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1、在重症患者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了恢复患者的呼吸以保持生命体征,需要使用到呼吸恢复辅助设备。
2、现有技术(申请号:202110203876.6,申请日为2021-02-2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重症患者呼吸恢复辅助装置,设有的矩形壳、压板、导向柱、环形槽、滑动柱等,可以实现对患者胸部的反复按压,较人工按压省时省力,且可以准确控制每次按压的间隔及力度,设有的弧形壳、弧形块、推杆、矩形筒等,可以实现对患者的供氧,设有的主齿轮、内啮合齿轮、t形框、弧形槽等,可以实现对患者胸外按压与供氧的比例为30:2,无需医护人员记忆按压次数,操作简便,设有的橡胶块,可以防止压板压伤患者,设有的弹性带,可以防止吸气面罩在救治时从患者脸部脱落;
3、但是其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实现自动按压和输气,但是其按压幅度以及输气量无法进行有效调控,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有效的适用不同身体条件的患者,进而使得设备的呼吸恢复辅助效果有限,存在着一定的使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呼吸恢复辅助设备按压幅度以及输气量无法进行有效调控,从而导致设备无法有效的适用不同身体条件的患者,进而使得设备的呼吸恢复辅助效果有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包括固定安装于急救床外侧的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座,且滑座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并且壳体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3、还包括:升降杆,贯穿安装于壳体的下端,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传动组件,以驱动升降杆进行升降调节,且升降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丝杆,并且第一丝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压板,同时压板的下端贴合设置有硅胶缓冲垫;
4、导向直杆,固定安装于压板的上表面,所述导向直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活塞片;
5、输气筒,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侧,所述输气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吸气管和排气管;
6、加湿桶,固定安装于壳体的上端,所述加湿桶和排气管相连接;
7、固定座,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外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调节组件,且固定座的内侧设置有弹性储气囊,并且弹性储气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管,同时弹性储气囊和加湿桶之间连接有导气管,而且固定管外侧连接有呼吸管。
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动盘,且转动盘的边缘位置转动安装有连杆,且连杆靠近升降杆的一端和升降杆转动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驱动电机启动时可以驱动转动盘进行同步转动,使得转动盘通过连杆拉动升降杆进行往复升降,使得压板下方的硅胶缓冲垫可以同步进行升降调节,以实现对患者的心肺复苏按压。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和第一丝杆螺纹连接,且第一丝杆和压板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转第一丝杆,可以调节第一丝杆和升降杆的距离,从而调整压板到患者胸部的距离,实现对按压幅度的调节。
12、优选的,所述导向直杆关于第一丝杆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导向直杆贯穿滑座和壳体下端,并且导向直杆和壳体构成伸缩结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板在进行升降过程中,可以带动两个导向直杆进行同步升降调节,且导向直杆可以对压板进行导向,避免压板随第一丝杆旋转。
14、优选的,所述导向直杆上端的活塞片和输气筒过盈滑动,且输气筒外侧连接的吸气管、排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结构,并且吸气管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组件,同时输气筒通过吸气管吸入空气并通过排气管排除。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压板移动时,可以通过导向直杆带动活塞片在输气筒中进行同步升降调节,使得输气筒可以通过吸气管吸入空气,并通过排气管排出。
16、优选的,所述加湿桶的内侧盛装有纯净水,且排气管上端位于加湿桶的内侧,并且排气管上端浸没于加湿桶中的水体中。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排气管中输送的空气会在排出过程中浸没于水体中,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加湿。
18、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固定座上端的第二丝杆,且第二丝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调节板,并且升降调节板被导气管贯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旋转第二丝杆,可以调节升降调节板在固定座内侧的位置,进而实现对弹性储气囊的膨胀尺寸进行调控。
