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对插导通结构的连接器一般都是在母端连接器上形成有环形结构的母端端子,在公端连接器上形成有柱状的公端端子,对插时,通过公端端子插入母端端子内实现导通,为了提高接触稳定性,目前一般时在母端端子内设置若干线簧或具有弹性接触点的簧片,通过线簧或簧片与公端端子圆周外侧壁紧密接触来保证母端端子与公端端子的稳定导通。
2、目前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小,难以满足大电流传输需求,但是目前快速充电等技术不断发展,对该种对插连接器的大电流传输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对插连接器结构已经无法满足大电流高效传输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该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成倍的提高了连接器对插时母端端子与公端端子的接触面积,能够满足大电流高效传输需求。
2、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包括导电材质制成的母端端子和导电材质制成的公端端子,公端端子能够插设于母端端子内并与母端端子电性接触导通,所述母端端子包括母端端子本体和设于母端端子本体上的至少两层环形的母端接触面,各层母端接触面同轴套设,所述公端端子包括公端端子本体和设于公端端子本体上的至少两层环形的公端接触面,各层公端接触面同轴套设,所述各层母端接触面上或各层公端接触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簧片,簧片上设有能够沿其径向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臂,所述弹性接触臂能够弹性紧抵母端接触面和公端接触面进而保证母端接触面与公端接触面电性导通。
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母端连接柱和母端连接环,所述母端连接环同轴套设于母端连接柱外侧,所述母端连接柱外侧面形成内层母端接触面,母端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外层母端接触面,所述公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公端连接环,所述公端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内层公端接触面,公端连接环外侧面形成外层公端接触面,所述公端连接环能够插设于母端连接柱和母端连接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母端环形定位凹槽,所述公端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公端环形定位凹槽,所述簧片分别固定插设于母端环形定位凹槽和公端环形定位凹槽内。
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连接柱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绝缘覆盖件,所述绝缘覆盖件能够完全覆盖母端连接柱端部表面。
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连接柱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内部直径大于开口直径的t形卡槽,绝缘覆盖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悬臂,各个弹性悬臂能够沿母端连接柱径向弹性摆动,所述弹性悬臂端部设有倒扣凸起,所述弹性悬臂及其端部的倒扣凸起插设于母端连接柱端面上的t形卡槽内,且倒扣凸起容纳于t形卡槽直径大的内部空间中,倒扣凸起止挡于t形卡槽内侧台阶面上,绝缘覆盖件止挡于t形卡槽外侧并覆盖在母端连接柱端面上。
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母端内连接环和母端外连接环,所述母端外连接环同轴套设于母端内连接环外侧,所述母端内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内层母端接触面,母端外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外层母端接触面,所述公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公端内连接柱和公端外连接环,所述公端外连接环同轴套设于公端内连接环外侧,所述公端内连接环外侧面形成内层公端接触面,公端外连接环外侧面形成外层公端接触面,所述公端内连接环能够插设于母端内连接环内侧,公端外连接环能够插设于母端内连接环和母端外连接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外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母端外环形定位凹槽,所述母端内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母端内环形定位凹槽,所述簧片分别固定插设于母端外环形定位凹槽和母端内环形定位凹槽内。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端子本体圆周外侧面设有一圈外凸挡环,所述母端端子止挡于该外凸挡环表面。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片均包括连接筋和弹性接触臂,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和轴向延伸的连接筋交错固定连接形成的框形结构,若干弹性接触臂一端固定于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上,若干弹性接触臂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若干弹性接触臂分别容纳于框形结构的内框中,弹性接触臂经过多次沿连接器径向的折弯而形成母端弹性接触点和公端弹性接触点,所述母端弹性接触点和公端弹性接触点分别与母端端子的母端接触面和公端端子的公端接触面紧密接触。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簧片上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为平行间隔设置的三条,弹性接触臂呈对称状态一体成型于位于中间一条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的两侧,位于两边的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上分别设有若干轴向卡点,所述轴向卡点与公端端子或母端端子轴向止动卡接定位。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母端端子上设置内外套接的内层母端接触面和外层母端接触面,在公端端子上设置内外套接的内层公端接触面和外层公端接触面,公端端子插入母端端子内时形成内层接触面和外侧接触面,且内层接触面通过内层簧片弹性接触保证导通,外侧接触面通过外层簧片弹性接触保证导通,这样就使得母端端子与公端端子同时由内层接触面和外层接触面同步进行电流传输,使得电流传输面积大幅提高,实现了大电流高效传输,能够满足目前充电产品的高效快充需求。
