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与流程

allin2025-03-01  53


本公开涉及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地质勘探和研究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专题地质数据,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浅层地热能等。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多个独立的数据集中,格式和属性各异,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整合机制。

2、随着计算机图形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逐渐成为地质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手段。通过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地质体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和相互关系。然而,传统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往往只针对单一专题进行建模,难以实现多专题地质属性的集成和动态渲染。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种专题地质属性动态渲染的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包括:采集工程地质参数和关联渲染参数;关联渲染参数至少包括地质参数类型、地质属性和地质属性纹理文件的存储路径;地质参数类型至少包括水文地质参数,第四纪地质参数和浅层地热能参数的其中之一;构建关联渲染参数与工程地质参数的对照关系;根据工程地质参数和采集的钻孔数据构建地质体模型;根据对照关系,实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纹理切换。

3、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工程地质参数至少包括地层序号、岩性名称、岩性描述、顶板埋深、地层厚度分布情况;构建关联渲染参数与工程地质参数的对照关系,包括:针对每一种地质参数类型,构建地质参数类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对照关系数据表至少包括地层序号和关联渲染参数;合并每一种地质参数类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得到地质体模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

4、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当地质参数类型为水文地质参数,地质属性至少包括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其中之一;当地质参数类型为第四纪地质参数,地质属性至少包括堆积物、如东组、昆山组、启东组、海门组、滆湖组和前第四系的其中之一;当地质参数类型为浅层地热能参数,地质属性至少包括沉积盆地型、构造活动型、隆起山地型和隐伏断裂型的其中之一。

5、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对照关系,实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纹理切换,包括:响应于获取到地质参数类型,通过地质参数类型字段在地质体模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中筛选,得到地质参数类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利用地质参数类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查询地质属性纹理文件,修改地质体模型中地层的渲染纹理。

6、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查询地质属性纹理文件,修改地层的渲染纹理,包括:根据地层的地层序号查询地质参数类型的对照关系数据表,得到地层的地质属性;将相邻且地质属性相同的地层合并,查询地质属性对应的地质属性纹理文件,得到根据地质参数类型进行渲染的地质体模型。

7、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根据工程地质参数与和采集的钻孔数据构建地质体模型,包括:将工程地质参数和钻孔数据导入三维建模软件;获取模型构建精度,根据导入数据和约束数据,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中的地质体建模工具,构建地质体模型;设置原始参照系和目标参照系,将地质体模型导出为3dtiles格式。

8、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采集工程地质参数和关联渲染参数,包括:根据地质调查成果,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和浅层地热能的地质信息和地质属性纹理文件的存储路径。

9、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装置,配置为能够用于实现上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工程地质参数和关联渲染参数;关联渲染参数至少包括地质参数类型、地质属性和地质属性纹理文件的存储路径;地质参数类型至少包括水文地质参数,第四纪地质参数和浅层地热能参数的其中之一;参数对照模块,用于构建关联渲染参数与工程地质参数的对照关系;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工程地质参数和采集的钻孔数据构建地质体模型;模型渲染模块,用于根据对照关系,实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纹理切换。

10、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

11、本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

12、根据本公开提供的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通过将工程地质与其他类型的地质参数构建关联,有效地整合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以及浅层地热能等地质参数和地质属性纹理,因此,至少部分的解决了分散独立的数据集缺乏统一的关联和整合机制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多种类型的地质属性和地质属性纹理的动态渲染的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工程地质参数至少包括地层序号、岩性名称、岩性描述、顶板埋深、地层厚度和分布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地质参数类型为水文地质参数,地质属性至少包括隔水层和含水层的其中之一;当所述地质参数类型为第四纪地质参数,地质属性至少包括堆积物、如东组、昆山组、启东组、海门组、滆湖组和前第四系的其中之一;当所述地质参数类型为浅层地热能参数,地质属性至少包括沉积盆地型、构造活动型、隆起山地型和隐伏断裂型的其中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对照关系,实现所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纹理切换,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查询地质属性纹理文件,修改地层的渲染纹理,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所述工程地质参数与和采集的钻孔数据构建地质体模型,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采集工程地质参数和关联渲染参数,包括:

8.一种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为能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方法,包括:采集工程地质参数和关联渲染参数;关联渲染参数至少包括地质参数类型、地质属性和地质属性纹理文件的存储路径;地质参数类型至少包括水文地质参数,第四纪地质参数和浅层地热能参数的其中之一;构建关联渲染参数与工程地质参数的对照关系;根据工程地质参数和采集的钻孔数据构建地质体模型;根据对照关系,实现地质模型的动态渲染纹理切换。本公开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关联渲染参数通过工程地质参数相互关联,实现在同一个地质体模型上动态显示。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郝社锋,龚绪龙,毛磊,梅芹芹,张其琪,瞿婧晶,魏永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0/31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www.8miu.com/read-18930.html

最新回复(0)