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调配装置、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化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空调的化霜方式一般有逆向制冷化霜、热气化霜、热气旁通化霜。逆向制冷化霜原理是通过四通阀换向将内机高温高压的冷媒转移至外机令其化霜;热气化霜是通过对内机的余热利用,令其转移到外机令其化霜;热气旁通化霜则是不改变制热模式通过压缩机与外机旁通相连进行化霜。上述的逆向制冷化霜可以保证外机化霜干净并保证整机稳定可靠运行,但存在如下缺点:一是由于模式切换成制冷,影响房间制热舒适性;二是内机化霜期间作为蒸发侧,化霜结束后温度低,虽现有逻辑是增加防冷风改善,但需要长时间空调运行出风才达到较高的出风温度;三是不能利用房间的余热当作热源给外机化霜用,霜层较厚时化霜时间长,耗电量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配装置、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能够在室外机化霜过程中缩短室外机化霜时间,提高室内升温速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调配装置,包括:
3、壳体,壳体包括分配风道、回风风道、回风出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回风风道、回风出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均与分配风道连通;
4、风门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包括第一分配状态、第二分配状态和第三分配状态,风门组件处于第一分配状态时,回风风道封闭;风门组件处于第二分配状态时,回风风道打开,排风风道的进风口封闭,回风出风风道与回风风道连通;风门组件处于第三分配状态时,回风风道打开,回风出风风道的进风口封闭,排风风道与回风风道连通。
5、进一步地,壳体包括进风侧,回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回风出风风道均设置在壳体的进风侧。
6、进一步地,壳体包括进风侧,回风出风风道的出风方向朝向进风侧。
7、进一步地,壳体包括进风侧,排风风道设置在壳体远离进风侧的一侧。
8、进一步地,风门组件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第一风门设置在壳体内,第一风门具有打开回风出风风道并关闭排风风道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排风风道并关闭回风出风风道的第二位置,第二风门设置在壳体内,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回风风道。
9、进一步地,风门组件包括第一风门、第二风门和第三风门,第一风门设置在壳体内,并能够打开或关闭排风风道,第二风门设置在壳体内,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回风风道,第三风门设置在壳体内,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回风出风风道。
10、进一步地,风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风门驱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风门驱动连接,第三电机与第三风门驱动连接,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并排设置且位于回风风道下方,第二电机位于回风风道上侧。
11、进一步地,第三风门滑动设置在回风风道的出风口与排风风道的进风口之间,第三风门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三风门靠近排风风道的一侧,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三风门靠近回风风道的一侧,第三风门滑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打开,第一开口与排风风道连通,第二开口与回风风道连通,第三风门隔断回风风道与回风出风风道,第三风门滑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风门关闭,第二风门打开,第三风门避让形成避让空间,回风风道通过避让空间与回风出风风道连通。
12、进一步地,第三风门包括密封箱体,第一开口开设在密封箱体的第一侧壁上,第二开口开设在密封箱体的第二侧壁上,第三风门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侧壁封闭排风风道的进风口,第二侧壁封闭回风风道的出风口。
13、进一步地,风门组件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第三风门上设置有齿条和导轨,壳体上设置有滑槽,导轨滑动设置在滑槽内,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
14、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蜗壳,蜗壳内设置有风机,分配风道与蜗壳连通。
15、进一步地,分配风道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设置在风机的进风侧,过滤网插接安装在分配风道内,过滤网包括把手,把手位于壳体外。
16、进一步地,壳体的下侧为v形底壁,回风风道设置在v形底壁的第一侧,排风风道设置在v形底壁的第二侧。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机体,室内机还包括上述的空气调配装置,空气调配装置设置在机体的第一侧,机体包括底壳,底壳开设有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处设置有打开或者关闭空调出风口的导风板,底壳靠近空气调配装置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与回风风道连通。
18、进一步地,机体的第一侧设置有分配腔,空气调配装置设置在分配腔内。
19、进一步地,机体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回风出风风道的出风口与空调进风口位于机体的同一侧,回风出风风道的出风口朝向空调进风口。
2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为上述的室内机。
21、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空调器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包括:
22、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化霜控制;
23、当空调器进入化霜控制时,控制导风板封闭空调出风口;
24、判断空调器在化霜控制过程所处的阶段;
25、根据空调器在化霜控制过程所处的阶段对风门组件进行控制。
26、进一步地,空调器在化霜控制过程所处的阶段包括化霜前阶段、化霜进行阶段和化霜结束阶段,根据空调器在化霜控制过程所处的阶段对风门组件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
