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降雨量不到300mm,水资源相对匮乏,沙漠化日益严重,对当地沙漠治理、矿区修复难度增大,植被成活率低,易在发芽期间受到环境影响。
2、现有的种子包衣技术,使用传统的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纳进行粘合,再通过染色形成“种子丸”。该技术能通过鲜艳的颜色进行驱赶鸟类、昆虫,在短期内为种子发芽提供帮助,但粘合剂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对种子发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用于生态修复,提高种子在困难立地条件下成活率,减少种子发芽期间受环境影响。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所述植物种子丸由植物种子和基质丸化层组成,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基质准备
5、准备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沙土20~40%、黄土36~40%、草炭土18~40%、保水剂0.8~1%、淀粉0.5~1%、黄腐酸0.1~1%、杀虫剂0.05~1%、杀菌0.05~0.5%,混合均匀,得到基质;
6、s2、植物种子丸的制作
7、将植物种子与s1得到的基质混合,然后通过两个半椭圆形模具压制成型,得到植物种子丸;
8、若植物种子是不耐压的种子或者还未确定植物种子情况,先将s1得到的基质通过两个半椭圆形模具压制成型,然后在上方开孔,填入植物种子,得到植物种子丸。
9、优选地,s1所述杀虫剂包括吡虫啉、阿维菌素、辛硫磷、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毒死蜱。
10、优选地,s1所述杀菌剂包括福美双、戊唑醇、甲基立枯磷、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噁霉灵、萎锈灵。
11、优选地,s2所述植物种子丸的直径为1~4cm。
12、优选地,s2所述开孔的直径为2~5mm。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植物种子丸的应用,所述植物种子丸用于西北沙漠地区生态修复。
14、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技术效果:
1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通过机械压制成型的方式形成植物种子丸,成型后的植物种子丸结构稳定,干燥条件下不易松散,泡水后能够在一分钟左右完全散开。本发明采用沙子、黄土、营养基质、淀粉等作为丸化层原料,具有成本低且能在实施地点随时收集的优点,可以为种子发芽到生长阶段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水剂的使用还可以短期内储存水分促进植物扎根。
16、2、本发明的植物种子丸不易受环境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发芽时间比常规种植短,成活率比常规种植高,成活时间比常规种植长,可用于西北沙漠地区生态修复,能有效提高种子在困难立地条件下的成活率。
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子丸由植物种子和基质丸化层组成,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杀虫剂包括吡虫啉、阿维菌素、辛硫磷、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毒死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杀菌剂包括福美双、戊唑醇、甲基立枯磷、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噁霉灵、萎锈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植物种子丸的直径为1~4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种子丸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述开孔的直径为2~5mm。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植物种子丸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种子丸用于西北沙漠地区生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