20、优选的,所述弹性储气囊位于固定座和升降调节板之间,所述弹性储气囊下端连接的固定管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且固定管的上部内侧通过第一弹簧弹性连接有第一密封塞,并且第一密封塞对固定管上部进行密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输气筒中的气体进入弹性储气囊中时,可以使得弹性储气囊发生膨胀,而当弹性储气囊内部气压升高后,第一密封塞会进行弹性滑动,实现固定管的连通,从而将空气通过呼吸管吹向患者呼吸道。
22、优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固定连通有输气泄压管,且输气泄压管的端部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有第二密封塞,并且第二密封塞对输气泄压管进行密封,同时第二弹簧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的弹力。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呼吸管中气压过高时,会使得输气泄压管中的第二密封塞进行弹性移动,实现输气泄压管的自动泄气,避免呼吸管中气量过大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可以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对心肺按压幅度和输气量的便捷调控,从而有效提高了对患者的呼吸恢复辅助效果,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25、1、设置有驱动电机、转动盘和升降杆,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得其驱动转动盘进行旋转,可以使得转动盘通过连杆带动升降杆进行往复升降调节,升降杆会带动第一丝杆同步下移,使得第一丝杆下端的压板下移,此时硅胶缓冲垫可以接触按压患者胸部,实现心肺复苏按压,以辅助恢复呼吸;
26、2、设置有升降杆和第一丝杆,通过旋转第一丝杆,使得第一丝杆和升降杆进行螺纹调节,进而改变压板初始距离患者胸部的位置,进而调节压板的下移幅度,以满足不同患者的按压幅度;
27、3、设置有导向直杆、活塞片、输气筒和第一密封塞,随着压板的往复升降,其会通过导向直杆带动活塞片在输气筒,使得输气筒通过吸气管吸入空气,并通过排气管排向加湿桶中,加湿后的空气会通过导气管进入弹性储气囊中,随着弹性储气囊中的气压的逐渐升高,会使得固定管中的第一密封塞弹性移动,实现快速的泄压排气,从而向患者口中输气,辅助呼吸恢复;
28、4、设置有第二丝杆和升降调节板,通过旋转第二丝杆,使得其旋进过程中可以带动升降调节板在固定座的内侧进行升降调节,进而可以对弹性储气囊的膨胀尺寸进行调节,实现弹性储气囊中储气量的调控,从而适用不同患者的供气需求;
29、5、设置有输气泄压管,当呼吸管中气压过大时,第二密封塞会在气压作用下进行弹性移动,从而开启输气泄压管的端口,实现自动泄压,避免输气过多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1.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包括固定安装于急救床外侧的导向滑轨(1),所述导向滑轨(1)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座(2),且滑座(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壳体(3),并且壳体(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驱动电机(4)输出端的转动盘(5),且转动盘(5)的边缘位置转动安装有连杆(6),且连杆(6)靠近升降杆(7)的一端和升降杆(7)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7)和第一丝杆(8)螺纹连接,且第一丝杆(8)和压板(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直杆(11)关于第一丝杆(8)对称设置有两个,且导向直杆(11)贯穿滑座(2)和壳体(3)下端,并且导向直杆(11)和壳体(3)构成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直杆(11)上端的活塞片(12)和输气筒(13)过盈滑动,且输气筒(13)外侧连接的吸气管(14)、排气管(15)上均设置有单向阀结构,并且吸气管(14)的内侧设置有过滤组件,同时输气筒(13)通过吸气管(14)吸入空气并通过排气管(15)排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桶(16)的内侧盛装有纯净水,且排气管(15)上端位于加湿桶(16)的内侧,并且排气管(15)上端浸没于加湿桶(16)中的水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连接于固定座(17)上端的第二丝杆(18),且第二丝杆(18)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升降调节板(19),并且升降调节板(19)被导气管(21)贯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储气囊(20)位于固定座(17)和升降调节板(19)之间,所述弹性储气囊(20)下端连接的固定管(22)上部内径小于下部内径,且固定管(22)的上部内侧通过第一弹簧(24)弹性连接有第一密封塞(23),并且第一密封塞(23)对固定管(22)上部进行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呼吸恢复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22)的外侧固定连通有输气泄压管(25),且输气泄压管(25)的端部通过第二弹簧(27)弹性连接有第二密封塞(26),并且第二密封塞(26)对输气泄压管(25)进行密封,同时第二弹簧(27)的弹力大于第一弹簧(24)的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