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针灸定位及辅助固定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allin2025-02-10  67


本发明属于中医针灸,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针灸定位及辅助固定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受限于中医针灸的自身特性以及使用方式,其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将会面临多种使用情况,但不仅限于以下提出的一种,更具体的是,尤其为针灸时不同的穴位对于针刺角度和深度要求不同,而现有的针灸技术大多是靠医生的经验直接操作,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下针的角度和深度都无法实现精确控制,影响治疗效果,并且由于需要将针具保持在穴位一定时间,由于人体的肌肉活动可能导致针灸针具移动,导致针灸深度不准确。

2、结合上述问题切入点会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现有针灸针具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很难去规避以上提出的问题,从而无法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精准下针以及对针灸针具固定的具有针灸定位及辅助固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针灸方式,其优点是通过设置方位调整组件和穴位定位组件,通过预先将穴位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模块中,在配合控制模块以及投影器结构,将穴位影像投影至人体背部上,帮助使用者进行穴位定位,其定位准确,同时方位调整组件,可以根据穴位分布以及下针角度进行灵活进行方位调整,使得可以保证针灸的治疗效果,而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和感应组件,在需保持针灸针具位置时,可通过针灸针具顶触感应组件,使得感应组件发送信号,能够使控制模块控制固定组件工作,从而使固定组件夹持在针具针柄处,达到对针灸针具辅助固定的作用,能够避免人体肌肉活动而导致针灸针具活动的情况出现,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处于上安装座的底部,且两者之间栓接,所述上安装座的底部栓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若干个方位调整组件,所述支板的顶部栓接有穴位定位组件;

3、所述方位调整组件包括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二螺纹筒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表面栓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部栓接有角度件;

4、所述穴位定位组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栓接在支板的顶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前侧栓接有投影器结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前侧栓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栓接有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控制模块。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方位调整组件和穴位定位组件,通过预先将穴位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模块中,在配合控制模块以及投影器结构,将穴位影像投影至人体背部上,帮助使用者进行穴位定位,其定位准确,同时方位调整组件,可以根据穴位分布以及下针角度进行灵活进行方位调整,使得可以保证针灸的治疗效果。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投影器结构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数据输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数据输入模块将人体穴位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中,数据处理模块将穴位数据写入数据存储模块中,而通过控制模块可以控制投影器结构工作并调取数据存储模块中的穴位数据信息,从而能够将穴位影像投影至人体背部上,帮助使用者进行穴位定位,其定位准确。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转动板的内部,所述转动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动块配合使用的滑动槽。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动块和滑动槽,可以实现定位板与转动板的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根据下针需求,达到灵活调整方位的效果。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块的内部设置有t形杆,所述t形杆远离滑动块的一侧延伸至转动板的外侧,所述t形杆的表面套接有紧固板,所述t形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靠近紧固板的一侧与紧固板紧密接触,所述t形杆远离滑动块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t形杆、紧固板和螺母,在滑动块移动至所需位置后,可通过螺母与t形杆的螺纹配合,使螺母在t形杆的表面转动并移动,直至t形杆与滑动块以及螺母与紧固板紧密接触为止,从而达到对滑动块位置固定的效果。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角度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半圆块,所述半圆块的表面栓接有半圆齿轮,所述固定座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半圆齿轮相啮合。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角度件,通过传动齿轮与半圆齿轮的啮合连接下,转轴带动传动齿轮旋转,使其带动半圆齿轮转动,从而达到带动半圆块旋转的效果,因此便于进行下针角度的调整。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远离固定座内壁的一侧延伸至固定座的外侧并栓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伺服电机与控制模块的电性连接,使得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启动或关闭。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栓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部插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靠近半圆块的一侧与半圆块栓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安装孔、轴承座和连接轴,可以限制半圆块的转动轨迹,使其能够以连接轴和轴承座连接点作轴心旋转。

18、一种针灸辅助固定的装置,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栓接在半圆块的底部,所述固定筒内部的顶部栓接有感应组件,所述固定筒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呈环形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组,所述固定组件与驱动齿轮组配合使用;

19、所述感应组件包括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内部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延伸至防护壳的外侧并栓接有推板,所述移动杆的顶部和表面分别栓接有压板和随动板,所述压板的顶部栓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防护壳的内壁栓接,所述固定板和随动板相对的一侧分别栓接有动静触点和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与静触点配合使用;

