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及桥梁下部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传统桥墩采用现浇施工方式,这种施工方式需要利用现有道路作为施工场地,导致交通长时间被阻断,严重影响交通流量和市民的日常出行。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无法有效控制,给周边居民带来困扰。施工设备和辅助设施需要反复配置和调度,不仅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也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生产成本的浪费。面对这些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如何更加快速、高效、低能耗地建成桥梁,成为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及桥梁下部结构及施工方法,来解决以往的桥梁施工成本较高且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及桥梁下部结构及施工方法,达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包括用于设置在预制墩身上的墩身连接部、设置在承台上的承台连接部以及设置在墩身连接部和承台连接部之间的橡胶垫,所述墩身连接部包括筒体、套设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上端板、设置所述筒体底部的下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端板上的第一加劲板,所述上端板上开设有用于墩身纵筋穿过并锚固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加劲板上开设有用于墩身箍筋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承台连接部包括预埋在所述承台内的下锚板、设置在所述承台顶部的调平钢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下锚板和所述调平钢板的地脚螺栓,所述下端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地脚螺栓穿过所述调平钢板、橡胶垫及第三通孔并与所述下端板锚固连接。
4、优选地,所述第一加劲板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一加劲板的其中一组相邻的两边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上端板垂直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加劲板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两个。
6、优选地,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设置有形状为方形的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二加劲板的其中三边分别与筒体、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垂直连接。
7、优选地,所述下端板和所述调节钢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地脚螺栓贯穿所述橡胶垫。
8、优选地,所述筒体为钢壁板围成的筒形结构。
9、一种桥梁下部结构,包括预制墩身、设置在所述预制墩身底部的墩身连接部、承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承台上的承台连接部、设置在墩身连接部和承台连接部之间的橡胶垫,所述墩身连接部与所述承台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墩身连接部浇注混凝土且浇注完之后的墩身连接部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墩身截面尺寸相同。
10、优选地,所述下端板和所述上端板的尺寸均不大于所述预制墩身的截面尺寸。
11、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将所述墩身连接部作为底模,进行所述预制墩身预制,绑扎墩柱钢筋,墩柱预留外伸纵筋穿过第一通孔,通过螺栓将外伸纵筋锚固于上端板,两道箍筋穿过第二通孔,完成预制混凝土墩柱与墩身连接部的连接后,安装侧模,浇注混凝土并灌满筒体内部;
13、承台施工,首先绑扎承台钢筋,然后将下锚板固定在承台钢筋骨架内部下方,调平钢板固定在钢筋骨架上方,最后将地脚螺栓依次穿入下锚板穿孔、调平钢板穿孔,调整地脚螺栓外伸长度并保持垂直,并使用螺母拧紧组成预埋装置,安装模板,浇筑承台混凝土,此时地脚螺栓被精准预埋在承台内部;
14、现场拼装,竖向安装预制墩柱,先将承台预留外伸地脚螺栓上的螺母拧下,使每根地脚螺栓对准橡胶垫和钢连接器下端板的通孔,依次穿过橡胶垫、钢连接器下端板,并使用螺栓锁紧,完成承台与墩柱的连接。
15、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1.本发明中通过在预制墩身底部以及承台顶部分别设置墩身连接部和承台连接部,在墩身连接部和承台连接部之间设置橡胶垫,并通过墩身连接部和承台连接部连接即可完成承台和墩身的连接固定,不管是预制墩身、墩身连接部还是承台连接部都可在预制构件场进行预制,避免了现场施工受场地和环境影响的掣肘,简化施工工序,提高连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和可靠性,克服传统连接方法在施工工艺和耐久性方面的不足,实现预制混凝土墩柱节段与承台拼装施工方便,结构可靠,经济合理;此外,现场拼装仅面临干式拼接和连接需求,就可让预制桥墩立柱与承台安全对接。
17、2.地脚螺栓将墩身与承台进行连接的连接方式大大降低了施工要求,免除了在场地进行灌浆套筒及灌浆波纹管技术施工所必须的灌浆及养护,进而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1.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设置在预制墩身上的墩身连接部、设置在承台上的承台连接部以及设置在墩身连接部和承台连接部之间的橡胶垫,所述墩身连接部包括筒体、套设在所述筒体外壁上的上端板、设置所述筒体底部的下端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端板上的第一加劲板,所述上端板上开设有用于墩身纵筋穿过并锚固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加劲板上开设有用于墩身箍筋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承台连接部包括预埋在所述承台内的下锚板、设置在所述承台顶部的调平钢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下锚板和所述调平钢板的地脚螺栓,所述下端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地脚螺栓穿过所述调平钢板、橡胶垫及第三通孔并与所述下端板锚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劲板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一加劲板的其中一组相邻的两边分别与所述筒体和所述上端板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第一加劲板的长度方向至少设置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之间设置有形状为方形的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二加劲板的其中三边分别与筒体、所述上端板和下端板垂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板和所述调节钢板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地脚螺栓贯穿所述橡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钢壁板围成的筒形结构。
7.一种桥梁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墩身与承台的连接装置,包括预制墩身、设置在所述预制墩身底部的墩身连接部、承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承台上的承台连接部,所述墩身连接部与所述承台连接部相互连接,所述墩身连接部浇注混凝土且浇注完之后的墩身连接部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墩身截面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下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板和所述上端板的尺寸均不大于所述预制墩身的截面尺寸。
9.一种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桥梁下部结构,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