具一侧;所述框架治具包括移动框及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设于所述移动框上,所述承载板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块,木塑板侧面卡接定位于定位块上;所述移动框与所述钢架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带动所述木塑板相对于所述钢架靠近或远离;所述钢架治具的高度低于所述移动框的高度,当移动框远离钢架移动时,所述承载板上的木塑板掉落至所述钢架治具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送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治具包括承载架、夹紧件及定位件,所述夹紧件及所述定位件分设于所述承载架的相对两端,当木塑板掉落至承载架上时,所述夹紧件顶持于木塑板的相对两端,所述定位件定位木塑板的相对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治具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设于所述承载架的相对两端,所述夹紧件及所述定位件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送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连接块,每一连接块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连接块滑动连接;当所述夹紧件移动顶持于木塑板的相对两端时,所述限位杆滑动伸出并抵持于木塑板的两个侧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送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组件包括止推板及止推气缸,所述止推气缸与所述止推板连接,当所述止推板相对于所述承载板靠近时,木塑板一端抵持于所述止推板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送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承载板等间距设于所述移动框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送板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设有框架滑轨,所述移动框与所述框架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框架滑轨延伸于所述钢架组件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板定位机构,包括钢架、框架治具、钢架治具及止推组件,钢架治具与钢架连接,框架治具与钢架滑动连接,框架治具设于钢架一侧,止推组件设于钢架靠近框架治具一侧;框架治具包括移动框及承载板,承载板设于移动框上,承载板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块,木塑板侧面卡接定位于定位块上;移动框与钢架滑动连接,移动框带动木塑板相对于钢架靠近或远离;钢架治具的高度低于移动框的高度,当移动框远离钢架移动时,承载板上的木塑板掉落至钢架治具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来回组合止推的移动方式实现对木塑板的准确定位及排列,降低了人工摆放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木塑板准确摆放的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彭挽澜 庞心文 白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鸿锐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5
技术公布日:2022/7/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80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