20、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内齿圈,所述内齿圈转动连接在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呈环形贯穿有齿条,两个齿条相对的一侧均栓接有夹板,所述驱动齿轮组分别与内齿圈和齿条相啮合。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和感应组件,在需保持针灸针具位置时,可通过针灸针具顶触感应组件,使得感应组件发送信号,能够使控制模块控制固定组件工作,从而使固定组件夹持在针具针柄处,达到对针灸针具辅助固定的作用,能够避免人体肌肉活动而导致针灸针具活动的情况出现,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个夹板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配合块,所述配合块与固定筒的内部栓接。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配合块,可以达到对夹板配合使用的效果,能够便于对不同规格的针具进行固定,具有灵活使用的效果。

2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前侧驱动齿轮组的底部栓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栓接在固定筒的内部,且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机,通过第二伺服电机与控制模块的电性连接,使得控制模块可以控制第二伺服电机启动或关闭。

26、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通过设置方位调整组件和穴位定位组件,通过预先将穴位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模块中,在配合控制模块以及投影器结构,将穴位影像投影至人体背部上,帮助使用者进行穴位定位,其定位准确,同时方位调整组件,可以根据穴位分布以及下针角度进行灵活进行方位调整,使得可以保证针灸的治疗效果;

28、2、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和感应组件,在需保持针灸针具位置时,可通过针灸针具顶触感应组件,使得感应组件发送信号,能够使控制模块控制固定组件工作,从而使固定组件夹持在针具针柄处,达到对针灸针具辅助固定的作用,能够避免人体肌肉活动而导致针灸针具活动的情况出现,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包括上安装座(1)和下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安装座(2)处于上安装座(1)的底部,且两者之间栓接,所述上安装座(1)的底部栓接有第一螺杆(3),所述第一螺杆(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筒(4),所述第一螺纹筒(4)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板(5),所述支板(5)顶部的两侧均栓接有若干个方位调整组件(6),所述支板(5)的顶部栓接有穴位定位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输入模块(74)的输出端与数据处理模块(7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75)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76)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75)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7)的输入端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7)的输出端与投影器结构(72)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65)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滑动块(10),所述滑动块(10)滑动连接在转动板(64)的内部,所述转动板(64)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动块(10)配合使用的滑动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块(10)的内部设置有t形杆(12),所述t形杆(12)远离滑动块(10)的一侧延伸至转动板(64)的外侧,所述t形杆(12)的表面套接有紧固板(13),所述t形杆(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4),所述螺母(14)靠近紧固板(13)的一侧与紧固板(13)紧密接触,所述t形杆(12)远离滑动块(10)一端的表面设置有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件(66)包括固定座(661),所述固定座(66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半圆块(662),所述半圆块(662)的表面栓接有半圆齿轮(663),所述固定座(661)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轴(664),所述转轴(664)的表面套接有传动齿轮(665),所述传动齿轮(665)与半圆齿轮(66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64)远离固定座(661)内壁的一侧延伸至固定座(661)的外侧并栓接有第一伺服电机(1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5)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77)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6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孔(16),所述安装孔(16)的内壁栓接有轴承座(17),所述轴承座(17)的内部插接有连接轴(18),所述连接轴(18)靠近半圆块(662)的一侧与半圆块(662)栓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针灸定位装置的针灸辅助固定的装置,包括固定筒(1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19)栓接在半圆块(662)的底部,所述固定筒(19)内部的顶部栓接有感应组件(8),所述固定筒(19)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固定组件(9),所述固定筒(19)的内部呈环形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组(20),所述固定组件(9)与驱动齿轮组(20)配合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灸辅助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夹板(93)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配合块(21),所述配合块(21)与固定筒(19)的内部栓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灸辅助固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驱动齿轮组(20)的底部栓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2),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2)栓接在固定筒(19)的内部,且第二伺服电机(22)的输入端与控制模块(77)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针灸定位及辅助固定的装置,应用在中医针灸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方位调整组件和穴位定位组件,通过预先将穴位数据存储至数据存储模块中,在配合控制模块以及投影器结构,将穴位影像投影至人体背部上,帮助使用者进行穴位定位,其定位准确,同时方位调整组件,可以根据穴位分布以及下针角度进行灵活进行方位调整,使得可以保证针灸的治疗效果,而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和感应组件,在需保持针灸针具位置时,可通过针灸针具顶触感应组件,使得感应组件发送信号,能够使控制模块控制固定组件工作,从而使固定组件夹持在针具针柄处,达到对针灸针具辅助固定的作用,能够避免人体肌肉活动而导致针灸针具活动的情况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邓寒冰,吴海波,冯伦冬,梁冬梅,陈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844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