27、当空调器处于化霜前阶段或化霜进行阶段时,控制风门组件处于第二分配状态;当空调器处于化霜结束阶段时,控制风门组件处于第三分配状态。
28、进一步地,当空调器未进入化霜控制时,控制导风板打开空调出风口,控制风门组件处于第一分配状态。
29、进一步地,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化霜控制的步骤包括:
30、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
31、获取室外环境温度t外环与室外换热器的管温t外管的差值t临;
32、判断t临是否小于温差预设阀值;
33、当t临小于温差预设阀值时,判断空调器进入化霜控制。
34、进一步地,判断t临是否小于温差预设阀值的步骤包括:
35、对室外环境温度划分温度区间,每个温度区间对应一个温差预设阀值;
36、根据t外环所处的温度区间确定温差预设阀值;
37、比较t临和温差预设阀值。
38、进一步地,对室外环境温度划分温度区间,每个温度区间对应一个温差预设阀值的步骤包括:
39、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四个温度区间,分别为【5℃,0℃)、【0℃,-5℃)、【-5℃,-10℃)、【-10℃,a),其中a<-10℃;
40、将【5℃,0℃)的温差预设阀值t临1设置为a,【0℃,-5℃)的温差预设阀值t临2设置为b,【-5℃,-10℃)的温差预设阀值t临3设置为c,【-10℃,a)的温差预设阀值t临4设置为d,其中a<b<c<d。
41、进一步地,1≤b-a≤2,1≤c-b≤2,1≤d-c≤2。
42、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处于化霜前阶段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控制导风板闭合,控制内风机以预设转速运转t1时间。
43、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处于化霜进行阶段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控制内机维持预设转速运转。
44、进一步地,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
45、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管温t外管;
46、判断t外管是否大于管温预设阀值,当t外管>管温预设阀值,控制空调器进入化霜结束阶段;
47、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内环与室内换热器的管温t内管;
48、当t内管≥t内环-b℃时,化霜结束,控制风门组件处于第一分配状态,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打开导风板。
49、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空气调配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分配风道、回风风道、回风出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回风风道、回风出风风道和排风风道均与分配风道连通;风门组件,设置在壳体上,包括第一分配状态、第二分配状态和第三分配状态,风门组件处于第一分配状态时,回风风道封闭;风门组件处于第二分配状态时,回风风道打开,排风风道的进风口封闭,回风出风风道与回风风道连通;风门组件处于第三分配状态时,回风风道打开,回风出风风道的进风口封闭,排风风道与回风风道连通。该空气调配装置能够根据空调器在化霜控制中所处的阶段选择风门组件的分配状态,可以在化霜过程中使风门组件处于第二分配状态,并且封闭空调出风口,使得室内机的空气经室内换热器后进入到回风风道,然后经回风风道和回风出风风道后再次经空调进风口进入到室内机进行循环,使得室内在制热过程中的热空气可以在空气循环的过程中流经室内换热器,热量被室内换热器吸收,并与进行室外机的化霜,同时与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之后的冷空气继续从回风风道在室内机进行循环,使得温度较低的空气被局限在室内机内,不会对室内温度造成过大影响,保证了空调器化霜过程中室内的舒适性,由于室外机化霜过程中,室内热空气为室外换热器提供了化霜所需热量,因此能够提高室外换热器的化霜效率,缩短化霜时间,提高室内热空气在室外换热器化霜过程中的利用效率,在完成化霜后,室内机内积聚大量冷空气,此时使得风门组件处于第三分配状态,可以使得室内机积聚的冷空气从排风风道排出室外,在冷空气排出室外的过程中,室外其他位置的热空气可以经室内换热器随冷空气一同排出,在实现室内冷空气排出的同时,可以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使得室内换热器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当,从而在空调器正常运行制热时快速达到较高的出风温度,缩短达到目标出风温度的时间,提高用户的舒适度。
1.一种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进风侧,所述回风风道(3)的进风口和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进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进风侧,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进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进风侧,所述排风风道(5)设置在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进风侧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包括第一风门(6)和第二风门(7),所述第一风门(6)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风门(6)具有打开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并关闭所述排风风道(5)的第一位置和打开所述排风风道(5)并关闭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二风门(7)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回风风道(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包括第一风门(6)、第二风门(7)和第三风门(8),所述第一风门(6)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排风风道(5),所述第二风门(7)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回风风道(3),所述第三风门(8)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并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0)和第三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9)与所述第一风门(6)驱动