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机和运行梳理机的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1-13  106


本发明涉及按照权利要求1和10的前序部分的梳理机以及用于运行梳理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处理开松后的纤维束时,纤维在梳理机中在配设有全钢针布的滚筒与环绕的盖板针布之间变得平行并且得到清洁。在刺辊到锡林的区域内,使用抽吸罩是充分已知的。道夫辊在纤维运输方向上布置在滚筒之后,从滚筒取下纤维网并且通过其他辊和横向带将纤维网导向至集合喇叭口,其使纤维网形成纤维条。通常,道夫逆着锡林的旋转方向旋转,其中,道夫的转速小于锡林。在这种情况下,卷绕在道夫上的针布的齿方向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定向。由于锡林与道夫之间的转速差和直径差,道夫的圆周速度远低于锡林,从而使梳理后的纤维网被推入道夫的齿中。因此,纤维网随后无法完全转移到道夫辊上,因为纤维附着地残留在在针布的齿根中。随着时间流逝,在不利的操作条件下,道夫的针布可能堵塞,导致纤维网不再从锡林被完全接收。因此增加了锡林占用,使梳理机的生产率下降。纤维网不被道夫完全接收,使得一部分纤维残留在锡林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残留在锡林针布中,进而产生厚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梳理机,其中,改善了纤维网从锡林到道夫的接收,或者更准确地说防止纤维从道夫返回至锡林。

2、该任务基于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连同特征部分的特征的梳理机来解决。该任务同样通过一种用于运行梳理机的方法来解决。

3、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4、梳理机具有锡林和多个固定的环绕的梳理元件,这些梳理元件构造用于使纤维平行并且得到清洁。产生的梳理后的纤维网随后被交给道夫,其中,在锡林与道夫之间的上方楔形中布置有楔形型材。

5、本发明基于如下想法:通过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被导向至抽吸罩的开口中的气流使纤维完全从针布的齿中被吸出。尤其,针布齿的尖端逆着旋转方向布置,针布齿的这种定向防止了纤维利用传统抽吸完全移除。结构上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上方的楔形区域中,在道夫上布置进行抽吸的抽吸罩,其中,抽吸罩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一起构成间隙,通过该间隙可以使气流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到达抽吸罩的抽吸口。气流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绕行,使得纤维几乎完全从道夫的针布的齿根移除。

6、抽吸罩可以以20°-40°的角度α布置,该角度形成在纤维网的理论上的过渡点或者更准确的说锡林与道夫之间最接近的位置与通过在道夫的旋转点与抽吸罩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之间。抽吸罩尽可能靠近地布置在上方的楔形中,有助于引导气流,因为抽吸罩的外轮廓可以与楔形型材配合作用,如果存在的话,也与固定梳理元件配合作用。因此,尽可能靠近地布置在上方的楔形中也是有利的,因为锡林和道夫的可接近性在该区域中直接受限,并且由此道夫的其他区域能为了维护和清洁工作而可更简单地触及。

7、在抽吸罩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之间的用于要产生的气流的间隙可以具有4mm至10mm之间的间隙尺寸b,优选具有6mm至8mm之间的间隙尺寸。与抽吸罩中的吸气压力或更准确地说负压相关,这些间隙尺寸对于进入梳理机的该区域中的新鲜空气量来说是有利的。可以产生足够的流动速度,而不会提高吸气压力。间隙尺寸不必具有恒定的一个值,而是可以在间隙长度上在所述指定范围内变化,由此可以在不改变的情况下使用现有结构的构件。间隙可以在工作宽度上平行构造,即在锡林与抽吸罩的外轮廓之间具有恒定的间距。然而,间隙也可以具有变化的间距,即例如与锡林的边沿或抽吸罩的外轮廓的间距比与工作宽度中心处窄。

8、抽吸罩的抽吸口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承面之间,并且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朝向道夫的针布定向。在这种情况下,气流沿着道夫的针布的表面被引导,并且在抽吸口的区域中远离针布表面,从而将纤维从针布的齿中吸出。

9、抽吸口可以具有10mm至20mm的口宽度c。因为最大的抽吸效果在气流进入抽吸口的边缘处实现,所以若增大口宽度会变得不利。需要增加施加在抽吸罩中的负压。较小的口宽度同样会使结果恶化,因为气流可能堵塞。

10、布置在抽吸口和楔形型材之间的第一支承面具有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布置的边缘。该边缘像刀具一样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起作用,并且因此可以有效地将纤维从针布导向至抽吸罩。

11、气流从抽吸罩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之间的间隙被导向至抽吸罩的第一支承面下方,进入抽吸口。第一支承面与针布之间的间距小于抽吸罩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之间的间隙。因此,实现了流动速度的提高,借此有效地从道夫的针布吸出纤维。