1.一种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包括导电材质制成的母端端子(1)和导电材质制成的公端端子(2),公端端子能够插设于母端端子内并与母端端子电性接触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包括母端端子本体和设于母端端子本体上的至少两层环形的母端接触面(11),各层母端接触面同轴套设,所述公端端子包括公端端子本体和设于公端端子本体上的至少两层环形的公端接触面(21),各层公端接触面同轴套设,所述各层母端接触面上或各层公端接触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簧片(3),簧片上设有能够沿其径向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臂(31),所述弹性接触臂能够弹性紧抵母端接触面和公端接触面进而保证母端接触面与公端接触面电性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母端连接柱(12)和母端连接环(13),所述母端连接环同轴套设于母端连接柱外侧,所述母端连接柱外侧面形成内层母端接触面,母端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外层母端接触面,所述公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公端连接环(22),所述公端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内层公端接触面,公端连接环外侧面形成外层公端接触面,所述公端连接环能够插设于母端连接柱和母端连接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母端环形定位凹槽(131),所述公端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公端环形定位凹槽(221),所述簧片分别固定插设于母端环形定位凹槽和公端环形定位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柱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绝缘覆盖件(14),所述绝缘覆盖件能够完全覆盖母端连接柱端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连接柱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内部直径大于开口直径的t形卡槽(121),绝缘覆盖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悬臂(141),各个弹性悬臂能够沿母端连接柱径向弹性摆动,所述弹性悬臂端部设有倒扣凸起(142),所述弹性悬臂及其端部的倒扣凸起插设于母端连接柱端面上的t形卡槽内,且倒扣凸起容纳于t形卡槽直径大的内部空间中,倒扣凸起止挡于t形卡槽内侧台阶面上,绝缘覆盖件止挡于t形卡槽外侧并覆盖在母端连接柱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母端内连接环(15)和母端外连接环(16),所述母端外连接环同轴套设于母端内连接环外侧,所述母端内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内层母端接触面,母端外连接环内侧面形成外层母端接触面,所述公端端子本体轴向一端面上一体成型有公端内连接柱(23)和公端外连接环(24),所述公端外连接环同轴套设于公端内连接环外侧,所述公端内连接环外侧面形成内层公端接触面,公端外连接环外侧面形成外层公端接触面,所述公端内连接环能够插设于母端内连接环内侧,公端外连接环能够插设于母端内连接环和母端外连接环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外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母端外环形定位凹槽(161),所述母端内连接环内侧面上形成有一圈母端内环形定位凹槽(151),所述簧片分别固定插设于母端外环形定位凹槽和母端内环形定位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本体圆周外侧面设有一圈外凸挡环(25),所述母端端子止挡于该外凸挡环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3或7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均包括连接筋(32)和弹性接触臂,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和轴向延伸的连接筋交错固定连接形成的框形结构,若干弹性接触臂一端固定于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上,若干弹性接触臂另一端形成自由端,若干弹性接触臂分别容纳于框形结构的内框中,弹性接触臂经过多次沿连接器径向的折弯而形成母端弹性接触点和公端弹性接触点,所述母端弹性接触点和公端弹性接触点分别与母端端子的母端接触面和公端端子的公端接触面紧密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双簧片对插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簧片上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为平行间隔设置的三条,弹性接触臂呈对称状态一体成型于位于中间一条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的两侧,位于两边的沿连接器圆周方向延伸的连接筋上分别设有若干轴向卡点(33),所述轴向卡点与公端端子或母端端子轴向止动卡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