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0)与所述第二风门(7)驱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11)与所述第三风门(8)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9)和所述第三电机(11)并排设置且位于所述回风风道(3)下方,所述第二电机(10)位于所述回风风道(3)上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门(8)滑动设置在所述回风风道(3)的出风口与所述排风风道(5)的进风口之间,所述第三风门(8)包括第一开口(13)和第二开口(14),所述第一开口(13)设置在所述第三风门(8)靠近所述排风风道(5)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14)设置在所述第三风门(8)靠近所述回风风道(3)的一侧,所述第三风门(8)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6)打开,所述第二风门(7)打开,所述第一开口(13)与所述排风风道(5)连通,所述第二开口(14)与所述回风风道(3)连通,所述第三风门(8)隔断所述回风风道(3)与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所述第三风门(8)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风门(6)关闭,所述第二风门(7)打开,所述第三风门(8)避让形成避让空间,所述回风风道(3)通过所述避让空间与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门(8)包括密封箱体(12),所述第一开口(13)开设在所述密封箱体(12)的第一侧壁上,所述第二开口(14)开设在所述密封箱体(12)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三风门(8)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侧壁封闭所述排风风道(5)的进风口,所述第二侧壁封闭所述回风风道(3)的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组件还包括第三电机(11),所述第三电机(11)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齿轮(15),所述第三风门(8)上设置有齿条(16)和导轨(17),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滑槽(18),所述导轨(17)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8)内,所述齿条(16)与所述驱动齿轮(15)啮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蜗壳(19),所述蜗壳(19)内设置有风机(20),所述分配风道(2)与所述蜗壳(19)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风道(2)内设置有过滤网(21),所述过滤网(21)设置在所述风机(20)的进风侧,所述过滤网(21)插接安装在所述分配风道(2)内,所述过滤网(21)包括把手(22),所述把手(22)位于所述壳体(1)外。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为v形底壁(23),所述回风风道(3)设置在所述v形底壁(23)的第一侧,所述排风风道(5)设置在所述v形底壁(23)的第二侧。
14.一种室内机,包括机体(24),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配装置,所述空气调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24)的第一侧,所述机体(24)包括底壳(25),所述底壳(25)开设有空调出风口(26),所述空调出风口(26)处设置有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空调出风口(26)的导风板(27),所述底壳(25)靠近所述空气调配装置的侧壁开设有通风口(29),所述通风口(29)与所述回风风道(3)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4)的第一侧设置有分配腔(30),所述空气调配装置设置在所述分配腔(30)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4)上设置有空调进风口(28),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的出风口与所述空调进风口(28)位于所述机体(24)的同一侧,所述回风出风风道(4)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空调进风口(28)。
17.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为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室内机。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器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器在化霜控制过程所处的阶段包括化霜前阶段、化霜进行阶段和化霜结束阶段,根据空调器在化霜控制过程所处的阶段对风门组件进行控制的步骤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空调器未进入化霜控制时,控制导风板(27)打开空调出风口(26),控制风门组件处于第一分配状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空调器是否进入化霜控制的步骤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t临是否小于温差预设阀值的步骤包括: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室外环境温度划分温度区间,每个温度区间对应一个温差预设阀值的步骤包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b-a≤2,1≤c-b≤2,1≤d-c≤2。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空调器处于化霜前阶段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制热模式,控制导风板(27)闭合,控制内风机(20)以预设转速运转t1时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空调器处于化霜进行阶段时,控制空调器运行制冷模式,控制内机维持预设转速运转。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空调化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调化霜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室外换热器的管温t外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