12、第一支承面与道夫的针布的间距比第二支承面的小,由此,被道夫携带的拖拉空气在第一支承面的边缘处停止并且通过产生的气流被抽吸。

13、第二支承面在朝向抽吸口布置的范围内这样以锐角倾斜,使得与道夫的针布的间距增大。因此,在针布的相应部分处于抽吸口下方之前,已经有抽吸作用于针布。因此,在道夫的转速很高时,抽吸装置也能起作用。

14、按照本发明的用于运行带锡林的梳理机的方法规定,梳理后的纤维作为纤维网随后交给道夫。在锡林与道夫之间的上方楔形中布置有楔形型材,该楔形型材与进行抽吸的抽吸罩的外轮廓一起形成间隙,由此,在梳理机内部产生气流,该气流逆着道夫的旋转方向到达抽吸罩的抽吸口中,从而从道夫的针布中吸出纤维。

15、气流在抽吸罩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之间被引导并且随后在抽吸罩的第一支承面之间流入抽吸口,由此也基于逐级减小的间隙尺寸产生逐级提高的流动速度。这在梳理机内部不会导致不期望的涡流,但足以从道夫的针布中吸出纤维。

16、因此,气流的速度在进入抽吸口之前逐级提高,由此可以从道夫的针布中抽吸几乎全部纤维。



技术特征:

1.梳理机,具有锡林(4)和多个固定的环绕的梳理元件,这些梳理元件构造用于使纤维平行并且得到清洁,从而将产生的纤维网随后交给道夫(5),其中,在锡林(4)与道夫(5)之间的上方的楔形中布置有楔形型材(20),其特征在于,在上方的楔形的区域中,在道夫(5)上布置进行抽吸的抽吸罩(25),其中,抽吸罩(25)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20)一起构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使气流(27)逆着道夫(5)的旋转方向到达抽吸罩(25)的抽吸口(25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抽吸罩(25)以20°至40°的角度(α)布置,所述角度形成在纤维网从锡林(4)到道夫(5)的理论上的过渡点与通过在道夫(5)的旋转点与抽吸罩(25)的几何中心之间的连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在抽吸罩(25)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20)之间的间隙具有4mm至10mm之间的间隙尺寸(b),优选具有6mm至8mm之间的间隙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抽吸口(25a)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承面(25b、25c)之间并且朝向道夫(5)的针布(5a)逆着道夫(5)的旋转方向定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抽吸口(25a)具有10mm至20mm的口宽度(c)。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承面(25b)布置在抽吸口(25a)与楔形型材(20)之间,具有边缘(25e),所述边缘逆着道夫(5)的旋转方向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承面(25b)与道夫(5)的针布(5a)的间距比第二支承面(25c)的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承面(25b)与道夫(5)的针布(5a)的间距构造成,使得从抽吸罩(25)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20)之间的间隙到抽吸口(25a)的气流(27)加速。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梳理机,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承面(25c)在朝向抽吸口(25a)布置的范围内以锐角倾斜,使得所述第二支承面与道夫(5)的针布(5a)的间距增大。

10.运行梳理机的方法,所述梳理机具有锡林(4)和多个固定的环绕的梳理元件,这些梳理元件构造用于使纤维平行并且得到清洁,从而将产生的纤维网随后交给道夫(5),其中,在锡林(4)与道夫(5)之间的上方的楔形中布置有楔形型材(20),其特征在于,在上方的楔形的区域中,在道夫(5)上布置进行抽吸的抽吸罩(25),所述抽吸罩在梳理机内部产生气流(27),其中,气流(27)逆着道夫(5)的旋转方向到达抽吸罩(25)的抽吸口(25a),从而从道夫(5)的针布(5a)中吸出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流(27)在抽吸罩(25)的外轮廓与楔形型材(20)之间被引导并且随后在抽吸罩(25)的第一支承面(25b)之间流入抽吸口(25a)。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抽吸口(25a)之前逐级地提高气流(27)的速度。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梳理机,其具有锡林(4)和多个固定的环绕的梳理元件,这些梳理元件构造用于使纤维平行并且得到清洁,从而将产生的纤维网随后交给道夫(5),其中,在锡林(4)与道夫(5)之间的楔形中布置有楔形型材(2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楔形的区域中,在道夫(5)上布置进行抽吸的抽吸罩(25),抽吸罩(25)与楔形型材(20)一起构成间隙,从而使气流(27)逆着道夫(5)的旋转方向到达抽吸罩(25)的抽吸口(25a)。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布罗德斯基,克里斯蒂安·弗莱塔克,拉夫·海尔比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特吕茨施勒集团欧洲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81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